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元麟
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建设,促进粤港澳三地文史研究的交流与合作,传承创新岭南文化,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指导,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澳门基金会、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参与协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史论坛”于2021年11月8日在广州举行。
本届论坛主题为“岭南文化与人文湾区”,注重守正创新,促进统战性、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结合,旨在挖掘湾区人文历史,传承创新岭南文化,助推人文湾区建设,服务“一国两制”,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献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言,为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贡献智慧和力量。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冰到会致辞,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主任(馆长)杨汉卿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共广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十六巡回指导组、广东省政协文史委、广东省港澳办、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省社科院、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广东人民出版社有关领导,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领导周高、杨敏、黎泽林、陈小敏、麦淑萍,广东省文史馆馆员、特约研究员及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其他专家学者共约80位嘉宾出席了论坛。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平原、安家瑶,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首席顾问杨开荆,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长何汉权、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张志翔6位专家作了视频发言。广东省文史馆田丰、杨兴锋、顾涧清、李萍、韩强、黄淼章、丘树宏、陈迎宪、徐远通、蒋述卓、徐真华、李宗桂、林有能、王元林,广州市文史馆陈忠烈、中山大学郑家欣,华南师范大学凌逾、徐诗颖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曹劲等19位专家学者现场发言。
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冰致辞
赵冰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要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始终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担当作为,凝聚共识,资政建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史论坛”,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的务实之举,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要创新实践,建睿智真言,献务实良策,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和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见效。
与会专家学者站在历史的高度,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和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努力推动岭南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传承创新,力求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岭南历史文化的当代意义、挖掘利用、转化创新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专家还围绕岭南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人文湾区的建设提出了具有建设性、操作性的对策思路,分别从综合保护利用文化文物、开发内涵丰富的文旅产品和线路、利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陈平原先生作视频发言
陈平原(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大学教授):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共同的方言、习俗与文化记忆。相同的文化基因,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文化上作为一个共同体,更能代表中华民族参与国际竞争。
田丰(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省社科联原主席):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岭南人文精神是大湾区认同的基础、创新的动力、文化传承的基因,大湾区要建设成文化英才汇集高地、文化产业创新高地、人文学术研究高地,在交往互动、活化利用中传承湾区传统文化,塑造岭南人文精神和共建人文湾区。
杨兴锋(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南方日报社原社长):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且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史研究力量较强且拥有不少名家,近年陆续开展文史方面的交流合作且有不少成功的实践。粤港澳三地文史研究交流合作有利于传承和创新岭南文化,深入挖掘和阐发三地人文精神,促进三地“民心相通”。建议:要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史研究交流合作机制,通过撰写“粤港澳共同历史研究报告”、出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大典”、编写湾区文史通俗读物、打造粤港澳青少年文史游学基地、建立“湾区缘体验馆”、联合申报一批国家社科重大和重点项目、经营“湾区文史”传播矩阵等手段,有序推进湾区文史研究合作工程。
蒋述卓(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所谓人文湾区,就是要突出大湾区的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体现出一种对新时代中国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共同体认,对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共同追求,以及对新时代环境下大湾区特有的文化价值的共同创造。要强化粤港澳大湾区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国家认同与时代趋势认同,要加强和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互动互进,要在青少年中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和桥梁,要在国内和国际上加大对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活动的宣传力度。
李宗桂(广东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山大学教授):岭南文化所包蕴的务实、进取、创新、开放、包容、平和、厚德、诚信、敏行、敬业等卓越品质,是岭南文化的根本性特质,能够整合中外优秀文化精神,提升当代文化价值,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践行、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提供帮助。
韩强(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虽存小异,但同根同源、同气连枝、融通和合,成为强烈区别于其他地域、凸显为富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类型。共同的文化,可以强有力地促进湾区内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更全面开放、互信、互助,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为具有最大生机活力的世界第一湾区,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广府民系及其文化心理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的深层根基和直接的纽带。夯实这一基础、拧紧这一纽带,有利于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和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李萍(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中山大学原副校长):粤港澳文化关系“和而不同”,它们共享着天然的文化情缘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存在动态性的相互辐射、相互影响的关系,应当理性地分辨三地价值观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思考它们在交织、碰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地引导良性的整合,才能使湾区文化的融合既保持正向的共进,又保持多样性的张力。
