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智红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与定向动机流关系的个案研究
滕智红
(广东培正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
文章基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基本原理,通过成绩优秀大学生在某一学年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定向动机流发展变化轨迹分析,阐释自我系统与定向动机流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两者之间内在的复杂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和学习经历三元结构都可能成为定向动机流的触发和维持因素。这三者还影响着定向动机流的动态非线性的历时变化。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定向动机流;个案研究
近年来作为国外二语动机研究最新研究成果的定向动机流(Directed Motivational Currents, DMCs)理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应研究从理论探讨逐步发展到多角度多层面的实证研究。目前国内外对定向动机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介绍理论背景、概念特征和构成维度,对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各因素与定向动机流之间存在怎样的影响、各维度之间关系如何等很少涉及或者鲜有详细的阐述。文章基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基本原理,通过成绩优秀大学生在某一学年学习日语过程中的定向动机流发展变化轨迹分析,阐释自我系统与定向动机流的相互关系,试图揭示两者之间内在的复杂动态关系。
二语动机研究经过了五六十年的发展,从以Gardner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视角发展到认知情境阶段,再到过程取向和以动机变化为焦点模式的研究。21世纪初动机研究聚焦二语自我系统,动机理论研究范式从传统线性的共性研究转变到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研究动机结构的多元性、动机作用的情境性和变化实效性[1]。
Do¨rnyei[2]在综合了自我差异(self-discrepancy)理论和心理学的两个概念:“可能自我”(possible selves)和“未来自我导向”(future self guides)基础上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
笔者再结合后来学者Thompson[3]补充的反应该自我,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三元结构就可以表述如下:理想二语自我(ideal L2 self),即学习者期望的理想状态,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着清晰的目标设定愿景或者形象;应该二语自我(ought-to L2 self),是学习者认为在当前环境下自己能够达到的状态,希望避免消极结果的心理;或者反应该二语自我(anti-ought-to L2 self),是与当前社会环境期待相反、学习者希望达到的状态;二语学习经历(L2 learning experience),指的是与特定学习环境或者学习经历相关联的情境动机。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作为动机研究的最新成果,超越了以往的动机分析模式,研究重点“从学习情境转移到了学习者内心世界”,“确定了动机行为的起点和终点”[4]。国内外十几年的自我系统研究证实学习者二语动机行为与理想二语自我和二语学习经历密切相关;积极或者不愉快的二语学习经历对学习动机有促进或者阻碍作用[5]。二语学习体验受到社会环境、家庭、学校、教师、同学、课程和教材等的影响,对个体的学习动机和行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在此研究基础上,Do¨rnyei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定向动机流,展示了一种特殊的动机类型:像海洋洋流那样方向明确、时间持久和能量巨大的高效产出的动机状态[6]。定向动机流具有定向性和持久性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旦启动,就会推动个体朝着特定目标或愿景的方向前进。该理论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动机理论框架、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的研究范式,动机流的生存条件和内在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论证,实证研究方面主要从动机流的结构特点方面进行验证[7]。但是这种强烈持久的特殊动机状态如何运行,它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怎样等,学界鲜有论证。文章尝试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通过动机流3个个案分析,论证其运行机制和自我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1.研究问题。研究需要解决以下2个具体问题:(1)学习者定向动机流生成的触发和维持因素有哪些?(2)自我系统各因素对定向动机流的影响如何?
