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倪丽娟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哈尔滨 150088)
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真实地反映了人类与社会的互动过程。档案也因原始记录性这一本质属性和准确性、真实性等一般属性在解决个人与社会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具体问题上发挥着历史凭证、参考决策等其他事物很难发挥出的实际作用。但个人与档案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人们基础认知上的暂时性利用与被利用。随着近年来公众对反映个人或个人所在群体意识、价值取向、发展历程的家庭档案、社群档案的认识与把握不断提高,利用档案信息来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根据档案线索寻求身份认同、参考档案内容以融入社会谋求更好发展已经成为个人利用档案、档案作用于个人的进阶内容。由此可以明显看出,档案对于个人的作用,随着个人对档案这一事物的认知逐渐全面以及其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而显现出长期且层次性的变化。在社会学领域,个人的认知与社会化是越阶环节,并不能构成个人社会化转变过程中的完整变量。“认知-情感-社会化”三者构成了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过程中层次上的递进关系。个人在对外界、对自身认知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变化,二者共同促进个人的行为实践。在逐渐丰富的认知和种类多样和积极性质的情感推动下,个人逐步完成社会化转型,从而使个人更加适应社会生活。处于社会化转变状态的个人又会因其社会化程度不同而对之前的认知与情感产生不同的反映,三者处于不断地作用与反作用状态。归于此,档案作用于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这样。档案所记载的信息对个人的认知与情感都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推动个人的社会化转型。接收档案内容的个体社会化过程又反过来影响其认知与情感,其对档案的功能和特点的把握也更加清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档案在百姓间的影响力及促进档案工作的自身发展。在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后,档案学界在对以档案与个人社会化过程的相互关系为中心的研究成果并不突出。与之相关的论文大都集中在档案与个人情感或档案的情感价值等方面,主题集中于档案在个人情感方面的作用与如何利用用户的情感取向更好的拓展与丰富档案工作两个方面。在档案作用于个人情感的方面,学者们首先从档案的情感价值的基础内涵、价值以及与其他哲学思想相联系的角度对其介绍:丁海斌认为档案情感价值是档案价值的现代体现,与传统的档案凭证、参考价值一样地位重要。[1]王玉珏对档案情感价值的挖掘和开发利用进行分析,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大背景下探讨档案情感价值的缘由、意义、以及开发渠道。[2]李晶伟在之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对于“档案情感价值”的现有研究的评述,称并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3]在之后的研究中,曲春梅对档案与情感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对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与分析,对社群档案与情感体验、情感理论与离散档案问题处理、档案与情感创伤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将档案与情感问题置于社会文化的整体框架中进行讨论,可以透过情感视角来分析社会中的档案现象,通过情感纽带来洞察档案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丰富档案学的研究观点。[4]在通过用户情感体验来完善档案工作方面:朱子提出以将自媒体用户情感体验的共性指标和档案自媒体用户情感体验的个性指标作为一级指标,对档案自媒体的自检机制和用户的信任程度进行评估。[5]在此基础上提出为了解决传统档案信息的枯燥与吸引读者性不强的问题,应对档案自媒体的语言风格、内容与排版进行创新。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学者们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到档案与个人情感关系上,并寄希望于此来推动个人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以及创新档案工作自身的发展路径。结合近年档案工作趋于社会化的目标,档案学者更应该从档案的基层利用者与形成者——个人的角度出发,考虑档案对于个人整体发展的切身作用,以此来提升档案在大众范围内的知晓程度。