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2022-01-17 13:22:04梁立志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23期
关键词:吸收率抗结核氧氟沙星

梁立志

(云浮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广东 云浮 527300)

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是指已患肺结核的患者,又合并了除结核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病原体导致的肺部感染,一般表现为在原有病情基础上,出现进一步的发热、咳嗽、黄脓痰及咯血等,胸部影像表现出新的浸润影或实变影,是一类极为普遍的肺部急症,死亡风险较高,其需长时间服用抗菌药物展开治疗,但疾病治愈难度较大。临床上通常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吡嗪酰胺主要通过转化为吡嗪酸后发挥抗菌作用;异烟肼对结核分枝杆菌有高度选择性抗菌活性,影响其细胞壁的合成;利福平片对结核杆菌、革兰氏阳性或阴性细菌、病毒等均有抗菌效果,而对结核杆菌抗菌作用更强;乙胺丁醇通过影响结核杆菌菌体核糖核酸的合成而具有杀菌作用,但常规疗法整体疗效较差,且部分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不利于患者预后[1]。左氧氟沙星属于抗结核二线药物,对肺结核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在使用一线药发生耐药时应用,对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急慢性感染、难治性感染均有良好效果[2]。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对其肺功能与血清学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于云浮市人民医院就医的60例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6、14例;年龄25~72岁,平均(49.50±10.04)岁;病程3个月 ~15年,平均(7.95±2.42)年。观察组(30例)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5、15例;年龄26~74岁,平均(49.60±10.93)岁;病程4个月 ~15年,平均(7.92±2.39)年。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伴有发热、咳黄痰等临床症状,影像学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病变,且病灶呈进展状态者;痰结核菌呈阴性者等。排除标准:病毒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者;合并肺部基础疾病者;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涉及药物存在过敏情况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片(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1019,规格:100 mg/片),100 mg/次,3次/d;吡嗪酰胺片(苏州弘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490,规格:0.25 g/片),0.5 g/次,3次/d;盐酸乙胺丁醇片(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3010,规格:0.25 g/片),0.25 g/次,3次/d;利福平片(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制药一厂,国药准字H41020131,规格:0.15 g/片),0.15 g/次,3次/d]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901,规格 0.2 g/片),0.4 g/次,1 次 /d。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肺部病灶吸收率。采用CT对两组患者肺部病灶吸收率进行检测,其中病灶吸收部分为原病灶一半及以上为明显吸收;病灶吸收部分为原病灶一半以下评估为吸收;病灶无吸收情况为未吸收[3]。总吸收率=明显吸收率+吸收率。②肺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测试系统[伟亚安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型号:MasterScreen]检测两组患者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③治疗前后炎性因子。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经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血清,血清白细胞介素 -15(IL-15)、降钙素原(PCT)、干扰素 -γ(IFN-γ)水平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进行检测。④不良反应。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头晕乏力、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肺部病灶吸收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计量资料(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使用[例(%)]、(±s)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χ2、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部病灶吸收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部病灶总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部病灶吸收率比较[例(%)]

2.2 肺功能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PEF、FEV1、FV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PEF:呼气流量峰值;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

组别 例数 PEF(L/s) FEV1(L) FVC(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2.51±0.37 3.02±0.41* 1.63±0.07 1.98±0.28* 2.14±0.28 2.52±0.21*观察组 30 2.63±0.36 3.65±0.55* 1.65±0.08 2.35±0.11* 2.27±0.31 3.17±0.32*t值 1.273 5.030 1.031 6.737 1.705 9.30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炎性因子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IL-15、PCT、IFN-γ)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IL-15:白细胞介素 -15;PCT:降钙素原;IFN-γ:干扰素 -γ。

组别 例数 IL-15(pg/mL) PCT(ng/mL) IFN-γ(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47.98±7.06 33.61±5.17* 0.55±0.19 0.24±0.07* 93.62±9.63 56.21±7.02*观察组 30 49.32±6.27 25.33±5.39* 0.54±0.21 0.10±0.03* 91.87±9.08 40.29±6.37*t值 0.777 6.072 0.193 10.069 0.724 9.19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是由于机体被结核分枝杆菌入侵导致,疾病会逐渐扩散到诸多脏器官,其中以肺部感染最为普遍。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身体中结核菌对单一抗结核药物耐药性较强,且患者需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治疗难度相对较高。常规的抗结核药物虽然能够有效对患者体内的结核菌进行杀灭,但长期使用不仅会产生耐药性,且抗感染效果差,难以对患者的肺部感染加以改善[4]。

左氧氟沙星是一类高效、半衰期长、安全系数高、穿透性强、抗菌性能较强的广谱氟喹诺酮类药物,其可经胃肠道吸收[5]。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肺部病灶总吸收率与肺功能(PEF、FEV1、FVC)水平均显著升高,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可有效促进肺部病灶吸收,从而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分析其原因可能为,结核病患者的肺泡间隔出现纤维化,若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导致肺气泡、肺功能丧失等情况;而左氧氟沙星与吡嗪酰胺片联用,解决了吡嗪酰胺片的高耐药性,提升了抗结核效果,有效预防和治疗患者肺纤维化甚至肺气泡,加快患者肺功能的恢复,促进病情恢复;同时抗结核药物均对肝功能产生一定的负担,而左氧氟沙星本身也无明显的肝损害作用,且其基本由肾脏排泄,不会加重肝脏代谢的负担,可长期和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6]。

肺结核患者发病后,机体免疫应答发生紊乱,随着病情发展,免疫相关的细胞调节因子表达升高。IFN-γ在细菌内毒素环境下会诱导各种炎症因子的分泌与合成,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损伤,其表达水平过高也会导致体内结核菌素合成分泌旺盛,从而加重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情[7];IL-15作为一种T细胞生长因子,肺结核患者机体内IL-15释放过多会刺激1型辅助性T细胞(Th1)分化,进而产生IFN-γ,加重病情[8];PCT作为一种常见的反映细菌感染情况指标,在体内外稳定性均很好,与细菌感染严重程度、浓度呈正相关关系[9]。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学指标(IL-15、PCT、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给予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可有效抑制炎性因子,促进病情恢复。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左氧氟沙星药物主要通过与结核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进行相互反应,对DNA旋转酶起到抑制作用,阻止细胞DNA的合成与复制,进而产生较好的抗菌效果[10];同时左氧氟沙星通过渗入巨噬细胞内,发挥杀菌作用,其不仅能辅助杀灭结核分枝杆菌,抑制机体内炎性因子水平,还能有效清除引起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从而促进肺结核的好转,加快患者病情恢复[11]。

综上,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可有效缓解其体内炎症反应,促进肺部病灶吸收,从而改善其肺功能,促进病情恢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吸收率抗结核氧氟沙星
LF冶炼低碳铝镇静钢钙处理吸收率影响因素研究
山西冶金(2021年3期)2021-07-27 10:46:40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同位素技术测定钙吸收率的维生素D补充临床试验荟萃分析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主要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冷冻组织射频比吸收率规律的研究
体重决定猪回肠内的蛋白吸收率
猪业科学(2015年11期)2015-01-25 02:28:33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30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