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非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创意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以服务区域文旅产业经济为主,培养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区域非遗文化扎根于地方文化特色,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土壤。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非遗文化作为城市名片,结合了文旅市场的发展,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教学素材、文化内涵和精神指引。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非遗文化的相关项目,以服务区域文旅市场为教学目标,以挖掘区域文化市场特色及城市文旅业潜力为发展方向。
国家文旅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推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邀请非遗传承人进入有资质的高校,这为非遗传承人和高校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另外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培训,主要局限于非遗文化背景知识普及、非遗文化项目技艺展示等,而较少能上升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与高职教育相结合的理论高度。
教育思想保守,协同意识淡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参考本科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故与高职办学目标有所偏离。高职教师缺乏教学改革的勇气,教育思想保守,与非遗传承人的协同合作浮于表面,仅局限于引进非遗传承人来上课,普及非遗文化和作品,或展现制作技艺。高职教师未深入与非遗传承人共同探讨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解构非遗文化项目,融合到教学内容之中,落到实际教学中。
双方合作缺乏协同驱动力。专业教师与非遗传承人在教学项目融合过程中,缺乏协同创新的驱动力。外部驱动力上,艺术设计学院从学院层面邀请区域的非遗传承人来普及非遗文化,但未有效地搭建传承人与专业教师沟通的平台,从教学改革、教学实践、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政策鼓励与支持。内部驱动力上,由于专业教师与非遗传承人双方缺乏沟通和深入认知,导致双方合作协同的意愿不足,在遇到困难与波折的时候,克服困难的决心不够坚定。
2017年《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发布,振兴传统工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和“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成为重要目标。这在政策上为高职艺术设计与非遗文化相融合指明了方向。高校艺术类院系应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特质,使中华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动地方优秀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1]。
非遗文化项目和艺术设计课堂教学融合。教学团队从非遗文化项目内容相关的造型、外观、色彩、材质肌理等角度入手来解构非遗文化项目,专业教师经过学院搭建的沟通平台,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和教学设计的探讨,并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目标,将解构的非遗子项目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地方非遗文化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课堂提供教学案例和教学项目。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对非遗文化项目进行再开发,对非遗手工艺作品进行实验性的创新尝试,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非遗文化项目和校园文化相融合。校园文化建设是营造全方位式的环境,学生在学习知识之余,能在校园中沉浸式的体验精神环境和人文氛围。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同时职业教育以服务地区经济为主旨,故结合多方面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的人文建设当与地方文化,特别是地方非遗文化相结合,形成无形的人文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品牌需要合理创新的思考,以校园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促使校园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进而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教学目的[2]。地方非遗文化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素材和项目,提供精神文化建设的食粮,如工匠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等。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地方非遗文化提供普及宣传的场所和环境,为学生深入了解学校所在地的地区文化特色、地方文旅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便捷途径。
艺术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与校园文化融合。高职艺术设计课堂以项目教学为导向,以完成设计作品为主要考核方式。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者可以为艺术教学课堂提供美化校园人文环境的实际项目,并提供资金、场地等支持,为学生的艺术设计作品落地提供方便。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项目,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作品,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作品支持。最终通过学生的非遗文化相关的设计作品来提升非遗文化在全校范围内的影响力。
将非遗文化、艺术设计课堂与校园文化这三方面相互融合,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学生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以及学习疑惑可以轻装上阵。在侧面促进了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效率,让学校的校园学习氛围更加浓厚[3](具体见图1)。
图1 非遗文化、艺术设计课堂与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关系图
非遗传承人是非遗文化相关的技艺权威和品格代表,但非遗传承人对艺术设计缺少认知,对非遗文化作品缺乏创新性设计,对设计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审美缺少预判。专业教师大多毕业于艺术设计专业院校,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较强大的设计理论知识背景,但专业教师工于设计,却缺乏非遗文化的相关知识和非遗手工技艺的体验认知。由此,将双方的优点进行融合,可以取长补短。
“双导师”制促进非遗传承人与教育者的融合。教学采用“双导师”制,教师与“大师班”邀请的非遗传承人协同合作,积极探索创新性的项目化教学理念: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代表的现代艺术创新设计相融合。首先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可以开发以非遗传承人为主导的普及性课程,在全校范围开设公选课,让学生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在毕业设计等专业课程中,非遗传承人与专业教师可以携手共同指导学生设计作品,传承人在毕业设计的关键节点给予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相关的指导,专业教师把控毕业设计的整体进度和节奏,对毕业设计和论文进行指导。
传承人参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首先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教学负责人可以前往非遗传承人工作室进行调研,邀请非遗传承人和教学团队共同对地区文旅产业及市场开展研讨。其次双方共同思考融合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和非遗文化项目,规划和设置课程项目,实现教学与项目设计开发一体化。
