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分层式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2022-01-24 02:11:00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期
关键词:内瘘分层病情

周 洁

(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血液透析属肾脏替代治疗,主要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不得不依赖透析机维持肾脏功能,易造成患者精神压力过大,出现严重负性心理,丧失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疾病的应对方式较为消极,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在肾内科需要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一般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治疗,同时在这期间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出现,导致病情控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1]。

临床对于终末期肾病也一般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对其病情进行控制,以期延长患者生命周期。不过治疗期间患者会出现相关不良生理、心理反应等状况,这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临床预后疗效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时也应注意血管通路等状况,操作不当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而且治疗期间易发生并发症状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如果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病情已到末期,则需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来替代肾脏的过滤和代谢功能,以保证体内微环境的平衡[2]。为避免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血液透析患者还需建立动静脉内瘘。如瘘管在治疗过程中未得到保护或正确使用,就会造成堵塞及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终止使用或缩短其寿命[3]。因此为预防或改善各项并发症,也为促使治疗效果的提升,改善患者的相关不良心理、生理反应极为重要且必要。故应寻求更优质的护理干预方案提升患者心理弹性,改善其应对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优化分层式护理借助分层管理,为病情严重程度及需求程度不一的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不同级别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优化分层式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中有男患者24例,女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在41~78岁,平均(57.31±4.16)岁;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2~79岁,平均(56.97±4.21)岁;全部病理类型:慢性肾衰竭41例,急性肾衰竭28例,尿毒症11例。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 ①参选患者在我院行规律透析时间>6个月。②患者病情稳定,有正常的沟通、交流能力。③参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存在感染、出血等并发症。②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③依从性差,不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常规健康宣教,体征监测、介绍疾病相关基础知识及注意事项,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了解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疏导患者不良心理;为患者饮食、运动及日常生活方面提供指导、定期回访等常规护理方法。持续干预2个月。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所接受的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额外采用优化分层式护理干预[4-9]: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分为高危、中危、平稳三个层次,并分别给予一级、二级、三级护理。①一级护理:为患者制订针对性护理计划,单个护士负责的患者为2名,确保患者得到充分、细致的照护;每15 min进行1次体征监测及病情评估;患者单次透析治疗结束后给予病情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交流病情。②二级护理:单个护士负责的患者为3名;每30 min进行1次体征监测及病情评估;通过多模式强化健康知识宣教,加深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③三级护理:单个护士负责的患者为5名,每30 min进行1次体征监测及病情评估;以常规护理和患者自我管理为主,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学习自我护理知识技能。干预2个月。

观察组患者除接受分层式护理干预之外,依旧需接受更为精细化的护理方法,具体举措如下。

第一,对于患者掌握的疾病、治疗、自我护理、预后等相关情况进行评估,并且及时发现其认知错误,予以纠正。给予患者信心,使其对医院的医疗行为放心,以达到积极配合的目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为了消除其错误认知,积极改正不良习惯。日常认知与行为干预,对于患者日常饮食增强管理,指导其进行科学的饮食,并保证饮食规律,摄入的营养均衡。家庭支持认知与行为干预,将有关疾病知识告知于患者家属,并叮嘱其熟练掌握对患者的基础护理操作[10-11]。例如,日常通过与患者交流沟通掌握患者的情绪,以此来帮助其进一步的疏导,并在日常对患者多加关心,鼓励,给予其治疗的信心,并多陪在患者身边,给予其家庭的温暖,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

