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回采工艺研究

2022-01-15 04:41:10
山东煤炭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采煤机锚索断层

孟 喆

(晋能控股煤业公司忻州窑矿,山西 大同 037001)

1 概 述

忻州窑矿8318 工作面位于井田西翼,东部为14-3#层303 盘区西翼集中回风巷及机轨合一巷,南部为西翼石门,西部、北部为14-3#实煤区。8318工作面设计走向长495 m,倾向长150 m,回采煤层14-3#层,均厚4.01 m,平均倾角2°,煤层结构复杂,煤体变异系数38.43%。煤层顶底板岩性见表1。

表1 8318 工作面顶、底板岩层情况表

8318 工作面回采至240 m 处位于56#支架前方煤壁揭露F5 正断层,断层落差为2.4 m,倾角为60°,断层对工作面回采影响长度为54 m。

2 过断层回采工艺优化

(1)8318 工作面揭露F5 断层后,通过现场观察发现,该断层从56#支架揭露向头部方向延伸,并在工作面前方54 m 运输顺槽处贯穿,断层与工作面夹角为48°,56#支架往头部方向为断层下盘,断层上盘揭露底岩最大厚度达2.4 m,如图1。

图1 8318 工作面过断层仰斜回采剖面示意图

(2)为了保证工作面安全快速过断层,降低采煤机过断层期间故障率,减少煤柱损失量,决定采用仰斜回采工艺。工作面从头部斜切进刀,采煤机割煤至56#支架时调整采煤机角度,以10°仰角进行回采,采煤机进入断层上盘后留顶煤、破底岩进行回采。

(3)由于工作面揭露的F5 断层落差为2.4 m,工作面上盘煤层出现上飘现象,导致仰斜回采过断层上盘时需破底岩。岩体主要以白砂岩为主,平均厚度为2.23 m,岩体单轴抗压强度达55 MPa,岩体强度超过了采煤机截齿切割强度(小于50 MPa),若采用采煤机强行破岩,截齿磨损严重,采煤机截割电机负荷加大,很容易造成截割部损坏,所以决定采用“松动爆破+采煤机破岩”联合回采工艺[1-5]。

(4)工作面回采至56#支架处停止采煤机割煤,对上盘底岩施工松动爆破孔。上盘底岩共计施工两排爆破孔,孔深为1.0 m,直径为42 mm,爆破孔间距为1.5 m,排距为1.0 m。

(5)松动爆破孔施工完后,对孔内依次填装一支矿用乳化炸药以及一支毫秒延期电雷管。单孔装药量为300 g,孔口采用水炮泥和炮泥进行封孔,每个炮孔内雷管脚线采用串联连接方式,每次允许爆破炮孔数量为5 个。工作面所有炮孔爆破完成后,采煤机采用上滚筒割顶煤、下滚筒扫底岩进行回采,依次类推直至工作面完全过断层。

3 仰斜回采期间顶板控制

3.1 仰斜回采期间存在技术难题

工作面仰斜回采过断层上盘时需留顶煤,留顶煤厚度在0~2.4 m,而8318 工作面回采煤层为14-3#层,煤层内夹杂多层矸石,破坏了煤体稳定的力学结构。工作面仰斜回采时,顶煤稳定性低,很容易出现冒落现象,不利于工作面安全回采。

在仰斜回采过程中,工作面采用分段移架方式,且采煤机切割深度控制在0.5 m 范围内,导致工作面回采后支架移架出现局部滞后现象,导致仰斜段顶板空顶时间长,易造成顶板破碎、冒落。

8318 工作面采用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支护过程中液压支架顶梁对顶板产生较强的支撑作用力,而顶煤破碎,在支架支撑过程中支架顶梁对顶板产生反复破坏作用,从而加剧了顶板破碎程度。

3.2 仰斜段顶板联合控制技术

为了降低工作面仰斜回采期间顶板破碎现象,防止顶板垮落事故发生,决定对仰斜段顶板采取“深孔超前注浆+迈步式锚索吊棚”联合控制技术。

3.2.1 深孔超前注浆

(1)首先对仰斜段顶板施工一排注浆深孔,钻孔施工在54#~65#支架之间煤壁上。钻孔距顶板间距为1.0 m,钻孔直径为45 mm,钻孔深度为8.0 m,钻孔布置间距为3.0 m,布置仰角为30°。

(2)注浆钻孔施工完后,对钻孔内埋入注浆花管,并在孔口处采用封孔器封堵,注浆花管通过快速接头与专用注液枪连接,如图2。

图2 8318 工作面过断层顶板联合支护平面示意图

(3)采用ZBQ27/1.5 型双液注浆泵进行注浆施工,注浆液采用联邦加固1 号(双液)注浆材料,注浆液水灰比为0.8:1.0。该注浆液具有结石率高、渗透能力强、凝固速度快等优点。注浆施工时注浆压力为3~4.5 MPa 范围内。

3.2.2 迈步式锚索吊棚施工

(1)工作面仰斜段施工的锚索吊棚主要由锚索工字钢梁、锚索组成,锚索钢梁长度为3.5 m,宽度为0.12 m。为了避免工字钢梁对顶板产生切顶破坏作用,工字钢梁与顶板接触的一面焊接一块厚度为5 mm 钢板。每架吊棚配套两根锚索,锚索长度为5.3 m,直径为21.8 mm。

(2)锚索吊棚沿工作面倾向布置,每架锚索吊棚两根锚索施工在相邻两架支架之间,锚索吊棚施工在54#~65#支架前方顶板上,锚索吊棚施工间距为1.5 m,排距为1.0 m。为了保证相邻两排锚索吊棚联控作用,前后两排锚索吊棚采用迈步式布置。

4 结论

(1)截至2020 年11 月13 日,8318 工作面已回采过F5 断层影响区,通过对工作面过断层工艺的优化,减少了工作面采煤机破岩量,降低了采煤机过断层的故障率,未发生截割部电机烧毁、截割部断轴等事故,过断层期间回采速度保持在6.4 m/d。

(2)通过对工作面过断层期间仰斜段顶板采取联合控制技术后,解决了因顶煤稳定性差,仰斜回采时出现顶煤垮落、破碎、支架初撑力及工作阻力不足等技术难题,提高顶板稳定性,保证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猜你喜欢
采煤机锚索断层
煤矿用隔爆型采煤机电机FMECA分析
防爆电机(2022年1期)2022-02-16 01:14:06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煤(2021年10期)2021-10-11 07:06:12
煤矿深部高地压巷道锚索支护技术对策研究
不同锚索参数对预应力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MGTY300/700-1.1D采煤机制动系统分析改进
河南科技(2014年18期)2014-02-27 14:14:58
断层破碎带压裂注浆加固技术
河南科技(2014年18期)2014-02-27 14:14:52
关于锚注技术在煤巷掘进过断层的应用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7期)2014-02-27 14:11:06
AM500采煤机小支臂改造
河南科技(2014年4期)2014-02-27 14:07:18
预应力锚索施工浅析
河南科技(2014年3期)2014-02-27 14:05:41
MG300/700-WD采煤机调高系统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