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域旅游背景下上饶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2022-01-20 11:43黄倩潘华华邓玉琴吴开钦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上饶市全域承载力

黄倩,潘华华,邓玉琴,吴开钦

(1.江西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2.上饶师范学院 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3.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4.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我国旅游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我们已经进入全域旅游新时代。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1]。当今全域旅游的兴起有其必然性,是随着人类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交通工具及信息获取技术日益便捷,人均收入水平显著提升,大众旅游、休闲旅游风行而引发的旅游模式的“后现代”转型[2]。

在我国,全域旅游的发展历史才刚刚开始,处于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全域旅游的相关研究重点往往集中在全域旅游的理论体系、实践等方面,其中也包含了特定视角下的全域旅游研究等[3]。2015年8月,全国旅游工作研讨会首次提出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作为我国新时代旅游发展的创新模式与理念,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上饶市于2016年2月已经被正式纳入国家旅游局所公布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中。与此同时,2019年的下半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首批7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也将上饶市婺源县纳入其中。正是如此,为全域旅游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上饶市全域旅游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所以,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明确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和短板因子,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提高旅游目的地相关主体的舒适度、满意度以及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4]。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研究上饶市旅游环境承载力能更好地掌握该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短板,明确比较优势和限制因子,为上饶市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旅游政策与措施,在保障旅游资源得以有效保护不被破坏的这一前提下,进一步推动上饶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1 旅游环境承载力构成体系

虽然目前不同学者对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定义界定存在一些差异,但一般认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其最为直接的目的则是进一步实现旅游目的地开发线路的明确化,确保旅游目的地区域之中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没有遭到破坏,注重旅游者满意度提升的旅游模式[4]。纵观国内外研究可知,旅游环境承载力受诸多因子的影响,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影响因素多种多样,难以实现完全标准化的指标体系。然而,旅游环境承载力各级测算指标应综合考虑科学性、实用性与层次性三大方面的要求[5-8]。结合上饶市的实际情况,将其进一步细分为4个一级分类指标,分别是生态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社会心理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再划分出大气环境承载力等9个二级指标,并对各层级指标进行逐一分析。

1.1 生态环境承载力

生态环境系统的净化功能具有一定限度,如果某项指标超过了特定的限值将意味着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就是在确保生态环境不受损害这一条件基础之上,其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而主要就是把旅游人数作为参考标准[6]。其函数为:

EECC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大小由以下四个分量决定:大气环境承载量(Air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AECC),也就是在环境中空气发生大气污染的情况下,AECC=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人均废气产生量,针对旅游活动类型中大气环境污染较少,则可取值为无穷大;水环境承载量(Water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WECC),实际上就是在旅游环境资源主要为水面的情况下,计算公式为WECC=污水日处理能力/人均污水产生量,当其中旅游景点的环境资源以水面为主时,其取值也是趋于无穷大;固体废弃物承载量(Solid Waster Carrying Capacity,SWCC),计算公式为SWCC=固体废弃物日处理能力/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固体废弃物量,式中在其所处环境为偏远地区这一情况下,其旅游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可以视为环境自净能力的范畴,则其取值可以趋于无穷大[6];自然植被(土壤)承载量(Soil Vegetation Carrying Capacity,SVCC),计算公式为SVCC=总绿化面积/平均每人所需绿地面积。

1.2 经济承载力

经济承载力(Domestic Economy Carrying Capacity,DECC)是指为满足旅游者的基本生活条件,如食物、住宿、交通等物资提供的能力,包括可承载的游客数量、酒店拥有的床位、副食品的供应、水电、交通等各个方面供应水平条件下能承载的游客数量。其公式为[6]:

上式中,针对第i种要素供给量对应的经济承载分量,则用DECCi加以代表,而DECCi=Si/Di;Si这一要素所代表的则是第i种要素的日供给量(量/天);同时,式中Di所代表的是第i种要素的人均需求量〔量/(人·天)〕[9]。

1.3 社会心理承载力

社会心理承载力(Psychology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PECC),即为代表两大主体居民与游客在心理方面所能承受的拥挤程度,分别对应居民心理承载力(SPCC1)和游客心理承载力(SPCC2)[5]。例如景区对距离较近的居民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距离较远的居民则影响不大,即影响呈现距离衰减规律,社会心理承载力测算公式为:

