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昱宏 朱平华 赵 邦
(1 潍坊医学院,山东省潍坊市 261053,电子邮箱:wuyh@wfmc.edu.cn;2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南宁市 53002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1]。民营医院在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长期存在的影响,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形成了以公立医院为主导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相较于民营医院,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人员、资产、获得的政策扶持,以及提供的门诊、住院服务量占据绝对优势[2]。医学人才的注入与医院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缺乏优秀的医学生贮备阻碍了民营医院的进一步发展。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3]显示,2009~2015年我国新增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370万人。然而,2015年我国医疗机构仍有270万人员缺口,民营医院面临严重的人才困境[4]。本研究探讨医学生在民营医院就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民营医院突破人才瓶颈、吸纳优秀医学生就业提供可行性建议。
1.1 研究对象 于2018年6~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从广西医科大学、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中抽取1 550名在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专业涉及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麻醉学。其中广西医科大学750名,桂林医学院400名,右江民族医学院400名;男生725人(46.77%),女生825人(53.23%)。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以“医学生就业”“民营医院”等关键词进行检索,结合文献资料,确定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职业声誉、职业前景、工作压力、职业风险、社会贡献等7项影响医学生在民营医院就业的主要因素,在预调查结果和两名医院管理专家修订的基础上自制调查问卷,用于调查医学生在民营医院的就业意愿。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即性别、年龄、父母职业、家庭收入、职业期待等。(2)在校医学生对民营医院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相关政策、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等方面的了解程度及关注情况、关注途径。(3)在校医学生到民营医院就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1.2.2 质量控制:采用自制的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员为来自3所高校高年级的15名学生,包括3名统计人员和12名调查人员。调查问卷以不记名方式由学生自行填写,由调查人员当场审核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后统一回收,保证问卷填写完整、有效。共发放问卷1 550份,回收问卷1 500份,有效回收率为96.77%。最终纳入研究对象1 500名。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在校医学生在民营医院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医学生对民营医院的了解程度和关注情况 在1 500名在校医学生中,有23%(345/1 500)的医学生对民营医院时常关注;有70%(1 050/1 500)的医学生对民营医院偶尔关注。85%(1 275/1 500)的医学生对民营医院有所了解,但民营医院并不是医学生关注的主流,有72%(1 080/1 500)的医学生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关注度不高。医学生对民营医院的关注大多来源于广告、网络、社交等各种途径。
2.2 医学生对民营医院当前发展状况的满意度 1 500名医学生总体上认可民营医院当前的发展状况,但满意度并不高,其中仅有0.67%的医学生对民营医院当前的发展状况持非常满意的态度,42.67%的医学生持比较满意的态度,52.66%的医学生对民营医院当前的发展状况较不满意,4.00%的医学生对民营医院当前的发展状况非常不满意。见表1。
表1 医学生对民营医院当前发展状况的满意度
2.3 医学生对不同性质医疗机构的就业意愿 在对1 500名医学生的就业意愿调查中,有69.40%选择公立医院就业,有6.00%选择民营医院就业,有24.60%选择其他情况。见表2。
表2 医学生就业意愿
2.4 医学生对影响就业意向的7项因素的认识 在医学生最为关注的7项就业影响因素中,就业意愿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医学生对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工资待遇和工作压力的认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工作环境、职业声誉、职业前景、职业风险、社会贡献的认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大部分医学生认为公立医院优于民营医院。见表3。
表3 医学生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2.5 影响医学生在民营医院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医学生的就业意愿医院性质作为因变量,以工作环境、职业声誉、职业前景、职业风险、社会贡献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其中自变量进一步细化为很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不重要5个等级,赋值情况见表4。结果显示,职业前景和职业风险是影响医学生在民营医院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均P<0.05),医学生越看重职业前景和职业风险,选择民营医院就业的人就越少。见表5。
表4 Logistic回归赋值说明
表5 Logistic回归分析
