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公司与卡车OEM如何合作实现AD 卡车商业化运营?

2022-01-16 07:20:12奚美丽
商用汽车 2021年9期
关键词:图森重卡商业化

奚美丽

自动驾驶汽车自2009 年诞生以来,一直面临技术、商业化、安全性、可行性方面的难题。但是近来,图森未来和智加科技拿到融资并成功上市,还有其他自动驾驶公司获得资本青睐,让自动驾驶行业再次获得关注。

同时,传统重卡行业怎样打造智能化重卡?和自动驾驶公司采取何种合作方式,才能在未来的自动驾驶重卡市场立足?传统重卡制造企业(下简称“重卡OEM”)怎样参与并主导自动驾驶货运模式?重卡OEM 是否要转变为货运网络供应商?还是仅限于给货运公司(例如滴滴货运)打工?这一系列问题摆在了传统重卡OEM 面前。

本文就来分析目前自动驾驶公司创立的自动驾驶卡车商业化运营模式,看看其中传统重卡OEM 怎么定位。本文也欲弄清卡车自动驾驶公司的商业模式现在发展到哪一步了,看看什么时候自动驾驶卡车落地商业化,为重卡OEM布局自动驾驶提供参考。

1 自动驾驶公司与卡车OEM合作概述

目前自动驾驶公司都已找到合适的卡车OEM,作为打造自动驾驶卡车的合作伙伴,要么已经完成了量产准备,要么已经有市场投放计划。自动驾驶公司与卡车OEM 结成的合作关系见表1。

表1 自动驾驶公司与卡车OEM 结成的合作关系

2 自动驾驶公司的自动驾驶卡车业务

2.1 图森未来的自动驾驶卡车业务进展

2.1.1 图森未来概况

表2 图森未来基本概况

图森未来专注L4 级自动驾驶卡车的研发与应用,致力于成为L4 级无人驾驶卡车技术方案提供商,目前核心业务聚焦中美两地,公司整体业务获得诸多投资机构及产业玩家青睐。图森未来总部在美国加州圣迭戈,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和中国的北京、上海设有研发应用中心,图森的上市估值大概在50 亿~80亿美元之间。

2.1.2 图森未来开创的商业模式

图森未来没有将自己局限为一家自动驾驶卡车方案提供商,而是牵头联合OEM、Tier 1、物流企业、快递公司、大型商业集团组建了一个自动驾驶物流网络(AFN)。各方各取所需,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图2),货运用户进入AFN 的几种方式如图3 所示。

图2 图森未来牵头打造的AFN 网络示意图

图3 货运用户进入AFN 的几种方式

图森未来的自动驾驶卡车车队目前在美国的凤凰城、图森市、埃尔帕索、达拉斯、休斯敦和圣安东尼奥之间提供运输服务,现阶段车上都配有安全员。图森未来在全球拥有70 余辆自动驾驶卡车,绝大多数车辆集中在美国市场。图森未来已经在美国拿到了18 家客户的订单,包括联合包裹公司UPS、物流企业McLane在内。

图森围绕自动驾驶卡车商业化打造出一条路径,这条路径已经得到了先期验证。这批车辆预计最快会在2024年量产下线。2021 年将启动无安全员的测试。2024 年前,图森未来高精地图和货运网络将覆盖整个美国大陆。

2.1.3 图森未来生态系统硬件合作伙伴

图森未来的AD 卡车订单将由图森联合其合作伙伴及Navistar 和Traton 两家OEM 共同打造, 这批车辆预计最快会在2024 年量产下线。和纳威司达合作打造的量产无人驾驶卡车,将由拥有服务网络的纳威斯达提供售后保障。

图森的供应链中主要的合作伙伴还包括芯片供应商英伟达、激光雷达合作伙伴 Aeva、制动系统合作伙伴克诺尔、轮胎合作伙伴固特异,以及ECU、转向系统和毫米波雷达合作伙伴采埃孚等。

