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的荒诞 内心的真实
——谈《阳台》中的仪式性手法

2022-01-19 07:04:14王韬汇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仪式性热内警察局长

□王韬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为荒诞派剧作家,热内作品的荒诞性体现在戏剧仪式化的风格上。热内运用仪式性手法揭示假象,展现存在的荒诞性以及虚无性。作为他的戏剧作品之一,《阳台》是继《女仆》之后的一部具有仪式化风格的作品,里面的人物只有在扮演仪式的幻觉中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与《女仆》不同的是,《阳台》中的扮演仪式是独立的、隐秘的,展现了每个剧中人独特的内心世界。

一、《阳台》中仪式性手法的体现

《阳台》中仪式性手法首先体现在人物的装扮上。在《阳台》中大阳台俱乐部的老板伊尔玛给客人提供各式各样的服装和道具,而客人穿上了特定服装,使用了特定的道具,就好像真正变成了他们想扮演的角色。如在第一场中有关于“扮演主教的演员足蹬高约半米的厚底戏靴……披着斗篷的双肩被极度加宽……无檐帽式的教冠”的描写。另外,“主教”不止一次提及“首饰”“花边”,在衣服被脱下后,他又说了“首饰、教冠、花边,特别是你,金色的斗篷,让我远离俗世”[1]。只要穿上主教华丽的法衣,照着镶金边的镜子,这位扮演者似乎就成了真正的主教。他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甚至当伊尔玛要给他换掉衣服时,“主教”哀求她再等一会儿。第三场中,一位扮演将军的人对服装的要求很高:“还得有马刺,有马刺吧?我交代过你们要在我靴子上钉上马刺。靴子是棕红色的,对吧?……好的,是沾着泥的吧?”穿着沾着泥的有马刺的棕红色靴子,穿着夸张的肩垫,化着浓厚的妆容,拿着马鞭,扮演者就好像成了真正的将军。这些服装和道具不仅是权威象征,也是做扮演仪式之人心中所渴望的装扮。

其次,《阳台》中的仪式性手法体现在言行的模仿上。俱乐部里,模仿者说着与角色相符的言语,做着与角色相符合的动作。如《阳台》第一场中“主教”说着神学的话语,或是虔诚地祈祷,或是聆听人们的罪行,甚至当脱下主教服,换上常服后仍然对着镜子进行主教的表演。第二场中扮演法官的人拿着法典,对女贼进行严厉审判,以显示自己作为法官的权威。剧中重复写到法官“操着戏剧腔,读着法典”。第三场中扮演将军的人总是说着关于战争的话题。他以一个将军的口吻说话。比如伊尔玛迟到时,他严肃地说:“您总算是来了!迟到了半个小时。比输掉一场战役的时间还长。”到最后,演到将军在战争中英勇就义时,扮演者竟不忘向观众敬礼。这就如同古代祭祀仪式中的巫师,穿上特制的天神服饰,做出一系列夸张的动作,好像这样能够代替天神去施行法术,完成人们的心愿。

再次,《阳台》中的仪式性手法体现在他人的配合上。仪式需要配合者,而仪式只有被人参与、知晓和认同后,才能使仪式的观念“实体化”。比如在《阳台》第一场中,配合“主教”的是一个有“有罪”的人,他要向主教忏悔,才能让“主教”完成仪式;第二场中配合“法官”的人是一个“女贼”和“打手”。现实中法官的主要职责是审判,决断他人的罪行,所以“法官”到最后恳求女人承认自己的罪过,承认其“小偷”的身份,以寻求自己法官身份的认同感。他说:“要是没有法官,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啊,但要是没有小偷呢?……这将是多么可怕……只要你一直好好演下去,随你怎么让我苦苦拷问、气急败坏、唾沫横飞、大汗淋漓、声嘶力竭,匍匐在地……”在扮演仪式中配合的人同时还是观众,因为仪式被观看才能证明它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些人的配合,其他角色什么也不是。正如《阳台》中第九场警察局长说的:“你们之所以是你们这个样子,法官、将军、主教,是因为你们以前就渴望变成他们,渴望人们知道你们变成了他们。”因此,做仪式之人需要有配合者、见证者,他的仪式才会有意义。

最后,《阳台》中的仪式性手法体现在“献祭”上。在《阳台》第九场中,祭祀陵墓厅里的扮演警察局长的革命者罗杰,对自己的阉割是整场扮演仪式的高潮。他把自己当作祭品献出的原因是他无法在现实的革命中反抗警察局长,所以他只能以仪式的形式阉割扮演警察局长的自己,就像阉割了他的敌人。这跟热内的另一部作品《女仆》类似。《女仆》中两个女仆趁女主人不在家时轮流扮演她们的女主人,她们既羡慕又嫉妒女主人。因此,她们一个扮演女仆,一个扮演女主人。最后,其中一个女仆喝下有毒的茶,葬送了自己,也在幻想中杀死了女主人,借此来实现自主的报复。上述两种行为不难让人联想到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著作《金枝》中提到的交感巫术仪式。其中一条叫作“相似律”,指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据此,巫师仅通过模仿就能够实现任何目的[2]。弗雷泽也在书中列举了做出与敌人模样相同的小木偶并设法加害它的行为。这与热内的《阳台》《女仆》中先扮演他人再将自己毁灭进而实现报复的行为一致。

1971年版《阳台》剧照

综上所述,读者可以看到完整的仪式步骤。从仪式最开始的装扮准备工作,到装扮过程中的言行模仿以及参与之人的配合,直到仪式的高潮部分——献祭[3]。献祭也可以理解为死亡,因为剧中卡门对罗杰说过:“这里的剧本都可以归为同一个主题……死亡。”