2.研究对象。笔者请广东某本科高校日语系资深教师从历届学生中推荐了大二、大三、大四三个年级中学习动机极强、曾经获得过省级以上比赛的3位日语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3人在被告知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后,均表示愿意参与本研究。3人均在所调查学年中出现过明显的动机流,符合本研究的最初条件。3人基本情况如下:
表1 样本基本情况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笔者对研究对象进行了两次深入访谈,每次40分钟。一次是回溯性访谈,让研究对象回顾大学最近一年学习二语的主要历程并要求汇制该学年两个学期的学习动机变化轨迹并做出描述;另一次是半结构式访谈,按照大致的访谈提纲进行灵活访谈,获得学习者最近一年二语学习的动机变化、影响因素等,访谈全程录音并转写成文本。另外还通过微信和邮件不定时沟通,深入了解某些问题和细节。笔者仔细分析所有数据材料并进行主题提炼,与轨迹图相互印证,围绕上述两个问题作出相应的分析。
图1 3位学生一学年二语学习动机变化轨迹图
图1展示了3位学生在某一学年的学习动机变化轨迹图,其中横轴每格为2周,按每学期16个教学周计算,1学年32个教学周,前8格是第一学期,后8格是第二学期。总共32格代表了1学年。纵轴代表了从0到100的动机值。3位学生的自我回溯动机值从未低于60分,可视为动机强度较高,我们以80分以上时段定为具有定向动机流时段来分析。其中,学生L在整个学年中有2/3的时间处于定向动机流时段;学生Z在前6周、第15-22周、第26-32周具有定向动机流阶段;学生C在第14-22周、第29-32周数值符合定向动机流特征。
一般二语动机理论都强调理想自我对定向动机流的促成作用。定向动机流理论把目标/愿景定向性确定为动机流产生的前提条件。目标/愿景是对实现目标的现实经历的想象,是学习者想象自己未来能够积极有效驾驭语言的一种自信[8]。一旦强大的动机流形成之后,动机行为就内化为类似自动驾驶的无须意志控制的惯常行为[9],个体完全融入任务,进入忘我的最佳状态。
学生L在高中时期英语学习成绩就很突出,她说:“高中老师说自己在语言学习方面很有天赋”,老师简单的一句话从此在她的心中生了根,于是她“一直想象自己成为出色的语言驾驭者,自信自己确实在语言方面有天赋”。等到上了大学,她第一志愿英语没能录取,第二志愿的日语成为她大学的专业。这种成功语言学习者的想象继续生根发芽,“相信自己有语言天赋,尽管专业是日语,自己照样可以学好”。学生L的理想自我与她的目标/愿景一致,触发形成高强度的动机流,并在整个学年多数时间内都能强力维持。她一学年中有2/3时间的动机值都高于80,动机值处于高位,形成一股毫无衰减之势的动机洋流。依靠这种持续的强动机流,她在大四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专业课程的修习,撰写了毕业论文,同时由于超强的语言能力,有幸在日资航空公司实习,实习期间还抽空赴日参加全国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达到了语言学习的巅峰时刻。
而学生Z的目标/愿景是学好流利的日语,将来进入薪水不错的日资企业工作。这个愿景敦促他在一学年的时间内有一半时间动机值都高于80,上图显示3个连续的动机流。
学生C处于大二学年,未来愿景尚不太明晰,动机值波动较大,但也出现了2个明显的动机流区间。
二语学习体验是动机自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因偶然的某个或多个事件引发定向动机流的例证很多。环境变化、旅行、比赛、结交新朋友或老师甚至与陌生人的一次深入交谈都可能引发持续的动机流。而积极正向的情感体验能够让学习经历轻松愉快,使大脑皮层处于亢奋状态,动机流即使在短暂的中断后又能延续,维持长期相对平稳的状态。
学生Z有3个明显的定向动机流时期,前6周、第15-22周和第26-32周。从小就爱看日本动漫的他,边看边学说日语。高中时已有一定的日语基础,考大学就自然而然选择日语作为自己的专业。进入大三学年第一学期前6周动机较强,在经过前两年的日语学习,大二学年通过了两个日语专业水平考试(N1和N2),自信心增强,同时未来职业规划已经明确,学习劲头较足。到了15周左右,快期末考试了,意识到考前复习要做好才能考出好成绩,动机值随之升高。在这期间经过校内选拔赛,得知自己将参加省级日语演讲比赛(第16-22周),学习动机值在这7周的准备阶段居高不下。他说:“每天业余时间就是写稿改稿念稿,周末别人去玩,自己也闷在教室或图书馆学习,练习语言和演讲技巧,傍晚又到校园僻静处自话自说,反复练习。那时候都不知道辛苦,过去从未像这样执着与专注过。可以说是忘我吧。”
学生C自从做参赛准备之后,动机爆发(第16-22周),这个区间的动机值对比此前此后都是居于高值。她因为需要兼职和参加社团活动,准备比赛只能挤时间,确实要靠毅力坚持,很苦,她表示过来了觉得收获很大。她还说:“比赛时认识到一个很优秀的女生并与她交谈,真是超级开心,也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在哪儿,所以学习的干劲就更足了。”可以说,比赛作为一个偶然的契机,一种紧张积极的学习体验,激发了学生Z和C的定向动机流。
学生L在毕业实习的忙碌时期,被选中参加全国赛,自己本身没太大追求,但是又不想辜负老师和学校对自己的期望,于是边实习边准备比赛,确实很忙但也很充实。这时触发动机流的应该自我更多来自环境和他人的影响。
学生Z的应该自我也受到环境的影响,他表示自己不能辜负家人的期望和培养,要努力学好专业,他说:“马上就要大四了,所以努力考过了N1和N2,大三学年总的来说动力很足”。当他得知要参加省赛,就有点胆怯,信心不足,但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机会,不管成功与否,他都希望挑战一下自我。应该自我在此时的影响最大。他说:“到参加比赛那时,亲眼看到有那么多比自己优秀的同学,他们的演讲真的让自己开了眼界,觉得很震撼,同时也激励了自己要向他们学习。”
学生C的定向动机流形成是强烈的应该自我。她说:“大一自己的学习不够好,而她同班有好几位同学都很优秀,她感到自己与她们的距离,就非常用心地向她们学习,相信多下苦功,自己也可以同样优秀。”
以上3个个案有助于我们清晰地了解自我系统的三元结构是如何触发并维持定向动机流的。而自我系统各因素对定向动机流的触发和维持是动态非线性的历时关系。
