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城市融合发展及产业引领路径分析
——基于河北T、Z两市的实证研究

2022-01-14 06:57冰,陈
关键词:耦合度耦合指标

姚 冰,陈 茜

(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华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引言

高校与城市之间的互动一直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高校发挥自身职能促进城市产业调整和驱动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城市经济发展促使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为了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协调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重大政策,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城市产业的优化以及校城融合。在实践中,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后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产业结构内部矛盾突出,难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深入剖析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的协调性状况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选取2013-2018年T市与Z市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的相关数据,探析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的协调性并进行对比研究,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校城高质量融合提供理论指导。

一、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互动机理分析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调结构稳增长”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标志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以创新驱动为关键特征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校与城市必然存在以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为纽带的互动融合逻辑[1]。纵观校城融合发展脉络,两者的互动发展历程是从融入到融通再到融合的逐步演化和递进的过程[2]。在互动过程中,高校对城市的贡献度、城市对高校的依赖度、高校与城市的融合程度,将成为未来高等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之一[3]。在高等教育与城市发展如何互动的问题上,研究者们指出高校发挥自身职能和承担应有职责的过程中会进一步促进两者融合发展。宋美喆等认为通过实现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与城市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是一条有效路径[4];李良华等指出通过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增进人力资本积累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结构优化,进而实现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5];楼世洲等认为通过发挥高校教学功能、科研功能、经济功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发挥教育外部性规律推动高等教育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发展[6]。伴随着五大职能的转变,高校不断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与智囊,以其丰富的知识、科技、人才等资源参与城市的顶层设计,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城市在不断发展中,为高校提供丰富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以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文化结构推动着大学学科专业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和模式。高校与城市之间资源的高互补性,使得两者在融合共生中形成利益共同体及命运共同体,深化了双方各自功能地实施。因而,高等教育发展与城市发展二者间存在较为清晰的互动逻辑(见图1),一方面,高等教育通过积累优质人力资本、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进行知识积累与促进创新作用于城市产业,为城市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城市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及发展机遇,在为产业部门发送劳动力市场信号的同时,为高等教育提供财政及政策支持来优化高等教育环境。高校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其本质是互利共生关系,两者在互动融合中所产生的共同体优势作用于现代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以及社会的现代化治理水平的提升。

图1 高校教育与城市产业互动机理示意图

二、高等教育发展和城市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测算

(一)测算方法

1.熵值法

目前有很多种关于对指标赋权的方法,这些赋权方法总体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种。为了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引起的评价误差,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如下:

(1)建立原始数据矩阵。设有m个评估对象,n个评估指标,建立原始数据矩阵。

(I)

(2)指标的标准化处理。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使得指标之间可以进行数量的运算。对于正向指标而言,数值越大越好,对于负向指标而言,数值越小越好,两种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均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

正向指标标准化:

(II)

负向指标标准化:

(III)

(3)计算指标占评价指标权重。

(IV)

(4)计算信息熵。

(V)

(5)确定各指标权重。Wi为第i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VI)

2.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作为物理学中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现象[7]。高等教育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本质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为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融合程度,借助物理耦合模型构建高等教育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度模型,利用耦合度对两者之间的作用状态、程度进行描述与测度,以此反应高等教育与城市发展间的影响效果。数值越大,表明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耦合元素之间的发展方向越有序;数值愈小,表明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耦合元素的发展方向越具有无序性,同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就缺乏稳定性。设C为高等教育发展与城市产业发展耦合系统的耦合度,U1和U2分别为两个系统的得分。包含两个子系统的“高等教育—城市产业”耦合系统的耦合度评价模型为:

(VII)

其中耦合度C∈[0,1],C的取值越接近于1耦合性与协调性越好,当C=1时,则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间的耦合状态达到最优;C的取值越接近于0稳定性与有序性越差,若C=0,表明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耦合元素失序,呈现出不稳定和无序性。

耦合度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发展的耦合程度,但难以表示出二者总体上的协调发展水平。故进一步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在充分反映出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的基础上,更加深入测度二者协调发展水平的相对高低以及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的协调度好坏。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间的协调度评价模型如下:

T=aU1+bU2(VIII)

其中耦合协调度D∈[0,1];C为耦合度;T为综合协调指数,反映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a和b反映了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发展的相对重要程度,由于两者同等重要,因此认为a=b=0.5,并且a+b=1。为了直观反映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发展间协调度所处发展阶段,借鉴前人研究[8-9]关于协调度大小的评价标准,确定耦合协调类别划分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二)指标设计、数据来源及处理

