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郑金霞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方案》)关于高中教学内容改革,提及“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学科大概念”是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和教学核心任务、反映学科本质、能将学科关键思想和相关内容联系起来的关键的、特殊的概念。基于大概念重新建构学习内容的框架,围绕大概念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突破停留在分散的、碎片化知识的层面,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历史认识框架。因此,基于学科大概念进行一轮复习,有助于加深知识理解,提高复习效率。
部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包括三课,即第16 课《两次鸦片战争》、第17 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第18 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此部分内容聚焦于晚清时期(1840 —1901 年)。如果仅仅从单元标题和课程标题上看,这一单元包含我国近代历史时期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每一课内容的独立性都很强,学生很难从中发现因果逻辑关系,也很难从整体上进行准确把握。
而本单元课程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内容,可从本单元提炼出三个核心大概念“侵略”“抗争”“探索”。围绕这三个大概念,教师可重整教材知识,重建内容结构。据此笔者设计了表1:
表1
依据教材,学生填写表1 中空白部分,教师对相关疑难点进行解答,最终使学生在得到相应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思想上也得到升华。有利于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史既是列强侵略中国,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时空是历史存在的方式,是历史的本质呈现,是认识历史的起点,重构历史和对历史的解释都离不开时空观念。所以概念认识与理解必须从时空维度着手。
1.时间阶段特征
如列强侵略的阶段特征:①19 世纪40 至60 年代:列强以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主要国家为英、法、美、俄。主要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代表。②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列强在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国家除英、法、美、俄等国外,还包括德、日、意等国。主要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为代表。近代化的探索则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过程,总体情况如图1 所示。
图1
2.时间的交叉性
如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年)发生在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结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年)后。太平天国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同时外国侵略加剧了阶级矛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借师助剿”,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3.将近代历史放到国际时间背景下进行考查
如《南京条约》中的“五口通商”“协定关税”,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的要求;《马关条约》中的“开设工厂”,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资本输出的反映;八国联军侵华恰恰是在垄断资本主义分割世界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背景下出现的。
1.侵略史
从《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到《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十一口通商,再到《马关条约》的四口通商,列强侵略从沿海深入到了内地;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等说明了加强海权与巩固国防的重要性。
2.抗争史
山东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的焦点,当地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这导致了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特别是德国夺取山东后修筑胶济铁路,加速了北方地区、特别是铁路沿线自然经济的破坏,侵占民田也导致了部分旧式运输工人的失业。同时山东的教会压迫剥削非常严重,民教矛盾也非常尖锐。再加上当时山东天灾频繁,人们挣扎在饥饿、死亡线上。因此19 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
3.探索史
把洋务运动主要企业标在地图上,会发现它们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原因:①长江中下游地区商业较为繁荣,能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资金;②洋务派的地方代表人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的主要势力均在这一地区;③洋务运动的重要目的是“剿发捻”,而太平天国的统治范围正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故在此地开展洋务运动,可直接威慑太平天国政权。④便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因为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多位于该区域,外商及西方先进技术主要集中于通商口岸地区。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在复习中,教师要善于将唯物史观灵活运用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教师教学时可运用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来解释维新变法的托古改制。当时正处于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洋务运动的破产,宣告了在器物上的探索的失败,再加上西学东渐,西方思想的传播等,都决定着要从制度上进行革新。“托古”的原因,又恰恰是当时东西交汇、中外碰撞的体现。康有为受儒学传统及当时面临的危机影响,领导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从而使变法打上了“托古改制”的烙印。
另外还有唯物史观动机与效果论认为,动机与效果统一的过程,就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由于事物是复杂的,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又由于主观和客观之间经常存在着矛盾,所以有时好的动机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依据动机与效果论,分析各阶级救亡图存所进行的系列探索,可得出相应的启示,如表2。
表2
在高考中,出现了大量新材料、新情境试题,这类试题需要学生利用教材所学知识迁移进行正确解答。
例.(2021·全国乙卷·28)1898 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C)
A.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
D.西学深入民心
【解析】本题是情境类试题。从1898 年这一时间信息可以迁移“戊戌变法”知识。根据“新学书”面临亏损的材料信息,首先排除D 项。从“经学书犹有人买”这一信息可以看出儒学地位并未颠覆。康有为托古改制,无颠覆儒学地位之意,而是利用儒家学说,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故A 项不正确。百日维新是清政府的自救改革,其大背景是《马关条约》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状况,但题干材料的信息是“经学书”“新学书”的销售情况,与大背景无关,B 项不正确。1898 年下半年的几个月时间里,出现百日维新,“废八股,改试策论”后出现戊戌政变,而戊戌变法失败,这导致出现题干材料所言的情况。故C 项正确。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根本动力,是知识迁移的必要条件,学生在学习中应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教师也必须把创设问题情境作为重要的施教方法。下面举两例加以说明。
李鸿章曾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有何术能负其责?”
(1)文中的“破屋”指的是什么?
(2)“破屋”之“破”主要表现在哪里?
(3)李鸿章“一辈子”办了哪些“事”?任举2 件并作简要评价。
(4)李鸿章自诩为“裱糊匠”,但也有人称其为“开拓者”。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1)清王朝(或大清国)。
(2)如:政治制度的腐朽没落;生产方式的落后;思想观念的陈旧;文化科技的滞后;军事力量的薄弱等。
(3)如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幼童留洋等。
(4)“裱糊匠”说:在不改变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进行一些近代化的改革;试图以此维护封建统治;自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其改革也不可能取得质的飞跃;李鸿章也似乎深知这一点,故此一说,是有其道理的,但洋务运动毕竟走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实质性的第一步,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推动中国生产方式的变革、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发生、开创新式教育模式等方面具有许多“开拓性”的地方。
【设计意图】以当事人李鸿章的话作为情境,调动学生所学有关洋务运动的知识,实现对洋务运动目的、内容、评价的掌握与有效迁移。
材料一长时间来,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影响广泛而深远……近20 年来,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时下又流行一种意见,戊戌变法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使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会,乃至指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激进主义”的带头羊。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材料二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 年12 月7 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先后有哪几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用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1)保守;近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激进。
保守:借助儒家思想;单纯依靠皇帝;不敢反动群众。
近代化的可或缺的一环: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或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宣传西方民主思想。
激进: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缺乏改良的社会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充分的思想动员。
(2)是当事人的陈述,具有主观色彩(或偏见),影响历史真实。第一手材料,应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
【设计意图】从观点情境出发进行设计,做到论从史出,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保守可从维新变法的局限性进行分析;近代化则从政治的民主化角度去作答;激进则从其超越经济基础角度来讲。关于历史研究的问题,历史研究分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映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是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
从上述两例来看,它们同属于大概念“探索”史的一部分,在复习中除了用史料分别进行问题情境设置外,还可以通过史料比较得出异同点,如近代化开拓角度的不同,阶级属性不同,救亡措施不同等。在知识迁移上既要做到对下位概念理解透彻,又要做到对上位概念规律把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