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照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星火
——催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三种力量

2022-01-22 05:14朱成山
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朱成山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1]近代中国,列强入侵,军阀混战,中国劳苦大众倍受煎熬,民不聊生,引发众多仁人志士在思考,在探索,在抗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中华民族争取解放、独立和自由之路究竟在哪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犹如一道闪电、一声春雷、一场春雨,给积弱积贫的旧中国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前行的方向和动力。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句话最初出自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总结。[3]的确,世间任何事物的发生,都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产物,[4]期间也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和内外因素的促进,而催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依靠三种力量,即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苏俄十月革命成功实践的榜样力量和五四运动焕发出中华民族的觉醒力量。这三种力量相互交集融合,产生了质变,从根本上嬗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屡遭挫折与失败的局面,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进而为中华民族指明了革命的方向、积聚了前行的动力。站在100年后的今人视角来看,这“三种力量”如同永不熄灭的星星之火,永远闪烁在历史的星空里。

一、催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

近代以来,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专制的压迫,中国人民为了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尊严,捍卫中华文明,从未停止过抗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试图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发自社会最底层的义和团运动、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辛亥革命等,都没有取得成功。无数仁人志士在思考失败的原因何在?中国革命的道路在何方?

马克思主义真理是致力于中国革命者的精神之魂、精神之钙,也是催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精神之力。思想的力量是无穷的,真理的光辉是普世的。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具有无限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完备而严密。“为人类幸福而献身”[5],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点、理论主线和价值追求。《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他们认识到,在中国推进共产主义运动,需要克服人类几千年来存在的私有观念,需要革除为少数人谋利益的思想藩篱,需要下大气力引导人们升华精神境界,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信仰,树立为民族谋幸福的大局观念,锤炼为人民服务的志向品德。只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向广大无产阶级和革命者讲透讲明白,它就可以产生开天辟地、改天换地和翻天覆地的无穷力量。

在五四运动前后,一批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答案,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可以救中国,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正是在五四运动爆发初期的1919年5月,李大钊在编辑《新青年》杂志第六卷第五号时,专门设置了“马克思研究”的专号,并公开发表了他写的题为《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同时帮助北京《晨报》副刊也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向中国人民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国内的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中国当时的状况,李大钊认为现在首要问题是怎样能让更多人知道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最后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3月31日(农历二月十二),他在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袖陈独秀,也由一个激进民族革命者,逐步转变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他明确宣布要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1920年4月,陈独秀同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在上海见面,商量加快在中国建党的步伐。李大钊主张在上海先组织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一可以吸收人才,二可以深化认识。陈独秀接受了李大钊的建议,这一年5月,他在上海渔阳里《新青年》编辑部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几乎所有早期的共产党,都是因为《新青年》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6]北京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和上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中国最早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这两个团体中的邓中夏、罗章龙、张国焘、高君宇、张太雷、俞秀松、杨明斋、李达、李汉俊等人,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有的还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主张。1919年5月,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陈望道,后来应《星期评论》杂志之邀翻译《共产党宣言》。为了专心致志完成这个任务,他于1920年2月回到家乡浙江省义乌县分水塘村,开始心无旁骛地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他以日文版为依据,同时与英文版相互对照,费了平时译书的五倍功夫,终于在当年4月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中文翻译,8月份,《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正式出版问世。这本只有两万八千多个汉字的小册子,成为中国共产党创造革命信仰的思想起点。同年9月,正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一封信中明确提出,中国现在就要准备组织共产党,作为“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毛泽东随后复信表示同意,并强调“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7]毛泽东的意思在这里表达得很清楚,即中国要建立的共产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中国革命成功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同时也是催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动力之一。

有研究者认为,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那一年,上海广学会出版了由胡贻谷翻译的英国人克卡朴的《社会主义史》中译本,名叫《泰西民法志》,其中有“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在这里,把马克思的国籍弄错成英国人。次年,还是由上海广学会出版第121期的《大同学》时称:“德国之马克偲,主于资本者也。”这一次纠正了马克思的国籍,但把名字翻译成“马克偲”。[8]因为这个学会影响不大,没有引起多少中国人的注意。直到梁启超在1902年于上海《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内容中高度评价“麦喀士,日耳曼社会主义之泰斗也。”认为麦喀士之社会主义“持之有故,言之成理”。[9]虽然梁启超把马克思名字翻译成为“麦喀士”,但因为他的名声较大,引起了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1909年,同盟会的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几个片段,“共产党”这个名词,首次传到了中国。值得指出的是,虽然这些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时间上早于李大钊大力倡导宣传马克思主义,但他们只是简单地介绍了马克思及其主义的一些片段,并没有明确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真理,更没有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因而对中国社会并没有产生特别大的影响。直到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进步知识分子,他们都是一批胸怀“国之大者”“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10],发奋努力地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研究,使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阳光逐步普照中国大地,成为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指路明灯,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指导思想和持续不变的信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不仅催生了中国共产党,指导了中国革命的运动,而且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原则和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

