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进士 匠士玉雕工作室
玉石雕刻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辽宁鞍山海城遗址曾出土了三件岫岩老玉的玉器,这些玉器距今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可以说中国的玉石文化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对于玉石雕刻的喜爱程度不减反增,玉石与玉雕技艺更是成为一种流派,一种美学价值的体现,无论是在夏商周时期,还是明清两代,又或者是近代、现代等,玉雕设计都有着不一样的特色,也代表着不一样的美学内涵,凸显出玉石雕刻的时代魅力。
玉雕设计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存在很长时间的瓶颈期,尤其是锁定在奴隶社会的工艺水平,后经历数个王朝更替,玉雕设计依然停留在那个时代。直至唐宋时期才有所改善,并出现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一套全新的体系。在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玉雕设计的发展速度是缓慢的,由于多元化的文化与传统文化理念的碰撞,让设计产生了很多的不适感。对于现代的玉雕设计师来说,更多的是要在思想上进行突破,不断提高玉雕设计理念、引进优秀的玉雕工艺设计创意,这是继承传统玉石雕刻文化、传扬民族审美意义的主要手段。经典的玉雕作品都离不开优质的玉石材料,优质的玉石都有着温润优美的特质,而设计者往往可以根据玉石的特质,设计出最符合它原始气质的造型,在打磨与创作的过程中,融入设计者的个人情感与文化内涵,才能创作出全新的生命。通过玉雕设计,人们感受到来自玉器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感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匠心独运的完美结合。
玉雕设计的美学内涵包含很多内容,有材质本身的特色,有设计者的情感寄托,更有时代的精神烙印,及当代社会人们对于美感的认同。因此玉雕设计的美是多元化的,是不断变化的,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玉石在寓意上有着吉祥内涵,可以驱邪避险,是吉祥之物;在文化上玉石更是君子的代表,是道德的典范;从材质本身来说,玉石更是天地精华的结晶。玉雕设计主要在于其形式美的展示,脱离了形式美的玉石雕刻,已经不属于创作了。玉雕设计必须建立在设计者对工艺的喜好以及情感的表达诉求之上,将高超的玉雕技术与材料完美结合,创作出具有观赏性的工艺品。很多玉雕作品反映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玉石雕刻者也习惯用概括、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自然万物都有美好的一面,无论是多么难看的石头,如果你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那么你也会发现它的美,所以美是多变的。玉石的美有着不一样的审美看法,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和材质,有不一的纹理和斑斓,会根据外界的刺激产生出新的肌理来,这样让玉石作品在创作之前就有了原始美感,而玉雕设计则能让玉石通过创作变得光彩四溢。很多玉雕设计在原始处理的状态下,都会有非常漂亮的纹理和色彩,可以说每一块挑出来的玉石都是极为美丽的,如玉石的形状、色块疏密分布都体现出了自然之美,玉石的材质之美也是以自然为根基的,当然很多设计师有着不一样的看法,这些看法通过玉雕设计及后期雕刻创作便可以产生千差万别的变化,进而形成不一样的雕刻作品,来满足人民对玉石精神和审美的追求。
玉雕设计形式的美强调的是玉石形状的美,这种美感是包含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原始的自然形体、形状之美,另一方面是后期雕刻的形状、造型、形态之美,所以说玉石雕刻的美感是通过自然美然后升华为人造美的。当然,如果我们说天生美的玉石有没有,肯定是有的,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诣下,在历史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自然造型之美的玉石作品,有一些是自然形成的,也有的是通过后期的简单点缀而形成的。但是在现实中,最为大众化的,还是人工后期雕刻出来的玉石,这些雕刻技艺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通过对玉石透明度、光泽、形态等方面的观察,然后进行下刀,通过雕刻者的美感韵味赋予玉石全新的特色。雕刻者在进行玉石雕刻时,还要对色彩变幻、色块分布疏密等进行处理,让玉雕作品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造型独特的玉雕作品往往更能吸引人注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流连忘返。
玉石雕刻其实不单单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艺术创作、一种文化内涵、一种文化美的体现。石雕艺术有着久远的历史,更是包含着无数前辈的心血付出,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玉石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痕迹,有着不同民族的特色,更是成为人们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在玉雕的背后除了技艺外,还有着多样化的纹饰图案,没有这些元素的增加就没有玉雕的文化美,如高山流水、小桥人家、植物动物、神话神兽、宗教信仰等图案,多样的图案增加了玉雕的文化属性,而繁杂的、简单的纹饰图腾更是让雕刻充满了敬畏之感。如,白玉本身通透无瑕,具有温厚、清雅的特性。不同的玉材可以被雕刻成不同作品,表现不同的主题,人们能够对特定玉雕作品的形象产生一定的共鸣。 现代玉雕设计在继往开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更是有着不一样的文化美在其中,今天的人们在追求玉雕艺术上也会尊重传统工艺的美学价值,当然这里包含了大量的现代美学价值观。
