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艺馨
(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吉林市 1320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国人视野逐渐开阔,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多样化,音乐教学也从扮演可有可无的小角色变成了必不可少的配角,而高校中音乐教学是无可替代的主角,是专业课程中重要的一门技能课,具体包括和声、基础乐理、音乐鉴赏、钢琴课、声乐课、合唱指挥、舞蹈等。新形势下的音乐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探究、不断完善与创新中,新的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究也将成为音乐教学的重中之重。目前高校音乐教学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凸显出很多教学的弊端。基于以上,文章将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程设置方面:音乐理论知识、合唱指挥、视唱练耳,周学时一般为2 学时,一学期结业,在高校这样的音乐教育只可能简单地听听音乐了,谈不上美育教育。比如:声乐课时,担心学生唱不准音高、唱不准节奏,不得已便真知灼句、一遍一遍地教,学生唱得无趣,教师教得无奈;音乐鉴赏课时,欣赏着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再听教师传统的介绍作品情况、作者、创作背景,学生很容易迷茫,没有创造性,学生更不想主动去了解这些经典音乐作品,反馈给教师的就是厌学,整节课的氛围就是枯燥乏味;在乐理课上,反复讲解什么是记谱法、节拍节奏、和弦及转调等,学生听得是一脸困惑,学得是一塌糊涂。在教材选择方面:相同的高校在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内容,而介绍的音乐素材以欧洲古典音乐为主,传统的戏曲、民间音乐不多。学前教育还在学习如何弹奏《拜厄》《车尔尼练习曲》等。在设备方面:由于经费不足,学生的琴房不过半百间,但这对千名左右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学校甚至都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在教学模式方面:很多学者表示,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教学内容、过程、方法等方面会体现出教学模式的乏味与单调。
2019 年李廷洲、吴晶、郅庭瑾等合作编写的《国家教师发展报告》中提到:“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校的学生在不断扩大,其中河南高校职业学校有111.1 万人,四川有79.6 万人,广东有86 万人。”①针对高校来说,学生基本都是从初中毕业或者高中毕业直接就读于高校,学生年龄也多数在15-18 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正在加快成熟阶段,但他们在知识、能力等方面还未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容易强调自我意识,一旦被忽视就会引起反叛。随着高校学生队伍的不断壮大,学生的个人能力、综合素质也都大相径庭,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收,恐怕只会浪费时间。
笔者在给大一学生上课时,学生是分成小组上课,一名教师针对5-7 名学生,几乎没有学生认识五线谱,对于节拍节奏等也都知之甚少,没接触过钢琴或电子琴等键盘类乐器。平时学生也都只听通俗歌曲,流行音乐,对于歌剧、古典音乐提不起兴趣。
以上情况反映出,我们学生的音乐知识相对比较窄,整体素质不高,想通过高效音乐教育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快速普及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在这种渗透式的影响下,人们逐渐立足于网络去思考如何在各行各业搭建更有效的平台,创造价值。音乐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应寻求更丰富更融合的教学模式,进而满足新形势下学生的需求,有效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
“互联网+”运用到音乐课堂中,有效避开了传统音乐教学中单一化内容、程式化教学过程等弊端,作为教师要积极利用和探索互联网与音乐教学的有效结合,利用网络的资料整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再创造意识。但是网络是把双面剑,它存在繁多的资源信息,也有很多负面的内容,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引路,过滤资源中参差不齐的内容,正确引导学生搜集健康、正能量的音乐资源。如:音乐鉴赏课时,欣赏经典器乐曲《赛马》时,笔者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乐曲,同时加入内蒙古人在“那达慕”大会上进行激动人心的赛马场面,学生把音乐形象化的结合在图片中,画面与音乐有效融合,在欣赏画面的同时,蒙古民族特色、欢快、热闹的主题音乐形象一目了然。再细致分析,作者是用什么节奏型表现骏马驰骋的场面,又做了哪些变化引入乐曲扣人心弦的赛马高潮时刻的。笔者试图和学生们一起拍大腿、打响指、拍手、跺脚等方式再现“赛马”中紧凑的音乐节奏,学生们在欢快中上完课,在游戏中初步掌握了复杂节奏的运用。
2020 年新冠病毒爆发,全国学校顺应国家号召“停课不停学”,这也促使互联网在教育领域中快速发展。笔者所在高校采用微云台授课方式,音乐教学在慕课平台上为学生免费在线播放。慕课的种类繁多:有中央音乐学院出品的有关《西方音乐史》课、有首都师范大学出品的音乐教法课程,有中国矿业大学出品的音乐欣赏等等。但教师利用慕课绝不是简单地与学生一起观看这么简单,一般音乐慕课学习分3 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观看视频的学习,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多姿多彩的视频呈现,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第二个部分是练习检查的过程,笔者通过阶段性的提问检测学生的观看效果,学生回答后才可接着观看学习。为了防止走马观花式的学习,笔者在每个单元后设有习题作业,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所学内容。第三个部分是学生讨论、教师答疑的学习。学生围绕所学的音乐主题开展讨论,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习的环节是循序渐进的、深入浅出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理想统统会落空。”③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发现音乐中的美,积极主动地创造美,这成了教师教学的立足点。笔者采用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为主体,不是被外界机械地灌输音乐理论知识,而是有创新的、有理想、有启发的教学模式,允许学生提出想法,提出需求,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儿歌伴奏专业课时,新授《送别》时,笔者在班级群里发送《送别》音频、合唱视频,通过歌曲音频,边听边唱边感受音乐表现的情绪。学生搜索乐谱,自主整理笔记,用铅笔标出简单的功能和声,这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通过整理、分析,巩固回忆知识点,对歌曲有了更深的了解。针对技能学科,学生主体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客观不同,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学习的专注。