二、催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苏俄十月革命榜样力量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在总结中国共产党28年的光辉历程时提出的一个著名判断。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得到了革命实践的认可。俄国的情况与中国十分相似,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家,都需要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家进行发展,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中国的有志之士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革命之路。特别是在1920年的三四月间,《东方杂志》刊登了列宁领导下的苏俄政府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废弃沙俄在中国境内享有的一切特权,中国的进步势力为此欢欣鼓舞。同年9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将《新青年》改为该组织的理论刊物,《新青年》从第八卷第一号开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介绍十月革命后俄国有关情况。陈独秀认为:“只有俄国的共产主义在名义上,在本质上都是马克思主义的。”[11]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现了一批坚持走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先进知识分子,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步成为中国社会进步思想界的主流。

那么,是谁最早在中国倡导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党史学习指定教材之一的《中国共产党简史》认定“李大钊是在中国举起十月革命旗帜的第一人”。[12]那么,李大钊什么时候举起十月革命旗帜的呢?回答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于1917年11月胜利之后,五四运动爆发之前的1918年7月1日,他在北京《言治》季刊第三号上发表《法俄大革命之比较观》。在李大钊看来,历史离不开革命,革命推动社会进步。但他明确指出俄国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是完全不同的两次大革命,因为法俄革命者对于世界革命有着不同的观念,俄国大革命是世界革命的序幕,是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大革命。他又于这一年的10月15日,在《新青年》杂志第五卷第五号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庶民”是谁?“庶民”就是工人阶级,意即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的胜利。紧接着,他于同年11月在《新青年》上发表《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把“布尔什维克”上升到“主义”来赞颂。在这些文章中,他通篇热情地讴歌苏俄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称赞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也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他大胆地预言,十月革命所兴起来的新潮流不可阻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毛泽东也是在中国最早赞同走苏俄十月革命道路的革命者之一。早在1919年7月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创办《湘江评论》,从第一期开始,就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认为我们必须仿效苏俄,走十月革命的道路。1920年夏,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发起组织湖南俄罗斯研究会,确定以“研究俄罗斯一切事情为宗旨”。[13]毛泽东在分析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变迁之后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4]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的瞿秋白,“是俄国十月革命后最早有系统地向中国人民报道苏俄情况的新闻界先驱”[15]。早在1920年10月,他不顾自己羸弱的身体状况,毅然决然地应北京《晨报》的聘请,以该报特派记者的身份,动身前往莫斯科。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消息闭塞的国家,在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的压迫下,人民没有言论自由,新闻舆论工具大部分掌握在官僚政客手中,人民无法获得正确的可靠的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信息。到俄国去,学习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与俄国共产党建立直接的联系,向中国民众传播十月革命的真实情况,成为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地方组织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1920年12月至1921年2月,瞿秋白从哈尔滨至莫斯科的途中,不辞辛苦地采写了19篇关于苏俄城市、乡村建设的新闻报道,后来又从1921年3月至1922年底,他又采访了苏俄机关、工厂、学校、军队、文化单位等各方面的报道60多篇,连续发表在北京《晨报》及《时事新报》上,被国内多家媒体转载。许多中国人正是看了瞿秋白采写的新闻报道,才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有了全面真实的了解。后来,他还把这些报道结集成册,在国内公开出版了《俄乡纪程》(出版时改名为《新俄国游记》)和《赤都心史》[16]两本散文通讯集,热情讴歌了十月革命。

初创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加强与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直接联系,张太雷便成为我党最早与共产国际建立联系,并直接到苏俄推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先进分子之一。早在1918年,他就成为来华宣传十月革命的俄共党员、俄籍汉学家鲍立维的英文翻译,逐步接受社会主义的理论。1920年4月,作为已经加入李大钊为建党作思想准备的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一员,他承担维金斯基来华时在北京与李大钊讨论建党活动时的翻译工作。同年10月,他加入李大钊建立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1年3月,经过鲍立维、维金斯基的介绍和李大钊的派遣,他成了第一个到苏俄实际考察十月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中共派出的第一位到共产国际工作的使者,构建了共产国际与中共联系的渠道,建立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并任书记。同年6月至7月,他在莫斯科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共产国际三大上作了5分钟的发言,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发声,并留下了一份长达一万多字的《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书面报告》,这份“报告”后来被发表在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的刊物《远东人民》1921年第三期上,让共产国际和苏俄人民尽快地了解中国的实情。他还与中共另一位早期党员俞秀松等人一起,代表中国青年团参加了这一年7月,在莫斯科召开的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介绍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历史和工作概况。

