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为定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江苏 镇江 212000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二位,全球位列第五位。胃癌整体生存率不高,预后较差,胃癌患者获得最佳根治唯一手段为手术[1]。围手术期管理质量高低往往与胃癌手术成功预后关系密切[2]。近些年,随着来胃癌围手术期管理理念不断更新,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由丹麦外科医师所提出并应用于临床,核心理念为优化围手术期管理,选择各种有效措施减轻患者创伤及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性及住院费用[3]。本研究旨在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情况,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纳入标准:(1)手术指征明确。(2)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取得患者同意。(3)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临床一般资料不全。(2)存在影响研究开展的相关疾病,如凝血障碍、不耐受手术。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6.3±4.4)岁,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6~83岁,平均年龄(78.6±4.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术前常规开展宣教,及时交流并缓解负面情绪,常规术前准备,禁食、禁水,术中配合相应护理,协助术式顺利开展,术后遵医嘱予以补液治疗,对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指导术后进食、活动。观察组予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1)术前:术前加强对患者各项疾病知识、后续可能出现状况及其对策进行详细阐述,术前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管理及术前营养评估,必要时予以肠外营养支持,术前1 d进行消化道准备,术前12 h禁食,6 h禁饮,术前1 d做B超观察患者胃排空功能,功能良好者遵医嘱术前2 h口服碳水化合物500 ml。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对存在焦虑、抑郁等紧张情绪患者,及时配合相应护理措施干预,降低不良情绪对手术造成影响。(2)术中:术中加强体温管理,常规体温连续监测(鼻咽温),室温控制在23℃,术中保温毯35℃,温水冲洗38℃,予以35~40℃的0.9%氯化钠溶液冲洗腹腔,输液加温器促使静脉体温维持在37.5℃。麻醉减少阿片类及短效麻醉药物剂量。依据脉搏心输出量决定补液量,手术操作期间避免过度牵拉、钳夹,控制损伤并减少术中出血及手术切口。术后不放置胃管,麻醉后予以营养管。术中右上腹放置一根引流管,引流区域涵盖十二指肠残端及食管空肠吻合口附近,术后引流液性质无异常,连续2 d引流液不足50 ml可拔出腹引流管,术后第1 d清晨拔除尿管。(3)术后:术后第1 d予以肠内营养液为主的流质饮食,每1 h予以30~50 ml,依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配合米汤、鱼汤和肉汤,后续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术后返回病房6 h后可经营养管滴入糖盐水,耐受良好术后第1 d可予以百普力经营养管缓慢滴入,术后第2 d予以1 000 ml能全力,经口饮食满足机体需要。术后每天输入液体量维持在2 000 ml左右,依据肠内营养剂量酌减静脉液体,术后第1 d指导患者开始下床活动,依据个体差异性制定活动方案,维持足够活动量。术后常规予以多模式镇痛,术前给予腹横筋膜阻滞,术后第1 d予以静脉注射甲泼尼龙40 mg,术后48 d内予以硬膜外导管持续泵入0.75%罗哌卡因200 mg联合舒芬太尼1.5μg/kg镇痛。
(1)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时间,包括首次排气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3)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炎性反应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时间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时间情况(±s)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P首次排气时间(h)42.15±3.56 50.36±3.99 10.857 0.001胃肠道恢复时间(d)2.32±1.15 3.89±1.26 6.508 0.001住院时间(d 5.45±1.56 8.02±1.36 8.781 0.001
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6,P<0.05)。
术前,两组患者炎性反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RP、WBC及SA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炎性反应指标水平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炎性反应指标水平情况(±s)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P 组别术后23.65±6.45 32.45±6.96 6.558 0.001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P 组别术后6.15±1.59 8.45±1.45 7.558 0.001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P CRP(mg/L)术前56.45±8.26 56.52±8.45 0.042 0.967 WBC(×109/L)术前10.56±2.26 10.48±2.28 0.176 0.860 SAA(mg/L)术前47.26±6.45 47.15±6.54 0.085 0.933术后6.59±3.56 9.96±3.15 5.013 0.001
随着国内居民饮食结构改变及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增强,胃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对居民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临床需重视对患者治疗情况分析[4]。近些年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应用广泛,可减轻手术所引起应激性创伤,患者接受程度高,但患者机体功能仍然会受到干扰,需配合相应围手术期处理,促进患者机体康复[5]。随着临床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传统围手术期处方方案难以满足患者真实需求,应用价值低,为此,创造符合临床实际护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6]。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基于循证医学为依据,将外科、麻醉、护理及营养等诸多学科参与其中,完善术前、术中及术后诸多流程优化,减缓外科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及治疗费用,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且整体满意度提升[7]。本研究结果显示,对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缩短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以术后短时间内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为目的。研究指出[8],胃肠道手术因创伤、麻醉及炎症等多种因素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伴有腹胀、腹痛等症状影响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加速康复外力理念促使患者早期经口进食,术后予以镇痛药物应用来减轻疼痛,降低炎症因子产生,为术后早期活动提供坚实基础[9]。患者经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后,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显著降低。其结果得出,与术中加强对手术室液体、患者保温等各项措施一同开展,可进一步降低术中低体温情况发生。同时,术后早期拔除引流管,减轻刺激。术前加强各项宣教,降低因心理因素引起的情绪紧张和不良情况,术中加强补液、保温及管理麻醉药物等各项措施实施,最大程度降低围手术期对患者的刺激,并可快速恢复胃肠道功能,促进康复[10]。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后,术后各项炎症指标显著降低。WBC参与机体防御功能,WBC数量及其比例变化,作为评估应激反应下重要指标[11]。生理正常状态下,CRP水平偏低,当机体合并炎症活动时,则水平呈现上升,24~48 h达到高峰阶段,其水平高低与炎症反应情况呈现正比[12]。SAA作为肝细胞分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为反应术后早期炎性感染指标。上述三种因子可反应机体炎性反应及其应激反应,当三种水平越低,表明术后刺激性越低,机体恢复效果越明显。
综上所述,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可促进患者症状改善,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