2.1.4 图森未来的营收模式

图森未来采用轻资产运营方式,即不持有自动驾驶卡车资产的方式,主要在3 个方面获得营业收入:

第一,改装自动驾驶卡车,收取改装费和服务费。即帮助这些合作伙伴将其普通货运卡车逐步改造成自动驾驶车辆,图森从中收取改装费和服务费。

第二,从销售自动驾驶卡车获得收入。物流企业还可以直接从 Navistar、Traton 这类卡车制造商那里订购自动驾驶卡车。

图4 图森未来的硬件合作伙伴

第三,帮助AFN 中的运输企业形成运营监控系统获得收入。图森帮助加入其货运网络的合作伙伴形成专门的自动驾驶车队运营监控系统,即运力服务平台——图森提供的TuSimple Path 软件服务。

TuSimple Path 是一项开创性的无人驾驶运营服务(图5),车队所有者能够掌控自己的运力。得益于无人驾驶货运网络(AFN),TuSimple Path 的车队所有者按里程订购服务,运营自己的无人驾驶卡车,用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强的运力。

图5 图森TuSimple Path 软件服务的核心要素

针对这种模式,图森预计自动驾驶卡车的硬件增量成本将在1 年内实现回收。TuSimple Path 的订阅费用将按照自动驾驶卡车实际行驶的里程数来计算;因为通过订阅 TuSimple Path 服务,以0.35 美元/英里的订阅费来算,将为货运公司节省0.4 ~0.5 美元/英里的驾驶员人工成本;1 辆卡车1 年行驶20 万英里,相当于每辆卡车每年节省约 9.5 万美元。

2.2 Waymo 自动驾驶卡车业务

Waymo 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 旗下的自动驾驶子公司。Waymo 在开发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拥有超过10 年的经验,旨在塑造世界上最有经验的驾驶员。Waymo 表示,其系统已经在公共道路上行驶了超过2 000 万英里,模拟行驶了150 亿英里。Waymo 2020 年的员工数量为1 500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比2/3。

Waymo 将其乘用车出行服务命名为Waymo One, 将其货物运输服务命名为Waymo Via。 物流运输线路、里程固定,更适合自动驾驶,主要场景包括城市配送、干线物流、服务零售商的城内交付等。

自2017 年以来,该公司一直在研发自动驾驶卡车,并启动卡车运输与本地配送服务——Waymo Via。之后,Waymo 的8 级自动驾驶卡车一直在加州、乔治亚州、新墨西哥州和得克萨斯州的各种城市和环境中接受测试。

2.2.1 Waymo 的自动驾驶布局

Waymo 在感知-决策-执行3 大环节全面布局,技术及商业化进程领先。Waymo 自动驾驶全产业链布局情况:传感层采用激光雷达主导方案;决策层与英特尔合作打造适用于所有路况的Level 4 以上级别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执行层对安全性要求极高,安装有极其完备、包括备份制动和备份转向等功能在内的冗余系统;转向、制动及控制器都与外界通讯隔离,对外通信加密,严格保障了行驶安全。

Waymo 已宣布与英特尔合作,后者处理器、 Arria FPGA(用于机器视觉)以及千兆以太网的解决方案,帮助实时处理信息,打造适用于所有路况的Level 4 和Level 5 级别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2020 年4 月,Waymo 发布了第5代自动驾驶套件Waymo Driver,包括含有激光雷达、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等硬件和自动驾驶平台在内的软硬件一体化方案。该方案硬件的设计及制造过程进一步简化,以便投入规模生产,成本也缩减至第4 代的1/2。

随着对行业认知的深入,Waymo不再仅仅采买车辆,而是增加了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角色,对外态度从封闭到开放。Waymo 进行融资,也是希望得到行业资源的支持。Waymo 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一家汽车制造商,而是希望看到自己的技术应用到其他公司生产的汽车上,但Waymo 并非选择与某一家公司合作。

