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龙 王金洁*
(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慢性肺心病易出现于中老年人群,病情发作时,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且对于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而言,如不及时干预,其病死率较高[1]。目前,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多数需要在ICU治疗,实践表明,如在此类患者治疗中配合科学的ICU针对性护理,可以辅助提升疗效[2-4]。本文为了探究在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时采用ICU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特取8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开展研究,现做如下汇报。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抽取本院ICU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包括:男性与女性分别23例、17例,年龄在55~76岁,平均(63.45±6.45)岁;病程3~20年,平均病程(12.45±5.46)年。观察组40例包括:男性与女性分别24例、16例,年龄在54~77岁,平均(64.05±6.55)岁;病程3~21年,平均病程(13.05±5.68)年。上述资料组间对比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本文研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诊断标准:参照第三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中制定的关于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中的相关标准,结合临床表现与相关检查确诊病情[5]。
纳入标准:①与诊断标准相符者。②临床资料完善者。③无血液系统关病者。④精神状态正常者。⑤患者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者。②精神疾病者。③意识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ICU常规护理,包括:根据患者的病情,准备好所需要的药品、物品,明确患者的责任护理人员。对患者做好妥善的安置,取舒适的体位,保证机体舒适度。持续采用心电监护,定时对患者的面色、心律、生命体征、神志等进行监测,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帮助患者吸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并对气道进行湿化,持续做好呼吸道护理;观察引流通的通畅情况,记录24 h出入量;酌情给予饮食护理,了解患者病情的同时做好生理、心理与基础护理等,准备好急救药品、物品,强化病情观察,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如有异常,立即上报医师等。基于此,观察组患者给予ICU针对性护理,具体方案如下。
1.2.1 在护理中先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观察,有助于及时发现呼吸道感染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控制干预。因肺心病的出现,多数是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的,患者的呼吸道出现细菌,导致病情不断的恶化,反复发作。因此,在此类患者护理时,为了能够有效控制感染,需要合理采用抗生素治疗。在抗生素应用时,需要遵医嘱给予针对性抗生素药物。并在用药时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此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特别是对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在护理时需要以遵守护理原则为依据,在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与分析中以此为依据,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用药时需要保证用药均匀,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控制好液体输注量,即不可超过500 mL,同时保证滴注速度,即每分钟15~20滴为宜。
1.2.2 强化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并加强湿化管理,为了使患者的痰液可以快速地稀释并咳出,在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管理,使其保持湿润的状态,有助于排除痰液,预防患者支气管出现痉挛现象,改善通气障碍的同时缓解呼吸状态。此外,护理人员在此时也可采取超声雾化的方式,但为了预防因长时间雾化吸入而引发的缺氧状态,护理人员需要强化关注雾化吸入的时间、雾化量、温度等。此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多鼓励患者,及时向其说明多饮水的目的、优点。为了避免患者因饮水过量而增加的心脏负担,在饮水时需要控制好饮水量,即保持在2500~3000 mL。护理人员应重视病房的空气湿度与温度管理,可应用加湿的方式,保持病房内的湿度、温度。
1.2.3 在肺源性心脏病治疗中需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为了使患者可以顺利地将痰液排出,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帮助其找到适合的体位,提高体位舒适度的同时指导有效的咳嗽方法,提高痰液排出量。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鼻腔干燥现象的出现,护理人员需要应用水溶性的润滑剂,在患者鼻腔黏膜处涂抹。
1.2.4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因长时间处于呼吸困难状态中,此时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如烦躁、抑郁、焦虑等,对护理与治疗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治疗与预后效果。因此,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拉近与其之间的距离,并给予及时的针对性疏导,促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提高护理与治疗配合度。
1.2.5 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予合理、科学的饮食结构指导,叮嘱患者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不可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机体营养均衡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
1.2.6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患者长时间发热,则说明出现了呼吸道感染,而感染病症迁延难,且易反复发作。如患者出现瞬间性高热时,则说明感染症状加重,或是复发,从而导致使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此时患者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此外,如患者的呼吸节律不整齐或者呼吸暂停,则说明患者可能出现中枢性的呼吸衰竭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如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失眠、头晕、嗜睡、多汗、精神不佳等情况时,或者患者出现行为淡漠、异常、答非所问时,则有可能说明呼吸衰竭加重,也有可能是出现肺性脑病,因此,需要在护理时及时对以上情况进行观察,如有必要及时上报医师,并配合医师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6-7]。
1.3 观察指标 就两组病情缓解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①由护理人员统计患者病情缓解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②应用自制的量表,对护理满意度评价,即针对护理服务、病情管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护理技能、基本护理进行评分,每项100分,分数越高越好。③治疗总有效率:症状全部消失,患者可以正常生活、工作为显效;症状有所好转,但病情仍对工作、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有效;症状没有变化,病情加重为无效[8]。100%-无效率=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处理应用SPSS23.0软件,本文的病情缓解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应用()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本文的治疗总有效率(计数资料),应用[n(%)]表示,组间对比行χ2检验,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2.1 病情缓解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 经护理人员统计表明,观察组患者病情缓解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病情缓解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d,)
表1 病情缓解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d,)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本院自制量表评价,护理服务、病情管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护理技能、基本护理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表2 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2.3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无效0例、有效10例、显效30例,治疗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无效6例、有效10例、显效24例,治疗总有效率8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χ2=6.487,P=0.011)。
慢性肺心病也叫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其是由肺动脉的血管、肺组织,或是胸廓出现慢性病变,导致肺组织功能及结构出现异常,并产生相应的反应,导致肺血管产生相关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从而引右心出现肥大、扩张,同时还会伴有或者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临床疾病[9-12]。慢性肺心病临床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劳动耐力下降、心悸、乏力等表现,在临床治疗中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如慢性肺心病治疗不及时,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肺性脑病、心律失常、静脉血栓栓塞等,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实践表明,慢性肺心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常规疗法效果不佳,患者的血液常会出现高黏滞、高凝固状态,因此,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ICU针对性护理非常有必要。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针对性ICU护理后,可以控制病情进展。在ICU针对性护理中,护理人员通过强化呼吸道感染管理与呼吸道湿化管理,在控制病情进展的同时保证呼吸道通畅,促使痰液排出,帮助患者改善呼吸状态[13-15]。此外,在ICU针对性护理中采用饮食、病情观察护理等,在提升机体抵抗力的同时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对辅助提升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示:观察组患者病情缓解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服务、病情管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护理技能、基本护理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100%高于对照组85%。由此说明,ICU针对性护理用在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上,可以发挥显著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