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峰,吕婧玉,刘礼杰,陈 航,孟 伟
(1.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周口 466700;2.河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郑州 450008;3.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8;4.河南省新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新安 471800)
内脏利什曼病又称黑热病,是由亲内脏的黑热病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利什曼原虫的主要宿主为脊椎动物,常见的感染对象包括蹄兔目、啮齿目、犬科和人类,该病主要通过媒介白蛉传播,临床上通常以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脾脏肿大、贫血、消瘦、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为特征[1]。该病作为上世纪50年代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曾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广大农村地区流行,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非常重视黑热病防治,通过积极控制,于1958 年基本消除了黑热病[2]。我国对该病按三类动物疫病管理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1.1 调查背景 2020年8月,河南省新安县一名三岁幼童出现不规则发热、贫血等症状,病程长达3个多月,辗转多地医院诊治均未找到病因,其间幼儿出现高热、心悸、气短、消瘦等症状,后经某市中心医院确诊为内脏利什曼病(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为确定疫病发生原因,追溯疫病来源,评估可能造成的传播风险,当地政府组织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以及公安派出所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到该患者所在地进行了畜间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1.2 调查范围与对象 内脏利什曼病潜伏期一般为3~5 个月,犬感染后无明显临床症状,犬是该病的主要贮存宿主[3]。为最大限度排除人感染风险隐患,将患儿所在自然村以及周边自然村饲养的所有犬都纳入调查范围。
2.1 现场调查 工作组通过实地查看、现场座谈等方式开展现场调查。现场勘查患儿周边区域环境,了解患儿所在村及周边村庄畜间分布情况。通过现场访谈,了解该村2020 年3 月以来易感动物犬只的饲养管理、调入等情况;与当地乡镇兽医站相关人员座谈,了解周边村庄犬只饲养情况,并组织人员对患儿所在村及可能波及村庄的犬只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搜寻可疑病例。同时与相关人员了解当地白蛉的分布及活动情况。
2.2 采样检测 对患者所在村的所有犬只采血,共抽取158 只犬的血样;对周边4 个村家里有学龄前儿童的养犬户饲养的犬只采血,每村抽取10只,共抽取40只犬的血样。将所有198份血样送至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检测方法:采用美国InBios 公司的rk39 试纸条检测。
3.1 现场调查结果
3.1.1 患儿家中情况 患儿年龄3 周岁,于3 个月前(2020 年5 月)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症状。家里养有公犬1只,1.5岁,放养为主,眼观健康,未发现有该病相关临诊症状;未免疫任何疫苗,于2 月龄时购自农贸市场。患儿经常和自家犬接触玩耍,未采取防护措施。
3.1.2 患儿所在村情况 患儿所在村有居家户356 户,其中养犬的126 户,有6 户家里养有3 只犬,7户家里养有2只犬;养犬户的犬只多以放养为主,无固定放养区域,犬只在村内及周边村庄流窜,犬只间经常互相接触。养犬户犬只的主要来源为自繁自养,亲朋好友家犬只产仔后领养,或购于农贸市场、农村定期集市等。除该患儿外,村内未有其他儿童感染。
3.1.3 患儿周边村情况 患儿所在村周边有4个自然村,未发现有人感染利什曼原虫;每个村都有大量的犬只散养户,每个村随机采集10份犬血样品送检。
3.1.4 患儿所在地虫媒情况 当地有白蛉分布,始见于5 月中下旬,6 月中旬达到顶峰,9 月中下旬随温度降低开始消失。白蛉多见于阴暗隐蔽、温湿度适宜、土质疏松且富含有机物的场所,如畜舍、厕所、墙缝等;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一般为30 m以内。
3.2 实验室检测结果 在所抽取的198 份犬血中,检出杜氏利什曼原虫阳性37 份,阳性率为18.69%;在患儿所在村抽取的158份犬血中,检出阳性33 份,阳性率为20.89%;在周边4 个自然村抽取的40 份犬血中,检出阳性4 份,每个村各检出1份,阳性率为10.00%。
