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协同护理对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2-01-24 02: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精神病流浪

孙 宇

(营口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精神病指的是在诸多因素下,大脑功能活动出现紊乱,致使情感、认知、意志及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性疾病[1]。因为自身患者精神疾病,致使女性精神病患者自身行为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丧失,长时间流浪不知归家,生活受到影响,吃不饱,再加之衣物无法全部遮盖住身体,导致生活习惯及方式发生变化[2]。部分甚至伴有相对严重的躯体疾病、传染性疾病[3]。有些患者因为自身充足对市容市貌造成影响、破坏公务等,所以,护理工作与其他患者存在较大差异[4]。本次试验主要针对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接收的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采取协同护理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98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接收的98例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根据先后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5~57岁,均龄值数(39.68±2.42)岁;患病时间2~9年,平均患病时间(6.05±1.43)年;研究组中,患者年龄26~55岁,均龄值数(39.72±2.39)岁;患病时间2~8年,平均患病时间(6.12±1.35)年;组间基础资料对比,包括患病时间、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5-6]:①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精神病诊断标准相符。排除标准:①存在理解障碍及沟通障碍者。②具有酒精依赖史或者药物依赖史者。③因个人因素拒绝或者中途选择退出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方案。自患者入院开始,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宣传、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等。

1.2.2 研究组 给予患者协同护理方案。①个体健康知识宣传: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并与其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可以充分信任患者。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治疗方案的同时,对患者心理及生理特点评估,并制订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通过一对一方式为患者讲解健康知识,讲解心理与行为的差异,并对其观念进行更正,促进其依从性提高。为患者讲解康复方案,使其自信心可以进一步增强,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工作。②集体教育:利用讲座、幻听片等方式宣传疾病有关知识,特别是目前症状相似性、发展程度、疾病状态等,以便患者可以正确认识自身疾病,进而采取积极态度配合治疗。③技能培训:帮助患者养成清洁、洗漱习惯,并指导其开展生活行为,协助患者培养盆栽、手工剪纸等文娱行为,并激发患者兴趣,使其对生活感兴趣。④自我干预:多鼓励、安慰、支持患者,引导患者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并对患者与患者间的行为监督、管理;相互分享经验,互帮互助,成立小组,从而增强治疗自信心。⑤饮食干预:每日三餐协助患者吃好、吃饱,由护理人员引导患者主动饮食,自主禁食;针对不愿进食者,耐心引导并为之;叮嘱患者多喝水,严禁捡垃圾食物,并告知患者约束双手,并对活动合理控制;及时清洁病区垃圾,避免患者捡食垃圾。⑥睡眠干预:合理安排患者作息时间,并对其起床活动时间及睡觉时间监督。对于拒绝卧床休息的患者,采取耐心态度劝说患者,必要时,在床上安装约束性保护装置,遵医嘱予以催眠及镇静药物,以便患者更好地入睡,在患者睡眠结束后将约束解除。⑦生活干预:因为患者长时间在外流浪,生活习惯不佳,睡眠不规则,随意拿取他人东西等,进而对病房管理及其他患者的治疗造成影响。在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关注,并对不良生活习惯纠正。设置专门人员负责患者个人生活,并在一定时间内予以患者生活用品,禁止患者随意拿他人用品,以季节变化为依据增加或者删减衣物,全面落实基础护理。⑧躯体疾病干预:因为患者长期在外流浪,生活环境不理想,针对该类患者,身体伴有诸多基础疾病,进而增加了临床护理难度。不仅需要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同时也要关注局部消毒及换药,并监督患者系数,强化各项卫生,避免疾病在病房内部诱发感染。部分患者由于受到性侵而怀孕,因此,在患者入院后,应对患者月经状况密切监测,并在短时间内对其HCG检测,根据具体病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准确评估各组精神康复效果、护理效果,并统计各组护理满意度。精神康复效果判定指标包括兴趣、治疗情况、卫生状况、生活技能、社交能力及总分,分值越高,说明康复效果越差。护理效果判定指标包括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包括精神疾病、抑郁、激怒及迟缓;积极因素包括社交能力、社会兴趣及卫生,消极因素评分越高说明护理效果越差,积极因素越高说明护理效果越明显[7]。满意度判定[8]:分值总计100分,①取值于80~100分,说明非常满意。②取值于60~79分,说明满意。③取值在60分以下,说明不满意。(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1.0准确处理试验结果,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t值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率(%)(χ2检验);两组对比采用P值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护理前后精神康复效果 护理前,两组兴趣、治疗情况、卫生状况、生活技能、社交能力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护理前后精神康复效果(分,)

表1 对比护理前后精神康复效果(分,)

2.2 比较护理效果 研究组社交能力、卫生、社会兴趣及总积极因素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而精神疾病、抑郁、激怒、迟缓及总消极因素较对照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护理效果(分,)

表2 对比护理效果(分,)

2.3 对比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中,20例非常满意,19例满意,10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9.59%;研究组中,24例非常满意,23例满意,2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5.92%,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6,P=0.023)。

3 讨论

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方式及人口流动性发生变化,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越来越多,该问题已经发展成为现阶段相对敏感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9-10]。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颁布到现在,社会各界逐渐加强了对社会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重视程度,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水平显著提高,大部分患者获得了优质的治疗方法[11-12]。有关资料显示[13],予以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治疗的同时,联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康复效果进一步提高,所以,临床上,应为患者提供规范、高效的护理方法。协同护理方式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护理方法,其不仅重视患者健康教育,协助其摆正自身态度,同时引导患者开展自我护理及康复干预,并引导患者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14-15]。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在兴趣、治疗情况、卫生状况、生活技能、社交技能及总分方面,护理后,研究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协同护理方案的开展,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及社交技能,改善患者卫生状况,激发其兴趣,使其能够自主参与到某一项活动中;研究组社交能力、卫生、社会兴趣及总积极因素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而精神疾病、抑郁、激怒、迟缓及总消极因素较对照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95.92%)相比于对照组(79.59%)更高(P<0.05)。综上分析,协同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其消极态度得以改善,使其保持积极态度,从整体上促进自我护理能力提高[16]。

对于女性流浪精神疾病患者而言,精细的临床护理工作,除改善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外,可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及卫生习惯,使其自理能力及早恢复,避免对家庭及社会造成危害,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将救死扶伤精神充分发挥出来[17-18]。就现阶段发展状况分析,本次试验接收的流浪精神病患者工作时间并未发生显著变化。所以,该护理方法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并对精神科病房管理合理优化,及时监护患者,使其及早融入到正常生活,将医疗卫生资源经济效益发挥出来。

总而言之,协同护理在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除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社交能力外,有助于患者保持积极态度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促进护理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采纳。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精神病流浪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完形填空专练(五)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精神病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流浪
精神疾病康复护理注意事项
流浪的歌
都有精神病
流浪猫鲍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