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广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按照“1+1+9”工作部署,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创新发展优势不断扩大,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2017年以来广东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评价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
▌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2020年,全省R&D经费投入总量达3479.9亿元,研发投入占全国比重14.3%,R&D/GDP从2015年的2.47%提高到3.14%;
●全省基础研究投入经费从2015年的54.2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04.10亿元,基础研究占R&D经费的比重达到5.87%。
▌发明专利数量不断增多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35.05万件,居全国首位。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2.8万件,约占全国总量的50%;
●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及专利综合实力持续位居全国首位。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复同意深圳光明科学城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共同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完成三批共10家省实验室布局,按“一室一策”“核心+网络”等新模式放权管理、省市协同推进
第一批省实验室
·(2017年12月22日启动)
·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
·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材料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第二批省实验室
·(2018年11月14日启动)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
第三批省实验室
·(2019年08月29日启动)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
▌打造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
●(东莞)中国散裂中子源在国际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和加速器驱动壇变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加快建设,谋划布局人类细胞谱系、冷泉系统、鹏城云脑Ⅲ、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大科学装置。
▌成建制、成体系引进高水平创新研究院落地建设
●引进国家级创新资源在粤建设广东大湾区空间信息研究院、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等21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
▌创新资源加快聚集
●国家高新区共14家,居全国第二,省级高新区共26家。全省40家省级以上高新区以占全省0.7%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1/3的营业收入、1/6的GDP和出口额,成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图2 2016-2020年广东高企数量
●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1.1万家增加到2020年的超5.3万家,总量居全国首位;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3.7万家。
●已建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51家,其中粤东西北49家。
●科技企业孵化器1104家、众创空间1038家,均居全国首位;累计毕业企业近2万家、培育上市(挂牌)企业668家。
▌“两点”“两廊”创新布局加快形成
●推动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加快形成广深港、广珠澳两廊为主骨架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布局。
▌科技合作取得新进展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面向港澳开放,实施粤港、粤澳联合资助计划,支持港澳机构牵头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财政科研资金直接过境拨付累计超亿元。
●建设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21家世界500强企业,其中广东省内世界500强企业16家。
●国际合作网络包含国家/地区共76个,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地区36个,创新型国家/地区20个。
▌新冠疫情防控走在全国前列
●成立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的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技攻关专家组开展应急科技攻关,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4条技术路线疫苗均已取得临床试验批件,深圳康泰灭活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推动磷酸氯喹、连花清瘟,血必净、氢氧混合气等药物纳入国家诊疗方案;
●积极布局小分子口服药物、中和抗体、中药单体等抗新冠病毒药物研发;
●通过国家注册审批的12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累计已生产超过6.3亿人份,达安快检试剂实现显著缩短检测时间并获大规模推广应用;
●广州实验室第一时间锁定变异毒株,“猎鹰号”“轻骑兵”核酸检测产品在基层防控中发挥技术支撑。
▌科技支撑引领乡村振兴
●开展现代农业技术攻关,深入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行动,发挥科技对乡村振兴的支持服务作用。
▌科技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组织实施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专项,积极推进茅洲河、练江水体治理,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制(修)订《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等50余项政策举措。
●完成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13项改革举措在全国复制推广。
●推动自主创新示范区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累计形成456项制度创新成果。
●全面实施各项人才计划,改革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畅通外国人才来粤创新创业渠道,全省持有效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的人员超过4万人,其中A类高端人才过万人,均约占全国的1/5。
●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推进柔性引才引智,引进八批次共238个创新团队,聚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超过5000人,在粤工作院士133人;实施“银龄专项”,引进包括27名外籍院士在内的高层次退休专家。
●在粤外国人才约4.2万人,其中外国高端人才约1.1万人,约占全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