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未经琢磨的玉石往往不能充分展现自身的艺术美感与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只有通过玉雕技术的琢磨修饰,玉石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审美价值、展现艺术魅力。玉雕创作者进行艺术加工的过程,其实也是体现其艺术审美与价值追求的过程,更是实现个人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玉石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又被赋予了另外一层人文主义的精神追求。例如作品《亭亭玉立》(如图1),这是一块乌鸡种的翡翠材料,一条鲜艳的色带贯穿整块材料。材料本身很有特色,一直想不到合适的题材。这件作品灵感源自一个周末我和妻子一起带女儿去公园散步,当来到一池荷花边,见荷花大部分都已经干枯了,残荷、干扁的莲蓬,夹杂着半干了的荷叶,偶尔还有一两含苞待放的小莲花与一池干涸的莲花形成鲜明对比,因为刚下过雨,整个画面显得衰败凄凉。残荷的枯败里也驻藏着一种神韵、一种风骨,一片破败的残叶、一支饱含着籽实的莲蓬,反而具有了一种荷花盛开时所没有的美。这时又飞来两只红色的蜻蜓停在了干枯的荷叶上,画面很有意境,视觉冲击力也相当大。蜻蜓犹如点睛之笔,使衰败的景象有了勃勃生机!刚好这个时候的爱人喊着女儿的小名“婷婷”,此情此景让我脑海中瞬间有一种灵感,于是我立马到工作室拿出乌鸡种的材料,通宵画了设计稿并取名《亭亭玉立》。中间种水好的位置设计了一朵怒放的莲花,旁边种水差的地方设计成干枯的荷叶、干扁的莲蓬,再搭配一些含苞待放的小莲苞。将绿色的色带巧色设计成一只时刻准备起飞的蜻蜓。两块材料的设计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美的画面。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残荷无言,意韵犹存。残荷的枯败里藏驻着一种不折的神韵,一种淡定不惊的气场。当生命不再有耀眼的花衣,依然以清香的筋骨伫立,好一幅残缺的美卷!千娇百媚,在经过的沧桑里化作一本深邃的书卷,等待有缘人来读来悟。人生一世,荷长一秋。残荷是上一季老荷的结束,又是下一季新荷的开端。残荷之美,美在坚忍。
图1 《亭亭玉立》成品
玉雕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在早期的玉雕文化中,玉石就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内涵,尤其是王公贵族对于玉雕也有着不一样的信仰,此时的玉雕就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希望。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我国的玉雕设计也在日趋完善。从古至今,不同的朝代,在玉石上都有着不一样的选择,基本上不同朝代所设计出来的作品都有着时代烙印和朝代特色,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玉雕文化的变化与发展,这是紧随时代而变化的。这种变化离不开人民对美的追求,更是对审美的演化与升华,可以说玉雕设计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今天的玉雕设计在吸收传统文化的,更是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它是我国传统文化演化的载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种非遗文化传承技艺。玉雕设计在不断增加内涵与元素时,也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例如通过丝绸之路中,文化大迁移使得我国的玉雕文化传播到西方的很多国家,随之他国的玉石文化也通过贸易互通,引入我国,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玉雕文化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响,它的美学内涵在不断进行传承和发展。国际交流更是让多元文化融入了我国玉石领域中,使得玉雕设计更为多样化。当今时代,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使得我国的玉雕设计有了质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玉雕文化。因此对玉雕设计要有正确的认识,要不断地去尝试在文化上的交流、融合与创新,所以现代设计师要积极改变传统思维,提高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度,切实思考文化的融合与本土化,不能一味地遵守古法、遵守门规,更不能有闭关锁国的思想,要正确认识西方设计、西方美学的优点。在西方追求形式美的思潮的影响下,当代玉雕更加注重颜色的俏丽和造型的精巧,以求设计出外形上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美学表现力的作品,通过形式美来衬托玉雕设计内在的美,并能够获得强烈的审美快感。
综上所述,随着玉雕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玉雕的美学价值也在逐渐增加,该领域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使得我国的玉雕设计获得发展。玉雕设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积极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要不断融入西方文化中的新思想和新元素,使得玉雕设计的美学内涵更具有时代性,对于工艺、内涵、材质等方面的提升,我认为最终都是体现在消费者的审美价值上,只有时代接受、认可了,玉雕才能真正地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