因而从个人的成长历程上来讲,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是每个人必须要经历的。由个人的社会化转型特征出发,追根溯源,厘清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认知-情感-社会化”阶段特征。本文的研究中心也将围绕档案对社会主体的认知、情感、社会化三个层面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进一步强调档案与个人的紧密联系,并分析这一紧密联系对当前档案资源结构建设的相应影响,提出相关意见。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认知是认识的递进,是主体对在认识过程中接收到的客观信息处理的一种知识生产过程。本文所提及的认知即社会认知,其对象包括在社会上存在的事物、个人和由个人组成的群体。对事物的认知是对客观存在的非生物体的认知,如事物的自身价值、使用功能、应用范围等基础性认知。如在认识锄头这一物体的基础上,认知其可以犁地以及是用什么技巧能够提升犁地效率。对个人的认知一般存在于与认知主体关系比较紧密的个体中,认知内容包括其行为规律、生活习性等,如对自己的父亲、母亲在行为含义层面上对喜怒临界点的掌握,对言行举止的判断。对群体的认知一般存在于两人以上的集合中,特别是以确定目标或共同价值追求为前提形成的个人集合。认知内容包括群体的价值取向、思想理念和行为模式,对这些内容的认知会对个人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按照时间顺序发展,家庭是群体的最小单位。家庭内部会形成一定的、不同于其他家庭的处事方式。对个人家庭处理事务模式的认知,会在个人的生命中形成惯性,以至于在今后的生活中会不由自主的沿用以往的处事风格,这也是近年各界一再强调的原生家庭给个人所带来深刻影响的体现。在进入校园的集体生活后,学生在进行文化课程学习的同时,也会因对一些先进事迹与优秀个人思想觉悟的认知而激发自己对未来的向往。学校的学生群体之间大部门会形成认真学习、努力拼搏的阶段性追求。在个人步入社会后,又会因为工作目标形成同事之间的合作模式与工作理念,也可晋升为企业文化。人对认知的获取会对内心的固有观念产生冲击,对情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对“知、情、意”的论断一般,个人的情感会因认知而产生变化,推动认知与个体行为相结合。这种情感变化除了一般理念上愤怒、喜悦、悲伤与高兴之间的转换,还包括在哲学意义上个人由社会经历所引发的难以定义的复杂情感。在认知与情感的基础上,个人对社会的文化和习俗了解得越来越深刻,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也越来越清晰,从而导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愈发紧密。事实上,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个人还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化倾向。从认知到情感再到社会化,是以个人为动态变化中心,对其接收各式各样的信息进行自我处理、自我感知后,最终融入社会的动态性描述。
个体身处在社会环境中,了解并掌握社会基本情况是社会对每个人提出的必然要求。其中对社会变迁的认知使个人对前人的生活环境、对社会的不同时代、不同阶段的样貌进行了解,促进今人更好地建设当代社会。社会变迁内容可包括社会自然环境:如建筑物等人造产物、社会变革的发生过程及社会制度的更迭换新。在社会自然环境这一方面,就如《虚拟街头漂流记》一书中所讲述的,游戏公司利用档案馆与个人手中的照片档案复原台湾街道,使人们体验半个世纪前不同于机械都市的质朴街道和当时的人文气息,是一种冲击力巨大的心灵体验。由此可见,城建档案和其他声像档案给予人们重温和了解社会自然环境的机会。如温州市城建档案网站上就设置了网上展厅, 设置了馆藏介绍、图片展示、视频、编研成果、电子期刊等不同的栏目, 多角度、全方位地向市民介绍了温州市的发展过程。[6]在社会变革和社会制度方面,无论是社会制度的更迭:我国经历了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在与资本主义社会对比中所选择的社会主义社会,到现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还是社会变革:从古代的朝代更替到新中国的成立,都是个人在受教育经历中必须掌握的知识,是个人对于自身所生长的这片土地的基本了解,只有在对过去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使其旧貌换新颜。虽然这一部分是历史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史学的建立与发展也是在档案的基础上完成的。从孔子编写《六经》开始,便是在当时搜集、参考各国档案基础上完成的。到司马迁编写《史记》也是在前朝档案基础上编纂而成,《史记》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献编纂成果。另外,各种以档案研究为基础的严肃文学,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社会制度社会变革的真实情况。为当代人了解过去、珍惜当下和展望明天提供动力,档案也因此完善了个人对社会的基础性认知。
