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琳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加拿大早期华侨多来自广东省。随着淘金潮、修筑太平洋铁路进入他乡的华工,带来岭南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与国内始终保持密切的联系,在多元化、国际化的环境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多姿多彩,成就斐然。
1788年春天,英国皮草贸易商人梅雅士船长在澳门和广州招募了50多名中国铁匠和木匠前往加拿大,抵达温哥华岛的绿加海湾。第二年又招募了70多名华工,协助建筑一座城堡和一艘四十吨的帆船。[1]1857年,加拿大西岸卑诗省菲沙河谷发现金矿。1858年6月,首批中国人300名从美国旧金山乘船抵达卑诗省(British Columbia)维多利亚(Victoria),加入淘金行列。据政府估计,全年约有3万人从旧金山涌入卑诗省淘金。[2]
1860年开始,越来越多华工直接从香港乘船而来。加拿大劳工的短缺迫使殖民政府不得不依赖华工从事各种艰苦的工作。1878年,加拿大为统一国家,议会决定修筑横贯加拿大东西部的太平洋铁路,劳工需求很大。经辩论后,开放华人移民。西部的承建商先是在旧金山和波特兰招募了1500名参与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华工,之后交给台山华侨承包商李天沛负责。李天沛与同族人李佑芹、李奕德、李天宽联组联昌公司,在香港、开平、台山和广州地区招募华人赴加担任建筑铁路工作,应聘者众。台山人、广安和商号老板叶春田受李天沛的委托,也先后几次回到广东招工7000多人。1880—1885年间,共有1.7万名华工来到加拿大筑路,[3]包括“契约劳工”甚至被“卖猪仔”、拐骗劫掠等来的。至1882年底,9000多名铁路工人当中超过70%是华人。在铁路建筑过程中,不计其数的华人因为意外、严寒、疾病及营养不良而牺牲。但在竣工典礼上,却无一张华人面孔出现。
早期加拿大华人的生活充满辛酸血泪。卑诗省是华工的主要居住地。188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登记华人数为4362人,多为男青壮年,其中4271人集中在卑诗省。[4]1865年后淘金热退去,卑斯省(英属哥伦比亚)陷入经济衰退,越来越多白人将失业的原因归咎于勤劳肯干、忍气吞声的华工。1885年,联邦政府通过《限制及规管中国人移民至加拿大的法案》,[5]或称《1885年华人移民法案》,向所有移民到加拿大的华人征收50加元人头税,只有外交人员、神职人员、商人、学生、旅客及科研人员可免除。1900年增加至100加元,1903年升至500加元,相当于一个华工不吃不喝10年的收入。当时华人是唯一一个被迫缴纳该税的少数族裔。“人头税”期间,共有82371名华人进入加拿大,缴纳“人头税”2378万多加元;除人头税,当时华人离开加拿大回国还需购买“离境纸”,凭这一项当地政府获得了22万多加元,两项总计共2400万加元。按照当时物价指数计算,几乎可再造一条太平洋大铁路(2500万加元),或可购买3个当时原属俄国的阿拉斯加(1867年市值720万美元)。[6]
同时,华人还无端遭受隔离及驱逐。在维多利亚大剧院里,中国人无权坐在一楼;华人被禁止进入市中心的水晶泳池;商店老板禁止华人每周六晚7至10点进入,因为白人顾客不喜欢有那么多中国人。[8]当地人还将本地经济、社会矛盾向华人转移。1907年卑诗省经济不景,9月7日爆发震惊全国的排华暴乱。当天,近9000人的白人队伍来到唐人街打砸抢烧。一系列排华情绪的升级,令加拿大政府于1923年7月1日通过《华人移民法案》,即排华法案。这一法案延续到1947年才废除。
晚清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天灾人祸、战乱频仍,土地高度集中,民不聊生,“出洋”成为许多百姓唯一的希望。台山民歌有:“金山佬,金山少,满屋金银绫罗绸。今世唔嫁金山少,哪得丰足兼逍遥!”“燕鹊喜,贺新年,阿爸去金山赚钱。赚得金钱千万两,返回起屋兼买田。”澄海民歌说:“你想唱歌上高山,你想风流落戏班。想吃大鱼牵大网,想赚大钱去过番。”[9]