自我系统中的理想自我对应于定向动机流的目标/愿景,理想自我从模糊到清晰和成熟,目标/愿景就有了相应的具体图像,愿景是一张“类似于成功或成功感”的丰富而生动的图画[10]。目标决定学习行为,有了明确目标之后的动机力就得以放大和维持。当要规避负面结果的产生而努力学习时,应该二语自我就显示了它的作用。定向动机流有时是理想二语自我和应该二语自我双重作用的结果。自我系统中的学习经验往往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它们主要影响学习者的应该自我,有时其中某个或几个偶然因素会激发定向动机流,而积极的学习经验对动机产生正面反馈,有助于形成定向动机流的促成性结构,在目标/愿景之下形成一系列子目标,在完成过程中,目标/愿景起到了正面导向的心理维持作用。学生Z说过:“比赛获奖之后,自己就爱上了写作,不用老师布置,自己每周都会写,修改几遍,然后给老师看。”因此,明确的理想自我或者应该自我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习者致力于目标导向一致的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学习行为成为定向动力流促成型结构的组成部分。学生L说:“我平时不知不觉就用很多时间学习日语,自己不是很刻意去学,就是有兴趣。我一进入学习状态,几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也没觉得枯燥,真心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定向动机流作为一种高强度的特殊动机,它与普通动机一样,在认知、心理和环境的综合作用下产生动机,触发性因素在清晰明确的目标/愿景下产生动机流,在促成型结构下完成一个个子目标,在外部反馈和内生反省中保持持久动力,中间可能会经历一些波动,最后因达成目标或者目标中断、目标转移等导致动机流减弱或者突然消失。学生C在第22周时因比赛结束,动机值陡然下降,直到26周之后因期末考试临近动机值才缓慢攀升。
本研究采用定性个案分析法论证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各因素与定向动机流之间的关系。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三元结构在各种契机下不仅触发和维持了定向动机流,同时对定向动机流有动态非线性的历时影响。定向动机流理论在研究界尚属较为新颖的动机理论,它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本研究仅从3名优秀学生的正向个体层面研究定向动机流规律,如果研究对象是3名差生,有否触发其产生定向动机流的可能,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结果又如何等都有待研究例证。本研究较小的视角对二语动机的相关性研究还无法透彻全面地分析定向动机流的内在运行机制,由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如何清晰构建以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的自我系统和定向动机流为基础的多维度和跨学科的复杂理论框架,对动机进行多层次的综合考察,提高实践应用价值,是今后二语动机理论发展和完善的方向。
[1]戴运财.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二语学习动机研究[J].外国语文研究,2015(6):72-80.
[2]Dörnyei,Z.Motivation,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 [M].Clevedon,UK:Multilingual Matters,2009.
[3]Thompson,Amy S.Don’t tell me what to do! The Anti-ought -to Self and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J]. System,2017 (67):38-49.
[4]李绍鹏,杨连瑞.二语习得动机理论研究新进展[J].当代外语研究,2012(5):43-47.
[5]常海潮.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变化机制研究——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个案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8(10):35-41.
[6]常海潮.定向动机流——二语动机理论研究新进展[J].现代外语,2016(5):704-713.
[7]于守刚,刘宏刚.二语定向动机流实证研究(2012-2018):回顾与展望[J].外语学刊,2020,(4):51-57.
[8]Dörnyei,Z&Kubanyiova,M.Motivational Learners, Motiv- ating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9]Henry,A.,S.Davydenko& Z.Do¨rnyei.The Anatomy of Dire- cted Motivational Currents:Exploring Intense and Enduring Periods of L2 Motivation[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 al,2015(2):329-345.
[10]宁建庚,蔡金亭.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定向动机流个案研究[J].外语教学,2019(5):69-75.
G642
A
1673-2219(2021)06-0105-04
2021-06-15
2020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复杂动态理论视域下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研究”(项目编号GD20WZX02-15);广东培正学院外国语言研究所科研项目“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二语动机研究”(项目编号YJS2020YB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滕智红(1972-),女,浙江绍兴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理论与二语习得。
(责任编校:呙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