在档案促进个人对社会基础性认知的同时,许多社会现象与公共问题也使个人对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国家友好外交方面:在我国成立70周年之际,俄罗斯将前苏联时期摄影师所拍摄的彩色开国大典影像捐赠给了我国。由于当时我国技术有限,一直以来对于开国大典的介绍都是黑白成片。俄罗斯所捐赠的彩色声像档案,使国人了解到了当年新中国成立时,伟人与民众更生动的样子,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当时人们的激动心情,自豪感油然而生。俄罗斯向我国捐赠档案这一行为也使人们认知到档案的作用,不仅是在个人内心更在两国外交关系中。在处理国家双边争议方面:中国与日本的钓鱼岛争端问题一直持续不下。我国学者赵英军在2011年赴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在日本政府国家行政档案中发现了早在1895年日本政府就已知晓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领土。日本著名学者井上清、村田忠禧也都曾发文证实在档案中钓鱼岛归属中国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虽然日本持续的不加肯定,但相关档案的存在必然是有利的反击。在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上:2019年年底,我国新冠疫情肆虐,武汉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人力物力都处于紧急状态。在以钟南山为首的医学专家建议下,以非典时期北京小汤山方舱医院为原型的雷神山火神山建设火速展开,而如此庞大的医院建设,不光需要人力与物力,其建设的水电路图与传染性疾病所需的通风口、下水道建设位置都需要严格把控。基于此,中央连夜调取北京小汤山基建档案图纸,并分别以9天和12天完成了这世界瞩目的方舱医院。另外在医治病人方面,专家们也借鉴了当年非典时期医生治疗病患的用药记录,使医生更快的处理开方等问题。在处理公共自然灾害问题中:2021年4月30日晚,江苏南通地区遭受极端恶劣天气。强对流天气导致全市220千伏及以下输电线路跳闸35条影响用户95865户。[7]在受灾较重的如东县,灾后20分钟抢险人员便到达档案时紧急用档。档案人员通过国网数字档案馆信息化检索和实体档案快速借阅,不到一分钟便将救灾抢险所需的铁塔竣工图调出,为抢险救灾工作顺利推进赢得了宝贵时间。这一件件社会大事的完美解决都使得公众对档案的态度不再是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上的“国家机密”,而是认知上的档案为个人生活,社会、国家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贡献的必需信息。
家庭是每个人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所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8]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个人走入社会处理事物的第一模仿对象。个人在家庭环境中获取了成长与生活的经验,在家庭中个人的片面认知和利己主义才可能会被抑制。在家庭关系中所发生的事情会将长辈与子女联系起来并对双方产生深刻的影响。充斥着家庭生活点点滴滴的家庭档案,是每个家庭的独特记忆。通过家庭档案,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于由功利主义组合到一起的多人群体之间相互制约、彼此猜测的心态,而是真正从情感纽带的作用下感受那份纯粹。从与个体自身关系最紧密的群体——家庭出发,让个人通过家庭档案,在情感层面上做出一次与过去的对话,来坚定自身对于亲情、爱情的信仰。2021年春节档热播电影《你好,李焕英》,以母爱为中心话题,讲述了贾玲本人对已逝母亲的追思与自身情感方面的遗憾。在影片首映后,贾玲本人在个人微博上晒出照片类家庭档案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贾玲母亲有过接触的人们也晒出自己的长辈们与贾玲母亲当年的合照。话题一经传播,网友们纷纷找出自己小时候与长辈们的照片档案,通过曾经定格的真实瞬间触发自己内心对亲情的珍视。诗人余光中有言:“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9]网友们对自己家庭档案的翻阅和回忆,使现代远离亲人在外求学、务工的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填补了一定的情感空缺。基于情感作用向后展望,社会个体参与社会实践而表现出的行为方式绝大多数是受到了家庭成员的影响, 而家庭成员对社会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也恰恰可以通过家庭档案进行反射。[10]除了个人自己的家庭档案会给自己带来情感冲击之外,他人的家庭档案也会带给我们珍贵的情感体验。如江苏省“磨刀老人”吴锦泉的最美家庭档案,吴锦泉是一位依靠磨刀来养家糊口的老人,一次只有几元的收入却从来没有阻碍她奉献爱心、为灾区捐款的脚步。在他的善举被大众知晓后,人们自发去老人那捐款,并多付几个钱,而吴锦泉都细心地记录下这些好心人的姓名和地址,捐款时请红十字会开出票据。这些票据的集合与好心人信息的记录,被评为“江苏最美家庭档案”。[11]吴锦泉也表示愿意将档案全部捐赠给港闸区档案馆永久珍藏。综上所述,家庭档案不仅仅可以给家庭内部成员以情感积极转向,更可以走出家庭,面向社会,给更多人散播温暖,传递正能量。
