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兴国
黄兴国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雕塑学会理事
中国当代雕塑研究院研究员
河北美协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
河北省画院雕塑院院长
河北工艺美术学会会长
无论是名城还是边城,抑或是小镇,晚餐时能寻一家临街的小馆子,最好还能找一个临窗的餐位坐下,那便是最惬意不过的事了。
当最后一抹绚丽的晚霞褪却,云朵变成了青灰色,便宣告着热烈的白昼,照耀此间的阳光即将消尽——夜晚降临了。此时,街上的华灯悄悄地亮了,临街的林林总总的小店纷纷掌起了暖色,似乎天边闪着光的晚霞被撕成了碎片散落在此间的大街小巷,照亮了匆忙回家、寻觅美味、赶着约会和漫无目的在街边溜达的人们。哦,还有拖着行李车、肩上挎着大小包裹寻找落脚地的游客或回家的游子。
时装店临街的橱窗,挂在窗子两边的薄如蝉翼自由垂落的帷幔,衬托着光着头的模特道具魔鬼般身材,它们纹丝不动,高傲地盯着窗外的世界。不时会从门里闪出一对相互揽着腰的恋人,若那位男士的手中拎着一个或几个服装袋子,那么依偎在他身旁的女子便一定会十分娇嗔地用膀子去扛那男子的胳肢窝,笑容也会十分地嫣然可人。
小超市的销售手段很直白几近粗暴,反正穿制服的城管也都下班了,他们便把那些撂了一两天将近变质或已经失去卖相的水果一股脑儿地摆在了门口,生生地占去了一半的便道,直接从店里扯出一根装着灯泡的电线挂在门口最低的树杈上,顺手剪一条塑料绳子往那树杈上一绑,妥妥贴贴。再把粉笔横下来,龙飞凤舞地在那不曾擦净的小黑板上刷上三个夸张的大字“大甩卖”,外加描了边的三个感叹号,大字的下面便是工整地书写了不同果品的不同价格。总会有些客人止步,从果箱的边上扯一个袋子,挑上一些尚可食用或经过收拾之后亦可食用的果子。
最扎堆儿也是最闹腾的要数那些打着各种招牌的饭店。
迎客的、跑堂的、上菜单、倒茶的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让座的、点菜的、寒暄的、劝酒的“声声”不息,乱作一团;炝炒的、麻辣的、火烤的、秘制的、锅仔的五味杂陈,有模有样。彻底地颠覆了饭店的门头上所标榜的特色风味……谁说熊掌与鱼翅不可兼得?交通的快捷,物流的通达,人流的空前流动,使得身处天南海北的任何一个角落,那些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能烹到一锅,更何况去品尝异地的风味。
反正我的兴趣并不只限于一顿饭菜的新奇度或熟悉度,只管从那靠窗的餐桌旁拉出一张椅子,踏踏实实地坐下。看茶点餐自有人操心,我便兀自隔着窗子看那窗外的世界。
一层玻璃两种镜像,流动的画面相互交融。每个窗口正如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荧屏,屏里屏外既互为角色又互为观众,亦可任意转换,平和而从容地演绎着这个城市饮食男女的千姿百态和市井百姓的真实日常……
正值晚高峰,道路中央各种档次的汽车混在一起,缓慢地行驶。一辆格外扎眼的小跑车夹在其中,沮丧的样子真有点儿虎落平阳的味道;隔着深色的车窗,看不透车中的人物,是靓仔还是酷妹。倒是那些电动车可以毫无顾忌地在车流中穿梭自如:身着整洁工装的两位年轻人,骑着小电摩飞快地穿行于机非混杂的街道,忘记摘掉的胸牌飘在身后;驮着孩子的母亲,车把上依然挂着棉质的挡风,握把的两臂之间夹着个四五岁的娃子。前面有棉质的挡风,左右有结实的双臂,后面有满满的母爱,应该是很安全吧;三三两两身着漂亮校服的小学生,叽叽喳喳追逐着掠窗而过,若不是背着与小小的身板十分不符的书包,动作应该更加轻盈些吧;耄耋老人佝偻着后背,推着可以直接拉着上楼梯的婴儿车走走停停,并不见车中的娃,或许已经成人,小车便自然成为老人遛弯儿走累了不二的依靠……
渐渐地,天光暗淡下来,路灯和街道对面商店里的灯光亮堂起来,一座城市的晚高峰急匆匆地落下帷幕,从容而浪漫的夜生活开启了。
只在橱窗和门楣上酷炫地闪着光的酒吧,成双入对或三三两两的年轻人鱼贯而入,门缝里不时溢出的音乐,令人心跳。不时地吸引着路过的人们趁着开门的空档往里张望;三五个穿着轻盈活泼俏皮的丫头牵手搭背,每人的手里拿着某个摊上的串串,欢蹦乱跳毫无顾忌地在街边的各种店里乱窜;陪着老伴儿穿着大裤衩摇着蒲扇露着肚皮漫无目的散步的中年人,说是陪着老伴儿,其实根本就不顾身后的老伴儿紧一脚慢一脚的慌乱。
太多的陌生人,太多的琢磨不透的故事。
说实话,我并不在意一座城市重叠在一起的楼房有多高,也不在意万家灯火如星光一般镶满苍穹。而只愿置身一隅,一杯老酒适配简单的菜肴,隔着屏幕一般的窗子,品味窗外未经导演过的现实情景。没有主角没有配角,也没有导演驱动下的镜头取向,你若想把某个美女从头到脚地看一遍,都要靠着晃动的间隙暴露出的碎片加上联想去拼凑,但每一帧画面都是现实的;酒足饭饱,顺着便道像个当地人一样信马由缰地慢行,任凭异地的风拂面,聆听操着难懂的口音谈论的人们擦肩而过,望着同向的人们的背影在视线中婆娑。未经整理过的声效,虽然嘈杂,哪怕是孱弱的喘息,声声都是真切的。
遗憾的是,仅凭着一顿饭和一次逛街的工夫,哪怕投入百分的关注,即便是多住个十天半月,哪怕是整日泡在博物馆,串遍了大街小巷,我们也无法去读懂一座异乡的城……至于那些高大上的写字楼,奢华的宾馆大堂,以及面对那些客气的洽谈以及公务人员制式化的笑容和标准的仪态,不必动容,千城一面而已。只有将要入夜的街道和放松身板的人们,才能够显现出一座城市特有并真实的气质。
只要悉心去品,总能咂摸出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