与当地居民的拥挤感知度存在影响的因素主要包含了性别、受教育程度、年龄、地方排外感等[10]。由于旅游活动的存在,生活在风景区或者旅游地区域内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旅游活动的适度开发能够有效实现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进一步提升其收入、文化水平,但也可能存在致使居民生活成本增加、交通畅通度低、社会不稳定和不同程度的环境破坏等弊端。如果不能很好地降低弊端效应,逐渐下降的生活质量将会使当地居民排外心理加剧,成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阻碍。

1.4 资源空间承载力

资源空间承载力(Resource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RECC),即为经过一定时间段对资源空间面积的占有,是旅游者消费旅游资源的表现。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人数,是为了保障旅游者的消费质量和保护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旅游规划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旅游人数加以限制和控制,其计算公式为[11]:

式中,在计算日周转率的过程之中,用景区开放时间与人均游览时间的相比可得。其中,基本空间标准会因为地域的不同而出现一定差异,民情、游览项目的不同其所对应的值自然也是不同的,最终求取的结果只是比较和社会调查的结果[12]。

1.5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实现

旅游环境承载力(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TECC),通过进一步细分发现,主要包含了经济、资源空间、生态环境与社会心理四个方面。根据木桶原理和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旅游环境承载力阈值取决于最小限制性因子,由此可以构造数学公式:

2 上饶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

基于上饶市的全域旅游现状,综合考虑包括游客的游玩时间、游玩规律在内的一系列要素,通过对整个上饶市及主要旅游景区的文献查询、实地调查和百度测距等方法获取各指标数据,结合公式(5)来分析计算上饶市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找到当前制约上饶市全域旅游发展的瓶颈因素。

2.1 生态环境承载力

公式(1)将大气环境承载量、水环境承载量、固体废弃物承载量和自然植被(土壤)承载量这4个分量综合组成生态环境承载力。根据2017年上饶市统计年鉴可得,上饶市总人口678.341 4万人次,城镇人口342.016 2万人次。

大气环境承载量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环境所能承载的人数量。上饶市环保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中指出,上饶城区2017年空气质量总体上达到优良标准,全省排名第二,已经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标准,故AECC可以取无穷大。

水环境承载量是指污水处理能力所能承载的人数量。上饶市2017年城市污水排放量为4 556万立方米,日处理能力15.5万立方米。由此可知每日人均产生量45 560 000÷3 420 162÷365=0.036立方米/人·日-1,故WECC=155 000÷0.036-3 420 162=88.539 4(万人次/日)。

固体废弃物承载量是指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所能承载的人数量。根据2017年上饶市统计年鉴可得,上饶市城镇固体废弃物日处理量2 500 t,按每人每天产生0.7 kg固体废弃物计算,得SWCC=2 500 000÷0.7-3 420 162=15.126 6(万人次/日)。

自然植被(土壤)承载量是指一定区域空间内自然植被(土壤)所能承载的人数量。据2017年上饶市统计年鉴可得,上饶市的森林覆盖率2017年间发展至61.9%,同时这一时间段内上饶市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共有3处,而国家级湿地公园的数量达到了5处,与此同时,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数量则达到了9处,更为喜人的是其中一区两园的数量已经在攀升之后一度跃居整个江西省的首位[13]。全市园林绿地覆盖面积已经达到3 564.40公顷,基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之中有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相关标准,即为8m2,进一步计算得出上饶市自然植被(土壤)承载量:SVCC=35 644 000÷8-3 420 162=103.533 8(万人次/日)。结合公式(1),可知上饶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为:

EECC=min(AECC,WECC,SWCC,SVCC)=min(无穷大,88.539 4,15.126 6,103.533 8)=15.126 6(万人次/日)