3.3 结果处置 检测结果确认后,为消灭潜在传染源和传播媒介中华白蛉,阻止中华白蛉在犬和犬之间、犬和人之间的传播,当地扑杀了患者所在村及周边村庄的全部饲养犬只,并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对养犬户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消毒并限制村庄调入活犬;用杀虫剂喷洒住户及其四周半径15 m之内的住屋和畜舍,以杀灭停留在室内或自野外入侵室内的白蛉。
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并具有致死性的寄生虫病,当雌性白蛉叮咬被感染的动物或患者后,无鞭毛体在白蛉消化道内发育成前鞭毛体,当白蛉再次叮咬人时,前鞭毛体随白蛉唾液进入人体,从而引起人发病[1]。被感染的人和犬只是主要传染源,白蛉是主要传播媒介,犬只之间主要通过白蛉叮咬传播,偶可经破损皮肤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
根据传染源的特点,内脏利什曼病大致分人源型(平原型)、野生动物源型(荒漠型)和犬源型(山丘型)三种类型[2]。人源型(平原型)主要是人的疾病,犬类感染少,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播媒介主要是长管白蛉,在山东、江苏、陕西关中、新疆喀什仍有流行。野生动物源型(荒漠型)传染源为野生动物宿主,患者多为婴幼儿,主要传播媒介是野栖吴氏白蛉和亚历山大白蛉,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内蒙的荒漠地带。犬源型(山丘型)主要是犬的疾病,人感染途径主要来源于病犬,病人散发且多为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主要传播媒介是中华白蛉。
4.1 病因推测 现场调查发现,此次疫情,该地仅有一名3 岁患者,该名患者及其家人没有到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地区的旅居史,除该名患者外,村内及周边村庄未发现有人感染内脏利什曼病,患者与病犬的地域分布一致,与报道的“犬源型(山丘型)内脏利什曼病病犬与内脏利什曼病病人常同时存在,且犬的感染率高于人的发病率,患者多为10 岁以下的儿童,成人很少感染”这些特征相符[2]。为进一步降低风险隐患,工作组对患者所在村11 户院内拴养的17 只犬抽血复查,结果均为阴性。随后对患者所在村的33 只阳性犬及复查的17 只阴性犬的来源及饲养方式等进行走访调查,发现感染犬只或购于农贸市场、定期集市,或与外购犬只有过密切接触史,而17 只阴性犬是自繁自养或亲朋好友犬只产仔后领养,且长期在院内拴养,与外购犬只鲜有接触。根据调查结果推测,患者所在地存在该病传播的必要媒介中华白蛉,养犬户购入来源不明的感染犬,加之犬只多为放养,四处流窜,感染犬只通过中华白蛉将杜氏利什曼原虫传给人畜的可能性较大。
4.2 扩散风险 通过现场查看和走访养犬户,发现阳性犬只间存在密切接触,患者所在村的犬只阳性率大于周边自然村。根据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特点,该病既可以通过雌性白蛉叮咬传播,也可以经损伤皮肤、黏膜以及胎盘或输血传播。因此,通过公共区域放养造成该病在犬和犬之间直接接触传播或通过白蛉叮咬传播扩散的风险较高。犬感染该病后无明显临床症状,人感染后的潜伏期受患者免疫力、营养水平以及感染原虫数量等因素的影响会延长或减短,而且感染后的症状大都是逐渐发生的,不易被及时发现和确诊,这对于防控人畜感染存在挑战。乡镇农贸市场交易辐射范围有限,建议在患者发病村所在乡镇的周边乡镇进行排查监测,发现阳性犬只及时处理,消灭潜在的传染源。
4.3 防控措施 采取以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其防控需要畜牧兽医部门和卫生部门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密切配合,做到信息互通、联防联控。在犬源性利什曼病流行地区,病犬是主要的传染源,扑杀病犬、3~5年内禁养家犬是控制利什曼病流行的重要措施。在利什曼病的非流行地区,畜牧兽医部门应加强犬只检疫和调运监管,在平时加强利什曼病防控知识普及,提升养犬户规范饲养和防范利什曼病的意识,一旦接到卫生部门通报人间病例,即刻开展犬只的杜氏利什曼原虫检测,防止转移、买卖病犬或疑似病犬,街道办事处、乡级人民政府组织协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做好本辖区流浪犬的控制和处置。媒介控制方面,在每年4~9月白蛉活动季节,卫生部门应对人住房和公共场所开展白蛉消杀活动,喷洒药物,切断传播途径。由于该病在非流行地区较为罕见,偏远地区居民对利什曼病的风险、危害和防控知识了解较少,风险意识淡薄,但随着人口流动加剧,输入性病例在非流行地区亦有出现,如延误诊断,容易造成该病扩散蔓延,建议卫生部门加强对内脏利什曼病相关防控知识的培训,对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结合文献资料以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推断此次疫情由该村养犬户购进感染犬引起杜氏利什曼原虫在犬之间传播并感染人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必须加强内脏利什曼病的疫情监测,掌握其流行规律和趋势,因地制宜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措施,保障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