“双导师”教学体制下的共同评价体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可以将非遗项目融入课程,并完善课程项目考核评价体系,在过程性考核与阶段性考核基础上,丰富项目评价维度。针对课程中与非遗文化相关的作品,教师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学生作品评价,并鼓励学生作品转化为商品。
非遗文化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结合,从时间维度上看,在艺术设计过程中融入非遗文化的精神,在空间维度上看,将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与校园课堂融合,从而给文化育人提供一个基于不同维度融合的创新平台。
协同项目交叉空间维度。教学团队在挖掘非遗文化项目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专业教师除了在教室里讲解教学的理论内容,也可以在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手工艺企业设立实践基地。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的设计作品“落地”,促使设计作品更符合市场需求。
工匠精神贯穿创作过程。习总书记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来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与非遗文化相结合的课程,参观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听“工匠故事”,看非遗文化的手工艺作品,来感受劳动之美、精神之美和时代之美。在艺术设计作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体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4]”。以此为契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信心。
非遗传承人对传统工艺、工匠精神、文化题材等有深刻的领悟,但不擅长融合现代设计理念来实现“创造性转换”;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和传播非遗文化相关的文化创意设计作品时,由于对传统手工艺文化认知不足,设计作品缺乏传统文化精髓。
基于对非遗文化的保护,非遗传承人作为非遗保护的主体核心义不容辞。《考工记》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传承人对非遗项目的背景、技艺、取材有深刻的见解。学校和专业教师在与非遗传承人的合作过程中,应当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保护。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由于知识背景不同,在手工艺品艺术设计、制作和审美习惯等方面各有特性。因此,在对非遗文化项目的作品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在融合艺术设计学理论知识背景下,再去结合个人特性,在艺术设计的教学课堂中,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创意设计,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保持非遗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能够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提升传统手工艺品的品质,迎合消费者生活美学和市场需求,同时,还能够保留和发扬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
非遗文化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合,可以借鉴和参考协同创新理论,以非遗传承人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和以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为代表的高职艺术教育,两者协同作为创新主体,在双方深入探讨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技法及符合大众审美形式等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特点,设置教学课程和项目主题。教学设计基于实际项目、实际问题、实际主题的目的,是希望结合特定的“经验的情境”,激发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并运用跨学科新的知识、方法与技术,增强团队协作与综合性设计创新能力[5]。因此,将非遗文化与高职艺术教育融合,可以最终实现传承人、教师、学生等多方共赢的局面。
近十多年来,国家为了保护非遗文化,相继出台各种扶持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定的“国家、省、市、县”4 级保护体系等。高职院校可以从政策层面鼓励和支持艺术设计学院专业教师与非遗传承人协同创新,例如:学院教学部门可从教改课题基金项目、教学类比赛等方面制定有利于非遗文化与艺术设计教学融合的政策,鼓励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项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学院创新创业部门可以鼓励优秀的课堂设计作品转化为产品,从创新创业的政策方面、知识产权方面给予政策指导; 学院宣传部门可以鼓励学生作品在校园甚至是地方展览馆展示,并与给经费和场地支持。
受区域文化的影响,不同区域范围内的高职院校与环境相融,都深深地打上了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文化烙印。同时,优秀的区域传统文化一般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文化”)最为突出,并成为城市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不同部门推广非遗文化,建立相关的宣传制度。以期普及非遗文化,提升全校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如利用团委、宣传部门推广非遗文化,针对全校设置非遗文化相关的公选课,开展非遗文化的校园文化宣传活动,用于普及非遗文化,提升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非遗传承人与教师团体可以共同商讨,选择若干个非遗文化项目,交叉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基于人才培养预期达到的目标,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可以有的放矢融入非遗项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团队可以共同讨论,并分解项目的具体内容、步骤、技艺、细化项目的能力要求、素养要求,从而科学地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
艺术设计学院在院校产学研融合的政策支持下,可以引入与市场结合的非遗文化项目作为教学项目,提升学生实战经验,并通过多种途径促使学生作品落地并鼓励参加各种展览。
非遗文化和高职院校艺术融合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首先,可以通过政府、高校、协会、媒体、网络多方协调沟通,为双方协同创新提供稳定、和谐的环境,为双方提供多维创新视角与创新平台。其次,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办学特色,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非遗数互动社交平台,建立不同创新主体的交流合作。最后,积极创建项目平台,准确划分各种项目内容,建设合作项目,重点开展流程的管理工作,考虑到工作的实施是否能够促使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确保教学的质量[6]。
非遗文化与高职艺术教育的融合,主要是以非遗传承人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为融合主体,首先,应当注意基于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创新过程中强调对非遗传承人的尊重和保护。其次,双方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当重视教学基本规律,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本依据,进行课程融合。最后,非遗传承人与专业教师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应该以地方非遗文化的独特文化价值、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为目标,从而强调对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和保护措施的研究,共同推进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