马克斯韦伯的世界祛魅说充分描述了在“祛魅”之前,人们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束缚自身、过度依赖神化宗教寻求认可,依靠宗族血缘来确定身份的状态。随着封建制度被推翻、宗教的过分神化被认清、宗族血缘随着移居和迁移而淡化,现代人们的精神天地变得更加广阔,追求的选择也更加多样,不会被固有的条条框框所约束。但与此相对应的是,自由度的扩大导致了自由危机,人们精神世界的迷茫逐渐显现,而这一迷茫状态特别体现在大学生的身上。在人的成长经历中,学校,特别是大学对个人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也是近年来高校档案工作一直在强调高校记忆构建的缘故。除了传统的学校大事记、年鉴之外,还应该提供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课业档案。朱彤便提出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中开设校史文化课、毕业生就业教育中开讲档案故事等途径来以高校档案为手段加深学生对未来的憧憬。[12]上海交通大学通过向学生展示名人在校期间的课业档案,激励着当代大学生对于学习过程中严谨、求真态度的追求。东北林业大学也在抖音平台上发布了一段80年代学生做实验的音像档案,向我们展示着那个年代教学环境的艰苦与学生们对于实验的认真态度。不同载体形式的高校档案,不仅为毕业生提供了一段可供回忆的内容,而且为在校生提供了一个树立目标的榜样,使迷茫中的大学生通过前辈们的事迹确定自己的位置以及前进的方向。
在步入社会之后,人们因工作目标或共同的追求形成特定集体。个人对集体记忆的接受使得在社会生活中不仅有我,还有我们、还有他人,而在我们和他人中,我又更加的坚定。这可以总结归纳为个人
在接收集体档案后形成身份认同的过程。从宏观角度讲,身份认同是指社会共同成员对情感、经验、信仰、价值观的共同享有,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13]。身份认同是个人在集体环境中,在认知的基础上与情感发生积极转向作用下产生的结果。对于自身身份认同的不确定和社会共识的模糊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寻求自我成为了现在人在思想境界上的追求。档案因其原始记录性的本质属性,其内容无一例外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在受众能够因其内容而产生情感变化时,这种情感的变化要比因虚构的情节产生的触动更加深刻和长远。在国内外,社群算得上是寻求身份认同的突出群体代表。在档案学科与其他思想的结合过程中,后现代主义最典型的“去中心”与“多元性”特征,使得档案学者开始对档案价值、档案工作属性、档案学理论进行反思与再定义。由后现代主义引发的档案记忆观要求大众的声音被真正聆听,要求边缘化的事物被逐渐发掘。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从自身要发掘边缘群体档案。档案学者特里.库克也曾在档案工作的范式转变中提到社群是档案学的第四范式,是未来档案学的研究中心。在国外,群众基于种族、争端、各种价值取向的问题自发组成社群并形成自身的档案,使得在这一集合下的人群可以通过接收社群档案所记录的内容产生对自我身份的肯定。从今年在加拿大前印第安民族寄宿学校场地内发现儿童尸体事件来讲,最先被销毁的便是这些孩童的档案。消灭一个集体的方式,首先是令其在世界上存在的证据消失。这也从侧面证明社群档案的存在对于佐证集体身份的重要性,是拥有权利的必要保障,是处于国外人权不平等待遇境遇下的基本反抗手段。在国内,农民工群体是比较迫切需要获得身份认同的。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85亿。这样数目庞大的群体在我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农民工的背井离乡、收入颇微、受人偏见的种种境遇使得他们在城市工作或返乡务农都没办法获得舒适生活。在城市的务工过程中,农民工不会受到人民对白领一族相同的尊重感,而回到乡村又会因为与农耕生活脱轨而感觉不适。借助社群档案来来承载农民工的集体记忆使其在集体记忆重现过程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是初衷也是最好的结果[14]。不同于实在身体还是无形心灵上的漂泊无依,社群档案使得我们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时刻能通过与自身境遇类似的人群的过去选择与经历来正视自身的境遇确立存在的意义,达到身份认同。也可以通过社群档案的建立与开放使得社会对这一集体更加了解,更加正视集体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更能从社群档案的内容出发,去理解各类集体的价值诉求以及对合理甚至合法地位的渴求。这不仅仅发生在特殊群体之中,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上,个人处于大大小小的群体中,随着身份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和叠加。每个人都需要从群体档案中获取信息来坚定内心达成身份认同,通过社群档案的发展使外界正视自身的存在,生活更有价值。