2.2.2 WAymo 与卡车OEM 的合作模式

图6 Waymo 的核心优势

图7 采用Waymo 自动驾驶技术的戴姆勒8 级重型卡车福莱纳Cascadia

图8 Waymo 针对消费者的收费模式

Waymo 目前与戴姆勒达成合作。2020 年11 月消息,戴姆勒卡车和Waymo 宣布一项合作计划,双方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Waymo 的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戴姆勒8 级重型卡车福莱纳Cascadia。这款卡车将是Cascadia 的定制版,最先将在美国部署。此次合作,Waymo 和戴姆勒卡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为车队客户提高道路安全性和效率。未来,Waymo 和戴姆勒卡车将考虑向其他市场和品牌扩张。

Waymo 在与重卡公司合作中负责车队运营、提供自动驾驶套件等,重卡公司负责组装套件、提供重卡及重卡维护,且Waymo 分成 50%。

根据戴姆勒方面的评论,戴姆勒签署的也并非是排他性协议,该公司将继续与Torc Robotics 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上同步进行合作。戴姆勒打造8 级自动驾驶重卡的努力可以追溯至2015 年甚至更早,当时戴姆勒在美国打造了一款基于福莱纳重卡的测试车。

Waymo Via 侧重于各种形式的货物交付,主打8 级重卡。物流运输线路、里程固定,更适合自动驾驶,主要场景包括城市配送、干线物流、服务零售商的城内交付等。

Waymo 建立了超过 120 人的运营团队,占员工总数的10%以上,明确了自主运营车队的决心。Waymo 不向竞争对手出售的策略决定了自动驾驶软件授权业务只可能针对购买合作方搭载车型的消费者,付费模式主要包括基础标准平台收许可费、升级功能收费、定制化二次开发、车联网相关信息及娱乐功能订阅服务收费等。

2.3 Aurora 自动驾驶卡车业务进展

2.3.1 Aurora 公司概况

Aurora 成立于2016 年。截至2020年12 月,美国出现了3 家估值超过100亿美元以上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Cruise、Aurora), Aurora 是其中之一。Aurora 有1 900 名员工,90%是工程或产品人员,1/9 员工有博士学位,1 100多项专利和待批申请。

表3 Waymo 的自动驾驶货运进程

Aorora 正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行业的“全堆栈”产品(Aurora Driver),包括传感器、机器学习软件、控制机制。2020 年12 月,Aurora 称正在研发“远程协助(teleassist)”系统,可完善软件、计算机、传感器和视觉系统,让其测试车队能处理各种道路状态。该技术的目的是让远程设施中的技术人员能够在需要时访问车辆的传感器,并为异常情况提供建议和指导,例如让车辆安全靠边停车。

2021 年,Aurora 准备将测试里程减半,专注于模拟环境下的测试。Aurora计划在德州达拉斯-沃斯堡地区部署少量小型无人驾驶货车进行测试,随后再增加自动驾驶半挂卡车。

全堆栈产品(Aurora 称之为Aurora Driver)可将软件授权给其他公司或向其他公司出售硬件。Aurora 如何将Driver 技术商业化仍不清晰,但是可能的商业化途径有:①将软件授权给其他公司;②将整个软件堆栈作为整个产品对外销售。

图9 自动驾驶实现三要素

2.3.2 Aurora 在商业模式方面的探索

Aurora 是一家独立的公司,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寻找谁是最佳合作伙伴。Aurora 不认为造车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汽车厂商是简单的代工厂,Aurora 选择与头部制造商合作。借助Aurora driver和围绕它构建的生态系统,我们发现Aurora 不是造车,也不是靠运营赚钱,它是输出自动驾驶群生态系统的“管理系统”。Aurora 目前还不具备赢利能力,其商业计划的落地,要到2023 年才开始。