利用小组形式,取长补短,因材施教,增强互动性,笔者作为“旁观者”,借助“翻转课堂”形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而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在互动中亲身体验音乐美感,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自我学习、相互讨论、教师指导、自我重塑的过程,牢记所学知识,提升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中提出经验教训理念,他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声张,也就没有教育。”于这表明教育是与生活和经验分不开的。笔者采用体验式教育模式,即通过体验式音乐教学让学生真正体验音乐,成为课堂的主体。利用好课堂,给学生出示一个具体、鲜明的形象,学生从形象学习到抽象洞察,与此同时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渴望,使学生愿意参与教学活动。比如:笔者借助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热情,开发学习音乐的广度,开设模拟舞台,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共同讨论、搜集、创作、传承和交流,为学生搭建实践的梦想舞台,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笔者还利用柯达伊教学体系,用手势来展示乐曲音高的走向,用图示法展示乐曲旋律线条,使枯燥的乐理知识形象深刻地记入脑海;利用达尔克罗兹音乐理论,构建“体态律动”教学模式,即在音乐教学中承旧立新,把即兴创作带入课堂,通过手、脚、走、跳、跑等运动,体验变化节奏的特点,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既提高了注意力,也丰富了音乐情感。新形势下,引入这些音乐教学理念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以学生的体验为主,而不要教师自身强加于学生。笔者发现,学生提升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真正“体验音乐本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全国幼师缺口高达300 万人,幼师待遇逐渐提高,如何让毕业生有更好的选择,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定制“有用”的教学内容。以笔者所在学校的音乐教学为例:专业技能课,我们抛弃了传统的教材,参考《幼儿园主题式课程》《小学生音乐课》教师用书,在声乐课中,学唱里面涉及的儿歌,除了演唱还要自己编创动作,边唱边跳,带入儿歌的欢快情感;在钢琴课中,以《车尔尼》钢琴练习教材为辅,以儿童歌曲为主,以弹奏深度为辅,以即兴弹奏为主,为成为音乐教师打基础;在音乐鉴赏中,以分析作品为辅,以视听范围的宽度为主,渗透式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理论课中,以儿歌涉及的音乐知识为中心,扩展教学内容,让音乐理论真正为技能服务;合唱指挥课中,选择的曲目从儿童合唱曲目切入,不断延伸音乐技能,“辅助教学”技能课;在舞蹈课中,下腰、开胯等基本功为辅,儿童舞蹈创编为主。充分让专业技能课更好地为就业服务。
叶圣陶曾说:“听读课本并非目的,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才是目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偏向于技能的职业居多,就笔者所在学校,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工作。不断完善实践活动为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更好的平台。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从大二开始,学生技能课考试由原来分组在琴房一对一的考试,转变成学校音乐厅考试,观摩的人从一名教师转变成全体同学,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展示的机会;每学期的下半年,每个班组织一次音乐会,学生通过搜集相关的音乐内容、文字材料、视频等,加上自己思想的火花,又一次提升了对音乐鉴赏的综合能力;学院也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如学生在大二下学期有两周见习的机会、大四时有六周实习时间,由专业指导教师带队,定岗分配到各个学校,有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为更顺利地投入社会工作打下基础。
传统的音乐教育,对比新的教学模式显露几点弊端:教学内容讲解偏过理论、教学过程突出教师主导地位、教学流程过于程式化等、评价标准与政策导向不够聚焦。新形势下,《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这是教育理念的改革,是对教师教学的指引,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是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育的改革正全面推进。目前,许多教师已投身于教育模式的研究中,迎合新的教学理念,丰富音乐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创新思维方式,保证音乐教学的科学性。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笔者对于新的教学模式带来的改变深有感触,例如:在音乐教学内容设置方面,传统的音乐教学是统一的教学进度,在结合新教学模式后,利用网络数据,结合每个学生的基础素质,给予个人更适合学习的方式;在教学时间方面,教师除了传统的授课时间,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集中在一段时间授课或批改作业(钢琴专业课,学生作业以录视频的形式发送微信小组群,方便教师随时查看,学生及时更改)。这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学生缩短了练习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学生反馈方面,耳目一新的教学模式的灌入,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性更强了,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形势下的音乐教学模式,是多元化的、包容性的课堂模式,它大大提升了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快速更新的网络时代,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紧随其后,音乐慕课、网络平台、手机微课堂、海量资源的传播,使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有了质的飞跃。新的音乐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但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还在发展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展望阶段。笔者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音乐教学与智能技术结合,为音乐课堂流放异彩。
注 释:
①李廷洲,吴晶,郅庭瑾等合作编写的〈国家教师发展报告〉[R].上海:华东师法大学出版社,2021:43-46
于[美]约翰·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③[苏]作者刘守旗,丁勇,俞润生.《教育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100 教育案例评析》.[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