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飞,李 丹,孙庆山,李永慧,刘欣宇
(1.秦皇岛市第二医院 皮肤科,河北 秦皇岛066600;2.秦皇岛市第二医院 综合科,河北 秦皇岛066600)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变应性鼻炎,主要发病发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受到过敏原蛋白E(IgE)炎性介质(组胺)释放后的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免疫活性细胞、细胞因子及促炎细胞均参与该反应,发病临床症状以清水样鼻涕、喷嚏及鼻塞为主。已有研究指出[1],AR在不及时救治的情况下会续而引发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支气管哮喘等,而在临床诊断中,AR患者伴有结膜炎几率高达90%以上。此外,临床研究发现全球约有6亿人口诊断为过敏性鼻炎,且每年呈增长趋势,该症状发病可导致人体出现睡眠紊乱、疲劳乏力、食欲不振、情绪混乱,不仅对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及睡眠造成影响,同时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是全球重视的健康问题[2-3]。在临床救治中避免接触、药物、特异性免疫疗法等,然而无论哪种治疗,首要步骤需明确患者的过敏原。目前临床诊断有皮肤点刺、皮内试验、皮肤划痕试验、血清IgE等,其中过敏原点刺试验应用较为广泛,也是检查中最常见、最方便的方式。本次探讨皮肤点刺试验在中青年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的诊断率、过敏原分布等情况,选自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秦皇岛市第二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50例患者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自秦皇岛市第二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就诊的150例中青年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文献[4]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AR诊断,其中男94例,女56例,年龄18-45岁,青年83例,年龄18-35岁,中年67例,年龄65-45岁,平均年龄(30.16±5.29)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主要针对吸入性及食用性过敏原进行检测,包含粉尘螨、花粉、动物皮毛、户尘螨、法国梧桐、蟑螂、烟、棉絮、霉菌、禾草、羽毛、 海虾、鸡蛋、牛奶、大豆、芒果、小麦等。
1.2.1试验方式 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钻磷酸液为阳性对照,患者取坐位,上臂伸直,充分暴露前臂内侧,局部消毒后实验者分别将试液滴于受试者前臂掌侧皮肤上,用点刺针垂直刺入滴有试液的皮肤内,使少量试液进入皮肤,间隔距离>2 cm,隔2-3分钟后擦拭残液,15分钟后评估试验结果。
1.2.2试验结果判定 阳性反应表现为皮肤点刺部位有风团出现并伴有红晕,以阳性对照为参照根据点刺后反应强度进行评估[5],(+)表示面积占阳性对照组25%-50%,(++)则表示范围达51%-100%,(+++)表示面积占101%-200%,(++++)表示面积占阳性对照组200%以上,(-)为阴性,表示占比不足25%甚至无反应者。
1.3 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5.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所得计数资料按率(%)表达,并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过敏原患者点刺试验检出率观察本次检验中过敏原基本都会导致AR,其中粉尘螨、户尘螨、猫毛、蟑螂霉菌等是AR常见的过敏原,阳性检出率分别达到51.33%、45.33%、20.00%、14.00%、13.33%,见表1。
表1 AR患者不同过敏原检出率
2.2 患者不同年龄段过敏原检出率对比18-35岁青年患者粉尘螨、户尘螨、猫毛、蟑螂AR检出率与35-45岁中年患者过敏原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AR患者过敏原检出率对比
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腔黏膜的一种变应性疾病,常见鼻炎的一种,症状除反复喷嚏、鼻塞、鼻痒等症状外,还常伴用眼痒、眼结膜充血或流泪等症状。有关研究指出[6-7],AR患者每年发病率达10%-40%,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有吸入性过敏原及食入性过敏原两种,其吸入性过敏原任何季节均可发生,而春季“花粉”过敏较为高发。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报告指出[8-9],过敏性鼻炎常伴发支气管哮喘,且相互诱发病情发作或进一步恶化,哮喘患者在AR中发病率可达40%,而AR患者在哮喘中发生率高达80%,由此过敏性鼻炎给患者身心健康危害极其严重。过敏反应性疾病由于接触过敏原而发病,其种类繁多,症状复杂,且对人体的危害广泛又难以根治,是困扰医学界难题之一。因此,明确过敏原,降低患者与其产生接触,并给予相应的治疗,达到预防和救治的临床效果,故而过敏原检测结果在预防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分为吸入性和食入性两个类别,而气体传播的最常见过敏性鼻炎过敏原依旧是吸入性物质。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城市地区的经济条件、环境等因素各不相同,有关文献显示[10-11],尘螨是我国AR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由于屋尘螨广泛存在于室内枕头、被褥、床垫等家具中,与环境污染、布艺沙发、地毯等生活设施的普遍应用及卫生等方面可能有关。而粉尘螨主要发现于各种谷物、米、面等的粮尘中。另一方面,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化,不同地区过敏原也存在着差异,但多种过敏原中,粉尘螨、屋尘螨、狗毛、猫毛等过敏原发生率较高,有关研究指出[12],随着温度、湿度的改变,尘螨阳性率也随之增加。
本次探讨对AR进行粉尘螨、花粉、动物皮毛、户尘螨、法国梧桐、蟑螂、烟、棉絮、霉菌、禾草、羽毛、 海虾、鸡蛋、牛奶、大豆、芒果、小麦等20个过敏原进行检测,结果得出AR患者过敏原中多见粉尘螨、户尘螨、蟑螂、霉菌、猫毛、花粉及海虾,从结果数据显示,粉尘螨、户尘螨是AR患者最为常见的感染过敏,另一方面,35-45岁中年AR患者粉尘螨、户尘螨、猫毛、禾草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18-35岁青年患者过敏原阳性检出率,可见,随之年龄的增长AR患者病情会随之增加,进而加大治疗难度。文献多个研究表示[13-14],随着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的改变,AR患者过敏原逐渐由单一转向多种过敏原,通常存在2种或2种以上的过敏原阳性者,而年龄的增长多种过敏比例也随之增高,从数据上不得不认清的事实过敏性鼻炎治疗应趁早,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导致个体敏感的过敏原种类会增加,治疗难度随之加大,效果可能随之减弱。此外,给予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的患者生活指导,床单、枕巾及被罩应常熨烫或50℃热水浸泡,注意生活卫生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对花粉及宠物毛发过敏者,应当减少春季在外活动,尽量避免饲养宠物;而食入性过敏原阳性者应直接避免生活饮食中存在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