2020 年12 月,Aurora 收购Uber自动驾驶研究部门(ATG,Advanced Technology Group),主要是加快其第1个针对重卡开发的Aurora Driver 驱动程序的研发速度,并开启了Uber+Aurora的模式,Aurora 的车可以在Uber 平台上使用。获得Uber 的战略支持,并且吃掉了其1 200+人的研发团队,加上Aurora 本身700 人,Aurora 的团队人数接近2 000 人。

Aurora 与Uber ATG 的结盟,标志着自动驾驶靠初创公司去实现,是不可能的事件。自动驾驶的实现需要初创公司(提供自动驾驶算法)+场景方(提供场景资源)+车企(提供制造资源)。

沃尔沃卡车与Aurora 合作开发公路自动驾驶卡车,在这一合作关系下,沃尔沃集成Aurora Driver 到沃尔沃的公路卡车上,还将合作开发Transport as a Service(TaaS)。这一合作关系最初关注北美端到端运输适用的自动驾驶卡车。

Paccar 2021 年初也宣布与Aurora合作,开发、测试和商业化自动驾驶Peterbilt 和Kenworth 卡车。

表4 Aurora 合作伙伴

2.4 智加科技的自动驾驶业务进展

2.4.1 智加科技概况

智加科技于2016 年成立于美国硅谷,是用无人驾驶技术颠覆长途卡车运输业务的企业之一。2018 年落户苏州,在北京、苏州、上海等地设有研发中心。智加科技专注于全栈自动驾驶技术,以实现大规模商业运输。智加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系统PlusDrive,是应用于重卡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技术能力、产业资源、商业模式及数据闭环层面,智加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4.2 PlusDrive 重卡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商业化进程

PlusDrive 重卡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经历了以下商业化进程:PlusDrive 助主机厂打造车规级前装量产自动驾驶重卡,也可为现有车辆提供后装自动驾驶解决方案;PlusDrive 为一汽解放提供支持,联合开发车规级量产高级别AD 卡车在2021 年投放市场。该款自动驾驶重卡也将通过智能运力调度平台满帮集团销售,为1 000 万司机和500 万货主提供智慧物流服务;2021 年起,已经启动向中美两地的早期客户交付PlusDrive 产品;真实数据反哺算法:自动驾驶重卡依托数据闭环,借大量真实数据反哺进行算法快速迭代,更能通过OTA 持续升级车辆能力;客户认同:PlusDrive 已获得10 000+台预订单,通过头部车队测试,可供大型车队及重卡主机厂部署。

图10 PlusDrive 重卡自动驾驶方案商业化进程示意图

2.4.3 智加科技与卡车OEM 或零部件企业结成的合作关系

⑴与一汽解放的合作关系

智加已经助力一汽解放发布了L3 级别自动驾驶超级重卡,智加L4 技术栈的降维应用,使得驾驶员在高速路段可以解放双手双脚。据了解,三重架构FEM节油算法可以有效降低油耗10%~20%。安全开发流程、冗余架构设计、软硬件车规级认证全方位保证行车安全。数据引擎和OTA 远程升级功能可实现数据闭环,可以为用户提供产品的持续迭代升级。

⑵与依维柯合作研发量产自动驾驶重卡

2021 年4 月12 日,智加科技与依维柯签署谅解备忘录。依维柯最新一代S-WAY 重卡将搭载智加PlusDrive 自动驾驶系统。双方还将探索在联合研发的自动驾驶重卡上使用“IVECO 天然动力技术”。依维柯S-WAY 天然气动力重卡不仅能够大幅减少碳排放,还可减轻空载重量,从而提高有效载荷能力。

依维柯在全球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布局,可加快智加科技产品商业化的进程,放大自动驾驶技术为社会带来的积极效应。