通过计算上饶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比较4个二级指标可以发现,一方面大气环境承载量和自然植被(土壤)承载量并非上饶市旅游游客接待量的限制性因子,这两个指标的潜力很大,尤其是前者,为无穷大;另一方面可以明显看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能力是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所应重点关注的因素。提升固体废弃物承载量的措施可以从两方面来讨论,首先要加大配套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扩建固废处理厂规模,升级处理技术工艺,提高处理能力和增加循环利用率,提升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水平,加大处理容量;其次,政府和相关旅游机构要进行一定形式的宣传,提高居民和游客个人素质,切实加大自身产生固体废弃物量的管理力度,在源头上对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2.2 经济承载力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一般而言,经济承载力可以从住宿承载力(DECC1)、交通运输承载力(DECC2)、电力资源承载力(DECC3)和水资源承载力(DECC4)这4个方面来分析。

近年来,上饶市旅游设施相对滞后所表现出来的制约性效应越来越突出,基于此,增加厕所蹲位承载力(DECC5)这一指标,与此同时,限制性经济因素之中并未涵盖因其弹性较大的因素,其中以主副食供应等为主[6]。

2.2.1 住宿承载力。上饶市2017年一共有15家五星级酒店,90家四星级酒店,179家三星级酒店,3 800家二星级/经济型酒店。上饶市五星级酒店平均客房204间,四星级酒店平均客房数量达到109间,三星级酒店平均客房数量达到49间,二星级/经济型酒店平均客房数量则为41间,依照每间客房入住人数1.5人这一标准进行计算,上饶市二星级/经济型及以上酒店的人口住宿承载力是26.616 1万人次/日。根据2016年底上饶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表明,国内旅客选择在上饶留宿的,其中入住宾馆饭店游客数约占总游客数量的77.4%,因而估算上饶市住宿承载力DECC1是大于34.387 7(万人次/日)。

2.2.2 交通运输承载力。交通运输承载力可通过景区景点的停车场的最大接待人数来表示。2017年五一期间上饶市旅游人数达到全年最高峰,为689.36万人次,过多的游客使得部分热门景区出现交通堵塞,导致停车场数量严重不足。由于热门景区旅游人数旅游时间呈现差异明显性,特别是黄金周期间选择自驾游的游客迅速增多,对景区车位的要求大幅提高,本文选取上饶市部分4A级以上景区为例,详见表1,以此估算上饶市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停车场承载力。车载平均人数按巴士和小车的比例计算,其中巴士按每车30人计算,小轿车按每车3人计算。据了解,上饶市旅游景点的巴士和小轿车比为0.083∶0.917。各景区的停车场承载力可通过停车场日最大接待人数来反映,如公式(6):

表1 上饶市部分4A级以上景区停车场承载力

由此可知,上饶市景区停车位承载力约为27.835万人次/日。但值得注意的是龟峰单日最高4.8万人次,三清山单日最高12.19万人次,婺源单日最高23.7万人次,由数据可知婺源和三清山日最高客流量明显超过了景区停车场所能容纳的最大接待人数。除此之外,五一期间这些景区的旅游人口高达140.28万人次,各景点由于交通出现拥挤堵塞,会降低游客的旅游质量。因此,景区应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管理和加大对停车场建设的投入,旅游黄金周适度限制自驾游的车辆进入景区,以免车辆乱停造成一系列的交通问题。众所周知,大多数旅游景区客流量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例如上饶婺源以春秋为旺季,而在旺季时交通堵塞问题异常突出,停车位也严重不足,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最好是新建临时停车场,既不浪费资源,也可以解决停车位不足等一系列交通问题。

2.2.3 电力资源承载力。通过对现有部分城市电力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再结合上饶市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出旅游活动用电量占全市总用电量比例为0.063 8。上饶市2017年全社会用电量143.1亿千瓦小时,平均日用电量3 920.547 9万千瓦小时,用于旅游的日用电量为250.124 4万千瓦小时。通过对旅客的用电量调查,得知旅客平均的日用电量为8度,故上饶市电力资源承载力为31.265 5万人次/日。

2.2.4 水资源承载力。上饶市2017年水资源总量为274.18亿立方米,总供水量为29.8亿立方米,总耗水量达到了14.62亿立方米,而针对市内人口数量,可知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0.172 33立方米。其中旅游活动用水量约占全市用水量的0.02%,上饶市日生活用水量7 965 202立方米,用于旅游的日用水量为159 304立方米,旅游途中的用水量比当地居民的日平均用水量更大,因此按游客用水量0.5立方米/(人/天)计算,上饶市水资源承载力为31.860 8万人次/日。

