技能型社会建设视域下职业教育教学“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22-02-01 11:26张斯雷
职业技术教育 2022年3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内容职业

张斯雷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创造性地提出构建技能型社会的设想,并就此描绘出国家重视、社会尊崇、人人学习、人人拥有技能的愿景蓝图,以最终服务于全产业链发展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愿景,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与目标,是推动职业教育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

据人社部统计,我国高技能人才约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0%,远低于制造业发达国家水平。在此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以培育全面型人才为出发点,即受教育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需具备实践操作与解决问题能力。课堂教学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阵地,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1],教学内容“深度”、教学安排“疏密度”、教学设计“梯度”、教学方式“温度”、教学效果“效度”(即“五度”)是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所在。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视域下,如何通过构建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以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五度”改革,成为当下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考量。

一、职业教育教学“五度”的内涵意蕴

(一)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有“深度”

所谓“深度”,是指教师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特征与学生实际情况挖掘教学内容,促使职业教育教学内涵进一步深化的客观表征[2]。若教师不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及新技术和新工艺,而以固有理念梳理与讲授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极易导致学生学习技艺流于表层,无法真正培养出技能型社会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推动以及各类相关社会资源的不断涌入,促使职业教育迈向全新发展阶段。同时,职业教育不再以考证、应试作为唯一目的,更多地倾向于满足市场需求。《腾讯2022新职业教育洞察白皮书》显示,我国整体新职业教育行业现存学员体量为3亿人,预计未来一年将达到4亿人,其中35岁以下群体为主干力量,这表明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将成为未来就业市场的主流力量。因此,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深度”显得尤为重要。就师资建设与课程研发而言,教师不断搭建含有科研力量和外部专业在内的职业教育教学矩阵,配备以PBL课程开发原则与ADDIE课程研发流程,促进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在教育教学服务体验方面,教师将一体化教学理念运用于实践教学,将其融入案例解读与场景练习等环节,使学生在教学内容学习中获得“深度”拓展。

(二)职业教育教学安排有“梯度”

所谓“梯度”,是指职业教育教学课堂的开展必须有条不紊、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学业[3]。教学安排有“梯度”是课堂安排具备较强梯度性或层级性,旨在增强职业教育教学发展动力。职业教育教学安排的“梯度”主要可分为两大层次;一方面,支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教学法。该教学法将学生学习需求分解为若干层级,并为其提供支架式提示,使学生通过支架获得自我攀升,成为思想独立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习者;另一方面,“第二发展水平区”是与“最近发展区”相对应的发展理论,主要强调教育教学状态与“梯度”性质是否符合学生发展需求[4]。这可以使学生从一个水平线跨越至更高级别水平线,进而在技能型社会视域下拥有强劲的发展潜能。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实际知识水平与能力层次设计教学课堂,利用知识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架设已知与未知桥梁,引导学生从浅思到深思,同时在已知与未知“梯度”教学中养成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能力。总体而言,职业教育教学安排有“梯度”主要源于生源的层次性、多样性与包容性,其对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巨大贡献。

(三)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有“疏密度”

在信息输入和输出协同进行的职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要信息输出者,必须确保信息输出有效且高效[5],这就是所谓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疏密度”,可以理解为教学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提供的有效信息。教学控制理论所持观点认为,教学信息不仅存储于教材中,也存储在教师头脑里,更存储在教师日常行为表现上。职业教育教学的设计与传递必须做到“疏密”有度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高效发展。一方面,教学内容与技术“疏密”结合,为学生呈现全新技术技能学习与应用场景。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设计旨在培养学习者高阶思维和综合能力,关注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学习体验,并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导向。同时,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将教育教学空间设计为内含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与职业行为习惯培养的载体,以使学生获得“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疏密”有效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形式“疏密”糅合,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等多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逻辑结构构成教学组织形式。

(四)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有“温度”

首先,职业教育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群体身心发展规律,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特征学生均可以接受这一教学方式[6],这在体现教育教学韵律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职业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或走向更高教育平台的“温度”。其次,职业教育本质是与职业、实践、社会密切相关的类型教育,从职业院校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而抽象思维相对薄弱这一特征看,增强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的“温度”极其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与案例教学过程中贴近学生特点,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知识呈现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确保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温度”需求。最后,职业教育教学方式应朝现代化方向发展,并以“学习者乐学”为主要目的,以发现个性、因材施教、保持同理心向教育注入温度,这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职业教育教学效果有“效度”

2022年4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对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作出全新部署。可以预期,修订完善后的职业教育法必将为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此背景下,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成效显著提升,已然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路径。其一,教师需确保职业教育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创新性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开拓学生学习思维,使其在观察、思考、实验以及谈论环节拥有主动意识,进而为职业教育教学具有“效度”储备力量。其二,职业教育教学效果有“效度”必须在教师与学生协同运作下进行。教师应该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导师,通过精心教学设计与学习环境创设,鼓励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应成为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与促进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与设备支持,进一步保障职业教育教学效果。