⑶与康明斯合作生产天然气动力总成自动驾驶重卡

2021 年4 月28 日,智加科技宣布与康明斯合作,研发全球首款监督式自动驾驶天然气重卡,新车预计于2022年投放市场。

康明斯压缩天然气发动机已获得近零NOx 排放的认证,其NOx 排放水平仅为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当前标准的10%,双方将开展基于天然气重卡的自动驾驶研发工作。实现其天然气动力总成与PlusDrive 系统的无缝集成。2.4.4 智加科技的全球商业化足迹

表5 智加科技与一汽解放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图11 依维柯最新一代S-WAY 重卡

⑴美国

2019 年12 月,智加在美国首次使用L4 级自动驾驶卡车,为客户Land O Lakes 提供横跨美洲大陆的商业货运服务。2020 年,智加在美国为头部客户提供商业化运输服务。2021—2022 年,智加计划在美国推出量产自动驾驶产品。

表6 智加科技的自动驾驶合作伙伴

⑵中国

2019 年,智加联合一汽解放成立合资公司——挚途科技。2020 年,为中国头部物流企业之一提供商业化运输服务,并揽获数千份产品预订单。2021 年,联合一汽解放量产L4 级自动驾驶重卡,且计划测试要覆盖中国全部15 万km 高速公路。

⑶欧洲

2021 年,智加在欧洲开展商业化运营,其商业模式也验证了自动驾驶实现三要素这样一个模式。

2.5 赢彻科技的自动驾驶业务进展

2.5.1 赢彻科技概况

赢彻科技成立于2018 年4 月,是一家自动驾驶技术与运营公司。业务聚焦干线物流场景,自主研发L3、L4 自动驾驶技术,为物流客户提供Taas 货运网络。赢彻科技认为,自动驾驶落地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生态圈和整车思维。

赢彻科技的能力体现在3 个方面:第一,研发智能重卡。赢彻科技和重卡OEM 合作,集成赢彻自动驾驶系统,联合开发L3、L4 高速公路自动驾驶重卡。目前已完成B 阶段量产工程样车,2021将实现量产;第二,提供运力运营。提供按公里付费的城际自动驾驶货车运力服务;将基于全国性智能调度算法,实际匹配司机池和自营自动驾驶重卡池,动态调配运力;为物流用户实现节省人力、降低能耗、减少返程空驶和提高资产灵活度的商业价值;第三,促进产业合作。牵头成立干线物流联合创新中心,目前联合了24 家成员单位,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

表7 干线物流联合创新中心成员单位

2.5.2 赢彻与卡车OEM 的合作开发大事件

2018 年12 月,中国首家干线物流联合创新中心在上海汽车创新港正式启动,该中心由嬴彻科技和上海国际汽车城汽车创新港联合发起,目前24 家成员单位,是国内干线物流自动驾驶领域很有影响力的产业合作平台。

2020 年4 月,赢彻科技与东风商用车联合开发的L3 重卡顺利完成 A 验车验收,双方完成整车产品定义、整车平台智能化和线控执行系统的方案、自动驾驶系统与整车交互策略,以及基本功能和性能验证。克诺尔提供有冗余能力的线控转向与制动方案。

2020 年7 月,赢彻科技与重汽联合展示L3 自动驾驶重卡量产工程样车,取得了技术与量产的双突破。

目前赢彻与中国重汽、东风商用车、福田3 家主机厂量产合作,分别组建项目团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主机厂承担整个线控底盘的开发,赢彻做支持;赢彻负责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在集成方面双方配合,包括测试/验证。

2.6 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卡车业务进展

2.6.1 小马智行概况

图12 赢彻科技与OEM 的合作模式

图13 赢彻科技与福田、东风商用车联合开发的车型

小马智行成立于2016 年底,在中美两国同时布局,落地自动驾驶技术。凭借高科技研发实力,在中国和加州分别推出了面向公众的Robotaxi 服务。目前,小马智行已携手丰田、现代、广汽开发与落地Robotaxi 运营,未来还会与其他主机厂、Tier1 寻求更深入的合作。

