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2022-01-22 10:34董然
时代金融 2022年1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金融机构

董然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因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的影响日益明显,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業也必然遭遇挑战。本文分析了气候变化的现状及风险,并就给金融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解读,概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经验及国内实践,最后提出了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根据科学家的共识,气候变化90%的责任来自于人类。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人们的生活能源基本上都来源于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这些燃料在提供能量的过程中排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了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极端天气导致的自然灾害概率上升。气候变化风险与气候因素带来的金融风险相互作用,如何识别、分析、防范气候变化金融风险,成为当前金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气候变化现状及风险

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影响是过去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按不同的传导路径,气候变化风险主要体现在物理风险、转型风险两方面。

全球变暖、降水、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引发的干旱、洪水、飓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经济金融带来的风险是物理风险。全球变暖、降水变化带来的冲击偏向中长期,极端气候事件对经济生活可能带来更大损失,表现为资源短缺、业务中断、商品价格上涨等。某些地区可能出现投资减少以及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保险业赔付率升高;企业偿付能力发生变化,银行抵质押品减值,金融机构面临风险。

由于推行严格的碳减排政策或相应的技术革新,在经济向低碳转型过程中产生的高碳资产重新定价、财务损失等不确定性风险是转型风险。石化行业、房地产、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等行业受影响较大;同时,能源价格上涨,投资重心转移,消费者观念发生转变,也会给其他行业带来一定风险。这些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可能通过企业成本增加、盈利减少、资产减值、居民财富减少等路径,直接将风险传导至金融系统。

二、气候变化对金融的影响分析

(一)气候变化风险的由来

气候变化风险主要通过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渠道影响经济金融运行。一是信用风险渠道,气候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关联企业的现金流和投资效率,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随着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的增加,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在增加。同时,用作抵押品的资产发生减值损失,增加信贷风险。二是市场风险渠道,气候灾害或经济转型引发市场价格变动,使金融资产价值下降,引发流动性风险,金融形势持续收紧影响金融稳定。三是经营风险渠道,气候变化可能使企业运维成本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缩短,金融机构投资气候敏感型资产,其信贷资产结构会受到影响。因气候风险管理不善,可能发生社会风险,金融机构声誉也会受到影响。四是流动性风险渠道,气候变化可能使金融资产流动性不足,难以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资产负债表脆弱性显现,金融机构无法在短期内进行再融资,可能出现流动性紧张,经营利润将受到较大冲击。

(二)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受气候变化风险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在气候变化风险冲击下,金融体系无法有效实施资金融通、支付清算、资源配置等基本功能,经济增长率和企业经营效益下降;同时,随着经济下行,实体经济的债务违约风险可能传导至金融体系,导致不良贷款增加等金融风险,市场信号将放大气候变化风险的影响,可能演变成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如果不能有效吸收负面冲击和风险损失,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将出现恶性循环。

(三)气候变化对金融体系产生整体性影响,可能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个体层面看,单个金融机构的叠加效应,使不同业务、不同行业间的风险传染和破坏力度在增加,对金融体系产生更复杂的影响。气候长期上升引发的市场风险可能引起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增加融资成本,产生资产风险溢价。损失转移引发连锁反应,交易一方的损失,可通过物理风险和转移风险在不同主体之间有效分散和转移。如,巨灾债券及其相关投资规模的增长,表明风险正在从保险业向资本市场转移。

从经济体层面看,一国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不力,可能出现财政赤字,导致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影响其信誉和贷款成本,引发金融风险。气候变化风险通过国际贸易、全球产业链渠道,引发跨国资本流动,加剧了气候脆弱型国家应对风险的难度,影响金融市场稳定。亚非新兴市场受气候变化的波动更大,如,气候变化使撒哈拉以南非洲大规模移民到欧洲,引发人员和资本无序流动,甚至出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更大的金融风险。

