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2-01-19 13:44杨国臣戴秀青温志园湛江科技学院广东湛江524255
商业会计 2021年24期
关键词:审计学课程目标文科

杨国臣 戴秀青 温志园(湛江科技学院 广东湛江 524255)

一、引言

大数据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审计行业面临新的挑战,现有的审计理论和技术难以适应和满足新时代的环境,审计人才也存在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不足、人工智能技术欠缺、综合经管能力不够、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大多数审计人员还停留在运用传统的审计理论与方法解决审计的新问题。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社会各方对审计人才的需求[1]。

2018年,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和贡献水平,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2018年教育部经济和管理类教指委主任委员联席会议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苏州召开,会议聚焦“新时代、新文科、新经管”,对新文科建设和卓越拔尖经管人才培养进行了部署。2020年11月4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全面部署。2021年3月2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为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新文科围绕人才培养、新知识产生目标展开,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审计学专业作为文科类经管重要专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应紧跟新文科建设要求,对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完善与优化等进行思考。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重中之重,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与否。基于此,本文对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展开研究,针对目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办学目标模糊、缺乏自主权、评价体系陈旧、学科交叉性差等问题,结合新文科的建设要求,探讨审计学专业课程建设路径,以期为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新文科对审计课程建设的新要求

(一)思想意识方面。新文科的思想要求审计学专业建设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此在指导思想方面,要把思政元素融入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审计人才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用正确的思想来引导审计职业生涯,在审计工作中成为一个有情怀、有格局、有道德的新文科审计高素质人才。

(二)评价体系方面。新文科背景下,审计学专业建设应当着力培养一流审计人才,为此需要消除功利、浮躁的唯排名的办学风气,建立学术共同体评价体系,各个高校注重特色发展,在评价课程质量、教学质量时不以论文或杂志档次为标准,多元评价,重视审计专业的办学质量和特色。

(三)办学制度方面。新文科审计课程体系建设首先需要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提高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建立新时代、新文科、新办学制度。与此同时,学校同样需要注意到各个专业建设的自主权问题,提高各个部门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四)学科和专业布局方面。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社会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审计人才,新文科建设要求推进审计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新文科审计学专业建设要以培养拔尖人才为目标,推进审计学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

表1 新文科背景下审计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新要求

三、新文科背景下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路径研究

(一)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素分析。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五个方面[2]。这五个方面以课程目标为中心,各自有其内涵、特点和意义,每个方面各自独立,互相影响,构成统一的整体。中心目标能否实现依靠这五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和每个方面的作用的充分发挥,其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素

(二)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分析。

1.审计学专业课程目标分析。审计学专业课程目标设置应与新文科建设、社会需求相契合。不同类型的学校具体目标各不相同,财经类院校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面对的往往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将培养经济管理型财务审计专业人才作为重点[3]。而综合性大学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要将培养研究型高层次审计专业人才作为重点。

2.审计学专业课程内容分析。以就业为导向,凸显应用型本科的审计技术,关注学生的审计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课程内容的规划和安排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综合考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要结合审计学专业本身偏实践的鲜明特点,关注前沿学术理论,并与审计实践相融合,以促进现代审计技术的长足发展与进步,培养出新文科理念下的新型审计人才。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在教学时要时刻关注相关领域的变化情况,把大数据与审计、人工智能与审计、区块链与审计的相关课程引入教学体系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和学习水平。

3.审计学专业课程结构分析。在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五个要素中,课程结构是根据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安排的,是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关键步骤,使课程内容向教学成果转化,科学安排课程结构,才能保证后续课程的进行,是实现课程目标和教育目标的关键。具体来说审计学专业课程结构是围绕前面的目标要素而设置,主要由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组成,前面两种都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4.审计学专业课程实施分析。此要素是前面三个要素付诸于实践的必经环节,再好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结构都要经过实践才能实现,否则就是空想。课程实施通常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实施,两个层面都会因为实施主体、内容、方法的不同而各具特点。两个层面的实施主体和内容为:一是国家根据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指导全国各个高校的课程实施;二是各高校根据审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具体实施的过程以及教师课堂上的一线教学工作做好实施计划。课程实施是对教学效果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因素,受参与者、实施方式、实施媒介和实施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要保证实施效果,就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展开具体分析,制定优化或改革措施,针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实施方式和方法,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5.审计学专业课程评价分析。课程评价是通过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来检验课程目标是否实现的手段,并在评价过程中发现问题、反馈问题、修正问题、调整目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评价判断模式。审计学专业课程评价的具体方法为:一是确定评价主体——参与审计学课程学习的学生和教学的教师,在评价时避做到既注重数量指标,又注重质量指标,灵活评价;二是明确评价定位,从注重结果性评价转为注重过程性评价[4];三是坚持重自评、重能力的评价思想,自评是相对于他评的,他评是被动的,而自评是主动的,在学习中主动更重要,重能力是相对于重知识而言的,因此应注重审计技术掌握情况的评价。

四、案例仿真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以A校审计学专业为例,对其在新文科顶层设计的指引下,就业导向的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仿真分析。A校审计学专业是新增设的专业,根据新文科建设的新要求,具体的实施路径如下页图2所示。

