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2022-01-16 13:46谭建荣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4期
关键词:思政中职政治

谭建荣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要求统筹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了认真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职业学校要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在把握职业教育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加强思政课程一体化、课程思政一体化、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资源配置的一体化建设,确保思政教育取得实效。

[关    键   词]  思政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4-0058-03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学校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课程。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1]。总书记的讲话既包含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全国所有学校(包括普通教育的基础教育学校、高等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学校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高职学校、职业本科等)提出的一体化要求,也是对每一个学校安排思政课教学、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出的一体化要求。

一、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广义上说,就是将不同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按照立德树人的总体设计和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形式以及途径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科学建构以及合理设置,以体现思政课程教学的层次性、顺序性、连贯性和衔接性,从而形成更加完善、更为系统的课程教学新体系,这是针对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教学层次的学校而言。狭义上说,为了适应党和国家的要求,更加突出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有效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职责,充分发挥教育主体、资源统筹、课程设置、时间安排、过程监管、结果考核等作用,学校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也需要按照一体化的思路来进行。

二、中职学校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把握的要求

(一)把握政治要求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2],是社会主义的学校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党和国家对学校、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政治要求。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合格人才,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的一体化建设的德育体系,培养具备“四个意识”、拥有“四个自信”、能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同时兼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娴熟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是深入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遵循,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求。

(二)聚焦培养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开设思政课的教学是其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教育类型不同,学生学段不同,学生群体的特征不尽相同:职业學校学生与普通教育学生、中职与高职学生、中学生与高等教育学生,理论认知、技能水平体现出不同的层次性和差异性,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水准、法律意识,是检验所有学校教育工作成效的共同标准。

(三)创新工作方法

创新是新发展理念的第一要求,是新时代发展的关键动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需要遵循统一标准,又要注重因材施教。中职学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就要避免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主动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适应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方法要贴近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形成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教学路径。

中职学生是未来我国各产业领域的重要人力资源,是地方发展战略实现的重要人力支撑,关系到劳动者队伍建设,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思政课教学,与中小学思政课必须保持高度一致、保持同向同行、实现同频共振。在这个前提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又必须体现自己的特点,更加契合职业教育教学特色,以及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要求。积极引导学生向行业劳模和大国工匠学习,让学生从中体会行业企业的生产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

三、协调推进中职学校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一)思政课程一体化

中职学校的思政课是学校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开设的显性教育课程。主要任务是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工匠精神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职学校推进思政课程的一体化建设,需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时代特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核心内容,贯穿到职业教育的各专业、各学段的思政课课程之中,通过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全覆盖、体现全过程。

2.推进课程一体化。建立纵向各课程密切配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互协调的教材体系[3],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与法治、哲学与人生、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等主干课程,有计划地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染病防治教育、健康教育等内容,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安排课堂教学与课外读物,实现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材内容的有效衔接。

3.规范选用、使用好教材。严格按照思政课教材的选用规定,统一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把教材使用和讲授情况作为教学监测、评估、检查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指标;组织教师加强教材重点、难点研究,准确把握教材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做好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鼓励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4]。

4.增强针对性,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思政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情感的共鸣、情怀的点燃和使命的唤起,如果忽视了教学对象的需求,一味说教灌输,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育教学中针对教材特点、教学难点,组织开展中职思政课教师全员培训、专题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提升“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围绕教材使用,按照课程的特点分别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每学年至少一次;结合教学实践,开展职业规划、生涯发展、心理健康、哲学与人生等专题交流研讨,以研促教,以研促学,共同探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规律。因此,教育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通过学习、培训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同时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课程思政一体化

课程思政是指教师在树立教育自觉、提高思想认识的前提下,通过主动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采取融合、渗透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授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进行自然的、和谐的、符合标准要求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启发、熏陶等教育,是一种正确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隐形教育。

1.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无论在通识课或者专业课的教学中都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在育人导向、价值引领方面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5]。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训练技术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浸润与熏陶,纠正过于偏重专业知识和技术、忽视育人导向的偏差现象,须做到德技并重、德技并修。