二、职业教育教学“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在职业教育教学“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需要坚持评价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指标设计应参考科学理论与系统方法,并借助数字化工具进行合理构建,体现出科学性原则。同时,指标构建既要包含“五度”主要参与主体,如院校、教师和学生,还应涵盖三者对于教学模式应用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现全面性原则。指标设计还应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即选取指标体系应发挥整体功能效应,确保对研究结果的实用性。

(二)评价指标选取

根据职业教育教学“五度”内涵意蕴,结合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初步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职业教育教学“五度”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指标体系选取存在一定主观性,本课题组于2022年6月1日至10日通过线上调研与部分院校线下实地走访的方式对接了分布于多个省市的25所职业院校,以各校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教学一线教师为调研对象,回收有效问卷92份。调研结果显示,教师普遍认为应对教学内容“深度”、教学安排“梯度”、教学设计“疏密度”作适当评价,对教学方式“温度”和教学效果“效度”给予重点关注;大部分教师认为应以学期为基准评价教学效果,少部分教师建议以三年为周期进行教学评价;超过90%的教师认为需要对学生和教师展开同步评价;超过50%的教师认为应重点参考教师、学生和相关教研人员的意见与建议。在整理相关访谈及政策文件后,最终确定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职业教育教学“五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评价指标内涵

一级标准职业教育教学“五度”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充分考量了包括学生、教师、职业院校与相关教育人员在内的利益相关者诉求,还以教师和学生主要利益攸关方搭建逻辑框架,全面评估职业教育教学“五度”的实施情况,其评价指标内涵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教育教学“五度”评价指标体系内涵

(四)评价指标赋权

考虑到学生与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结合职业教育教学动态性特点,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为各级指标赋权,通过前述问卷调研,对比各指标相互之间的重要性,进行求平均值并取整数,经过调研结果整理,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二级指标同样可参考此方法进行设计,也可结合职业院校发展、教师与学生自身特征,自行动态调整指标内容并设计指标权重。指标设计需遵循动态性与可持续性等原则,并能有效促进职业教育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指标的权重分析步骤如下:

表2 一级指标判断矩阵

1.根据AHP1-9级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

记为:

在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值后,归一化处理判断矩阵所含元素:

以行为基准,将A进行相加并经过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特征向量W,进而对各指标权重值进行排序:

2.一致性检验

由AW=λmaxW公式,求得λmax=5.138,由此计算一致性指标CI:

通过计算得到CI=0.034,计算CR=CI/RI,其中RI为修正值,表示自由度指标,如表3所示。

表3 随机一致性指标值

3.指标赋权结果

根据如上分析,基于CIPP模型所设计的职业教育教学“五度”评价指标权重建议: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深度”,权重为5.25%;职业教育教学安排“梯度”,权重为10.50%;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疏密度”,权重为18.31%;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温度”,权重为21.69%;职业教育教学效果“效度”,权重为44.25%。

重复上述一级指标判断矩阵计算方法,得到二级指标权重:教学知识为1.88%、专业知识为1.08%、情境知识为2.29%;课堂教学安排为4.87%、专业实践安排为2.17%、科研创新安排为3.46%;基础知识为8.73%、重难点把握情况为7.45%、课程掌握情况为2.13%;教学方法灵活为10.27%、教学时间分配为6.16%、教学手段应用为3.25%、学生参与情况为2.01%;学生兴趣与出勤率为20.17%、师生关系为13.59%、教学成果为10.49%。

三、职业教育教学“五度”评价实施路径及相关建议

(一)评价实施路径

职业教育教学“五度”评价实施可以分阶段、分级别、分周期进行,以期对各参与主体形成同步评价。其中,评价过程分为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评价;评价级别主要包括国家级和省市级;评价主体有职业院校、教师、学生、政府以及企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方面应着重关注教师与学生,使其真正感受到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职业教育教学“五度”评价实施路径

(二)评价组织实施的政策建议

第一,推进产教深度融合。首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校企应协同创新现存育人模式,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企业应推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技能实践平台与产品研发中心,并在企业内部开展实习实训工作,增强职业院校学生与教师的技术技能累积能力。相关教育部门需鼓励校企协作开展集团化办学,使自主创新型企业与职业院校相结合,培养出一批与企业岗位相对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次,强化行业机构对职业教育教学的指导效用。各级政府与教育部门应完善相关指导体系,以增强行业组织对职业院校的支持作用。各职业院校也应积极吸纳行业专家进入学术委员会,引导其对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给予专业性建议,提高职业院校育人质量。

第二,强化教育教学规范管理。首先,各职业院校应深入贯彻国家政策文件,根据生源情况与人才质量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创新教学所需的人才与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科研与管理机构,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并完善巡课制度,为教师创设良好教学环境,在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同时为技能型社会培育实践型人才。其次,加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将学生道德素质、职业素养与技术技能水平纳入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并针对不同学生制订不同学业考核标准,以切实保障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教学内容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爱的职业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