2019 年4 月,小马智行透露,除了研发L4 级自动驾驶乘用车以外,他们内部有一支十几人规模的团队在做长距离卡车运输,花了16 周时间,完成了传感器配置、改装、集成、调试和系统验证,实现了在城市主干道和工业园区的完全无人驾驶,包括通过一些复杂的十字路口、上下主路和辅路等驾驶行为。

小马智行卡车业务部门的名称为“小马智卡”。未来,小马智行将会和Tier1供应商、卡车制造商深度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可量产的高度智能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2.6.2 小马智卡的商业化进展

2020 年11 月,小马智行与中国一汽达成合作,并在2020 年 12 月获得广州市颁发的首张自动驾驶卡车测试牌照,获准开展公开道路测试。

随着运营规模的扩大,小马智行的商业化落地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不同场景的数据也会通过技术迭代进行反哺——这是一个正向加速的循环。

图14 自动驾驶公司的角色定位及主要合作伙伴

3 自动驾驶时代卡车OEM 怎么找准定位?

3.1 分析

目前自动驾驶公司还只是专注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尚无暇进入整车制造领域,都选择了有制造能力的车企合作打造自动驾驶卡车。例如:图森未来的车企合作伙伴并非一家,目标也不是成为一家卡车制造商;Waymo 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一家汽车制造商,而是希望自己的技术应用到其他公司生产的汽车上。

自动驾驶公司将自己定位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还尝试成为货运提供商,同时成为货运过程中的运营服务商。

表8 小马智卡的商业化时间表见表

货运用户可以从合作车企那里购买自动驾驶卡车,加入自动驾驶公司的货运网络(要交费),或者委托自动驾驶公司进行货运,车企除了合作打造自动驾驶卡车、进行自动驾驶卡车维修,也可以尝试布局货运网络,从而延伸价值链。

3.2 目前行业的一些共识

目前业内达成的共识是:自动驾驶的实现需要初创公司(提供自动驾驶算法)+场景方(提供场景资源)+车企(提供制造资源)三方合作。打造自动驾驶卡车需要汽车厂和自动驾驶公司合作共赢,目前大多数自动驾驶公司缺乏制造能力,尚无暇进行卡车整车制造,但已经有少数强势的自动驾驶公司加入到造车行业如图森未来、Waymo,但笔者以为,开发自动驾驶系统才是科创公司的核心业务,目前自动驾驶系统的成熟还需要科创公司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3.3 对卡车OEM 的建议

传统卡车OEM 担心沦为自动驾驶公司的代工公司,乘用车领域上汽就表示,不接受任何供应商的整体解决方案,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观点代表了传统车企的普遍看法。

目前车企在自动驾驶研发时面临自研还是与供应商合作的选择。如果合作,是采用供应商的全套方案,还是战略投资、联合开发?这就看各家OEM 的选择和眼光了。

有关人士表示,从自动驾驶技术所呈现的全新功能来看,自研的整体优势更明显一些。“这是因为软件需要不断地迭代和更新,只有把这些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确保产品更新的频率和周期,从而更好地确保功能的稳定性与先进性。”

硬件追求平台化,软件通过自研去做差异化,是现在车企普遍会选择的道路。因为自己掌握了软件能力,才可能去开拓与自动驾驶相关的应用,才能在生态圈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猜你喜欢
图森重卡商业化
某重卡线束磨损失效分析与可靠性提升
新能源重卡双路快进
汽车纵横(2021年8期)2021-08-25 01:24:10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28
纯电动重卡展会遇冷
汽车观察(2018年10期)2018-11-06 07:05:28
卡车的L4来了
汽车观察(2018年2期)2018-03-08 00:25:09
图森把有条件自动驾驶做到极致
拍电影
童话世界(2016年28期)2016-11-15 08:02:48
星空的旋律
琴童(2016年6期)2016-05-14 10: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