第二,营养护理。成立专业护理小组。护理团队的负责人必须是一位在基础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方面非常熟练且具备营养指导能力的护士长。每周进行一次小型的线上会议,要求每个医护人员对自己的病患一周内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再由护士长进行评价和提出一些改进措施。详细记录患者的基础病例状况,根据患者产生的不同症状要设计不同的护理干预评估计划,包括体质量指数、营养、基础体质等。对患者日常饮食是否有规律以及饮食结构及每次进食量等进行详细了解,了解后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厌食、偏食的不良习惯。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由专业人士为患者制订符合患者的营养计划[12-13]。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并制订评估计划,评估患者营养情况,对于摄入过量或不足的营养成分及时调整,帮助患者改善体质。将低盐、低脂、低钾饮食的饮食结构的重要性告知于患者。包括体质量指数、营养、基础体质等。对患者日常饮食是否有规律以及饮食结构及每次进食量等进行详细了解,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厌食、偏食的不良习惯。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由专业人士为患者制订符合患者的营养计划。落实护理指导。研究期间根据患者所需,保证每日有足够的热量摄入,优质蛋白需要少量摄入,并指导其多食瘦肉、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叮嘱患者多吃新鲜绿色蔬菜、水果,因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各种物质补充的具体数量,还要通过患者的饮食习惯以及血液透析情况进行随时调整。

第三,内瘘护理,由专业能力强的医护人员对患者内瘘的情况分析并进行评估,若内瘘有不良情况需立即解决。穿刺时派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以更确切的穿刺方法、准确的进针角度开始穿刺。穿刺时注意确保血管受力均匀,使患者的疼痛感不明显,可避免并发症发生。内瘘7 d后,指导患者进行简单锻炼。日常护理期间评估患者实际营养状况,同时对患者的体质量、血压情况重点关注,防止出现低血压的情况。对于内瘘位置要保持其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擦拭。注意保护皮肤,不要被抓伤,预防内瘘感染显现发生。关于心理方面,将有关透析、内瘘穿刺等方面的知识详细的为患者讲解,并对其出现的不良情绪及时疏导,针对患者的疑虑帮助解决。日常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时要保证良好的态度,多鼓励。引导其积极配合治疗,以此来减轻病痛,同时可将治疗依从性提升,增强身体状况以及生活质量[14-16]。健康宣教,将患者病情告知于患者,并同时告知其透析方法和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方法。生活上制订符合患者实际身体状况的饮食及运动计划,防止出现动静脉内瘘失功。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时评估两组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①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3]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分范围为0~100分。所得分数越高提示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越高。②应对方式:采用应对方式问卷(MCMQ)[4]评价两组病患的应对方式。问卷包括最高分值为32分的面对维度;最高分值为28分的回避条目;最高分值为20分的屈服维度。所得分数越高提示患者对应维度条目内容发生频率越高或程度越深。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计算,用χ2检验;用()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D-RISC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CD-RISC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两组病患CD-RISC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CD-RISC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CD-RISC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MCMQ评分 干预前,两组MCMQ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患MCMQ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病患MCMQ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同指标比较,aP<0.05。

3 讨论

现今最有效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方法为进行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的唯一途经,能够替代肾脏为患者调理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并完成毒物、代谢废物的清除工作。但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及其家属的各方压力较重,患者常消极以对。长时间的血液透析可能会造成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从而对治疗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故临床对于治疗依从性应重点关注,并予以提升,这即需要临床开展更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提升配合度,积极配合医护工作,提升治疗效果[17-18]。因此,通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弹性,促进其应对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分层式护理将分层护理理念与优质护理相融合,临床应用效果确切。血液透析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护理干预需求程度也各有不同,故采取优质分层式护理方案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19-20]。本研究中,干预2个月,观察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优化分层式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并调整其应对方式。分析其原因为在优质分层护理干预下,单个护士专门负责两个患者,并以较高的频率进行病情监测和评估,能够使高危患者得到更精细的照护,建立起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有助于患者心理弹性提升及应对方式改善。对于中危患者及病情稳定的患者,适当减少人力配置,放宽病情监测及评估频率,在保证患者得到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同时,充分调动其自身能动性,可在更了解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更强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心理弹性,选择更积极的应对方式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优化分层式护理的效果较好,可提升患者心理弹性,促进其应对方式改善。

猜你喜欢
内瘘分层病情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8要点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00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12-02 16:50:22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1
动静脉内瘘应用单纯纱布折叠指压法压迫止血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