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指引 展望“十四五”科技创新蓝图

2022-01-13 03:16:00刘启强,潘慧
广东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鹏规划科技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

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不断释放,将迎来承接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研任务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有望在前沿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产业转移转化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规划》的出台恰逢其时,将指引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继续致力于建设学术水平与国际接轨、科研成果与产业接轨的国际一流新型研究机构。我们研究院将持续聚焦信息技术和生物科技(IBT)交叉融合领域,不断优化创新发展模式,力争取得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重大原创成果,稳步提高科研攻关能力及学术影响力;深化科教融合战略,打造一支顶尖科学家引领的高水准人才队伍;创新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化发展管理机制,强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能力。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大楼

此外,我们希望“十四五”期间广东科技创新应保障新型研发机构稳定科研经费,激发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活力;应凝练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聚焦人民健康重大国家战略,瞄准医疗健康技术与生物医疗产业的重大需求,支持建设健康领域一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支撑高端医疗器械、合成生物、脑科学与脑智能、电子材料与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源头创新基地,支撑医疗健康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佛山仙湖实验室理事长、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

展望“十四五”,佛山仙湖实验室将在《规划》的指引下,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实验室高质量发展。

我们实验室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碳达标”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国家能源新战略重要指示精神,突出战略性、颠覆性、前瞻性、可行性,高质量规划建设实验室;面向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目标,加快自主发展氢氨融合基础理论及颠覆性技术,突破氢能产业面临的绿氢制备与低压低成本安全规模化储运重大瓶颈,实现从氢能到氢氨融合技术的跨越。要培养一批氢能及氢氨融合技术领域领军人才,建成“队伍一流、研发一流、装备一流、管理一流”,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能源科学技术创新基地和国际交流合作基地;要推动氢能及氢氨融合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工程应用的融通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五年建设期内实现氢能及氢氨融合“万辆车千艘船”推广应用,引领我国和世界氢氨融合交通运输装备的发展。

佛山仙湖实验室仙湖片区全景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张广宇:

我们密切关注《规划》中有关综合国家中心、实验室体系以及重大基础科技设施等领域的内容,期待在《规划》的指引下广东省的创新体系建设更加完善,高水平的科技创新要素进一步向广东集聚,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在《规划》的指引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坚持以培育创建材料领域国家级实验室为目标,以“能力建设+人才集聚”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准确把握“顶天”与“立地”的时代要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成长为值得信赖的战略科技力量,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着力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以高质量的创新供给辐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规划》是广东省进入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领域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的行动指南,作为未来五年广东科技创新工作的“施工表”和路线图,重中之重在于加强规划的落地实施,应加强组织领导和后续政策供给,有力地保障《规划》落到实处,同时应加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工程(第一批)项目效果图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研究团队:

《规划》提出“7个聚焦、7个着力”,其中“聚焦经济主战场 着力提升支撑引领能力”强调了要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而创新型产业发展离不开5G助力。5G已逐步渗透至千行百业、赋能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兴通讯用实际行动践行“用5G制造5G”的同时,携手全球90余家运营商、500多个合作伙伴,在超过15个行业开展了广泛的5G应用探索。针对碎片化的行业场景应用,中兴通讯从底层核心能力的共性需求出发,进行芯片级的深度优化,围绕“连接”和“算力”两大领域不断创新突破,夯实数字赋能基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兴通讯“接入-承载-核心”全系列5G网络芯片实现自主,通过架构、算法、工艺多引擎驱动,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其中,5G无线接入套片采用创新的软件定义、多核异构、最先进的流片工艺,实现芯片能效比和费效比业界最优;5G承载转发套片采用先进的转发架构,超大容量、灵活可编程、高带宽低时延,性能领先。基于自主创新研发的高性能芯片,助推我国5G网络基础设施领跑全球。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全景

同时,我们也看到:5G网络趋于云化,连接和计算正进一步融合;高性能处理器是提供更好、更具差异化的云网融合服务的关键一环,是未来云网基础设施和全云网络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后摩尔时代,高性能处理器的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传统计算架构存在“三墙”(功耗墙、协同墙、存储墙)局限阻碍了芯片竞争力的提升。随着中心云、边缘和网侧的计算需求不断提升,以及场景和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超越摩尔路线(More than Moore)已势在必行,需要从架构、材料、封装等方面大胆创新。

我们预判:DSA领域定制、Chiplet架构、HBM新型内存、2.5D/3D封装等技术在云网应用中将产生更大价值。中兴通讯积累了高性能处理器的设计经验,掌握了芯片级的多项关键技术(如DSA、D2D、先进工艺、先进封装等),将以边缘计算的需求为基础向中心云扩展,支持算力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

小鹏汽车G9研发团队:

