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信息化应用的研究*

2022-01-14 12:35方媛璐商梓敬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实验班维度教学方式

方媛璐 商梓敬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462

1 研究依据概述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化技术目前在我国发展的情况。21世纪我国进入了信息化新时代,如今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从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到2018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再次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全面吹响了教育信息化的号角[1]。只有通过信息化手段才能给全民提供开放、灵活、继续、终身的学习场所,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可学的教育新形态,因此,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变革势在必行。

1.1.2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把办好继续教育与提高国民素质联系在一起,这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通过中国知网和国内较为知名文献收录网的查询,信息化教学与学科相结合的文献,主要研究对象集中于高中生和大学生,以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少之又少,因此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信息化应用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2.2 实践意义。改善信息化教学的环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大多数隶属本科院校或高职院校,只是院校中的一个部门,继续教育中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比较简单、落后,甚至就是一个摆设;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的授课教师以老教师居多,老教师对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方式重视程度不够,并且自身的信息化素质也有待提高,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有部分学生只想要一个文凭,而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效果根本不感兴趣[3]。因此,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要从加强院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开始,重视继续教育,提高信息化教育理念,完善继续教育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授课教师的信息化科学素养,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种多样的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习管理,让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学生充分享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结合继续教育的特点,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学习真正碎片化。由于继续教育中大多数学生都是边工作边学习,还有学生因工作原因不能按时到课堂进行学习和考试,工学矛盾是继续教育的主要问题。因此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利用互联网+手机,尝试云时代的微课堂与微学习,由碎片化地点和碎片化时间组成碎片化学习,让课堂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做到以学为中心,“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2 研究理论支撑

2.1 概念的界定

2.1.1 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指在信息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教学内容数字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的中心词是教学,信息化是教学的定语,是指利用信息化技术更好地辅助完成教学任务。

2.1.2 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利用语言、肢体、黑板、粉笔等进行推理、演算和讲解。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与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一言堂教学方式。

2.1.3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是指高校实施的本科继续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和专科继续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包括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函授教学、网络学习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是继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

2.2 信息化的大政方针

2.2.1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2.2 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

2.2.3 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提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2.2.4 2016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等重要任务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2.5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

2.2.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国家把继续教育的发展与提高国民素质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从而提升与拓展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近10年来我国出台的教育信息化与继续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始终围绕着“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这一重要方针政策。在政策支持下,在信息化先进科技手段帮助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必将逐步走向线上化、终身化。

2.3 信息化的文献综述

2.3.1 学者马婧撰写《浅谈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文献调查,学者马婧在《浅谈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表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学内容的形象化,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图形转化为简单易懂的三维效果图,让学生在多媒体上进行更加直观地观察与学习。

2.3.2 学者彭瑞撰写《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整合》。

通过文献调查,学者彭瑞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整合》一文中表明,信息化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中的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作为教师辅导学生的辅导工具、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合作与交流工具、信息技术作为获取学习资源的网络工具等,该研究详细地总结了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2.4.3 学者葛方琳撰写《信息化在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文献调查,学者葛方琳在《信息化在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表明,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技术,可以将抽象、繁杂的数学知识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增强了数学教学的直观性;融入信息化教学技术,可以更好地强化学生对数形结合这个数学思想的认识,从而降低学习数学的难度;融入信息化教学技术,可以有助于对传统数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避免灌输式或讲授式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枯燥感,从而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自由性与有效性。

3 研究方法路径

本研究主要运用实验探究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方法,首先采用实验探究法,通过比较考试成绩,从而验证信息化教学对学习成绩的有效作用;随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信息化教学满意度展开调查研究,从而验证信息化教学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有效作用。

3.1 实验探究法

本研究方法是拟选取两个实验班,要求两个实验班是平行的两个教学班级,即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一致,有50人参与学习,两个班级学生的入学成绩、学历、性别、年龄等情况基本一致,教学内容采用高等数学中具有代表性的章节导数与微分。实施路径是两个班级同时进行12课时的导数与微分的教学过程,实验一班,12课时授课全部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实验二班,作为对比班级,12课时授课采取常规教学模式,然后对两个班级进行相同内容的教学验收。分析两个班级的测验成绩,从而验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信息化应用的有效作用”,结果见表1。