1908年,联邦政府在维多利亚达拉斯街(Dallas Road)和安大略街(Ontario Street)转角处建立一座检疫所。当载满华人的船只抵达后,所有人都必须在码头排队等候进入入境事务办公室,脱衣露体体检并缴纳人头税。如果被查出传染病或回答不实,或无法缴交人头税,则被拘押在移民局内,等待下班船遣返原地。关押时间一两天至数月不等。维多利亚大学地理系黎全恩教授描述说:“大楼的外墙坚厚异常,各窗户均有粗大铁枝,地下之所谓接待室阴暗无窗,内部铁闸重重架设,饭厅巨大可容百余人用餐,犹如监房一样。”[10]1923年华人被禁止入境,改作他用。1977年11月,市政府批准拆毁移民局时,发现墙壁上有中文字。黎全恩教授得讯赶到,洗掉多层油漆,更多题壁诗呈现出来。从文字看,创作者主要来自广府,其中也发现了客家山歌。[11]
熬过近半年的海上风浪颠簸,一下船又遭遇如此苦困,“猪仔”们思乡之情、愤懑之恨无以发泄,只能在晦暗的“猪仔屋”墙上倾诉。如黎教授发现的题壁诗《请同胞快看》:“即日修得数百金,抛别乡闾往番邦。谁知把我入监房,且看此地无路往。不见天地及高堂,自思自想泪成行。此等苦楚向谁讲,只达数言在此房。”又如《清贫调·抄李白清平调》:“穷想金钱困牢笼,遍舟倨颉浪万重。若非勤为天财就,会向中华家下还。”“心心愤恨不成眠,提起番奴怒冲天。将我监房来受苦,五更叹尽有谁怜。”[12]
待出“猪仔屋”,面临的也是现实的残酷:“身居番邦境,洋人苛刻惊,心常不安挂新宁,无限感情因触景。眼精精,盼望天涯影,几时得遇财源盛,衣锦还乡早安宁。”(台山歌谣)“洋人”的“苛刻”,在这首广州人作的《在美华工真系苦》中有具体描述:“真正是苦,我地华工。谋生无路,逼住要四海飘蓬。离乡别井,走去求人用。不过想觅蝇头,岂敢想做个富翁。点估外国工人,嫌我地日众。但话工人权利,失去无穷,故此想禁华工,随处运动。想得赶绝我地华人,不准在佢的埠中。试想我地在本国既系咁艰难,来到处处又苦痛。真正系地球虽大,冇处可把身容!今日我听见续约问题,心甚恸。哎,愁万种,热血如潮涌。但得汉人光复呀,重驶乜远地为佣。”[13]
华侨从事最苦最累的工作,却不能和其他移民一样同工同酬。他们不但不能享有政治权利,还被征收苛重的“人头税”。劳作之余,戏曲成了为数不多的娱乐。
早期华侨大多数是广东珠江三角洲的贫苦农民。据1884年统计,当时在加拿大的华侨中,来自四邑(台山、开平、恩平、新会)的占63.6%;三邑(南海、番禺、顺德)占18.3%;鹤山、增城、中山、宝安、东莞、花县、阳江18.2%;其他县或其他省共占1%,主要集中在卑诗省。[14]因此,粤剧一直是加拿大华侨的主要戏曲娱乐形式。
卑诗省的维多利亚、温哥华,是早期华人移民的聚居地,也是粤剧在加拿大的重要中心。早年华工乘坐风力助推的桅木帆船,在太平洋上漂流几个月。1887—1941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开通了温哥华、维多利亚和香港之间的轮船服务,[15]包括亚洲、日本、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名称的“皇后号”、满提高(Monteagle)客货轮,[16]经日本长崎、横滨,中国上海、香港,沿途上落货物,航程约十八天。当时美国属下的蓝烟囱公司(Blue Funnel Steam Ship)名总统船者亦有四艘。为了竞争,特开设粤剧演出,受到欢迎。有些中下层演员,看到海员收入较高,受雇到大洋船上做工,如“受雇落外国‘皇后’号担任厨房、企堂等工作”,还在船上做业余演出娱客。船到美国的旧金山或加拿大的温哥华等埠,便利用停船的两三天,上岸做临时演出。有些演员上岸后即留下长期演出。戏院、班主回国“订人”也逐渐开始。[17]
但是到1923年,《华人移民法案》(又称为排华法)规定:除了商人、外交官员、留学生,和特别个案以外,禁止华人进入加拿大境内,艺人也不允许离船上岸。经当时的振华声剧社执事努力奔走,向移民局担保,选聘三五个主要演员上埠,参与演出几天,受到侨胞热烈欢迎。以后每遇有船到,隔几个星期便演出一次,当时票价是三角,维持了数年。
早期卑诗省的粤剧演出场所主要在唐人街上。温哥华第一家演出粤剧的剧院为醒侨戏院,始建于19世纪90年代,地处唐人埠上海街。戏院光线差,设备简陋。当时从中国去的粤剧戏班都冠以“醒侨剧团”之名在这里演出。从国内聘来的粤剧戏班祝民安曾在此演出近一年。1938年至1939年,陆云飞、牡丹苏、飞天英、飞彩玉、陈醒威、麦颦卿、白龙驹、钟剑飞、紫荆香、明星女、醒魂觉、曾群益、麦可卿等组成的醒侨剧团在此演出一年多,演出剧目179个,共250多场,其中有新编剧目《傻孝子》《囚缘》《癫过梁三颠》等69个。40年代后,该院的粤剧演出渐稀,1947年11月毁于火。[18]