(四)气候变化也给金融业带来业务创新动力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碳排放政策的收紧,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金融机构为顺应社会经济和自身发展需要,将更多资金向低碳市场倾斜,加大对低碳技术、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等融资。天气衍生品、巨灾风险资本市场、碳排放交易市场等创新金融产品市场发展起来,相应地给证券、基金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三、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经验

(一)指导金融机构增强气候变化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管理

欧洲央行是全球最早关注气候环境风险对金融稳定影响的机构。2019年5月,欧洲中央银行《金融稳定报告》指出,如果市场对气候变化的定价不恰当,气候变化风险可能成为欧元区的系统性风险;2020年底,出台欧洲《气候环境风险指南》,是当时全球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和环境风险的第一份重要文件;2020年7月,法国审慎监管局(ACPR)启动气候变化风险试点评估;同年11月,美联储金融稳定报告首次分析气候变化给金融稳定带来的风险。

(二)将气候变化因素考虑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开展金融体系应对气候风险韧性评估

荷兰央行是全球首个开展气候压力测试的中央银行,2018年在压力测试模型中加入碳税政策调整和快速转型冲击两种气候变化情境,分析对56个行业经济部门的影响,结果显示低碳转型风险使金融机构发生3%—11%的资产损失。2019年12月,英格兰银行测试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适应能力。2020年5月,加拿大央行运用CGE模型评估气候变化的经济金融影响。2020年11月,欧央行制定气候风险宏观审慎分析框架;2021年3月,对400万家企业和银行机构开展气候压力测试。

(三)完善气候和环境信息披露要求

2015年8月,法国通过《绿色增长能源转型法》,其是世界上第一个对金融机构提出ESG信息披露要求的主要经济体。2018年12月,新西兰储备银行制定气候变化战略,改进气候信息披露制度。2020年6月,英国审慎监管局(PRA)和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共同发布金融机构气候风险信息披露指引。2020年11月,欧洲央行发布重要金融机构气候和环境风险信息评估状况。

(四)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2015年,金融稳定理事会成立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至2021年9月已获得全球88个国家地区、超过2300家组织和机构的支持。2018年3月,欧盟委员会提出《可持续金融发展10项行动计划》;2019年6月,提出碳活动分类标准,明确67类低碳和9类转型活动,公布欧盟绿色债券标准。2017年12月,中国等8国发起设立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截至2021年4月,NGFS已扩展至89家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及13个观察员机构。

四、我国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探索

(一)推进绿色金融标准化建设

2008年,国办发文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编制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信贷政策统计数据。2019年3月,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发《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人民银行2016年8月,出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2018年3月,印发《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2019年,修订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2021年4月,会同发改委、证监会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7月,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环境权益融资工具》两项行业标准。

(二)强化绿色金融评价机制

2019年,人民银行开展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工作,旨在提升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能力。2021年5月,人民银行制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绿色金融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对金融机构进行更加准确全面的调控引导。通过开展绿色评价,更加宏观地反映金融对绿色产业的支持效果,为货币政策支持低碳经济转型提供指引。

(三)推出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指导意见

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联合人民银行等4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的投入提出指导性意见,并明确到2022年,营造良好的气候投融资发展政策环境,有序推进相关标准建设。在这一标准体系中,应对气候变化效益、气候信息披露、气候绩效评价等成为关键词。

(四)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

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和再贴现、抵押补充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实施将绿色债券、绿色信贷资产纳入央行合格抵押品范围等政策,用好货币政策结构性工具,形成一揽子货币政策工具及政策框架组合,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向低碳经济转型。

五、我国金融业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绿色金融标准不明晰,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尚不健全

绿色金融标准是科学界定绿色项目、识别绿色经济活动的基础。目前我国绿色金融标准还存在标准碎片化、条块化以及与碳中和目标不相吻合的问题。不同产品标准间的协调性和统一性也有待完善,资金有效投向绿色项目精准度亟需提高。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在绿色产业范围上存在差异,对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形成一定阻力。

