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杏花 王樱儒
(1.渭南市临渭区妇幼保健院,陕西 渭南 714000;2.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疾病的方法包括换血、蓝光照射、药物治疗等。通常情况下生理性黄疸具有自愈性特点,多可在出生后1-2周左右恢复正常;如黄疸出现时间过早、黄染程度过重、或黄疸出现时间>2周且未见好转的情况则称为病理性黄疸[1-5]。文章纳入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样本,评价单纯光照疗法与蓝光联合支持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20例,日龄范围在1-28 d,平均为(15.2±4.0)d;对照组中男42例、女18例,日龄范围在1-28 d,平均为(16.0±4.1)d;研究已上报本单位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以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血清总胆红素>220.6 μmol/L;确诊为新生儿黄疸;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儿的信息均作匿名处理。排除标准:排除早产儿;排除合并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排除合并严重器官疾病者。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喂养、对症护理,积极遵医嘱治疗原发病症。仪器设备:南京图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蓝光治疗仪。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的茵栀黄颗粒(国药准字Z20030028;3 g*10袋)治疗,每日3次,每次1 g,连续治疗1周。对照组给予光照治疗,设置蓝光波长为420~480 mm,给予双面间断性灯光照射治疗,每日连续照射8 h。观察指标见相关文献[6]。
2.1两组比较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疗效(n=60,n)
2.2评价两组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下降幅度 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4.76±0.55)d、胆红素下降幅度(204.35±15.40)μmol/L;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6.00±0.70)d、胆红素下降幅度(172.40±18.41)μmol/L;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胆红素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89、10.331,P<0.05)。
2.3评价两组CRP、α-GST、CK-MB、LDH水平 治疗前两组CRP、α-GST、CK-MB、LD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RP、α-GST、CK-MB、LD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CRP、α-GST、CK-MB、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CRP、α-GST、CK-MB、LDH水平(n=60,n)
蓝光照射疗法治疗原理指利用间接胆红素经光氧化、异构化作用后产生胆绿素、无毒素的水溶性双呲咯,再经尿液、胆汁排出,蓝光照射疗法的应用优势包括操作简单、治疗效果确切等,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7-8]。
临床针对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采取治疗干预,而针对病理性黄疸则需遵循三早原则,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5.00%;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4.76±0.55)d、胆红素下降幅度(204.35±15.40)μmol/L;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6.00±0.70)d、胆红素下降幅度(172.40±18.41)μmol/L;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胆红素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t=10.789、10.331,P<0.05)。治疗前两组CRP、α-GST、CK-MB、LD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RP、α-GST、CK-MB、LD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CRP、α-GST、CK-MB、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发现,两组均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目的在于退黄、安全性较高,但临床有观点提出长时间光疗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贫血、发热、腹泻等,因此针对病理性黄疸疾病治疗如何选择最有效、最稳妥的方案是治疗的重点[9-10]。文章中观察组在光照疗法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颗粒支持治疗,茵栀黄颗粒主要成分包括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等多种植物的提取物,主要功效包括利湿、清热、退黄、解毒等,将该药物应用于病理性黄疸疾病治疗中,具有疗效明显的效果。
综上所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给予蓝光联合支持治疗方案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