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松
(淮安市淮阴医院骨2科,江苏淮安 2233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膝关节疾病之一,主要发病群体为中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较高的特点,该病会造成患者膝关节软骨变性、半月板退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现阶段,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诸多,常见方法包括:关节软骨修复术、关节镜下清理术、钻孔减压术、膝关节置换术[2]。关节镜下清理术是将关节腔冲洗干净,进而改善关节腔内环境[3]。该法虽能改善症状,但未除去病因,其临床效果存在争议。而钻孔减压术能使患者的膝骨关节压力减小,改善关节功能,疗效确切[4]。本研究旨在分析应用钻孔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淮安市淮阴医院收治的7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22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6.52±7.14)岁;膝关节功能评分28~33分,平均膝关节功能评分(30.22±0.92)分;关节活动度78°~85°,平均关节活动度81.46°±3.82°。试验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23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7.56±8.26)岁;膝关节功能评分26~35分,平均膝关节功能评分(30.24±0.96)分;关节活动度77°~87°,平均关节活动度81.44°±3.8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淮安市淮阴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5]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并确诊;②近30 d膝关节出现明显疼痛感,活动时有明显骨摩擦声。排除标准:①精神状态较差者;②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患者经腰硬联合麻醉后呈仰卧体位,并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将止血带用于大腿近端,于关节镜下清理关节腔内部。在患者的髌韧带旁内、外侧各作1个0.5~1.0 cm的切口,将关节镜放入,以确认患者的膝关节状况。针对关节软骨已经破损的患者,进行磨削修整。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患者即将出现关节软骨变性,则需要采用离子冷凝刀对其进行固缩处理,清理关节内游离体及出现炎症、增生的滑膜组织。做好患者半月板的修整或者局部切除,在完成手术后常规缝合患者手术创口并应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
研究组患者接受钻孔减压术治疗。麻醉方法、关节镜下清理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清理完成关节腔后,在髌骨周边两侧分别作1个手术切口,使用直径2 mm的骨圆针进行钻孔,直至对侧骨组织。由上至下钻孔,并于髌骨上下和左右做出2-3个钻孔,直至有黄色骨髓流出。钻孔时要尽可能保证沿软骨下骨操作,与血管和神经远离,避免血管与神经等组织受损伤。手术结束后进行多层包扎处理。术后1 d引导患者肢体伸屈与抬腿,术后3~4 d增加运动量,以改善患者的肌力状况并增强灵活度。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大于130°,经X线检查后显示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无疼痛感与肿胀感;有效: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大于130°,经X线检查后显示膝关节间隙轻微增生,疼痛感与肿胀感改善明显;无效: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低于130°,经X线检查后显示膝关节间隙变窄,疼痛感与肿胀感未发生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5]为参考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主要包括膝关节稳定性、关节活动度、肌力、功能活动与畸形;评分和膝关节功能呈正相关关系。③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选择通用量角器测量膝关节活动度,具体操作:轴心放在膝关节骨小头的位置,固定股骨长轴与臂平行,对腓骨长轴和臂进行平行移动。④比较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炎性因子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检测方法:取患者空腹血5 mL,3 000 r/min取上清,ESR选用Westergren法测定,CRP选用免疫荧光分析仪(Boditech Med inc公司,型号:i-CHROMA Reader)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70.27%;试验组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4.59%;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7,P< 0.05)。
2.2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比较 试验组患者在术后7 d和术后10 d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7 d 术后10 d对照组 37 39.51±1.81 69.19±2.12试验组 37 45.19±2.15 74.06±2.51 t值 -12.293 -9.016 P值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比较 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试验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关节活动度均比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对比(±s,°)
组别 例数 关节活动度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对照组 37 90.51±4.31 99.46±4.38试验组 37 94.31±4.99 107.96±5.47 t值 -3.506 -7.378 P值 0.001 0.000
2.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ESR、CRP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比较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膝关节病变。近年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建立科学有效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
在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7%(P<0.05),提示钻孔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试验组患者在术后7 d、术后10 d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关节活动度均比对照组大(均P<0.05),提示钻孔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关节活动度。术后,两组患者ESR、CR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钻孔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对炎性反应起到抑制作用。关节镜手术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能够避免患者的膝关节软骨进一步磨损、膝关节畸形等情况,有助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但无法从根本上控制病情进展;而钻孔减压术可对不同组织与结构进行钻孔处理,使得胫骨与髌骨内部压力降低,有助于纤维骨组织和软骨组织的生长;同时能对病情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以确保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7]。
综上所述,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钻孔减压术,能够改善膝关节功能,抑制炎性反应,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