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件角度看“可重叠动词原型范畴”

2022-01-20 07:12蒋湘平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范畴原型语义

蒋湘平

从事件角度看“可重叠动词原型范畴”

蒋湘平

(湖南师范大学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从事件角度出发,用原型范畴理论关照,可以进一步澄清现代汉语可重叠动词的范围及其内部特点。语料统计分析和以往研究结果都表明,动词重叠出现在三大类十一小类的句子类型中。分析这些句子后发现,动词重叠所述事件的语义特点是“短时”“任意终止”和“动态”。这一语义特点对动词重叠中的动词形成了制约,它要求重叠动词的语义与之相匹配,表现为[+续段]、[+终点]、[-结果]和[+自主]。动词语义与动词重叠所述事件语义特点的切合度是衡量其隶属度及典型性的标准。它不仅决定了该范畴的本质特征,也决定着范畴成员的地位及边缘成员的重叠条件。

可重叠动词;原型范畴理论;事件

关于现代汉语可重叠动词的研究卷帙浩繁。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探析了影响重叠能力的因素,可重叠动词(特别是不可重叠动词)的范围逐步清晰化。以往的研究也让一个语言事实更加清晰:重叠动词可分为两类,有的重叠更自由,而有的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有条件地运用重叠。如何对重叠能力不同的各种动词类型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解释,这一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求。

如果用原型范畴理论来看可重叠动词所形成的聚合,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原型范畴。可以自由重叠的动词是这个范畴的中心成员,有条件才能重叠的动词处于边缘,两者通过共享某些特征(亦即家庭相似性)系联,而不可以重叠的动词则明确了这一范畴的边界。文章的研究目标就是探讨“可重叠动词原型范畴”的内部机制,拟回答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范畴典型成员的共同属性?是什么决定着范畴成员的地位或典型度的高低?

文章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基于以往研究和语料库统计全面概括动词重叠出现的各种语境,总结包含动词重叠的句子所表示的事件的语义特点;然后,引入原型范畴理论视角,着眼于动词重叠所述事件的语义特点对其中动词的语义限制,来分析可重叠动词所形成的范畴的内部机制。

一 动词重叠所述事件的语义特点

以往研究大都是从动词层面切入,把两类动词分开来讨论:一方面是总结可自由重叠动词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单独对不能自由重叠动词进行分析,概括出它们可以重叠的特定语境。这种做法限制了对“可重叠动词”聚合的整体把握。

受陈立民(2005)启发,文章将从句子/事件层面切入。陈立民(2005)指出“一个句子中的动词能否重叠,并不仅仅决定于动词本身,而决定于由该动词所在句子所表示的事件是否符合动词重叠的语义条件。”并论述证明:动词重叠表示一个持续、有具体时间量、有终止点和可控的事件。

同一个动词表示某一事件时可以重叠,而表示另一事件时却不能重叠。这一语言事实就表明,动词重叠从根本上来说是句子层面的事情,属于句子反映的事件。

(1)a.我们想去放放风筝。

b.*我们想放了放这只小小鸟。

(陈立民,2005)

(2)a.他的工作很闲,就是看看报纸、开开会。

b.*今天的会议很重要,请大家来开开会。

也有其他学者对动词重叠的整体语义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戴耀晶(1997)认为“动态性”“完整性”和“短时性”是动词重叠的语义特征。陈前瑞(2003)从体意义出发,指出动词重叠表示一个有任意终止点的完整的活动情况,具有动态、持续和非完成的语义特征。与戴类似,Xiao(2004)也认为动词重叠具有“短时性”“整体性”和“动态性”。

这些研究揭示了动词重叠在事件层面的许多本质特征。然而根据这些标准却不能完全把动词重叠所述事件与其它类型事件区别开来。如例(3)完全符合上述陈立民(2005)和陈前瑞(2003)的总结,却不是动词重叠结构。这说明“短时性”(戴耀晶,1997)是动词重叠的重要特征,不能忽略。

(3)我在他家听他唠叨了一上午。

又如例(4),完全符合上述戴耀晶(1997)和Xiao(2004)的总结,却也不是动词重叠式。可见“完整性/整体性”的说法过于宽泛。

(4)他只唱了一分钟就没唱了。

另外,有些动词重叠句也并没有“可控”的终止点,如例(5)、(6)。动词重叠所述事件的整体语义特点究竟包括哪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5)客厅的灯闪了闪就灭了,估计是坏了。

(6)那个啤酒瓶被撞了后,先晃了晃,然后就倒了。

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和考察了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2000万语料后,下面总结出了动词重叠出现的各种语境。从事件所述时间和表达功能出发,动词重叠出现在三大类十一小类的句子类型中。

(7)表已然

叙述:a.我刚才出去逛了逛。

描写:b.他这边瞄瞄那边瞧瞧,这边摸摸那边敲敲。

(8)表未然

一般祈使:a.你可以帮我看看这篇文章吗?

表尝试的祈使:b.你写写,看你写得出来吗?

