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调强放疗同步化疗对肿瘤标志物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2-01-11 10:41吴彬刘健仁季洪兵吴燕斌王凯陈明东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23期
关键词:靶区标志物宫颈癌

吴彬 刘健仁 季洪兵 吴燕斌 王凯 陈明东

1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放疗科 (福建 福州 350000)

2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放疗科 (福建 福州 350025)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同步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1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以及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收治的120例FIGO分期ⅡA期~ⅢB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IMRT联合同步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对比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SCC-Ag、CEA、CA125及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雌激素(E2)水平、孕酮(P)及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67%,70.00%,χ2=9.090,P<0.05)。治疗后观察组SCC-Ag、CEA、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3.748,13.277,8.127,P<0.05)。治疗后观察组雌激素、孕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9.827,5.895,P<0.05),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3.321,t=15.655,P<0.05)。结论:和三维适形放疗相比,IMRT放疗可提高宫颈癌放疗疗效,降低放疗并发生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我国妇女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1]。三维适形放疗(3D-CRT)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放疗技术,具有适形性高的特点。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是一种精确放疗技术,其独特优势在于可以调节肿瘤靶区和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放射剂量强度,在提供肿瘤控制率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通过比较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疗效、并发症、血清肿瘤标志物、激素和围绝经期症状,探讨IMRT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2月~2021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以及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IMRT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联合同步化疗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各60例。

1.2 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在直肠排空、膀胱充盈状态下进行CT扫描。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进行4野照射,单次肿瘤剂量1.8~2.0Gy,总剂量45~50Gy,每周5次。同时予以腔内后装照射治疗,放射源为192Ir,单次“A”点剂量为6.0Gy,每周1次,“A”点总剂量为(35~45)Gy,后装照射治疗当日停止盆腔外放疗。

观察组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参照宫颈癌盆腔调强放疗靶区勾画指南,完成放疗计划,勾画临床靶区(Clinic Target Volume,CTV),并由CTV在三维方向上外放1.0cm获得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采用IMRT技术进行7野照射,单次剂量为1.8~2.0Gy/次,PTV总剂量为45~50Gy,直肠与膀胱等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与靶区存在重叠区域,要求直肠V45Gy<40%,膀胱V45Gy<30%。后装放射治疗与对照组相同。

所有患者放疗开始时给予顺铂40mg/m2静脉注射化疗,每周1次,共4~6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分别采集患者晨起空腹血5mL,离心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SCC-Ag、CEA、CA125水平。检测治疗前及治疗患者月经周期第2~5天,闭经患者于B超检查无优势卵泡时,收取空腹血5mL,离心后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雌激素(E2)水平、孕酮(P)及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患者年龄29~61岁,IMRT组患者平均年龄(47.6±10.4)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6.9±11.5)岁。两组患者年龄、FIGO分期、病理类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理类型及FIGO分期对比(n=60,n/%)

2.2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67%,70.00%,χ2=9.09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n=60,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SCC-Ag、CEA、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3.748,13.277,8.127,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n=60,±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n=60,±s)

组别 SCC-Ag(ng/mL) CEA(μg/mL) CA125(U/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79±0.74 2.14±0.69 8.77±1.02 1.42±0.94 113.15±26.24 47.21±18.50对照组 5.84±0.68 3.91±0.72 8.61±0.86 3.76±0.99 121.17±29.65 75.04±19.01 t 0.385 13.748 0.929 13.277 1.569 8.127 P 0.700 0.000 0.355 0.000 0.119 0.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雌激素、孕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9.827,5.895,P<0.05),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3.321,t=15.655,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n=60,±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n=60,±s)

组别 E2(pmol/L) P(nmol/L) FSH(mIU/mL) LH(mIU/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87.44±54.12 241.36±45.21 12.54±4.79 6.12±2.08 9.16±2.34 46.79±5.36 14.14±3.21 29.47±5.19对照组 375.81±42.45 177.69±49.65 12.16±4.97 4.09±1.67 8.97±2.46 61.20±6.49 13.79±3.32 45.26±5.84 t 0.487 9.827 0.426 5.895 0.433 13.321 0.579 15.655 P 0.627 0.000 0.671 0.000 0.665 0.000 0.564 0.000

3.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损伤后修复提高同期放疗的疗效,增加肿瘤对放射的敏感性,同期放化疗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减少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2,3]。近年来随着宫颈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如何降低宫颈癌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重要话题。

卵巢对放射线敏感度极高,研究表明,当受照剂量达到6~10 Gy时卵巢即可产生永久性功能损伤[4]。KLEE等[5]研究发现放疗后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该现象与围绝经期症状的产生有关。

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辅助诊断、随访检测患者病情的临床价值,且因其无创、简便的特点,易于被患者接受。目前研究显示,在宫颈癌患者血清学肿瘤标志物中存在临床价值意义的包括SCC-Ag、CEA、CA125等。其中SCC-Ag是对鳞癌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之一[6];CEA增高可见于所有内胚层来源的肿瘤[7];CA125增高主要见于胚胎期体腔上皮来源的腹膜、子宫内膜等组织,其水平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且以腺癌更加明显[8]。观察组SCC-Ag、CEA、CA125水平下降更显著(t=13.748,t=13.277,t,8.127,P<0.05)。该结果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一致(χ2=9.090,P<0.05)。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IMRT联合同步化疗能提高有效率,肿瘤标志物下降更明显,同时降低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激素波动及围绝经期综合症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靶区标志物宫颈癌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MRI影像与CT影像勾画宫颈癌三维腔内后装放疗靶区体积的比较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