20世纪头十年,建成的戏院有高升戏院和升平戏院。高升戏院主要通过演出公司或直接从广东和香港招聘粤剧戏班,如以张淑勤为台柱的宝如意班,以及国太平班、庆丰年班等,至20年代歇业。升平戏院在l916-l918年、1923-1924年间,通过永康年公司和侨庆公司从中国内地招聘了祝升平班和国丰年班,分别演出七个多月。1933年该戏院改作他用。帝国戏院1921年建成开业,曾聘请过乐万年、国丰年、国中兴等男女剧团在此演出,粤剧艺人董泮、梁庄、陈炳、蒋安翘、卢启振等演出过《泣荆花》《教子从军》《血种情根》《金叶菊》《山东响马》《仕林祭塔》等剧目。本地的振华声粤剧团以及一些香港艺人也曾登台。该戏院在二战爆发后歇业。[19]
30年代新春大游行的粤剧角色走在温哥华街头。温哥华档案馆照片翻拍,引自苏东悦《温哥华粤剧老了吗?》,http://www.sudongyue.com
据介绍,加拿大最早仅有两个男女剧团,一为“乐万年”(戏院原址600 Main Street),一为“大舞台”剧团(地址在500 Columbia Street,时为富陶陶酒家后停车场位置,现在中华文化中心斜对面)。魏安国、詹森等记录,1923年至1937年中期,在温哥华成立的组织中有中华伶人慈善会,[20]应该也是粤剧艺人组织。早期广东人组成的剧社、私伙局很多,演出活跃。中山乡亲在加拿大成立的铁城崇义总会先后创办祟义白话现象剧社、青年演讲组、妇女组,崇义青年研究文化体育组等,学习中西文化,研究修身、齐家、治国之道。1975年又成立崇义体育会。北伐战争及抗日战争前后,为适应宣传的需要,加拿大华侨成立了一些文化团体,如温哥华的现象剧社、醒侨剧社、振声音乐社及清韵音乐社等,是思想进步的爱国团体,并曾参与抗日宣传活动。1934年成立的振华声剧社艺员多参与救国、献飞机等义演。
早年的华侨主要是底层劳工,但其中不乏有一定文化知识、写作的人士,可以通过文学形式抒发情感,交互联系。随后不断有各种职业、各种层次的华人踏入美洲,文学活动因此发展起来。由于社会性的相对隔离,加拿大华文文学主要以唐人街为中心,以报刊为载体。其中《大汉公报》创立于辛亥革命之前。1939年由广东番禺华人在温哥华创立《禺声月刊》,1946年停刊,“是一份充满激情的华文杂志”,每期都用蜡笔抄写,有插图,包括以抗战为题材的班本、粤讴、南音等作品。其文章、图画,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热忱和对国内局势的关切。该刊远销北美、中南美、澳洲、新西兰,甚至毛里求斯,以及广东侨乡、香港和澳门等地,成为各地华人与侨乡的纽带。[22]
1909年冬,洪门致公堂筹办机关报《大汉日报》。1910年夏,冯自由任总编辑,鼓吹革命。“《大汉报》之发达殆一日千里,各地侨胞莫不人手一纸。温埠保皇党所设之《日新报》以相形见绌,渐向《大汉报》挑战。余乃对于康梁邪说,痛加针砭,论文以外,附以粤曲歌谣。尤足发人深省。半载以后,收效大著,保皇党徒以是登报脱党而服膺革命真理者,络绎不绝。”[23]《大公日报》后来改为《大汉公报》。
1911年8月,冯自由应孙中山之招赴美国旧金山,主持《大同日报》。1931年起,林翰元担任《大汉公报》总编辑四十多年。他祖籍广东新会,后由其子岳鋆接任至1992年该报结业。《大汉公报》文学类的栏目有:文界、诗界、吟坛、说部、谐文、小说、新小说、随笔、剧本、新剧本、班本、粤讴、南音、杂谈、怪闻、游戏文、滑稽谈、谐诗等,内容与本地生活、国内国际情况呼应,许多作品是方言创作,岭南色彩浓厚,成为北美历史最悠久、销路最广、影响最大的华文报纸,对中国革命、对北美华人特别是加拿大华人贡献卓著。[24]
《大汉公报》发表的文艺作品,有许多描述本地生活、怀乡苦闷。也有华侨二代作品。
加拿大早期的粤剧演出,粤讴、班本等岭南俗文学的创作,与广东华侨特别是广府地区人士的集中有关,也与省港文坛、新闻界中粤语文化的发展同步。粤剧演出兴盛的时间比较长,一直延续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华侨来源的多样化、文体的时代变迁,到抗战时期,岭南俗文学创作逐渐减少。如对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7月9日以后即作了大量报导,并有诗文作品表达爱乡爱国之心。形式质朴,富有感悟,接地气,壮人心。这些文艺活动,沟通了祖国与侨居地的联系,反映了华侨心声,也是岭南文学艺术在海外的在地化发展。
