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道 丁一帆 谢师旅 冷文飞 蒋晓凤*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408399
风湿病是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等外邪趁虚侵袭,造成经脉气血不通不荣,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麻木、重着、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变形,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1]。风湿病的病名是在1986年卫生部主持的中医证候规范学术会议上确定的,它包括中医传统的痹证、痹病、风湿和因风寒湿等邪引起的肢体、关节病变。《类证治裁》是由清代林佩琴集百家之言所著,该书既体现理论和临床,又体现继承和创新,其对各种“痹”做了鉴别,并列举有效处方,条理清晰,切合实用,注重补助真元,调畅气血脉络。在《类证治裁》卷之五的痹证论治、痛风历节风论治、鹤膝风论治和卷之六的肩背手臂痛论治、腰脊腿足痛论治等篇章充分体现了林佩琴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经验[2]。本研究分析《类证治裁》治疗风湿病用药规律,挖掘古医书学术思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1 数据来源 收集《类证治裁》中治疗风湿病方剂,主要分布于卷之五的痹证论治、痛风历节风论治、鹤膝风论治和卷之六的肩背手臂痛论治、腰脊腿足痛论治。
1.2 数据规范 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三五”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3]为标准,中药名称规范如将“萆”规范为“萆薢”,“独”规范为“独活”,“浓朴”规范为“厚朴”,“丹皮”规范为“牡丹皮”等。
1.3 数据录入 由2位研究人员于Microsoft Excel 2019录入方剂,并交叉核对,当出现分歧时通过讨论决定,确保录入信息准确无误。
1.4 数据的量化 对整理的数据进行二分类变量数据转换,即在方剂中出现的中药,按“有=1”,“无=0”赋值[4]。
1.5 数据挖掘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对158味中药使用频次、频率、功效类别、归经等进行统计。采用SPSS 26软件对频率>10%的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以组间联接作为聚类方法,区间为Pearson相关性,使用树形图显示数据结果。关联规则用SPSS Modeler 18中的Apriori算法对高频中药进行分析,最低条件支持度为10、最小规则置信度为80%,找出常用药对。
2.1 用药频次、频率、类别、四气五味、中药归经分析 纳入119个方剂中共使用中药158味,累计使用总频次1002次。在119个方剂中使用频率>10%的高频中药共20味,并计算其出现的频次。详见表1。方剂中主要应用补虚药、解表药和活血化瘀药。见表2。四气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温性药物,如图1所示;五味使用频率以辛、苦、甘为主,见图2;中药的归经以肝、脾、肺、肾为主,如图3所示。
表1 在119个方剂中使用频率>10%的高频中药
表2 各类别药物使用药味数、频改、频率表
图1 四气雷达图
图2 五味雷达图
图3 十二归经雷达图
2.2 中药聚类分析 依据上述分析结果将20味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的结果如图4所示。树形图提示,当聚类方法为组间联接、区间为Pearson相关性,可将20味中药分为5大类:第Ⅰ类为杜仲、牛膝、熟地黄、附子、肉桂;第Ⅱ类为生姜、大枣、陈皮、甘草、白术、人参、白芍、茯苓;第Ⅲ类为防风、羌活、川芎、当归、独活;第Ⅳ类为苍术;第Ⅴ类为川乌。
图4 高频中药聚类分析结果
2.3 关联规则分析 连接两个中药的连接线越粗表示两中药之间的配伍应用强度越强,提示关联规则越有价值,见图5。按支持度百分比进行降序排列,选择前10组常用药对搭配。见表3。
图5 中药组成网络图
表3 药物关联规则表