3.1 医学生对民营医院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医疗卫生资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获取核心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储备的竞争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许多医院出现了由于人力资本流失导致发展危机的窘迫情况,各医院之间竞争的聚焦点已从原来的“服务竞争”转为“人才竞争”[5]。受历史、文化、制度、政策等多方面影响,民营医院的社会影响力相较于公立医院处于相对弱势。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生对民营医院的满意度较低,在就业意愿调查中,有69.40%选择公立医院就业,有6.00%选择民营医院就业,有24.60%选择其他情况,提示公立医院在医学生的就业选择中占据绝对优势,为当前医学生就业的主要选择,而如果民营医院不能在吸纳医学生就业问题上做出改变,将无法改变医学人才匮乏的窘况。研究显示,民营医院的社会影响力低与近年来负面新闻频发和缺乏权威的评价机制相关[6]。因此,民营医院应努力提升行业自律性和社会影响力。
提升民营医院的社会公信度和认可度应以创新评价机制和促进行业自律为主要抓手[7]。公立医院的等级评审在我国拥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民营医院也应建立标准体系,培育发展社会办医品牌,率先打造一批可作为行业标杆的高品质民营医院。从规范执业行为、规范诊疗活动、规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医疗信息发布和规范收费行为五个方面为切入点促进行业自律,破除民营医院“莆田系”的舆论标签[8]。同时,需要民营医院在医疗服务上采取先进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发挥组织内部潜力,提高效益,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9]。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降低居民负担两个关键问题入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升民营医院的社会影响力。
3.2 医学生在职业选择中重视职业风险,民营医院应建立相应的人才保障机制 人力资源是民营医院最重要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实现医院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及医院文化的重要道路[10]。但当前我国的民营医院普遍存在人才不足的窘况[11]。为获取优质医学生这项核心竞争力,民营医院应当建立起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如与当地的医学院校开展合作,设立实习医院和培训基地,共同培养优秀医学生,制定计划吸纳优秀的毕业生[12]。另外,医学院校应当对医学生的就业观念加以引导。学校的就业指导不仅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面试技巧,还要帮助学生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使学生摒弃“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狭隘思想,树立“先立足,促提高,再发展”的就业观[13]。引导医学生服务社会、奉献人民,使医学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能够“下得去、留得住、能发展”[14]。同时,在现有的依法打击医闹、暴力伤医行为的法律框架下,地方政府应成立专门的“处置小组”快速果断处理“医闹”,民营医院要建立健全的医疗责任事故应对机制,设立专门的部门应对医疗纠纷,坚决维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医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执业环境,提高医学生在民营医院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卫生人力资源流失。
3.3 医学生在职业选择中重视职业发展前景,民营医院应加快发展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公布的资料,截至2018年6月,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已达19 461家,占全国医院总量的61.6%,但患者就诊量仅占全国患者就诊量的20%[15]。民营医院患者缺失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员工个人发展前景的缺失,最终导致员工离职。随着智能医疗时代的到来,医院信息化建设直接影响医院工作效率及诊疗服务水平。2017年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显示,医疗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民营医院发展的最大短板;医院管理层认识滞后,过分追求投资回报指标,造成民营医院医疗技术和信息化建设资源投入严重不足[16]。如果民营医院不能跟上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浪潮,将错失发展良机,更加难以满足医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追求。
诊疗技术和医疗质量是患者最关心、择医最优先考虑的参考因素[17]。民营医院可以学习借鉴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经验,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建设相应的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条件,为患者就诊提供高质量的便捷服务。利用当前“云储存”的技术平台,建立医疗健康大数据库,以信息化提升品质,以数据赢得信赖。同时与当地公立医疗服务体系联动发展,结合多点执业、互联网医疗并举,促进就医便利和资源共享[18]。民营医院自身水平的提高和吸纳的患者数量增多才能为医务人员的个人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在医院内部应重点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培训力度,增加对医务人员的培养投入,给医务人员的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审提供更多的支持[19]。
综上所述,职业前景和职业风险是医学生选择在民营医院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民营医院应更加注重员工的培养和发展,着力维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的职称晋升机制和医疗责任事故应对机制,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降低职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