计划:c.我去找找。

意愿:d.我想去采访采访他。

致使:e.让他也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变化:f.他再长长就跟爸爸一样高了。

(9)表惯常

习性:a.我周末一般待在家里看看书。

喜好:b.平时我喜欢上上网、听听音乐。

评议:c.偶尔看看漫画书并不影响学习。

d.你应该去他们家看看。

这些类型代表了动词重叠的整体使用情况。通过对比这些动词重叠句和其对应的动词原形句,发现动词重叠句所述事件的共同语义特点是:“短时”“任意终止”和“动态”。

首先,它们所表示的事件在时长上都是短时的,每一个句子都因为语义或语用表达的需要而带上了短时义。这表现在:不管在哪一类句子中,动词重叠句中都不能出现表长时持续的时间补语,如例(10)。

(10)*我出去逛了逛。

其次,它们都表示有任意终止点的事件。任意终止点是指事件的终止点并不是固定的,不管在时间上也好还是在空间上也好,事件都不蕴含一个规定的或自然的终止点。这表现在:表示固定的时间终止点的句法成分与动词重叠之不相容,如例(11)。

(11)a. *你可以帮我看看这篇文章吗?

b. *他再长长就跟爸爸一样高了。

最后,动态是它们另一个共同特点。动词重叠句不是表示一种会长期存在的状态,而是表示一种短时的动作或变化状态。因此即使偏静态的动词重叠后,动态性也增强了,如(8)e突显了这一小段时间与别的时间段的不同,强调短时内“知道”这种状态的动态存在,暗含的语义为“他以前不知道,现在要用外力让他短时处于知道的状态。”

“短时”是动词重叠所述事件最根本的语义特征,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就等于否定动词重叠在汉语的存在价值(蒋湘平,2016)。而“任意终止”“动态”也是缺一不可。如果没有“任意终止”,具有“短时”“动态”的事件也不能运用动词重叠,如例(12);同理,如果没有“动态”,具有“短时”“任意终止”的事件也如此,如例(13)。

(12)*我看看完这一小段就睡。

(13)*他暂时属于属于我们团队,但随时可能会被踢出。

二 可重叠动词原型范畴

范畴化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基于原型在范畴化中的关键作用,Labov(1973)、Rosch(1973、1975)及Lakoff(1987)等创建了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由原型成员和边缘成员组成,不同成员在范畴内部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原型是该范畴中处于核心的典型性成员,是能体现该范畴特点的“最理想”的成员,其典型性的获得是由于它是范畴中出现或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而边缘由该范畴中的非典型性成员构成,它并不具有原型成员所拥有的能体现该范畴根本特征的全部属性,但它通过与原型享有某些共同的属性(即家族相似性)而与原型或其它成员系联在一起。

(一)典型的可重叠动词

与需要一定语境才能重叠的动词相比,显然对语境无要求、可以自由重叠的动词出现频率更高、更典型。此类动词不需要语境协助,动词本身的语义特征就能保证动词重叠所述事件呈现出“短时”“任意终止”“动态”的语义特点,因而可以自由重叠。反过来也就是说,动词重叠所述事件的语义特点必然会对进入重叠的动词产生制约,要求动词的语义与之相适切,不然就会要求以一定的语境作为进行重叠的附加条件。那么动词重叠所述事件的语义特点对动词有什么样的选择限制呢?下面将从动词的内在时间特征和自主性两方面来分析这一限制。

首先,“短时”表示在说话者看来事件占据一个起点和终点相距较近的封闭时段。因而这一事件特点就要求动词在体特征上表现出[+续段]和[+终点]。如果动词连持续时段也没有,仅表示时点,那么“表示一个时段”就无从谈起;而如果动词没有终点,它将无限持续,也很难形成一个封闭的时段。另一方面,[+终点]也保证了事件的“动态性”。动词有终点,事件就有变化;动词没有终点,事件就是无限持续的、没有变化的、非动态的。

其次,“任意终止”要求动词为[-结果]和[+自主]。如果动词语义本身内含结果(如“摧毁”),它就有一个固定的终点,则无法满足“任意终止点”的语义要求;如果动作是非自主的,它的终点是无法控制的,就很难保证事件能在某一任意点停下来。[+自主]为主体控制情状在任意一时间点停止提供保障。

总括起来,动词重叠所述事件语义特点要求动词满足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续段]、[+终点]、[-结果]和[+自主]。某个动词如果同时具备这四个语义特征,那么它与动词重叠所述事件语义特点完全切合,能确保动词重叠句实现它的事件语义特点,因此能自由重叠。这样的动词重叠能力最强,是典型的可重叠动词,是处于范畴中心的原型成员。

本研究对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2000万语料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其中出现在动词重叠中的289个动词的内在时间特征和自主性,分析结果完全支持以上结论。[+续段]、[+终点]、[-结果]和[+自主]动词的重叠频率远远高于其它类动词。

根据内在时间特征的不同,郭锐(1993)把动词分为五种类型,其中双限结构动词完全符合[+续段]、[+终点]和[-结果]这三个特征。表1表明,289个动词中双限结构占绝对比例。