二、《阳台》中使用仪式性手法的作用及意义

热内在《阳台》这部作品中运用仪式性手法来表现存在的虚无性和荒诞性,其作用及意义可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使用仪式性手法是对现实的讽刺与反抗。角色的行为本身就是一场仪式性活动,因为他们不满意自己在现实中的身份却又无力改变,所以自己想扮演的人物在现实中却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尊严,以此来实现愿望[4]。比如扮演“主教”的人认为主教这个角色的地位最高,通过扮演这个角色获得自己在现实中达不到的优越感;扮演“法官”的人审讯小偷,通过扮演这个角色满足权力欲望;扮演“将军”的人骑在由妓女扮演的马匹上,实现了自己成为英雄的愿望;扮演“警察”的罗杰一是为了实现自己革命失败后对权力的渴求,二是以毁灭自己来报复警察局长。当他们脱下服装,离开妓院,又变回现实中的自己了,但他们什么都没有改变。从更深的层面讲,作者想通过这些嘲讽强权者,表现下层被压迫者的无奈,而他们只能通过扮演达成愿望,做无用的反抗。

其次,使用仪式性手法产生间离效果。作者使用剧中的角色扮演仪式构建出了一种假定的真实世界,让扮演者沉浸其中,相信自己就是所扮演的人,再让这种假定的真实被破坏,更揭示出它的虚无[5]。比如《阳台》第一场中,伊尔玛时不时在门口提醒扮演主教的人时间快到了;第二场中隔壁东西掉在地上的响声,打断了“法官”的表演;第三场中“将军”突然暂停扮演,“突然他停住了,好像有什么想法让他很忧虑”。这样的写作手法不仅打断了演员的表演,还使观众从戏中跳出,产生间离的效果,在人们快要沉浸其中时又让他们发现整个过程只不过是虚构的。作者通过这种若即若离的方式揭示了存在的虚无性和荒诞性。

再次,仪式性手法的使用颠覆了传统仪式的属性。与传统仪式不同,《阳台》中的扮演仪式从头到尾都透露着不正经,因为它的形式并不是庄严、圣洁的,而有一种戏谑的感觉。比如仪式是可供人消费的,顾客只要消费要求就能被满足;仪式的地点是妓院的包间,而扮演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一到,就必须停止;使用的服装被夸张化,“高约半米的厚底戏靴”“化着浓妆”,这并不是常人的装扮,倒有点儿像游乐园里负责逗笑的小丑;配合仪式的人的身份是妓女以及妓院老板的姘头;仪式中的角色属性对换,例如,“法官”趴在地上哀求妓女承认罪行[6]。《阳台》中的扮演仪式颠覆了传统仪式的属性,将传统意义上严肃的仪式变成了低俗的扮演游戏,十分荒诞。

最后,仪式性手法有利于内心的宣泄。虽然《阳台》中的扮演仪式是假定的,但参与仪式者产生的心理效应却是真实而强烈的。在做仪式时,参与人员进入一种迷狂、忘我状态,不仅坚信他们的行为具有某种效果之外,还能实现放纵、宣泄自我的目的。如在第九场中,罗杰在扮演警察局长时,听着“奴隶”对他的歌颂,完全沉浸其中,“(越来越兴奋)一切都在谈论我!一切都在呼吸着我,都在崇拜着我!我的故事终将被写成一页光辉的历史,被阅读。”到最后,罗杰认为“他的命运和我的命运混淆了……”连真正的警察局长看到罗杰阉割自己后,都说:“演得好。他相信已经被我灵魂附体了。”这些扮演者在扮演角色的仪式中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摆脱了现实,满足了内心的欲望。虽然并不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实现了愿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嫉妒、报复、受虐心理是强烈的,需要通过仪式宣泄出来。不仅是角色的心理,舞台表演在观众眼前呈现出来,也成为一种仪式。这与阿尔托“残酷戏剧”的理论有相似之处,他推崇东方戏剧的仪式性,用舞台条件来震撼观众的心灵,使观众领悟现实中的“骗局”。只不过热内不是用残酷的外部景象来使观众震惊,也没有去分析角色的心理,而是以一种游戏形式——扮演仪式,让观众体会到角色的情绪,从而影响自身的心理[7]。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人们只有在热内的描写中,才能同角色一起进入相对自由的情境中,淋漓尽致地宣泄自身情绪。

结 语

热内在《阳台》中将庄严的仪式和低俗的行为结合在一起,使戏剧变得荒诞。表面上,他运用仪式性手法写出的荒诞行为是非理性的,是虚幻的,但是他刻画的人类孤独、充满罪恶的内心世界却是真实的。可以说,《阳台》是他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清晰认识。热内看透了现实的荒诞,才用幻觉将其包裹,以此进行一种心灵的宣泄。

猜你喜欢
仪式性热内警察局长
伦敦警局丑闻连连 局长引咎辞职
无解的圈套
散文(2022年10期)2022-01-01 19:14:44
论“朗达羌姆”的起源及其仪式性
镜像人生
参花(下)(2019年12期)2019-12-19 02:15:48
“阶级叛逃者”(transfuge de classe)或“渴求叛逃的人”
湘西苗族舞蹈的仪式性特征解析
丝路艺术(2017年6期)2017-04-18 13:59:11
共享、共情、共识
活力(2016年6期)2016-06-22 01:43:27
追梦与追悔
论让—皮埃尔·热内前期电影中的父权隐喻
艺苑(2014年2期)2014-05-26 16: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