1.指标设计

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主要从教育投入、产出、数量以及质量这四个方面来考虑。胡宇运用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效率两个维度对城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10];何宜庆等用高等教育集聚、高等教育投入以及高等教育产出来反映高等教育发展水平[11];赵军等从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经费投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这六个方面构建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12]。在借鉴前人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标设计的基础上,遵循指标选择的代表性、易获得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建立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普通高校数量、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高校生师比、科研费用、专利授权数反映地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教师资源、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水平,进而衡量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在城市产业发展方面,已有文献普遍采用GDP指标反映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因而人均GDP是反映城市产业发展水平最直接有效的评价指标[13]。此外,城市产业结构亦是影响城市产业经济质量的重要因素,分别采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该地区GDP的比重测度驻地城市的产业结构(衡量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表2 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发展评价指标

2.数据来源及处理

为深入研究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的耦合协调演变特征,并对T市与Z市的校城融合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的高等教育发展及城市产业水平相关指标数据来源于2013-201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两市历年的统计年鉴与统计公报和公开资料整理。考虑到评价指标体系中来源数据的量纲、数量级以及属性各有不同,需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熵值法中的指标标准化处理公式(II)处理正向指标、(III)处理负向指标。

三、实证结果比较与分析

(一)T、Z两市基本情况描述性分析

1.T、Z两市高等教育情况

由表3可知,自2013年以来T市普通高等院校数量从8所增加至11所;在校生数与专任教师数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并在2018年达到最高,分别为133291人、6863人;相对应的高校师生比呈现小幅度的波动,但2013-2018年整体出现缓慢增加的情况,在2017年高校师生比0.052是考察期内的峰值,并且考察期内所有年份的高校师生比的倒数均大于18。相较之下,Z市的普通高等院校规模数量在2013-2018年内变化基本不大,仅2013年为4所高校,其他年份均为5所,并且数量基本为T市的一半;相比之下,高等院校数量的不足同样会影响到在校生数量及专任教师的数量,总体来看Z市的在校生数量与专任教师数量均表现为增加,但在校生数量和专任教师数在2016年出现极小值,分别为17565人、1216人,而此时的高校师生比达到考察期内最高0.0692,仅2017年、2018年高校师生比的倒数大于18。

表3 高等教育基本情况

2.T市、Z市城市产业情况

从经济总量上看,2013-2018年间T市地区生产总值除去2015年及2018年有所下降外基本保持上升态势,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最高为65301459万元,2015年最低为61030601万元;Z市在考察期间,在2016年有所下降为13541849万元,总体处于上升状态,并在2017年增速最快至5.38%,其余年份增速逐渐变缓。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T市2013-2018年内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并且分别在2015年降为最小78398元,在2017年达到最高89233元,至2018年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略微下降;与T市相比,Z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并于2017年上升为峰值,2018年略微下降。从产业结构来看,T市产业结构基本模式不变,整体属于“二三一”模式,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主要是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并未实现最优产业结构模式。第一产业(农业等)基本保持平稳,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等)差异在2013-2016年间逐渐缩小,在2017年差距最大,但2018年又呈现出差异减小的趋势,说明T市产业结构正向更加合理化方向发展。考察期间Z市的产业结构比T市产业结构相对复杂,与T相似第一产业在2013-2016年间基本保持平稳,但在2017年第一产业占比将为最低。在2014年后,其产业结构模式由“二三一”模式转变为“三二一”模式,并在之后时期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差距逐渐扩大,第二产业占比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占比不断领先,实现了较为成功的产业转型升级。

图2 T市一二三次产业占地区GDP比重图

图3 Z市一二三次产业占地区GDP比重图

(二)T市、Z市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耦合协调比较分析

根据以上模型,测算出T市与Z市在2013-2018年高等教育及城市产业得分,进而计算出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得分(见表3)。纵向比较,从2013-2018年T市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得分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表明T市政府对该地区高等教育及城市产业的发展不断重视,不断通过政策、资金等手段支持这两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相比于T市,Z市的高等教育得分在2017年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城市产业得分在2018年出现回跌,反映出Z市对该地区的高等教育及城市产业发展在政策或规划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体现为Z市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模式转变为“三二一”模式,总体上对于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发展状况的认识逐渐深化。

由前述定义可知C的取值越接近于0稳定性与有序性越差,T市的耦合度指数在考察期内缓慢下降,但均处于0.4-0.5之间,表明T市高等教育及城市产业的耦合度处于拮抗阶段,即两个系统存在相互作用但处于非协调阶段,并且相互作用方向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不足;Z市在2013-2018年的耦合度得分呈现上下波动的状态,与T市相似处于0.4-0.5内,但比T市耦合度略低,反映出Z市同T市相似均处于拮抗阶段,但Z市的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的互动作用明显小于T市,说明T市对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的融合发展的投入与产出略高于T市。