2.2.5 厕所蹲位承载力。随着厕所革命活动的兴起,全国范围已积极开展厕所革命,已经将这一任务纳入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当中,牢固树立市民环境卫生意识也就变得异常重要。2015年至2017年,上饶市各地共建设旅游公厕420座,其中新建326座,改扩建94座,A级旅游公厕153座,AA级旅游公厕161座,AAA级旅游公厕106座。同时,2017年婺源县五一期间旅游人口突破40万,已完全超出了当时的厕所蹲位承载力,从而使得旅客的满意度和旅游品质下降。

通过对广大市民的市场调研访谈,能够对表2中的平均蹲厕次数与平均蹲厕时间进一步求取获得,其中公厕的有效使用率一般在0.7~0.9之间。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针对其高峰与低峰日较为明显这一情况的存在,一般取值为下值0.7,而在当日游客人数较为均衡的情况下,则取值区间为0.8~0.9[14],根据上饶市的旅游现状,本文取0.7。以平均公厕男女蹲位比2∶3来进行厕所蹲位个数计算,则得出最终平均女蹲位为15个,男蹲位为10个。在保证公共厕所不会造成拥堵的情况下,公厕需求总时间见公式(7),最大标准游客量见计算公式(8):

现将对上饶市部分4A级以上景区厕所蹲位承载力进行分析计算,如表2所示:

表2 上饶市部分4A级以上景区厕所蹲位承载力

上饶市在2017年接待旅游人数16 01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幅度为30.3%。同年“五一”期间总游客量达689.36万,上述各景区“五一”期间总游客量达140.28万人次,所占比为20.3%。由此可知以厕所蹲位衡量的上饶市最大标准旅客量约为9.293 6÷20.3%=45.781 3(万人次/日)。据此可以得出上饶市经济承载力为:

综上所述,上饶市经济承载力中最薄弱的因素是景区的交通运输承担能力,政府应大力扩建车库车位、实施高峰时段的限行等措施来改变交通堵塞的现状,尽可能为游客提供交通运输便利。

2.3 社会心理承载力

基于全域旅游背景下,提高居民的心理承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上饶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游客和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获得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支持,因此研究社会心理承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心理承载力除了与居民和游客的心理承载力有关外,还和居民游客密度指数密切相关。前已述及,社会心理承载力测算模型为PECC=min(SPCC1,SPCC2)。游客密度指数(Visitor Density Index,VDI)可以呈现旅游者对当地居民的社会文化的影响程度。见公式(9):

式中,游客人数V,当地居民人数R,VDI又名游居比。

计算结果见表3和表4。表3中游客人数S1来自于2017年上饶市各景点官网数据,当地居民人数S2来自2017年上饶市统计年鉴,居民不产生反感的最大游客密度ρ的计算公式为ρ=S2/A2。

表3 上饶市部分景区社会心理承载力

表4 上饶市部分景区游客平均游览时间及路线长度

当旅游景区面积较大,而当地居民人数又相对较少时,例如三清山景区、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游客与游客之间较为分散,游客的拥挤感大大下降,SPCC2会远大于SPCC1。相反,当旅游景区面积较小所能容纳人数较少时,如常见于室内展馆等,游客对周围居民影响不大,例如上饶集中营名胜区,SPCC1便会大于SPCC2。

上饶市总人口为678.341 4万人,各景区当地居民总人数为13.46万人,后者约占上饶市当地居民总人数的1.98%,故上饶市居民心理承载力为SPCC1=245 989÷1.98%=1 242.368 7(万人次/日)。上饶市2017年“五一”期间总游客量达689.36万人次,上述各景区2017年“五一”期间总游客量达140.28万人次,所占比为20.3%。故上饶市游客心理承载力为SPCC2=1 326 814÷20.3%=653.603(万人次/日)。