何汉权(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长):人文湾区视野下,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应坚持“五位一体”,即从国史、国学(中华文化)、国情、国安、国语(普通话)五方面推动开展“国民教育”,积极构建人文湾区。国史教育中心(香港)作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民间文化团体,以弘扬优秀中华历史文化为己任,始终关心国家发展及人民福祉。不仅心系香港特区的繁荣稳定,同时也积极参与“人文湾区”的构建发展,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耕耘不息。
张志翔(香港城市大学博士): 香港《国安法》的出台,为香港社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稳定局面,更确立了爱国者治港的新方向。在中央对港的鼎力支持与协助下,香港应抓紧良机,不辜负中央对香港的殷殷期盼和谆谆教诲,加速融入大湾区,尤其要在文化上,更好地融入人文湾区的整体发展大局。如何确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并将这种文化观念发展成为一个个可行的项目与产业,构建内外的循环体系,是当下需要加速执行和加快落实的重中之重。
徐真华(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校长):语言不仅仅是交际工具,它所担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它所承载的社会赋能功能和人格扶正功能,决定了语言在文化传播、思想传播、价值观传播以及国家民族形象传播等多方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意识形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表达媒介。因此,语言政策的制定必须考量如何服务于国家安全、服务于国家统一、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鉴于语言在文化传播、思想传播、价值观传播以及国家民族形象传播等多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建议成立“大湾区语言教育教学”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利用区域内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建立有效的交流沟通渠道和磋商机制。
安家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从“南海Ⅰ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到英德青塘遗址,粤港澳大湾区近年在文物考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未来岭南文化的传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还有很多古代历史的未知领域,希望能加强考古工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完整生动的岭南历史图景。
杨开荆(澳门基金会首席顾问、高级技术员):澳门功德林档案及日本所藏的史料,记载了大湾区维新人士梁启超与观本在日本振兴华人教育的历程,及他们推动强国爱民所作的贡献。他们同是康有为门下学生,曾一同参与公车上书,反对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也在澳门推动维新运动。他们体现了大湾区精神文明的优良传统,以及文化特质。我们应以大湾区爱国学者故居或历史活动为背景,推出文化旅游路线,既具有历史研究价值、也可发展文化产业,合力打造爱国和文明精神兼具的“大湾区新家园”。
安家瑶先生作视频发言
黄淼章(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州市政协文史委原副主任):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也是近现代革命策源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文物保护单位最多和最集中城区,广州老城区的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应成为人文湾区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是广州城市的灵魂,应认真研究确定广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拳头”产品,开发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文化历史价值高、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从而提高大湾区文化的影响力,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顾涧清(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州日报社原社长):海上丝路遗址在人文湾区中具有极高的世界历史价值,粤港澳大湾区海防遗址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国家历史记忆。建议积极谋划研究申报海上丝路与海防的国家遗址公园和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承载国家历史记忆、极具岭南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
林有能(广东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科联原副主席):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的独特区位优势,也使岭南成为禅宗文化的重镇。岭南不但对中国禅宗文化发展贡献力量,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一带一路”新的历史时期,岭南禅宗文化又迎来了重走“海丝”路的新机遇和空间。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禅文化国际论坛”,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介岭南禅宗文化,为岭南禅宗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
丘树宏(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中山市政协原主席):粤港澳大湾区存在众多的孙中山文化遗存。建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将孙中山文化作为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纽带和载体,并进一步形成国际性的“孙中山文化圈”,从而形成强大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提升大湾区的软实力和美誉度。
曹劲(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构建一个极富特色和历史底蕴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系统,共同展示三地的包容性和岭南文化特质,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的初衷。广东省已公布8大主题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实体游径超过40段。建议以孙中山文化、海上丝绸之路、华人华侨、古驿道、近代西学东渐、海防史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等文化遗产游径构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以历史为纽带,通过游径串联文化遗产,突显城市气质,推动湾区的交融与合作。游径以历史为纽带,串联文化遗产,有助凸显城市气质,推动湾区的交融与合作。
陈迎宪(广东省文史馆馆员、澳门博物馆原馆长):文博事业承担着广泛的社会教育功能,讲好岭南故事,凝聚湾区历史文化的血脉联系,同样是湾区文博的责任和要务。建议加强对文博事业的关注,讲好岭南故事,凝聚湾区历史文化的血脉联系。粤港澳文博合作不单纯是地区合作,更是全国文博事业的“先头部队”,能为全国文博行业带来不可多得的经验和成果。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区应充分依托现有场馆的潜力,通过加强网络建设和藏品数字化建设,提升各馆的软实力,丰富馆藏,加强展览策划水平,建立并完善馆藏数字储存库,继续引领三地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陈忠烈(广州市文史馆馆员、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同处西江流域的“高要春社”和“澳门土地信俗”202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两者是一脉相承,文化上同根而生,都是远古中原社稷崇拜的传承,是社稷在岭南立地风土化结下的丰硕成果。两个项目双双上榜,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的典型例证。如何培育西江水滋养的文化根魂,在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上“优势互补”,将是大湾区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