表1 两个班级的成绩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平均分和最高分都高于对比班的平均分和最高分,说明实验班和对比班在成绩上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差距。由于p值为0.000(<0.05),所以实验班和对比班在成绩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实验班的成绩显著高于对比班。

3.2 问卷调查法

为了考查信息化教学方式是否使教学效果更好,让学生更加满意,本研究采用两次问卷调查。问卷一调研“信息化教学满意度”,针对两个实验班,共发出100份问卷,回收1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00份;问卷二调研“信息化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只针对实验一班,共发出50份问卷,回收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50份。分析两套问卷结果,从而验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信息化应用的有效作用”。

3.2.1 对比班学生的“教学满意度”。问卷一采用了李克特(LIKERT)计分法,得出总量表与分量表的得分。

从表2可以看出,对比班的学生在各维度和总体上,均值M都是在1~2分之间,为进一步确定对比班学生对教学满意度处于什么样的水平,笔者进行了单样本t检验,计算结果显示各维度对应的p值均为0.000(<0.05),说明统计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2 对比班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3.2.2 实验班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在各维度和总体上,均值M都是在3-4分之间,为进一步确定实验班学生对教学满意度处于什么样的水平,笔者进行了单样本t检验,计算结果显示各维度对应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统计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3 实验班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3.2.3 两个班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比较。从表2和表3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实验班的“教学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对比班的“教学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为了探究实验班和对比班在“教学满意度”上的差异,笔者对“教学满意度”中的各维度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见表4。

表4 实验班、对比班在教学满意度上的差异

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班均值在各维度和总体上均高于对比班,通过进一步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对应的p值均为0.000(<0.05),统计结果表明“教学满意度”在各维度和总体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班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比班。

3.2.4 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问卷二采用Pearson correlation系数法对信息化教学满意度及每个影响因素是否有相关关系进行检验,见表5。

表5 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学习态度、教学方式、数学学习难度、信息化在继续教育中的优势、教学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说明各维度之间相关性较强,并且对应的p值均为0.000<0.05,因此说明各维度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

3.2.5 教学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将问卷二中4个维度“学习态度”、“教学方式”、“数学学习难度”、“信息化在继续教育中的优势”作为自变量,以“教学满意度”作为结果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表7、表8、表 9。

表6 学习态度对教学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表7 教学方式对教学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表8 数学学习难度对教学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表9 信息化在继续教育中的优势对教学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当教学满意度作为结果变量,自变量为学习态度时,最终回归方程为:教学满意度=0.758×学习态度。

从表7可以看出,当教学满意度作为结果变量,自变量为教学方式时,最终回归方程为:教学满意度=0.930×教学方式。

从表8可以看出,当教学满意度作为结果变量,自变量为数学学习难度时,最终回归方程为:教学满意度=0.889×数学学习难度。

从表9可以看出,当教学满意度作为结果变量,自变量为信息化在继续教育中的优势时,最终回归方程为:教学满意度=0.947×信息化在继续教育中的优势。

因此学习态度、教学方式、学习难度、信息化在继续教育中的优势对“教学满意度”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力度从大到小依次是:信息化在继续教育中的优势、教学方式、数学学习难度、学习态度。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研究结果

通过使用SPSS23.0软件对实验探究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研究结果:表1—表9。这9张表说明了:第一,实验班的“测验成绩”显著高于对比班;第二,实验班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比班;第三、维度“信息化在继续教育中的优势”对“教学满意度”显著正向影响的力度最大。因此,信息化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起到了行之有效的作用。

4.2 分析与对策

4.2.1 信息化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信息化教学模式,由于其试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与游戏的相似性,故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研讨知识的学习者,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从而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4.2.2 信息化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无精打采的教与学的状态。信息化教学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教与学的组织者[5]。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技术,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和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有效地改变了传统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

4.2.3 信息化教学有效地降低了学习难度。正确恰当地使用信息化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对优化教学起着显著性的作用。

4.2.4 信息化教学在继续教育中的优势。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学生学习的最大困难是工学矛盾,而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借助信息化技术,利用互联网+手机,尝试云时代的微课堂与微学习,能够有效地化解工学矛盾,使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使接受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学生能够做到碎片化学习。因此,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采用信息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利用信息化技术,才能真正做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猜你喜欢
实验班维度教学方式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