中医对风湿病病因的认识在《内经》即有记载,《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代表了古人对风湿病外因的认识[5];而《灵枢·百病始生》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这是对风湿病内因的认识。即正气不足是引起风湿病的内因,属于本;而风寒湿邪则为风湿病的外因,属于标;标本兼具是导致风湿病的原因。风湿病的病名从开始的“痹证”发展为“痹病”,再到现在的“风湿病”,标志着中医对风湿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中藏经》中认为痹证的主要病因为情志失常、饮食所伤、劳倦过度[6]。《金匮要略》则认为痹病的发生与营卫气血失调相关[7]。宋代《圣济总录》首次提出痹病的发生与当年之气相关。金元四大家张从正认为邪气为其根本原因,治疗上主张攻逐邪气;朱丹溪认为风寒湿为其诱因,而“血虚内热”为其内因[8];李杲认为脾胃虚弱是其病因之一[9-10]。明清时期的《类证治裁》首次将痰瘀血引入其病因[11]。现代路志正教授认为风湿病的病因病机复杂,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路老认为风湿病主要内因是内伤脾胃,气血生化乏源[12]。
本研究纳入《类证治裁》治疗风湿病的方剂共119首,涉及药物158味,用药总频次1002次。经过统计得出高频药物为甘草、当归、茯苓、川芎、白术、防风、生姜、羌活、白芍、人参、牛膝、熟地黄、肉桂、苍术、陈皮、大枣、杜仲、川乌、独活、附子20味中药。甘草能调和诸药,同时濡养筋脉、缓急止痛、利关节屈伸[13-14]。当归、川芎能活血、止痹痛,与白芍、熟地黄共同组成名方四物汤,本方出自《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具有补血活血之功[15]。茯苓、白术、人参与甘草配伍即为著名的补益剂四君子汤,具有补气健脾之效,白术、陈皮可增强健脾之功;大枣可补中益气,可防肉桂、附子燥烈太过,伤及阴血[16]。清代《本草汇言》云:“防风,散风寒湿痹之药也”;羌活和独活为临床治疗风湿病常用药对,与苍术同用,可增强祛风湿、除痹痛之效[17]。牛膝、杜仲可补益肝肾、强壮筋骨[18-19]。肉桂、附子均为辛、甘、大热之品,具有温经散寒,疏通诸经,用于寒湿痹痛[20]。乌头与附子同源,乌头偏于行经散表、祛风除湿,止痛效果佳;《金匮要略》所载乌头汤为临床治痹重要方剂[21]。
中药的药性以温为主,温热药能温中散寒、温经通络,可用于治疗风寒痹证。五味以辛、苦、甘为主,解表药多具有辛味,治疗因外邪引起的风湿病;苦能燥湿,甘能补益、和中、缓急止痛,通过补虚、燥湿治疗风湿病。分析显示药物多归肝、脾、肺、肾经,因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而风湿病主要影响筋、骨、肌肉,故与肝、脾、肾相关,治疗多从三脏入手;风湿病外因多为感受风寒湿邪,外邪侵袭,首先犯肺,故治疗可从肺论治,应用解表药驱散外邪。
119个方剂中共涉及18种中药类别,其中使用频次大于100次的有补虚药、解表药和活血化瘀药。风湿病以人体正气不足为本,可表现为肝肾不足、气血亏少,且风湿病多缠绵难愈,病程长,日久加重人体正气的损伤,导致风湿病患者多体虚,故风湿病治疗以补虚为主,分析提示用药类别频次最多为补虚药与此相符,通过分析发现《类证治裁》喜用四君子汤和四物汤补益气血。感受风寒湿等外邪为致病之标,因此配伍解表药清除外邪,《类证治裁》常用解表药有防风、生姜、羌活、桂枝、白芷、麻黄、升麻等。配伍活血化瘀药以通利血脉、活血散瘀,林珮琴《类证治裁·痹证》曰“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故其治疗风湿病常配伍川芎、牛膝、没药、乳香、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第Ⅰ类由杜仲、牛膝、熟地黄、附子、肉桂组成聚类方组,有桂附地黄丸加减之意,附子、肉桂温补肾阳,熟地黄补益肾阴,配合杜仲、牛膝补益肝肾、强筋骨;第Ⅱ类为生姜、大枣、陈皮、甘草、白术、人参、白芍、茯苓组成,为四君子汤加味而成,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补气健脾,配合生姜、大枣、陈皮、白芍顾护脾胃;第Ⅲ类由防风、羌活、川芎、当归、独活组成聚类方组,为羌活胜湿汤加减而成,方中防风、羌活、独活能祛风寒、止痹痛,当归、川芎则具有活血、止痹痛之功;第Ⅳ类为苍术,其长于祛湿,故湿盛者优宜;第Ⅴ类为川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
从关联规则分析,按支持度降序后关联度最高的药对为“甘草-白术”,两药合用可加强健脾益气之功;其次“甘草-生姜”“甘草-白芍”“甘草-陈皮”“生姜-大枣”均可顾护脾胃;而“川芎-独活”与“当归-独活”配伍可补血与祛风除湿,能通痹止痛;其余常用药对为“甘草-独活”“茯苓-泽泻”。
综上,本研究对《类证治裁》所载治疗风湿病119首方剂进行分析,高频药物有甘草、当归、茯苓、川芎等;该书治疗风湿病以补虚药为主,善用四君子汤和四物汤加减补益气血,配合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和祛风湿药等;所使用中药的四气以温为主,五味以辛、苦、甘为主,多从肝、脾、肺、肾经进行治疗;将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可聚为5类,组成新的处方;常用药对为甘草-白术、川芎-独活、茯苓-泽泻等。本研究总结出的《类证治裁》治疗风湿病用药规律对临床用药及研发新药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