2.坚持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施课程思政,课程是基础,思政融入其中。在学科知识教学中,要保持学科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防止为思政而思政的现象发生,也要反对把专业课程上成思政课。为了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惜破坏学科知识完整性的做法,不仅会对学生学习知识造成困惑,还有可能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弄巧成拙。

3.坚持教育形式适切性。基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首先要找到并厘清专业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然后再结合课程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内容契合,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想学、爱学,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4.坚持思想政治教育隐形化。衡量课程思政效果好坏的关键是思想政治的教育隐形化。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要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化于无形,不贴标签、不喊口号、不生搬硬套,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如其分、自然呈现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作用。让学生在对专业知识学习当中,自觉增强对灿烂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改革建设伟大成就的认同,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教育内容一体化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思政教育的更加重视,各学校加大了对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但是在一体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多理论的盲区、认识的误区。比如脱离学生实际、教材内容与时代发展存在距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理论研究等方面都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够、趣味性欠缺,不善于因势而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学生学习效果不好,获得感较低,难以满足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1.课程主体内容的统一性体现一体化要求。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政教材的主体内容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深邃、覆盖广泛、指导性强,是我们党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指导思想,是我们每个人紧跟时代步伐,与全国人民一起朝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核心要素。不管课程的名称是什么,都要确保从相应层面体现新思想。国家按照思政课教材的管理要求进行统编,学校的任务就是保证教学使用的版本符合内容要求、时代要求,加强教材和授课内容的审核,不让任何一本不适应时代需要的、非统编的、不规范的教材流入学校,同時保证所有教师为学生传达的内容符合标准要求。

2.内容呈现的层次性体现一体化要求。从学历阶段来说,职业学校处于高中层次,而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对理论的接受能力较高中层次存在差距。就职业学校本身而言,除了专业差别外,也普遍存在中专和五年制等多层次并存的情况。为了达到教学效果,这里的一体化就只能是针对同一层次的学生,而不是在教材使用和知识深度方面将全校学生统一加以一体化考虑。

(四)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以及专业化建设过程中无意识忽视思政教育的情况,需要在党和国家加大重视力度的背景下,学校全体人员要从思想认识上整体提高重视程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顶层设计,协调所有教育资源,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1.全员认识的一体化。全体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教师、管理服务人员,必须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悟,必须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的职责和重大意义,必须懂得对职业学校学生加强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必须提高立足本职发挥教育作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统一认识,才能保证行动的统一。

2.全方位工作安排的一体化。学校党委应该承担起主体责任,站在履行“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心怀大局,担当作为,全盘考虑专业建设与思政教育的关系、育人与育才的关系、主要部门和协作科室的关系、理论教育与氛围营造的关系等等,全面研究,充分酝酿,形成整体性的思政教育方案,明确教育目标,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协调机制,出台监督考核办法,让所有教职工行动起来,让育人环境优美起来,让措施办法多起来,让言传身教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思政教育力量,共同发挥作用,使职业学校学生发生彻底改变。

3.社会力量作用的一体化。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影响他们、扮演教育者的主体有很多,包括家长、亲戚、邻居以及其他在各种场合以讲道理或者以行为的方式给予正面引导、负面批评的人。事实上,一个偶然的事件或者变故,都有可能改变学生一生的走向。学校要积极开展家校合作,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所接受的教育是一致的。同时希望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在学生的面前注意言行,给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随着改革进入新时代和国家逐渐强大起来,全体人民的“四个自信”越来越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党的认同、社会主义的认同、改革开放的认同越来越强。可以说,我们处在思政教育的最佳时机,必当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姜晨.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新华社,2019-03-18.

[2]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2019-09-18.

[3]余田,等.新时代中职思政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多媒体网络与教学学报,2020(3):100-101.

[4]赵亚静.中职学校思政课学生评价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品味·经典,2021(7):139-142

[5]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Z].2019-08-14.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思政中职政治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办公室政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