吴志良(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鲜明的文化特色,更是一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无形纽带。应该一方面大力弘扬岭南文化的开放性精神和开创性传统,另一方面,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和港澳地区长期与西方交往、交流、交汇的实践经验,通过深度的文史研究,巩固湾区文化共同体的根基,并推动中华文化扎实、有效地走向世界,从而形成彼此认知和信任的基楚,逐渐形成和不断扩大文化的话语权和湾区对外的软实力。
徐远通(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中山大学原副校长):建设人文湾区,除开展各种文化遗产的系统性研究与保护外,人才素质是关键,学校教育是岭南人文建设的基地和摇篮。我们需要强化内地和港澳青少年爱国教育,铸牢粤港澳三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多元化教育和优质人才高地,拓宽文化传播和人文交流渠道,发挥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促进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同建设繁荣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教育事业。
王元林(广东省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广州大学教授):粤港澳大湾区需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化共建共享,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群众艺术交流合作,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不动摇,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文化职能,做好人文湾区的文化交流互通互鉴,共同发展。
郑家欣(中山大学博士后):奥地利女性旅行家普法伊法的游记深刻影响当时欧洲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印象。她的游记描绘了一幅既野蛮又华丽的中国大湾区文化景观,从跨文化视野揭示了中国形象成因的复杂成因。对外构建中国形象时,建议正视外国人指出的中国社会问题并尽量根据国情改进,中国现代文明的进步将会从根本上和实质上改变中国形象;在整合大湾区文化一体性时,应强调港澳地区的本土民俗风情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削弱前殖民地“西化”的形象,同时强调广州、深圳、珠海等大城市现代化的一面,以改变西方人对中国大陆落后保守的印象;在宣传中国传统优秀物质文化的同时,提升对岭南本土文化的文化自信,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展览、演出等文化活动积极到海外宣传岭南文化,让岭南文化在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海外舞台上发出本土声音。
凌逾(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一体化需要文化想象的建构,而创意文化一直是大湾区的显著特色,也是湾区文化共同体的内动力。艺术与技术、人文与科技、文艺与媒介的深度融合,未来可望成为加强大湾区文化凝聚力的发展方向。应通过弘扬大湾区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出版相关书籍和创办报刊、弘扬后现代的网络新媒介文化,打造新的文学艺术形态等方式加强大湾区文化的凝聚力,促进大湾区文化想象共同体建构。
徐诗颖(华南师范大学副研究员):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香港小说,都在探析“‘香港书写’与传统再造”这一问题,表达香港作家对深入挖掘岭南文化、返人文家园、建立文化自信的“人文主体”,巩固地方性精神凝聚力和历史文化认同感的渴望。通过岭南戏曲、饮食、语言、观念与传统民俗文化,岭南文化根脉在香港文化中不断延续。葛亮等不少香港作家也在近年新作中,积极接续和传承中华传统文脉,在“复古”中求“新变”。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主任(馆长)杨汉卿作总结讲话
与会专家畅所欲言,深入交流探讨,一致认为:岭南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鲜明的文化特色,更是一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无形纽带。每一时代的文化人作为文化发展建设最为重要的承载者和推助者,肩负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责任。要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动粤港澳三地交流互鉴,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的综合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提高文化交流水平。要大力弘扬港澳同胞热爱祖国、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建设港澳同胞、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取在统战联谊、凝心聚力上展现新作为,使粤港澳大湾区从文化融合到人心融合,共同构建人文湾区。
杨汉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文史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政治上立足大局,服务国家战略;二是学术上集思广益,守正创新;三是实践上求真务实,建言献策;四是情感上以文会友,凝心聚力。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方面,也颇具特色。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规格高,影响大。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和有关部门领导莅临指导,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出席,阵容强大。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提交了论文,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值得借鉴、吸收、转化和利用。二是范围广,质量高。省内外、馆内外、境内外都有专家学者参与,特别是中央文史馆专家和香港、澳门的专家学者给予了有力支持。这次文史论坛论文涉及岭南文化历史挖掘、研究与创新利用等课题,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实践参考价值,将对湾区文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三是形式多,效果好。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论坛既有线下的学者现场发言,也有专家学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线上视频发言,不管形式如何,效果都很好。四是视野阔,格局大。论坛收取论文110篇,内容丰富多彩,从多方面阐述继承弘扬岭南文化与加强人文湾区建设的关系。专家们立足大局,站位高远,对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岭南历史文化,推动大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交流。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史论坛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史上将留下深刻的印记。专家们为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为大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更好地服务大湾区建设凝心聚力,献计献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届研讨会是第一届,今后每年举行一届,希望大家继续踊跃参加。
经广东省社科院、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省社科联、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市社科院和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澳门基金会、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机构协助组织,本届论坛收到的110篇论文,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结集公开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