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通络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1-13 01:43苏锦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4期
关键词:阻络通络神经功能

苏锦华

急性脑梗死是全部脑卒中的最常见类型,占其60%~80%[1]。急性脑梗死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2]。随着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我国急性脑梗死患者亦逐年增多,发病群体亦趋向年轻化,使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故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作者采用化痰通络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 年11 月~2020 年11 月收治的60例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80 岁,平均年龄(62.52±5.85)岁。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3~80 岁,平均年龄(62.02±6.3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协议书。

1.2 诊断标准 中医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中风病的诊断标准,证属痰瘀阻络证,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黯,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西医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1]中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的诊断、辨证标准;②年龄43~80 岁;③发病在14 d 之内;④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⑤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颅脑占位、脑出血、脑外伤等疾病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患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功异常、血液系统、代谢异常患者;③精神障碍或者重度认知障碍,严重干扰观察、影响疗效判断者;④对本药过敏者。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进行急性脑梗死的常规基础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稳定血糖、调脂、改善脑循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营养神经等治疗。14 d 为1 个疗程。观察1 个疗程。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汤加减治疗。化痰通络汤方药组方:法半夏10 g、生白术15 g、川芎10 g、炙甘草5 g、橘红10 g、枳壳10 g、丹参20 g、酒大黄5 g、香附10 g、胆南星5 g、三七粉5 g。头晕甚者加天麻、钩藤、石菖蒲;言语不利加蝉蜕。水煎汁300 ml,1 剂/d,每剂分2 次口服,14 d 为1 个疗程。观察1 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5.1 治疗效果 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及疗效判定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或正常,症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者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2 神经功能 使用NIHSS 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表内包括对患者意识、语言、感觉等方面的评判,总分共42 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

1.5.3 日常生活能力 使用BI 评分进行评价,总分100 分,根据评分进行自理能力判定,分数越高则生活能力越强。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56.67%(17/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B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 评分(4.22±2.34)分低于对照组的(7.55±3.17)分,BI 评分(81.66±15.83)分高于对照组的(56.52±12.0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中风”范畴。认为本病大多是在内伤积损基础上,复又因劳逸失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外邪侵袭等诱因触发,引起脏腑阴阳的失调,血随气升,肝风内动,夹痰夹火,横窜经脉,蒙蔽神窍,从而发生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诸症而发为中风。而急性脑梗死又见于其病发急骤者,古人以“如矢石之中的,若暴风之疾速”来表达其发病之突然,起病之急骤,变化多端而速疾。在现代人类生活水平、节奏中,人们更易劳逸失常、饮食不节、情志不遂而诱发本病,且痰瘀阻络型多见。烦劳过度,耗气伤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久之化痰化瘀,痰瘀壅阻清窍,发为中风痰瘀阻络证。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辛香炙煿之物,导致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生热,热极生风,最终可致风火痰热内盛,窜犯络脉,上阻清窍,形成中风痰瘀阻络证,正如《丹溪心法·论中风》所言:“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忧郁恼怒,情志不畅,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化湿酿痰,阻滞经络,痰瘀互结,上犯清窍,亦可引发中风痰瘀阻络证。本病本证最终为气血津液代谢失调导致患者脑部供失常,导致“血瘀”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发生急性脑梗死[4,5]。

西医认为急性脑梗死是指发病在2 周内的脑梗死,是因一条或多条脑血管缺血导致该供血区局灶性脑功能障碍,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疾病。有文献表明急性脑梗死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出现供血障碍,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脑部神经功能受损[6]。亦有认为其病机主要是由于血液流通不畅导致血栓,进而演化为急性脑梗死[7,8]

化痰通络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风病诊疗方案中的推荐方药,具有活血祛瘀、化痰开窍的作用。方中法半夏、橘红、枳壳、香附化痰祛湿、行气祛痰;丹参、川芎、酒大黄、三七行气活血、化瘀通络;胆南星化痰开窍;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增脾运化之力,助祛除痰瘀之邪。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活血祛瘀、化痰开窍之功效,使痰浊化、瘀血除、脉络通、脑窍清而诸症除。据有关研究证实[9,10],化痰通络汤具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管内皮通透性、抗氧自由基、保护血脑屏障、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提高缺血脑组织血液供应、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重作用。亦有研究表明[11]化痰通络汤可通过血栓塞B2(TXB2)、6-酮-前列素F1α(6-K-PGF1α)途径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从而起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还有研究表明[12]化痰通络汤可使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下降,降低脑梗死的风险。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56.67%(17/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 评分(4.22±2.34)分低于对照组的(7.55±3.17)分,BI 评分(81.66±15.83)分高于对照组的(56.52±12.0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化痰通络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从而降低患者致残率、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阻络通络神经功能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型与心电图QT、JT离散度的相关性研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通心络胶囊在气虚痰瘀阻络型中风早期应用研究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