值得指出的是,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并没有迅速使得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促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促使中国革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正如毛泽东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尽管如此,仍然不能否认十月革命的榜样力量,对催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曾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催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中华民族觉醒力量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为什么说这一历史事件具有划时代意义呢?它如同黑暗夜晚中发出的一道闪电,照亮了中国历史的星空。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有过绵延五千年的古代文明,曾经创造过悠久灿烂的历史,为人类社会做出过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但近代以来,中国大大地落后于西方,甚至到了饱受欺凌、沦陷没落的地步。在帝国主义欺辱和封建阶级统治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遭受的苦痛实在是太深重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随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中法《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犹如一道道枷锁,套在中国人民的脖子上愈拉愈紧,封建清王朝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工具,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清政府全年财政总收入共计8837万两,而《马关条约》赔偿日本的就达2.315亿两白银,《辛丑条约》更是高达4.5亿两白银。据统计,清政府一共应赔付外国侵略者17.6亿两白银,实际共赔付了13.35亿两白银,这些巨额赔款都变相地分摊落在了当时的4亿多中国人民的头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五四运动就是敢于发出反帝反封建的强音,就是中华民族敢于斗争、敢于反抗、敢于胜利的觉醒力量。

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前奏,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正是思想上大解放的新潮流,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为开端。1917年1月,他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后,《新青年》杂志编辑部迁至北京,先后聘请了李大钊、胡适、鲁迅等进步知识分子为《新青年》编辑,使得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主阵地,陈独秀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袖”,“《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摇篮。它是一盏明灯,它是一面旗帜,它把中国最进步的人士给点亮了,民主给点亮了。”[17]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提倡民主与科学,大力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等[18],这场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打开了新思想潮流的阀门。陈独秀“是一个极端反对顽固守旧思想的急先锋,他的文字,很有价值,很能够把一般青年从朦胧里提醒觉悟起来”[19]。但是,新文化运动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所倡导的仍然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救国方案,这条道路在中国依然走不通。陈独秀把科学、民主和社会主义视为“近代人类三大天才的发明”[20],并认为中国再也不能“走欧美、日本的错路”。思想的解放成为拯救中国的动力源泉,道路的选择成为五四时期中国人觉醒的标志之一。正如毛泽东在1945年4月21日党的七大预备会上所评价的:“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21]

五四运动是一场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和各族各界积极参与的广泛性的政治运动,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必要的政治基础,也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第一次在外国侵略者面前失去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英国人只派了4000名士兵,只有16艘战舰和540门大炮,他们在海上行走了近半年的时间,目标坚定地去进攻和征服一个拥有4.1亿人口和90万正规军的东方大国。结果占有28万八旗兵和66万绿营兵的清军被打得找不到北,很快败下阵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在跨入20世纪门槛之时,世界上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向中国开战,鹰(美国)来了、熊(俄国)来了,狼(日本)也来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要共同瓜分中国,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恣意宰割、奴役和蹂躏中国人民,这在世界历史上没有先例。为此,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中国的先进分子也痛苦地发出了“救亡”的呐喊。特别是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受外交的失败,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交给日本,而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中国人民积聚已久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北京、天津、济南、广州等地爱国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抗议示威,上海、唐山、汉口、南京、长沙等地工人相继组织罢工,两百多万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许多大中城市的商人也举行罢市,形成了罢工、罢市、罢学的“三罢”高潮,斗争迅速扩展到全国20多个省市、100多座城市,迫使北洋政府没有派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最终取得了胜利。

五四运动孕育的革命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其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和先导,各族各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许多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正是参与了五四运动的斗争和历练,后来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发展,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开始被作为初心与使命提了出来。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中国人民服务,不仅成为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也是他们追求真正的自由境界,是对“终极问题”的圆满回答。它推动了思想解放,标志着中华民族第一次真正的觉醒。陈独秀说“要使民众觉醒、国家强大,就必先将民众心中两千年的这座大山彻底推倒”。这种民族觉醒的力量空前巨大,前无古有,在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与意义。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个人只有投身现实的人类解放事业之中,才能超越孤单、挫折和死亡的威胁,获得生命的不朽价值,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五四运动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而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壮大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根本条件。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大约有近300个政党,但大多是昙花一现,烟消云散。多党制、议会制这一套从西方学来的东西在民国初年都尝试实行过,结果却不能解决中国的任何实际问题,成为各派军阀、官僚、政客借以争权夺利的工具。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先后出演过主角,但都因其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承担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这些都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是最有远见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利益与其他人民群众的利益、与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一致的。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全体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承担起工人运动的领导者和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历史地落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提出开展工人运动的任务、方针和要求。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几天时间内,即1921年8月1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到半年时间,便领导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极大地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政治影响。党的许多早期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李立三、邓中夏、苏兆征、蔡和森、赵世炎、王荷波等,都亲自领导过工人运动,不少还担任过各级工会组织领导人。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是无条件的、偶然的和一蹴而就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革命性和主客观条件的成熟性,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苏俄十月革命成功实践的榜样力量和五四运动焕发出中华民族的觉醒力量上。正是这“三种力量”的有效积聚和充分发挥,促成中国共产党的应运而生。

猜你喜欢
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发生在1月7日却为何叫十月革命?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十月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