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河南 郑州 450052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主要由于肺间质受损所引起,以气促、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1]。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程进展缓慢,随着病情渐进性加重发展,最终引发呼吸衰竭,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2-3]。临床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该病,但患者因活动受限、依从性差、对治疗产生恐惧等原因,易使应激反应加重,从而诱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预后效果[4]。整体化心理护理从患者角度出发,充分满足患者心理、生理等需求,使护理程序更具整体性、规范性,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发展。本研究探讨整体化心理护理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84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37~53岁,平均年龄(44.23±5.29)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05±0.78)年;21例吸烟者。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8~53岁,平均年龄(45.23±5.29)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05±0.78)年;19例吸烟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5]相关诊断标准者;伴有气短、咳嗽、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患者;认知功能正常者;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者。排除标准:伴有心、肝、肾功能障碍者;伴有乙肝等传染性疾病者;伴有肺结核、充血性心力衰竭者。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情绪、氧疗、雾化吸入、观察不良反应等常规措施。观察组予以整体化心理护理:(1)入院干预。在患者入院后加强沟通,使患者树立信心,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针对患者及家属理解能力进行相应的疾病知识的宣教,告知患者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产生的原因、临床特征、用药及预后效果,消除其不安情绪,减轻患者疑虑。(2)心理暗示。待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后,激发患者的积极性,采用心理诱导,对患者进行语言和情绪上的鼓励,使其积极情绪得以提升。(3)心理干预。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制定计划表,按照计划表内容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鼓励其正确宣泄情绪,多采用积极向上的语言与患者沟通。针对患者爱好和心理情况,鼓励其积极参与健康活动,播放舒缓轻音乐,减少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关注,使其情绪稳定。耐心与家属进行思想交流,鼓励多探视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情感交流,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4)生活干预。①环境干预。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2次通风换气,30 min/次。②饮食干预。指导患者合理、健康饮食,以低糖、低钠、维生素丰富为原则,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③皮肤干预。患者长时间卧床需每日清洁皮肤使其保持干燥,定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并及时更换衣被,对于体质偏瘦的患者需采用气垫床,以免压疮。④口腔干预。叮嘱患者每日在餐前、餐后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以免真菌感染。(5)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每次15~20 min,2次/d,训练强度需根据患者呼吸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调整,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患者进行排痰训练,鼓励其深咳,排出痰液,以防气道阻塞。
(1)于干预前、后抽取患者1 mL动脉血,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氧分压(PaO2)、二氧分压(PaCO2)。(2)于干预前、后使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患者呼吸状况,包括呼吸困难程度、自觉症状、活动限制、咳嗽及气喘等方面,共计50个条目,评分范围0~100分,分数越低表示呼吸状况越好。(3)应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OL-30),从躯体症状、食欲、睡眠、日常活动等方面综合评估,共计30个条目,总分范围30~126分,评分高表示生活质量高。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患者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aO2较对照组高,Pa-CO2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s) mmHg
表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s) mmHg
组别对照组(n=42)观察组(n=42)t P PaO2干预前53.29±6.12 54.13±6.77 0.597 0.553干预后81.47±7.23 92.09±8.59 6.130 0.000 PaCO2干预前56.89±4.72 57.13±4.45 0.240 0.811干预后49.63±1.28 41.15±1.84 24.519 0.000
观察组干预后QOL-30评分较对照组高,SGRQ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GRQ、QOL-30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SGRQ、QOL-30评分比较(±s) 分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发病原因与环境污染、粉尘接触、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等密切相关[6-7]。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会因疾病产生焦虑、恐慌等多种负性情绪,减缓疾病恢复进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多发于中年人群,常伴有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8]。临床通常采用动脉血气分析判断呼吸衰竭程度,PaO2和PaCO2均为血气指标,其中PaO2反映机体缺氧程度,PaCO2反映肺泡通气状态,当PaO2<60 mmHg(1mm Hg=0.133 kPa),PaCO2正常或下降,为Ⅰ型呼吸衰竭,当PaO2<60 mmHg,PaCO2>50 mmHg,为Ⅱ型呼吸衰竭。
本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化心理护理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效果较佳,对于改善其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正性作用。整体化心理护理从心理、生活、认知、锻炼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并加以优化,旨在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快康复进程。程卓[9]研究指出,不良情绪易加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应激反应,引起机体相关疾病发生,导致预后效果较差。在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认知干预是整体化心理护理得以实施的前提,能够充分满足患者认知需求,消除其不安情绪,有利于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整体化心理护理强调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疏导,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保持心情愉悦,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疾病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整体化心理护理干预通过从环境、饮食、皮肤、口腔等方面进行干预,使护理内容全面而细致,其中环境干预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不仅能提高患者舒适度,还能避免交叉感染。饮食干预主要根据患者疾病特征制定合理、健康的饮食方案,能够保证患者自身所需营养,促进机体各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提高自身免疫力[10]。皮肤干预重点针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能够保持其皮肤清洁干燥,可避免患者因长期卧床发生压疮。整体化心理护理注重针对患者呼吸功能进行训练,可促进肺泡残气量排出,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能够有效促进其呼吸功能尽快恢复,进而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予以整体化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