表1 不同内在时间特征类型的动词在重叠动词中所占的比例

对289个动词进行自主性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2,其中自主动词占绝对比例。

表2 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在重叠动词中所占的比例

(二)可重叠动词原型范畴的内部机制

动词重叠所述事件的语义特点是“短时”“任意终止”和“动态”,它要求重叠动词的语义与之相匹配,表现为[+续段]、[+终点]、[-结果]和[+自主]。这一限制决定了典型可重叠动词的共同特征,也是“可重叠动词原型范畴”的形成机制。动词语义与动词重叠所述事件语义特点的切合度成为衡量某一动词隶属与否及典型性的标准。

某一动词如果与动词重叠所述事件特点完全适切,完全具备这些特征,它就是典型的可重叠动词,处于范畴的中心地位;与之不完全适切,不完全具备这些特征,就是非典型可重叠动词,重叠能力减弱,处于范畴的边缘地位;完全不适切,完全不具备这些特征,就不属于可重叠动词范畴,不能重叠,如[-续段]、[-终点]、[-结果]和[-自主]动词“是”“属于”等。

非典型可重叠动词不完全具备四大语义特征,它只是部分拥有这些共同特征,并通过与典型可重叠动词共有某些共同特征与之联系起来,成为该范畴中的一员。它的典型性不强,重叠能力较弱,只能在特定的语境中重叠,而它的重叠条件也是由动词重叠所述事件的语义特点决定的:只有当动词语义和语境合在一起能保证动词重叠在句子层面实现其事件语义特点时,它才能重叠。下文分析了三类非典型可重叠动词的重叠条件,以此来展示动词重叠所述事件语义特点对非典型可重叠动词的制约,从而进一步揭示“可重叠动词原型范畴”的内部机制。

第一,[+续段]、[+终点]、[-结果]和[-自主]动词自身并不能保证事件有一个任意的终止点,不能自由重叠,但致使句能让事件形成一个任意终止点。致使句的语义是,A让B做某事或处于某种状态。A可以控制促成变化的发生,A的自主撤离也会导致变化在任意点停止。致使句中外力A可以使事件形成一个任意终止点,满足动词重叠所述事件语义特点的要求,促成此类动词运用重叠式。如例(14),“挨饿”是非自主动词,动词语义本身并不内含可控的任意终止点,但此句的情境中“你”可以决定“他”挨饿时间的长短,让事件在任意时间点停止。

(14)你有时也要让他挨挨饿。

第二,[+续段]、[+终点]、[+结果]和[+自主]动词内含一个固定的终点,不切合动词重叠所述事件的语义特点,一般不能重叠,然而在表尝试的句子中却可以。尝试去做某事当然不包含结果,尝试义使[+结果]动词的固定终止点被取消或淡化,满足动词重叠“任意终止”的事件语义要求。

(15)杀鸡并不难,不信你杀杀试试。(于江,2001)

第三,[-续段]、[+终点]、[-结果]和[+自主]动词本身没有持续的时段,因此很难保证事件形成短时持续的时段,一般的语境中不能重叠。然而在表事件接连发生的格式,动词的语义改为指向动作结束后的状态的持续,动词在语境中临时获得了结果续段,因而可以重叠,如例(16)。

(16)我去去就回。

三 结 语

跳出从动词层面探讨可重叠动词范围,本研究从句子/事件层面切入,就可重叠动词的范围构建了一个原型范畴模式。更重要的是,文章还探析了“可重叠动词原型范畴”的内部机制,提出了衡量此范畴隶属度及范畴成员典型性的统一标准。这一模式把能自由重叠的动词和需要语境重叠的动词有机地纳为一体,确定了两类动词在范畴中的不同地位,并尝试对两类动词及其重叠条件从根本上做出系统的统一的解释。原型范畴的视角清晰地展示了“可重叠动词范畴”的内部结构,既肯定了典型成员的中心地位,又明确了非典型成员的存在,可以避免以偏概全,以次要代替主要,同时也可以避免把可重叠动词范围无限扩大。另一方面,本研究也留下了不少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在典型和非典型可重叠动词的内部还有什么样的层次?影响范畴成员典型性的语音和语用因素是哪些?与语义因素的关系是怎么样的?笔者希望这一模式可以为进一步理清可重叠动词范围提供一个新视角。

[1]陈立民.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2005(2):110- 122.

[2]陈前瑞.现代汉语体貌系统[D].华中师范大学,2003.

[3]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4]郭锐.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J].中国语文,1993(6):410-419.

[5]蒋湘平.动词重叠的语义网络研究[J].世界华文教育,2016 (3):83-92.

[6]刘月华.动词重叠的表达功能及可重叠动词的范围[J].中国语文,1983(1):9-19.

[7]于江.动词重叠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01,(1):35-39.

[8]Xiao,Z.Aspect in Mandarin Chinese[M].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4.

[9]John R.Searle.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0]Rosch,E.& Mervis,C.B.Family Resemblances:Studi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J].Cognitive Psychology,1975(7):573-605.

[11]Lakoff,G.Woma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H109.4

A

1673-2219(2021)06-0125-04

2021-08-25

蒋湘平(1981-),女,湖南永州人,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时体与国际中文教育。

(责任编校:呙艳妮)

猜你喜欢
范畴原型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包裹的一切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陶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