注释:
[1] 黎全恩:《加拿大华裔历史纪要:从隔离至融合》。《1788·移民之前》,西门菲沙大学林思齐国际交流中心,www.sfu.ca。
[2] 黎全恩、丁果、贾葆蘅:《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858-1966)》。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4-16页,2013。
[3]《广东台山华侨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台山华侨志》。香港台山商会有限公司出版,第89页,2005。
[4] 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https://www.bac-lac.gc.ca
[5] Chinese Immigration Act 1885, c.71:An Act to Restrict and Regulate Chinese Immigration Into Canada[Assented to 20th July,1855.],Chinese Immigration Act 1885, c (asian.ca)
[6]《加拿大“人头税”获赔第一人离世》:《广州日报》2012年3月16日。
[7] 《大汉公报》1918年4月3日,第11页。
[8]《几代人的等待!温哥华将就排华历史向华人正式致歉。将有这些仪式》,中国侨网,2018年3月13日。
[9][13]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广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广东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第603、599页,2007。
[10] 梅美珊:《墙上诗,表乡愁:早期移温华裔被困猪仔屋》。《明报》2000年7月23日。
[11] 黎全恩:《“猪仔屋”内之客家山歌》。《华埠通讯》2008年第1期。贾葆蘅研究员惠赠资料。
[12] 黎全恩:《猪仔屋——昔日华人抵加后的“监狱”》。《加华新闻》2006年8月5日。
[14] 黄启臣:《粤籍华侨华人在加拿大》。《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年第2期。
[1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nadian_Pacific_Railway。Canadian Pacific Railway &Steamship Co.,当时一般称昌兴火轮船公司。
[16] 参见《大汉日报》1914年8月1日等广告。
[17] 刘国兴:《粤剧艺人在海外的生活及活动》。政协广东文史委编:《广东文史资料》第21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第172页,1965。
[18][19] 曾石龙主编:《粤剧大辞典》。广州:广州出版社,第1128、1129页,2008。
[20] 魏安国、詹森等:《从中国到加拿大》。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第452页,1988。
[21] 黄昆章、吴金平:《加拿大华侨华人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14页,2001。
[22][24] 梁丽芳、马佳主编:《中外文学交流史 中国·加拿大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第120、115-116页,2014。
[23] 冯自由:《加拿大同盟会史略》,见《革命逸史》(中)。北京:新星出版社,第602页,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