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群
摘要:在数学教学的开展中,主动探究意识对于自身的学习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虽然属于基础类的知识类型,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应当保持对于知识本身的探究意识,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性地进行自主化的学习探索,将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这样可以使得自身的数学成绩有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性地进行知识探索,促使学生扩展自身的认知面,有效提高数学水平。通过对目前的教学情况来进行分析,教师忽略了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引导,只是让学生独立开展学习,学生在自行探索的过程中,方法使用不正确,使得最终的探索结果正确率不高,更是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为此,当下的发展中,应当加强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正确引导,纠正学生的探究道路,从中收获更加有用的知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开展中,许多知识都属于引导性的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打好学科基础,然后组织学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探究实际的问题,充分考验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知识应用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发展中,引导式的教学变成了过度依赖,學生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依赖于教师的指导,习惯由教师来进行知识总结,这对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十分不利。面对这样的情况,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必须要转变战略,将被动式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为主动性的自我探究,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阶段的知识探索,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所在。
一、创新问题环境
在探究式的教学引导中,教师首先需要在课堂上营造出创新的问题环境,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有动力开展后续的知识探究。面向于课堂的引导,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相比较其他概念性的知识,几何知识的学习难度较大,单纯只是进行书本教学,不仅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容,同时还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创新一个课堂提问环境,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激发起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欲望。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家和学校之间有一个直路和一条弯路相连,选择哪一条路可以最快达到学校或者家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属于几何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型知识,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关联到的自己每天徒步的路程,总结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在初中的几何知识中,许多知识点都属于基础型的知识,在生活中十分的常见,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大家回忆或者还原自己生活中发生过或者是遇到过的场景,将书本知识与生活融合之后,能够让学生具有浓郁的探究兴趣,教师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总结出正确的知识理论,这对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起到了较大的帮助。
二、激发学生想象力
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形成思维空间感,让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这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掌握学习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对称轴》的知识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联到身边的一些对称轴图形,将其绘制在作业本上,深入理解什么是对称轴图形。为了能够让学生主动开展知识探索,教师组织学生开动自己的想象力,什么样的图形属于对称图形,对称图形的特点是什么,身边有哪些对称图形,在作业本完成对称图形的绘制[2]。考虑到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在对称图形的认知过程中,首先可以让学生理解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的基本概念,然后再来进行图形绘制,根据自己所理解的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概念,让学生自主完成,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出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独立完成创作任务,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
三、开展小组合作
在探究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划分的形式,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学习任务,既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在学习《锐角三角函数》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对户外的房屋进行测量,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的知识探索欲望,在自主实践中验证书本上的基本理论,从中获取成就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测量时,小组内部成员需要自行进行工作的分工安排,每一个负责一个区域的测量,记录好相关的数据信息,然后将每一个人所测量到的数据进行函数公式的计算,让学生完全沉浸在其中,深入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四、总结
数学知识的学习十分考验学生的逻辑应用能力,教学的开展不应当全部集中在书本之上,而是需要通过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索,激发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当下的教学中,通过探究式教学的发展,将主动权交付在学生手上,通过自己的独立实践,验证书本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积累新知识。
参考文献
[1]魏怀昌.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有效化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2021(39):165.
[2]顾红英.初中数学例题的有效教学方法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