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肾柔肝汤在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1-17 13:22:08苏德巴彦尔乌敦高娃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23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功能纤维化

苏德巴彦尔,乌敦高娃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蒙医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

乙型肝炎主要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患者大多病程较长且病情易反复发作,患者常伴有肝区疼痛不适、食欲减退、巩膜黄染、面色灰暗等症状,严重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进一步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西医多采用抗病毒、护肝等方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为单磷酸腺苷磷酸核苷酸类似物,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乙肝病毒,控制病情的发展,但其对肝功能的改善效果不佳[1]。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主要由瘟毒侵袭肝脏所致,属“黄疸”“肋痛”等范畴,应以解毒补肾、健脾益肝为主要治疗原则[2]。滋肾柔肝汤可滋养肝阴、肾阴,还可行气化瘀,故可治疗肝肾阴虚[3]。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滋肾柔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对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收治的12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为31、31例;年龄30~76岁,平均(51.71±5.74)岁;病程1~13年,平均(6.83±1.25)年;体质量指数(BMI) 19~28 kg/m2,平均(23.52±0.67) kg/m2。研究组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为30、32例;年龄31~73岁,平均(51.62±5.82)岁;病程1~12年,平均(6.74±1.32)年;BMI 19~27 kg/m2,平均(23.31±0.71) 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消化内科》[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年龄30~76岁者;肝脾肿大、肝病面容及黄疸者等。排除标准:并发腹水、肝肾综合征者;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者;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造血系统疾病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实施补充维生素、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80782,规格:10 mg/粒)治疗,10 mg/次,1次/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滋肾柔肝汤治疗,其配方组成为:制鳖甲(先煎)20 g,生地黄、丹皮、丹参、广郁金、当归各15 g,枸杞子、北沙参各12 g,麦冬、党参各9 g,川黄连、绿萼梅各3 g。水煎之,得约450 mL药汁,温服,15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症状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乏力、纳差、腹胀、便溏、肝区胀痛症状是否发生改善,即患者自觉上述症状是否发生减轻或好转。②肝功能指标。在患者空腹状态下,采集治疗前后外周血5 mL,以3 500 r/min的转速离心15 min取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B、AST、ALT及TBIL水平。③肝纤维化指标。血液采集与血清制备方式同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 -C)、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水平。④炎性因子水平。血液采集与血清制备方式同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22(IL-22)、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s)、[例(%)]表示,分别采用t、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乏力、纳差及便溏症状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两组患者腹胀、肝区疼痛症状改善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例(%)]

2.2 肝功能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B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血清AST、AL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ALB:白蛋白;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TBIL:总胆红素。

ALB(g/L) AST(U/L) ALT(U/L) TBIL(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2 29.26±7.95 35.26±6.84* 58.92±8.47 49.32±7.74*152.70±24.94 86.23±21.82* 67.96±11.95 56.38±8.83*研究组 62 29.84±7.46 41.63±4.38* 58.39±8.39 37.85±5.28*153.83±24.27 43.74±20.43* 68.25±9.26 32.54±7.49*t值 0.419 6.175 0.350 9.639 0.256 11.193 0.151 16.21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2.3 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C-III、Ⅳ -C、HA、LN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PC- Ⅲ:Ⅲ型前胶原;Ⅳ -C:Ⅳ型胶原;HA:透明质酸;LN:层黏连蛋白。

PC- Ⅲ (μg/L) Ⅳ -C(μg/L) HA(mg/L) LN(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2 275.29±32.64 158.82±27.72*181.94±27.85 104.25±29.37*329.48±32.85 209.74±28.36*175.03±22.58 128.28±21.57*研究组 62 276.94±29.84 125.33±26.38*183.64±27.28 89.28±25.85*328.83±31.64 169.36±29.64*174.84±23.43 102.36±20.59*t值 0.294 6.891 0.343 3.013 0.112 7.751 0.046 6.84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2.4 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22、TGF-β1、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pg/mL)

表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pg/mL)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IL-22:白细胞介素 -22;TGF-β1:转化生长因子 -β1;IL-6:白细胞介素 -6。

IL-22 TGF-β1 IL-6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2 121.94±25.43 84.36±16.58* 241.86±45.85 213.63±39.35* 171.44±28.58 90.47±25.33*研究组 62 120.35±20.14 60.64±13.64* 242.64±42.48 184.91±36.94* 172.33±29.52 69.29±21.36*t值 0.386 8.699 0.098 4.190 0.171 5.03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能受损,导致机体内毒素堆积、凝血功能异常,皮下出现瘀血、瘀斑等,因此,及时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至关重要。阿德福韦酯可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而控制疾病发展,但其在肾脏代谢的过程中,可能会对近端肾小管产生不良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5-6]。因此,临床需联合其他药物一同治疗,以提高治疗安全性。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记载“肝瘀血日久,痞块渐大,脉络瘀阻,隧道壅塞不通,水湿停聚于内,腹部胀大如鼓,甚至青筋显露,形成臌胀”,即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因为“毒邪湿热”,病机为疫毒侵袭,肝肾受损等[7]。滋肾柔肝汤以生地黄、枸杞子为君药,可生津养血、滋阴清热;以制鳖甲、党参为臣药,可滋阴潜阳、疏通肝气;当归、北沙参、麦冬等均能生血养血、滋阴益气,同时可加强君药的护肝作用;丹皮可活血化瘀,丹参可活血消痈,广郁金可行气止痛,川黄连可清热解毒,四者共为佐药;绿萼梅可调畅气机、平肝和胃,为辅药,全方共奏滋养肝肾之功效,进而调节机体脏腑,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乏力、纳差、便溏症状改善率及血清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AST、AL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滋肾柔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进而控制疾病进展。

PC- Ⅲ、Ⅳ-C、HA、LN可直接反映机体肝脏胶原合成情况,其水平越低,表明机体肝脏纤维化程度越轻。而血清IL-22、TGF-β1、IL-6是临床常用来反映机体炎症状况的炎症因子,其水平越高,则表示机体炎症反应越剧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鳖甲中含动物胶、角蛋白、维生素D等物质,可软坚散结、平肝熄风,改善机体肝功能,同时还具备保护肾上腺皮质的作用,故可进一步抑制肝脏纤维化[9];生地黄中含β- 谷甾醇、地黄素、地黄苷等物质,可抑制纤维蛋白沉积,并增加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PC-Ⅲ、Ⅳ-C、HA、LN及血清IL-22、TGF-β1、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滋肾柔肝汤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纤维化情况,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情况。

综上,滋肾柔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与肝纤维化,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建议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肝功能纤维化
重视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
肝博士(2024年1期)2024-03-12 08:38:08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4:28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58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16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损害48例的疗效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
中医研究(2013年1期)2013-03-11 20: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