(二)对气候变化给金融带来的长远风险认知不足,缺乏有效研究

目前对风险的关注还大多停留在传统金融风险领域,对气候变化可能引发“黑天鹅”事件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相关金融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对气候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尚未开展深入研究,应对策略不完备。目前,除少数机构之外,大部分金融机构还未系统性地采用环境风险分析的方法,将气候与环境风险纳入决策考量,对气候风险的识别、计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还不够专业,实践也不深入。

(三)气候变化信息监测能力不高,相关风险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市场主体对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还缺乏足够的管理能力,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资源配置、内控监督、考核评价等方面考虑不充分,监管部门对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气候信息披露尚无统一的制度规范,可能出现选择性披露和数据操纵的问题。

(四)气候变化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基础性建设未跟上发展要求

金融业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缺乏总体战略构想和路线图,工作管理架构未有效搭建,应对气候变化执行力不强。金融机构自身应对气候变化的推进力度不大,绿色运营、绿色办公等工作缺乏广度和深度。

六、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协调机制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将与气候有关的风险纳入金融稳定监测和宏观审慎监督,监测分析气候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经济周期、金融稳健程度的冲击影响。二是进一步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建设,根据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建立与国际标准吻合的绿色项目、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标准。探索完善气候资产定价机制,建立气候友好的投资效益评价标准。三是金融机构要加大与监管机构、环保部门、科研机构和第三方平台的协同合作,开展气候风险分析,注重风险敞口、压力测试或情景分析结果的运用,培育复合型绿色金融研究人才。

(二)推动应对气候风险金融工具创新

强化碳市场金融属性,加大与碳排放相关的金融产品服务。金融机构要依托碳市场,有序参与碳市场交易,可开展碳远期、碳掉期等产品先行先试,逐步推进探索碳期货、碳期权等碳金融产品的发展。积极培育设计挂钩碳减排的绿色信贷产品,不断丰富和完善碳金融交易工具和融资,并注意做好碳市场与银行系统的对接。推动绿色金融支持工具“多样性”发展,通过一揽子支持工具,搭建与之配套的政策框架,满足绿色金融“引导性”需求,推动建成多元、包容的绿色金融市场。

(三)强化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管理

一方面,从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时间维度上,提高金融机构事前的风险预警能力、事中的损失吸收能力和事后的风险传染管控能力。事前做好气候变化危机化解应急预案,形成预警机制;事中实施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及时释放储备;事后有效进行风险和问题处置,确保金融机构遭遇风险冲击后,其各项资本指标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不断健全监管制度,强化监管实施,积极研究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计量,构建风险指标,并将风险指标和风险结果的预测纳入到宏观经济预测和金融稳定监测中。

(四)完善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披露

“双碳”目标下,碳排放和碳足迹应成为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要加强绿色金融与气候风险信息披露的统筹规划,搭建气候投融资信息发布平台,探索因地制宜的风险披露机制和绿色金融发展路径。金融机构要强化自身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披露体制机制建设,提升应对气候风险的前瞻性与针对性。人民银行应把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纳入到货币政策目标中,补足适应气候变化相关制度规范的短板,建立适合我國国情的金融稳定评估模型,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能力。

(五)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应对国际合作

注重利用国内、国际的市场机制来展开合作,借助各类多边和双边平台,定期举行气候变化专门的对话和交流机制,在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碳税制度的制定等方面,可邀请国外相关部门参与合作,加大低碳发展的业务对接和沟通。利用好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推广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方面的政策实践,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高鼎新,郑钧.欧央行气候变化应对[J].中国金融,2020(9): 83-85.

[2]人行国际司青年课题组.气候变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应对[N].《第一财经日报》,2021-02-23.

[3]王信.审慎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J].中国金融,2021(4):41-42.

[4]张晓燕,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金融对策选择[J].银行家,2016(9):49-50.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徐州市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气候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瞧,气候大不同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