汽车产业是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规划》中提到,要重点推动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加强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作为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之一,小鹏汽车一直坚持饱和式研发投入,构建全栈自研的核心能力。继智潮都市SUV小鹏G3i、百变舒适智能家轿小鹏P5、超长续航智能轿跑小鹏P7之后,今年11月小鹏汽车第四款车型全新智能旗舰SUV小鹏G9也正式全球首发亮相,同时也带来了领先科技创新成果,打造出领先一代的X-EEA 3.0电子电气架构;搭载了XPower 3.0动力系统,是国内首款基于800 V高压SiC平台的量产车。

未来,小鹏汽车将继续坚定“未来出行探索者”的品牌定位,全面释放“勇于探索”的品牌精神,开启探索科技,引领未来出行变革的加速向上之路。

小鹏汽车X-EEA 3.0电子电气架构

广州无线电集团 广电研究院院长梁添才:

我们希望在《规划》的指引下,更好地理解国家的重大需求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继续在高端高科技制造业、高端现代服务业方面创新发展。一直以来,广州无线电集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尤其近年来,年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12%以上,新产品产值率年均超过80%,打造了行业人工智能、无线通信导航等高端高科技制造业,以及计量检测、现代城市服务、大数据平台、软件与信息服务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同时还涉及科研孵化与加速、资本运作、科技园区投资运营以及5G新基建等领域,产品与服务进入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广州无线电集团广电平云广场园区航拍图

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紧扣金融科技及城市智能(AI)两条主线,推动AI全要素协同发展,构筑万物互联的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生态,是领先的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聚焦无线通信、北斗导航、航空航天、软件与信息服务四大板块,是全频段覆盖的无线通信与全产业链布局的北斗导航装备研制专家、军用仿真模拟系统领导者、领先的电子信息服务提供商,目前正致力于无人化作战平台的拓展。

在计量检测领域,打造全国布局的服务网,瞄准国家战略性高端行业,专业提供覆盖全产业链的“一站式”计量检测与认证解决方案,是国内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领跑者。在现代城市服务领域,秉承“五化”发展战略,围绕“城市全后勤服务”和“专业服务”两大范畴,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业态服务网,致力打造现代城市服务平台集成商。

在战略性投资与孵化领域,以“实业+资本”双轮驱动,瞄准核心芯片、信息安全、智能感知、科技园区等新兴领域,着眼智慧综合杆的应用拓展及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产品研发,助力集团布局高科技新兴产业,建设5G时代的智慧城市。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康可人:

我们重点关注《规划》的相关内容是,我省如何通过发挥国家及省实验室、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科研实力优势,强化生物医药各细分领域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最终提升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通过《规划》,我们了解到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对生物医药企业的大中型企业、中小微企业、服务业的发展引导政策;对我省科研院所及高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建立深度产学研融合的引导政策;对培育我省生物医药产教融合人才政策。

《规划》对生物医药大中型骨干企业保持高速稳定发展和对中小微企业培育提供指导,这有利于指导我们万孚生物在广东省内众多子公司的发展规划;对协调万孚生物与各级政府部门、海关、医药等机构的科技合作机制提供了政策指引,促进建立更广泛的“产学研医政”沟通机制。

万孚生物是国内即时检验(POCT)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通过技术创新,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在“十四五”期间,万孚生物将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市场为导向,深化全球POCT业务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依托内外产学研检联动机制,激发内部创新活力,稳中求进、与时俱进,将创新水平保持在行业前列。

万孚生物园区

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执行总裁廖晓东:

《规划》的出台,为华南技术转移中心(以下简称“华转中心”)建设成为国际化、综合型技术转移高端枢纽平台,更好支撑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十四五”期间,华转中心将从六大方面着力推进平台建设,致力于打造新型技术转移机构。一是建设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线上服务平台,升级迭代“华转网”,推动实现粤港澳科技创新资源高效流动、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二是打造“以人才为核心”的技术转移模式,以企业实际技术需求为导向,将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能力和成果应用在企业实际研发生产中。三是实施线上线下科技金融服务工程,依托“8分钟”路演服务平台,加强与各大投融资机构、创新创业赛事活动合作,为创业者和投资人提供全方位投融资服务。四是争创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基地,依托华转学堂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训,为技术转移人才提供定制化培训服务,壮大专业化、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五是加快建设成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依托华转中心总部大楼、华转中心粤东分中心、华转中心粤桂分中心等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基地,秉承“有温度的创业社区”的核心理念,通过特色设计、智能系统以及社区运营,建立“众创空间—众服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生态孵化育成体系。六是加快推进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依托华转中心在澳洲、德国等建立的海外工作站,以及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机电工程署、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等港澳机构的合作基础,加强与德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创新资源集聚国家的交流合作。

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大厅

猜你喜欢
小鹏规划科技
小鹏G6
车主之友(2023年2期)2023-12-28 20:47:22
小鹏P5
汽车观察(2022年12期)2023-01-17 02:19:26
小鹏P5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21:34:38
浪口上的小鹏
汽车观察(2018年9期)2018-10-23 05:46:38
科技助我来看云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26
科技在线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6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