在耦合协调指数方面,尽管2013-2018年T市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的耦合协调性得分不断增加,并在2018年达到最高0.262,但仍然属于0.2-0.3范围内的中度失调状态;相比之下,Z市耦合协调度得分明显低于T市,并存在波动现象,总体协调性趋势表现为上升,2013年得分最低为0.147,最高为0.177,但却处于0.1-0.2的严重失调阶段。T、Z两市的耦合协调度均处于失调阶段,仅仅是T市的失调程度略轻于Z市,表明两市的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首先可能是因为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都较低,使得两者的协调度难以提升;其次可能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高等教育的质量难以满足新常态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最后可能是T、Z两市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优质人才外流,制约了驻地城市人力资本转化为经济实力。随着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以及其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高等教育对城市发展的帕累托效率,极大地阻碍了城市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又由于城市产业未能充分发挥经济功能,反过来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使得两者陷入恶性的循环。

表4 T、Z两市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协调度得分

图4 T市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协调度得分趋势图

图5 Z市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协调度得分趋势图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选取2013-2018年T市与Z市高等教育和城市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协调性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一是T、Z两市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总体上协调水平不高。经过模型计算,T、Z两市的耦合度均处于0.4-0.5的拮抗阶段,此时两市的高等教育子系统与城市产业子系统虽然存在相互作用,但是并非协调阶段。通过进一步的计算,T、Z两市的耦合协调指数均小于0.3,分别属于中度失调、严重失调。尽管两市的耦合协调指数随着当地政府对高等教育及城市产业转型的融合发展认知深化而不断增加,但是两市的高等教育子系统与城市产业子系统协调水平偏低,反映出两市的高校与驻地城市融合不充分、不合理,不仅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影响了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是T、Z两市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总体协调水平逐渐提升。考察期内T市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协调水平随时间的增加不断提升,Z市的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协调水平在2017年存在一定的波动,这可能与Z市产业结构模式的转型存在较强关联,但整体来看仍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强,表明了两市对于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城市产业升级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充分体现在T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专任教师数量以及高校师生比的不断提升、Z市对高等教育发展政策、资金的不断调整以及T、Z两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合理上。

三是T市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的总体协调水平高于Z市。T市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耦合协调指数处于0.2-0.3的中度失调阶段,Z市的耦合协调指数位于0.1-0.2范围内的严重失调,尽管两市均处于拮抗阶段,存在相互作用,但T市高等教育子系统与城市产业子系统的总体协调水平高于Z市,反映出T市对于校城融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以及产出明显高与Z市。此外,T市产业得分大于Z市产业得分且差距逐渐缩小,但T市高等教育得分与Z市高等教育得分差距较大并存在扩大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T市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的总体协调水平高于Z市。

(二)建议

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立足中国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基于促进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校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是以跨域合作为纽带,推动校际协同、城际联动,提升校城融合水平。实现校际协同、城际联动,是实现高校与城市深度融合及高质量发展进而带动全国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名校基于共同利益追求、相近的专业设置、共同战略目标而结成联盟。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高校已由早期的区域高校联盟,如C9联盟、G7联盟等,转变为学科间的联盟,众多名校联手共建“世界一流”学科已然成新趋势。在高校联盟中,将逐渐形成人才联合培养、教育资源共享、科研创新合作等协同机制,促使高校注重自身特色,以合作的方式开拓新的交叉学科领域和方向,将焦点积聚于学科前沿及国家重大需求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在积极推动校际协同的同时,努力促进城市联动机制建设,通过深化城与城之间的合作,借鉴典型城市的成果经验,不断提升校城融合水平,加速人才、产业和创新等要素的聚集,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二是以产教融合为桥梁,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城市化率将提高至65%,同一地区在高等教育资源与城市产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协调状态,不同地区在高等教育资源与城市产业融合发展上显露出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实证研究中,T市的人均GDP明显高于Z市,类似T市的普通高等院校数量、在校生人数、专任教师等反映高校规模的指标数值均大于Z市,并且T市的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的的耦合度与协调指数明显高于Z市。要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布局需高校要政府、高校以及企业的通力合作,以产教融合为桥梁,联动协同打造与城市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具体而言:(1)政府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对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在政策、财政上予以一定倾斜,促进高等教育带动城市产业发展,城市发展优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良性循环。(2)鼓励企业与高校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活动,促使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效衔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驻地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优质人力资本积累,引领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是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以促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来加快优质人力资本积累、助推科技技术进步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T、Z两市的产业发展正处于“缓慢上升”阶段,需健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调整机制。高校应针对其驻地城市的产业结构特点,调整或优化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供给结构,聚焦于城市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教育教学、科技研发及社会服务等活动,为城市发展积累优质人力资本,助推和引领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具体表现为:(1)完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通过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分析就业数据、专业数据以及相关教育数据,基于整体经济发展现状,优先针对城市产业结构对应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大力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并逐渐引领城市产业发展。(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整合校内资源、社会资源、政府资源,搭建专业性人才培养及科学研发平台,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构建以实践为核心的“专业支撑+产业平台+项目落地”合作教育模式,培养新时代理论扎实、实践丰富的高层次人才。

猜你喜欢
耦合度耦合指标
仓储稻谷热湿耦合传递及黄变的数值模拟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车门焊接工艺的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
某型航发结冰试验器传动支撑的热固耦合分析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