“社会化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无助的婴儿逐渐变成一个有自我意识、有认知能力的人,并熟练掌握他或她生于其中的文化的习俗”[15]。在个人社会化的道路上,主要记载社会基本情况的档案,其给个人社会化所带来的影响基本存在于道德规范的遵守、行为准则的执行,是个人成长道路上比较基础的一环。家庭的主要记载家庭内部普通却又温馨的画面,给予人温暖回忆,在无助之时弥补心灵之空白。随着个人迈入校园与社会,其所存在的集体也由少数人变为了由多数人组成,群体压力也随之显现。与压力相对应的更多是迷茫,课业档案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学子度过迷茫期。在社会上,除了个人通过档案对自我认知和个人身份进行把握,更深刻的社会化体现是对社会文化的知晓,形成一定的社会共识,促进社会进步与国家繁荣。每当我们提起奥运的梦之队、乒乓球团体,我们的内心都始终充斥着自豪的感觉,这都是我们的共识。社会的共识与民族的共识达成,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高水平结果,是国家凝聚力的根基。如近年来韩国掠夺中国文化遗产事件,从韩国申报“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16]到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宣称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建议政府恢复汉字并申遗。甚至韩剧《太王四神记》竟然将中国高句丽历史篡改为韩国历史,变相宣称对辽东的领土主权(高句丽原址在辽东)。[17]这些荒谬的事件,都可以通过档案所记载的内容进行考证。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归根结底在于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人们对于由这些档案内容的肯定,既肯定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又强化基层百姓的文化自信,夯实国家整体发展基础。
档案在个人由小到大、由朦胧无知到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社会化三个递进层面上发挥着其他事物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是因为此作用的过程贯穿人的整体发展脉络,由人的社会化过程入手来强调档案的重要作用。不再是仅仅对传统档案利用模式下,对档案的真实性、原始记录性的肯定,而是在档案原始记录性与真实性的基础上探索档案所发挥作用的不同类型。真正从个人出发,不是以静态档案为资本依靠百姓的主动利用来扩展其价值影响面,而是要以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所需为切入点,使档案走进百姓内心,是档案工作在人民层面上价值的最大发挥。在具体的分析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随着阶段不同,发挥主要作用的档案类型也随之变化。也正是因为在每个层面上发挥作用的档案类型不同,引发了对由作用分析导致的档案工作实际工作的思考,特别是对档案资源结构这一方面的合理配置。档案工作要做的不再是古代那种纯粹的为皇家管档,也不是现代单调的为人提供利用服务,而是应遵循为国管档、为党守史、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为人民服务的方面注重以人为本,试图探寻个人成长发展过程中档案可参与的各个环节。这与以往我们所追求的档案证据的神圣性有所不同,人类对档案所记载的内容产生情感变化、人与人之间因为接收到同时期的集体档案而产生情感共鸣,是从身份认同到社会共识的飞跃。在以往的档案馆设立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档案馆都为公共档案馆,其内部档案大部分为公文档案。这就要求档案资源结构不能再以绝大部分为公有档案特别是机关文件转化而来的档案为主,应恰当地拓宽私人档案所占比重,尤其是在个人档案意识得到显著提高的今天,个人档案价值也应该得到相应重视。如果在公共档案馆管理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鼓励更多社会性质的档案机构出现,以他们的发展带动私人档案存储与开发利用形成一定模式。以此来期待私人档案与公共档案的地位从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到了一个在意义追求层面上可以平起平坐的地位。除此之外,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具有档案属性的数据归档也需要得到重视,因为其全面反映了个人在非正式事件与时间跨度上的所思所想,是构成完整人格的必要参与因素。以更丰富、更全面的档案资源为基础,以更进步、更优化的技术方式为挖掘手段,档案才能真正融入进个人生活,在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它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