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馨
学生在学习“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之前已经有笔算的经验,口算时往往习惯于将笔算的方式迁移过来,也就是进行“笔算式口算”。用“拆数连减法”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具有准确性高、速度快的优势。“拆数连减法”就是先将两位数的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用被减数逐一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固有计算思维,感悟拆数法在口算中的优越性,具体可以按以下过程进行教学。
一、口算热身,复习旧知
教师呈现一组算式,如65-30、43-2等,请学生说说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如何通过口算得到答案。
二、新知探究,方法优化
1.教师出示问题情境:欢欢收集废塑料瓶,六月收集了38个,七月收集了45个,八月收集了56个。请学生提出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2.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提取出“八月比七月多收集多少个”这一问题,并列出算式“56-45”,请学生口算。然后引导:(1)想一想:你是怎么口算的?(2)写一写:把你的口算方法写下来。(3)说一说:同桌之间交流口算方法。(4)比一比:用哪种口算方法更方便?
3.算法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典型算法板书(如图1)。引导学生看懂每一种算法的过程。如,算法①,先算56-40=16,再算16-5=11;算法②,先算56-5=51,再算51-40=11;算法③,先算50-40=10,再算6-5=1,最后算10+1=11。
4.算法优化。结合板书,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1)你喜欢哪种口算方法?说说理由。(2)算法①的方便体现在哪?(3)算法②和算法①有何不同?哪里不太方便?
学生在讨论中发现,算法①和算法②都是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但算法①是看到哪一位减哪一位,思路顺畅,算法②是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根据连线图可以看出,思路是“反复迂回”的,不太“顺”。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讨论:算法③有何不简便?这种算法为什么要进行三步计算?为什么前两步是减法,最后一步是加法?算法③和什么方法有联系?让学生体会“笔算式口算”的不简便。
5.算法巩固。教师呈现算式65-48,请学生把口算方法记录下来。学生计算后通过讨论进一步体会“拆数连减法”的便利性。
6.课堂小结。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被减数依次去减得到答案。
三、方法运用,熟能生巧
具体题目略。
以上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对比的过程,借助清晰的板書,感悟拆数法的优越性。在后续练习中,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用拆数连减的算法进行口算,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浙江省杭州市春晖小学 31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