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脊穴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探究

2022-01-13 01:43姚洪延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4期
关键词:夹脊颈椎病颈椎

姚洪延

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2]。目前,该病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均有很高的发病率,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3]。本文旨在分析夹脊穴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86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20~73 岁,平均年龄(55.86±12.24) 岁;病 程3 个月~6 年,平均病程(2.17±1.29)年。观察组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21~74 岁,平均年龄(56.71±12.09)岁;病程3 个月~5 年,平均病程(2.12±1.2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夹脊穴针灸治疗,具体方法为:取患者病变颈椎节及其上下椎节两侧的3 对夹脊穴,选择合适直径、长度的毫针,针刺前,对针灸所用毫针以及需要施针的穴位利用医用酒精棉球进行妥善消毒。治疗中利用毫针对夹脊穴实施直刺或向颈椎斜刺,进针后捻5 min,留针30 min,针灸1 次/d,连续7 d 为1 个疗程,对患者实施连续2 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颈椎功能和疼痛评分。

1.3.1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 周的治疗,治疗完成后参照相同的标准实施疗效评估[4]。经治疗,患者的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完全消失或相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日常工作和劳动等不受影响,视为显效;经治疗,患者的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相较治疗前得到一定的改善,日常工作和劳动等基本不受影响,视为有效;经治疗,患者的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日常工作和劳动仍受明显影响,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症状积分[5]主要内容包括:颈肩痛(4 分)、眩晕(22 分)、头痛(4 分)、恶心(2 分)、呕吐(2 分)、颈椎活动度(8 分)、旋颈试验(2 分)、猝倒(2 分)。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明显。

1.3.3 颈椎功能和疼痛评分 ①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6]对患者的颈椎功能进行评价,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颈椎功能越好;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7]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 cm 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 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 分表示无痛,10 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6.17±1.03)分低于对照组的(9.26±1.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和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ASCS 评分、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SCS 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VAS 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CASCS 评分(72.95±7.82)分高于对照组的(61.36±8.74)分,VAS 评分(3.31±1.18)分低于对照组的(4.83±1.7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和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和疼痛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颈椎病属于临床高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如果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工作等,颈部的肌肉、韧带及椎间盘会长时间处于过度疲劳状态,久而久之导致颈椎关节的不稳定、移位继而发生炎症,然后刺激或直接压迫周围的组织引发相应症状,导致颈椎病的出现[8]。

颈椎病大多起病较为隐匿,患病后症状与体征多样,病程较长,治疗不及时容易遗留一定的神经症状[9]。针对确诊患者,临床大多选择对其实施一定的药物治疗,例如服用止痛药物、维生素等,但效果较为有限。为提高疗效,可尝试从中医角度分析颈椎病,寻找可行的治疗措施。中医认为,颈椎病属于“眩晕”、“项肩痛”、“痹症”等范畴,其发生是因为局部长期过劳,致使颈部“筋、肉、骨”失于荣养,筋骨错败,经脉受阻[10],在治疗方面,可选择通过针灸方式,对一定的穴位进行刺激,以达到疏经通络、调和气血等效果,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11]。夹脊穴位于脊柱的两侧,从第1 胸椎至第5 腰椎,就好像将脊柱固定,故名夹脊。督脉与太阳膀胱经均循行于颈部,且与颈肩部经络气血不通所致疾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12]。夹脊穴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之一,位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间,其作用功能与督脉以及膀胱经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13]。通过对夹脊穴进行针灸刺激,可以有效调畅脊柱区经络气血,激发两经之经气,畅通督脉及太阳膀胱经气,阴阳得以调和,进而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肌肉的痉挛程度,并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调节气血,舒筋解结,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6.17±1.03)分低于对照组的(9.26±1.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SCS 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VA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CASCS 评分(72.95±7.82)分高于对照组的(61.36±8.74)分,VAS评分(3.31±1.18)分低于对照组的(4.83±1.7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明此次研究应用的治疗方案是切实有效的,证明夹脊穴针灸治疗颈椎病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夹脊穴针灸治疗颈椎病效果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颈椎功能,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夹脊颈椎病颈椎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夹脊”与“夹脊穴”探析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