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漫画”归位,促“要素”落地
——观《“漫画”老师》一课有感

2022-01-20 07:44江苏省苏州市浒墅关中心小学校刘春花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者漫画文字

◇江苏省苏州市浒墅关中心小学校 刘春花

一、观课时的收获

刘玉凤老师优雅端庄,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很好的驾驭课堂能力,使教学可圈可点,让我们一线教师收获颇丰。首先,开头导入明快,简短的课前谈话后,带着学生直奔主题,由欣赏两幅漫画到引导学生紧扣特点展开交流,初步感受漫画凭借其独特的画风、夸张的手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链接生活,谈自己熟悉的老师,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其次,注重鼓励引导。刘老师深谙此道,在整节课中不断鼓励学生,激活、呵护学生的习作热情,帮助学生学习表达。

另外,教学流程井然有序。一般来说,我们常见的习作教学流程大多是“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学习例文——学生动笔——教师批改”。虽然比较传统,但总体来讲,这样的常规流程是符合学生习作规律的,是有效的。本课教学中,教师在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的过程中,按照“看图交流,初识漫画—导入新课,明确要求——出示范画,概括要点——自主介绍,抓住特点——结合事例,具体介绍——提出要求,起草习作——评读范文,布置修改”这样几大流程细致实施教学。总体看,教师的教学设计精细、翔实。由浅入深,由说到写;由互评到集体评议、教师点拨,层次井然,循序渐进。

还有,教者善于点拨指导。如当学生讲到因为上课走神,而被老师用尺子惩戒时,教师适时提点,及时扭转了学生对于老师可能产生的片面认识。在提升学生语言品质的同时,给予价值观的引领,锤炼学生的人格,不仅教习作,也在指引做人。同时,教师始终能直面学生语言表达的困惑,巧妙点拨,为学生习作提供有效帮助。教有过程,学有经历,教和学相得益彰。

整节课教学中,教者始终态度亲切,和学生在自然地聊天中推进课堂教学,每个环节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这行云流水的背后,凝聚着教者设计的用心。然而静下心来再思考这一节课,感觉还是少了些什么。

二、回顾后的反思

和本次习作有关的单元语文要素是:“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而习作主题是“‘漫画’老师”,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试着以文字的形式,学习用漫画幽默风趣的风格来写老师的特点。关于写人的习作,统编教材二年级写话练习中就有相关的要求,三、四年级也有此类描写人物特点的逐层加深的训练。对于漫画,学生一般都有些了解。本次教学中,教者两次利用漫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漫画的特点。其实,本节课最重要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将漫画夸张、幽默的特点融入自己的文字之中。虽然小学生由于知识和积累有限,不一定能写出多少精彩独特的语言,但作为教者,必须紧扣教学要求,将“漫画”的特色,以及如何用文字“漫画”老师这一习作的秘密教给学生,单元语文要素才真正落地。但实际教学中,学生大多没有领悟如何用文字“漫画”老师,他们大多只是常规性描写人物特点,“漫画”色彩微乎其微。

(一)寻“漫画”失落之处

回顾本节课教学,课的开头导入以及主题揭示这两个教学环节,教者都紧扣“漫画”特点教学。但在板书课题后,教者虽然让学生继续欣赏了老师的漫画,却没有为学生提供用文字“漫画”老师的范例。老师向学生强调“用画笔漫画,往往只能画出人的外部特征,而用文字,既可以画出人的外貌特征,也可以画出人的内在特点”。这应该是“漫画”写法的意义。但具体应该怎么用文字来“漫画”老师,教者仅结合学生回答提到比喻的方法,并未深入引导如何用文字表达出漫画的艺术效果。此环节教学仅有对人物特点的关注,“漫画”缺失了。

我们来看这一教学片段:

(师生观看几位老师漫画像后)

师:由这几位老师,你联想到自己老师的什么特点,给我们介绍一下?

生1:付老师虽然眼睛小,但我们在课堂上的小举动他都能发现。

生2:杨老师的眼睛很大,一笑起来就像绽开的花朵,让人感觉很亲切。

师:真好!

生3:美术老师的手虽然纤细,但仿佛拥有快手宝典一般,画画又快又好。

生4:杨老师的眼睛很大。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她的眼睛里可以看出对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关切。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和你们朝夕相处的老师的一些特点。光这样介绍老师行吗?怎么把老师的形象再“画得”具体生动一点,有什么好的建议?

以上片段中,在学生描述自己老师的特点时,教者的点拨也是紧扣特点,提示运用比喻等方法来写。而如何用文字的形式“漫画”老师,却被忽略了。

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教者一直紧扣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却忽略了以“漫画”的形式表达。只是在学生动笔起草之前,教师提出如下要求:

师:相信在你们与老师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有很多难忘的事情,老师美好的形象已经映在你的脑海中了。(出示课件)

师:下面刘老师就请你们用手中的笔,学着用漫画的形式,用文字来“画一画”老师的特点。回顾老师那些事情的时候,还可以抓住一些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节,把老师的形象“画得”更加形象具体。好吗?

