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摘 要] 对于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变化趋势较为明显,并且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等层面的问题。为此,需要从心理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正面的引导,以保障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落实。中职班主任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需要主动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工作等方面的职责与义务,确保中职班主任工作能够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有效衔接,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为主要目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中职学生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整合措施;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4-0130-03
中职院校主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体系为发展目标,但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为了能够确保学生定位的精准性和正确性,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需要加强中职班主任教师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之间的融合力度,采取有效的整合措施,使中职班主任能够为学生发展提供明确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分析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体现
首先,需要站在整体性的角度,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以分析,可以看出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其自身的虚荣心理普遍较强,为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体现出个性化,从而出现了故意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在不服管教的情况下与中职院校所提出的学生标准要求相互背离。另外,中职院校的学生心理过于敏感时,通常会对他人的提醒和建议产生错误的理解,并将实际的错误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无法正确意识自我的基础上,不利于中职学生的正向发展。
其次,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普遍较强,其自身的自我意识较为强烈,且学生的心理敏感程度相对较强。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其自身的年龄阶段具有特殊性质,在自我意识不断加强的基础上呈现出了过度强调的状态,导致学生的叛逆心理较为突出。例如,在家长、学校以及教师的共同作用下,学生通常会对此类参与主体所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产生较大的逆反心理,在不听劝阻的情况下产生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再次,学生缺乏正确的是非价值观念。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中职学生会面临多样化的人物和事物,且在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理普遍较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导致学生在大量融入新型理念的基础上,无法清晰地区分正确和错误的观念,导致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存在盲目性,对“善”和“恶”的具体概念无法做到有效区分。
最后,中职学生缺乏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从而加剧了心理健康问题。对于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其自身较为内向,在沉默寡言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由于其自身的独立能力、交往能力和交流能力普遍较弱,在不愿倾听他人建议的过程中,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阶段呈现出了随心所欲的状态,不仅对教师和家长的建议置若罔闻,还会在无法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难以与他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和交际关系,在缺乏沟通和交流的同时,进一步加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中职学生所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内心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通过对中职院校的学生群体加以分析,可以看出部分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具有特殊性质,而部分学生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来自父母离异家庭,在此类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较多。对于离异家庭的中职学生来说,其自身的家庭关爱程度相对较弱,在欠缺父母关爱的基础上,其情感和心理层面都有所欠缺,而为了弥补心理层面的空缺,学生会借助其他形式进行弥补。例如,在大多数情况下,中职院校学生会沉迷于网络,在投入网络游戏后,尝试以此类方式弥补内心的情感空缺,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二)缺乏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经济的高效化转型使市场环境逐渐呈现出激烈的竞争趋势,而中职院校学生在面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通常处于迷茫和盲目的状态,并且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在遇到挫折和问题时无法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在难以顺利调节负面情绪的情况下,加重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缺乏良好的人際关系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其自身的年龄和成长具有特殊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会将自我作为世界的中心,在缺乏良好集体意识的情况下,导致学生的性格较为孤僻,并且存在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理念较为淡薄。与此同时,在信息化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相应的思想理念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中职学生的理念中,且不良的思想理念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学生的自私心理较为严重,无法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与同学和教师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进一步演变成为心理健康问题。
三、分析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有效整合的重要作用
首先,班主任教师需要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予以全方位的掌握,及时发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群体,并采取有效的思想交流和沟通交际方法,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基于广泛性、个别性、针对性以及预防性等多方面的指导原则,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从而有效改善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现阶段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以分析,可以看出为了促进中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其能够自觉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职责与义务,并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引导和专业的指导,为学生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有助于提升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班主任教师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以平和、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之间保持频繁的沟通,在整合班主任教师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上,使班主任教师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予以全方位的学习,通过对现阶段的工作模式加以调整,在调整心态的基础上提高班主任教师的心理素质水平,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与此同时,班主任教师还需要保障自身的仪表端庄、大方,并且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从而为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在班主任教师积极乐观的性格影响下,学生能够与教师之间保持良好的联系,从而在班主任教师冷静、果断等性格特点的熏陶下,以稳定的心态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最后,保障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职班主任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全面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特点,通过对心理学科专业知识的灵活使用,设置巧妙的溝通方法,以情感熏陶、实践锻炼、性格培养和心理辅导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锻炼方式,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有规划、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基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此来保障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有效整合的相关措施