(一)课程目标。A校的建校目标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既有工科专业,也有文科专业。根据学校学科分布特点,具有创建理工、管工相结合的平台的优势,将新工科建设作为基础保障,将新文科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其中,促进工科、文科专业交叉融合,建设审计人才培养核心课程体系,培养一大批熟练掌握审计技术的新型的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围绕着A校建校目标,结合新文科专业布局要求,审计学专业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应包括:一是审计基础理论、方法、技术和实务方面的课程;二是三大主体审计(国家、社会、内部审计)的课程;三是与其他学科融合的课程,如工程审计、管理审计、环境审计等;四是极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课程,如《审计无人机的应用》《大数据审计技术》《人工智能与审计》《区块链与审计技术》等,具体的课程结构如下:

图2 案例仿真分析图

1.通识课。一是通识课必修课。主要有思想政治类、方法技术工具类、其他类,体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理学、大学英语、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国近代史、数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创新思维训练、体育等课程。二是通识课选修课程。一般包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人文科学类、艺术审美类、工具及其他拓展类,具体由学校和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学习的课程。

2.专业课。一是专业课必修课,是获得审计学学士学位必须全部学习的课程。一般包括审计史、审计学原理、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学、社会审计、环境审计、统计学、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企业财务审计、审计法规、经济法、税法、会计信息系统、金融企业会计、人工智能与审计等课程。二是专业课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学分规定、学习兴趣来自主选择,有国际审计、经济效益审计、金融审计、海关稽查、商业财务与分析等课程。

3.实践课。审计学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践课是重要课程,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关键过程。主要包括以下课程:审计实训、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财务管理实训、会计大数据基础实训、管理会计实训、纳税申报实训、ERP沙盘模拟经营实训、区块链原理及应用、财务共享实验、涉税服务实务、银行专业实务、业财融合信息化、内部控制实训、创新创业实践、审计无人机的应用、大数据审计技术、区块链与审计技术、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等。

(三)课程实施。

1.参与者。参与者有国家、审计学专家和学者、一线教学教师、学生。国家在宏观层面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实施的总体方向性的指导;审计学专家学者对国家政策进行解读并向一线教师传达和指导,一线教师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实施者,通过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反馈,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也是实施的参与者,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要不断地与教师互动交流,探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实施方式。根据A校审计学专业学生不多的特点,可以采取审计学专业理论授课学习同时到审计师事务所校外社会实践的方式。理论授课可以是线下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课堂中可以以案例讨论方式讲授,也可以采取学生分组演讲的课堂竞赛形式。实践授课可以是参加各种竞赛的方式,也可以聘请专家开展学术讲座方式等。

3.实施媒介。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也进一步发展,课程实施媒介较传统的实施媒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A校的实施媒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审计教材编制、设计一体化、系统化、智能化;二是审计教材类型电子化、数字化;三是审计教材载体多媒化、虚拟化、网络化;四是审计课程内容社会化、职业化等。

4.实施环境。实施环境包括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校内环境,在财力上,要提高资金支持力度,增加审计学专业所需的教学软硬件设施投入;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建设,建设健康、乐观、团结的学习氛围等。校外环境则是加强A校与企业的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促进产教融合发展等。

(四)课程评价。新文科建设提出了建立新的评价标准、体系的要求。A校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客观、科学的评价。一是评价主体——国家可以根据A校审计学专业教师的专业比赛获奖情况、学生的就业情况、教师的学术研究情况、审计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情况、产交融情况、校企合作情况、服务社会情况等多维度进行评价。一线教师对学生评价应该根据学生的各方面表现来综合评价,可以采用期末成绩60%、平时考勤10%、平时作业10%、平时课堂表现10%、校外实践10%的比例的方式对审计学专业的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进行评价,其中具体的比例或者项目应该根据课程的性质、内容、重要程度等灵活调整。评价主体—学生可以对教师、学到的知识、课程的内容、与实践的紧密性、前沿性等做出多维度的评价。A校领导可以根据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论文、就业情况等多方面来评价。二是评价定位应注重过程评价,注重自评,注重能力评价。在评价时,把评价分配到审计课程的过程中去,以过程评价为主,过程中严格要求,狠抓纪律、硬抓质量,具体到每一星期、每一项目、每一次课上。重视学校、教师、学生的自评情况,以评促改、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知识方面,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程度。

五、结语

新文科审计专业建设应实现审计学科建设的目标、原则、方法、保障的有机统一。一是目标。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审计课程体系建设应当以丰富的审计理论为支持,一方面要使审计人才积累更深厚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坚持理论发展和创新,牢记新文科的建设使命,培养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拔尖审计人才。二是原则。审计课程体系建设需要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以立德树人为原则,使学生走向社会从事审计工作时能够坚持客观、真实、正真的信念,坚守职业道德,做到知行合一,具有创新精神,为我国审计理论、审计实践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是方法。首先,以问题为导向,秉承解决审计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路去设置课程、构建课程体系;其次,促进审计与其他学科交流和互动,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学术互动氛围,积极打破僵局与边界,促进审计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交叉融合。创新各学科的研究方法,扩大研究边界,推动各学科、各专业融合发展。四是保障。审计课程体系建设是审计人才培养的保障,在新文科背景下审计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实施和评价都要做出更新和调整,特别是评价体系,它是建设水平和质量的保障,需要多元评价,不同学科应该有不同的标准和评价权重,以保证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猜你喜欢
审计学课程目标文科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专业认证视域下高师院校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对审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基于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审计学教学改革研究
孙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