(学生起草习作)

提示中,教者要求学生“用手中的笔,学着用漫画的形式,用文字来‘画一画’老师的特点”。要求用“漫画”的形式,但学生如何用“漫画”的形式写?用什么样的文字来“画一画”老师的特点就是“漫画”老师?这些关键问题依然没有具体提及,更没有实质性的指导。

我们再来看作后点评片段:

(教者读完学生习作部分)

生:她能抓住老师的特点来写,比喻句写得好。

师:“杨老师的笑容像池中的涟漪”这个比喻句真的很好。你看她只抓一个特点——眼睛。抓突出特点来写,其他方面可以省略或少写。(边说边在学生写得好的句子下画红圈)

从作后教师展示交流习作片段以及师生点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通顺地写出老师的特点,并能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较具体的描述。但内容似乎与习作的关键词“漫画”没有多大联系。不知不觉中,“漫画”不见了,教学成了指导学生练习《_______的老师》,这似乎有在学生原有习作能力上平移之嫌。

(二)探“漫画”回归策略

如何让缺位的“漫画”回归?这就必须从统整的角度,具体深入思考这一课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样的语言文字是“漫画”老师的语言文字,这类语言文字有什么样特别之处。这是他们认知上的“盲点”,而怎么样才能写出“漫画”老师的语言文字,则是学生习作的“难点”。这两个“点”,应该是本次习作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那么在具体的课堂中,应该如何去操作呢?

课始,欣赏“漫画”,教者不能仅限于带着学生看漫画,而应是把别人的“田”(漫画特点及效果)想方设法过渡到“自己的园”(如何用“漫画”的形式写特点)。这之中包括独特的风格,夸张等手法的运用带来的风趣、幽默诙谐的效果等。

在学生感受漫画的特点后,首先是让学生认识一下什么样的语言文字才是“漫画”式的语言文字。其实,围绕主题,编者在教材中间清楚地提供了三段话,三段话中“说话像连珠炮”“走路像一阵风”“上课时‘怪招’迭出,课后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等这些语句不都是“漫画”形式的描写吗?编者正是通过这样的词句,不动声色地提醒你,就是用这样一类有意思的词句来“漫画”老师的。教学时,教者一定不能忽略这些资源,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这样的语言描写有什么特点,带给你什么感觉。学生在朗读交流中自然会发现比喻、夸张等写法如漫画一般带给人好玩有趣、幽默诙谐之感,从而领悟这样的表达就是“漫画”形式的表达。

其次,“想清楚”不代表能“说清楚”。学生理解了何谓“漫画”式语言,不代表他们就能说出这样的语言。接下来怎么教?第一步,学生必须能用常规性语言描述老师的特点,这是基础;第二步,他要思考如何打破常规,渗入适当的“添加剂”(“漫画”方式);第三步,揣摩这一“添加剂”使用得是否恰当,最终达到“漫画”式描述老师的特点。如下图所示: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添加剂”是指向“漫画”式表达的一些举措,可以是一些修辞方法,也可以是一些独特新鲜的词句,还可以是自创表达特色等。这一思维过程中,除了让学生调动自身原有语言储备,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熟悉的这一类型的词句。或者引导学生将文中所列举的三个“漫画”老师的特点再朝反向表达:“说话像连珠炮”,反过来如果说话特别慢呢;“走路像一阵风”,那如果走得很慢呢……

同时,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完全可以就地取材,适时将学生的发言朝着“漫画”式的表达去引导,比如一学生说“付老师虽然眼睛小,但所有小举动都能看见”,教者不妨这样引导学生: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比如写眼睛的“小”,该怎么说才能有“漫画”的感觉呢?让学生比较一下是“就像针一样的细小”合适,还是“贼眉鼠眼”合适?两者比较,你认为哪一种更有趣、更幽默?如果我们用含贬义色彩的词语来形容老师,是不是不太合适呢?另外,“所有小举动老师都能看见”还可以怎么表达?引导学生想象“老师的眼睛如孙悟空一样是火眼金睛”等。这样顺势而为,字斟句酌地引导加工,让学生在“下水学习游泳”的氛围中,进一步感受“漫画”语言的特点,领悟相应的表达秘密,既落实了用文字“漫画”老师的教学,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审美思维。让学生的习作有了“后劲儿”,小脑瓜里或许会冒出别样的精彩。

再如,学生夸“美术老师仿佛拥有快手宝典”时,教者不妨以此为支架,引导学生把老师作画的动作进一步细化,分解为“举起、轻点、绕、收”等一系列小动作,采用“只见他拿着画笔,时而精雕细琢,时而龙飞凤舞……”等描写方式,同时加入神态描写,再写一写同学们的反应等。

至此,学生才由“想清楚”到试着能“说清楚”。“漫画”老师教学才真正落地,学生才有法可依,才会在习作时参照运用,进而加工雕琢。“漫画”式的艺术表达才可能实现,单元语文要素才真正落实。

三、反思中的启迪

(一)教学必须咬定目标不放松

教师执教一节课,其实好比是作家创作一部作品。在创作前,你必须有明确的主题,这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接下来你作品中的每一部分内容都应该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主题应该贯穿这部作品的始终。本课的教学,当然是有主题的,那就是用“漫画”的形式,结合具体事例写老师的特点。所谓“千举万变,其道一也”。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自然而然地围绕主题,朝向宗旨。如此,才能真正落实本单元用“漫画”形式“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这一语文要素。

(二)给学生适切的指导

适合的才是好的,有效的。什么样才叫适合呢?如果是指导学生画漫画,就应多提供漫画作品,让学生观察,这就叫适合。而“漫画”老师,就不能光提供漫画作品,而是应该提供相应的“漫画”人物的文字作品,让学生去发现“漫画”式文字的秘密并积极探索。作为教者,有必要为学生搭建合适的支架,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习作的关键和核心,指点学生习作的方法途径,让学生在研读范例中汲取作者遣词造句的经验,在模仿学习中激活自身的语言经验,从而领悟并学会于字里行间“漫画”老师的“众生相”,切实提升习作素养。

猜你喜欢
教者漫画文字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