(一)强化中职班主任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为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与中职班主任工作之间的有效渗透,首先要确保教师群体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有意识、有规划地保障两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不仅如此,班主任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以启发式的引导方法从学生的心理层面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强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在积极应对的基础上,以良好的心态与周边人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改善学生心理状态的目的。另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基于自身角度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在教师的积极鼓励下使学生能够逐渐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出现的难题。例如,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自我剖析和小组交流等活动,以自我反思、相互激励以及及时交流的形式,帮助学生消除负面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调控水平,使其能够遵循自律生活原则,在强化自信心的基础上持续地维持健康、优良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实现对媒体平台的灵活使用
中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确保学生对心理疾病有清晰的认知,需要保证班主任教师疏导工作的及时性,对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估算,针对最终所引发的后果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中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繁重、复杂的学习任务,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在使用多媒体平台的基础上,以演示的形式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在深入分析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自我审查和反省能力,从而对自身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进行整改。为了帮助学生消除对心理健康教育所出现的消极态度和排斥心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应对多媒体技术进行灵活使用,充分发挥出此项先进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以音频、视频或者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现,以直观的操作方法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心理健康教育予以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接收效率,还可以降低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渗透难度。
(三)加强疏导和积极鼓励
在中职院校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对中职学生在学习阶段遇到的问题予以全面了解,并以正向的鼓励对学生予以积极肯定,并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诱发原因,使学生在自主解决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问题剖析以及解决能力,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其能够勇于迎接困难、挑战困难。不仅如此,班主任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不足之处入手,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并采取适当的反馈方式,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现阶段的就业现状以及社会对人才体系的需求,通过对学生自我认知的不断强化,使其具备良好的主动意识,并自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在丰富的知识体系支撑作用下,与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予以高度的配合,形成专业性、应用性的职业人才。另外,还需要充分保障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在积极互动的基础上使学生根据教师所给予的反馈,及时对自身的学习方法和行为意识进行调整,从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和实践空间,使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状态,自觉投入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并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使学生能够自行表达自我见解,从而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在强化学生体验感和认同感的基础上,积极配合班主任教师开展日常工作。
(四)打造优良的班级文化体系
班主任教师需要针对现阶段的中职课堂环境条件进行改善,借助主题班会或者相关会议,对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梳理,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从日常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其逐渐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基于良好的课堂氛围强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其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盲目性。为了确保中职学生能够具备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需要在打造班级文化体系的过程中,以和谐性和融洽性的文化建设原则,充分彰显出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发挥中职班主任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阶段的指导价值,对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教师工作之间的渗透效果予以优化和完善。不仅如此,班主任还可以借助多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活动,以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以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稳定的情绪条件,逐渐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学习压力,在良好师生关系的支撑下,使学生能够积极融入融洽的班集体中,进一步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
在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充分彰显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中职学生处于特殊的过渡阶段,对于相关事物的认知较为浅薄,自身的好奇心理和接收能力普遍较强,加大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渗透力度,使班主任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落实,保证所选用的教育方法和沟通形式符合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年龄特点,在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引导,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是非辨别能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以积极、正向的心理状态,加强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巴鹏举.浅谈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整合[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2):77.
[2]范梅芳.浅谈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整合[J].时代教育,2014(8):80.
[3]胡俊平.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探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2):251.
[4]朱旭景.浅析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结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9):115.
[5]刘乾英.乡镇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议[J].读写算,2019(14):44.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