由此可以看出,上饶市社会心理承载力较大,居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排外心理不强,能够与旅游者和谐相处,共同营造出美好的旅游氛围,从而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在旅游时能感受到附近居民的热情以及服务人员的积极态度,内心没有排挤感,从而玩得愉悦放松,也能得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旅游活动回头率高,未来发展前景可观。故社会心理承载力为:

2.4 资源空间承载力

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需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对之加以限制,以保护旅游资源和保障消费者的旅游质量。表4中游客平均游览时间的数据为旅游官网中提供的游览所需时间,景点路线长度由地图软件测距功能所获得。在进行景区可游览面积计算的过程中,通过旅游线路长度乘以道路平均宽度得出,其中,平均景区道路宽取值为4 m,进而针对景区可游览面积进行计算。山岳旅游胜地人均基本空间标准面积为8 m2/人;水上公园为每船500 m2/人;建筑园林区人均基本空间标准面积为20 m2/人;自然风景公园人均基本空间标准面积为60m2/人[15]。上饶市部分景区资源空间承载力见表5,其中:

表5 上饶市部分景区资源空间承载力

上饶市2017年“五一”期间总游客量达689.36万,上述各景区“五一”期间总游客量达140.28万人次,所占比为20.3%。基于全域旅游背景下,测算出上饶整个地区的资源空间承载力为125 867÷0.203=61.85(万人次/日)。由此发现上饶市在资源空间承载力较为可观,可容纳较多的游客,资源空间相对充足,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前景。

2.5 上饶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实现

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是诸多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木桶原理和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一桶水的最大容量不是由最高的那块木板决定,而是由最低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正如整体环境的质量,不能用其余处于优良状态的环境要素去代替弥补,而是受环境诸要素中那个与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所控制。基于这两个理论,根据函数(5)不难发现,上饶市旅游环境承载力为:

尽管几乎所有的旅游目的地都在寻求增加游客,但很少有人关注如何平衡游客的增长和随之而来的游客所带来的拥堵现象和刺激效应,如果目标是使旅游业更可持续发展,这是至关重要的[16]。2017年上饶市总共接待游客1.601 3亿人次,日均约43.87万人次。由此可以得出,上饶市旅游景点大部分时间处于超载状态,旅游景区长期严重超载会给旅游地和游客两方面都带来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如下:游客吃住等基本需求不能得到很好保障;交通拥堵使得可进入性变差;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不能及时得到处理;景区的基础设施和自然、人文等景区景观受到磨损甚至破坏;游客的旅游体验舒适度和满意度也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景区的口碑及未来的发展。通过对上饶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各层级指标的测算发现大气环境承载力、自然植被(土壤)承载力及资源空间承载力则是上饶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优势因子,而当前限制的主要指标是固体废弃物承载力、电力资源承载力以及交通运输承载力等。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提升基础建设投入,加强建设,扩建废弃物处理厂,引进先进技术升级废物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处理工艺,注意后期维护保证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加强宣传,进一步切实推动居民和游客的节约资源意识,环保意识进一步深度强化,在源头上针对废弃物污染这一问题加以控制;加快交通建设应大力对交通进行发展规划,要加大相关的高科技投入,从而全面提高上饶市的旅游承载力。

3 结论与建议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可以较系统全面地衡量出一个城市全域旅游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潜力。旅游承载力管理应注重环境和游客管理政策,如外部环境的改善、行为规范和个人日常生活中生态观念的建立等方面是应重点关注的内容。作为新兴旅游城市中的佼佼者,上饶如今正在加大全域旅游开发力度,基于全域旅游的背景下,通过本文找出了上饶市旅游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限制性因子。上饶应持续保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好植被以及土地资源,加大具有发展旅游潜力的区域,拓宽旅游范围,将更多地方纳入全域旅游中来。但从生活污水承载力和电力资源承载力来看,上饶当前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已经处于超载状态,只有政府相关部门和旅游景区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等,再加上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提升该市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促进全域旅游可持续健康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上饶市全域承载力
再生混凝土抗剪键接缝受剪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上饶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大通道,大发展——上饶打造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开拓旅游业发展新空间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基于可达性分析视角的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评价与优化
上饶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与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