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龙 祁伟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科 (福建 福州 350001)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中应用超声刀的手术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75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40),2组均接受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观察组术中应用超声刀操作,对照组应用电凝刀进行操作,统计并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常规指标,以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2.85%,对照组为12.50%,P<0.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中通过应用超声刀可获得与电凝刀同等的手术效果,然而超声刀的应用中可更好地降低手术创伤性、加快术后康复进程,且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
子宫肌瘤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妇科良性肿瘤疾病,并逐渐出现年轻化的趋势,现阶段关于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未能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子宫细胞突变、细胞外基质重塑等病理机制有关,进而引发患者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增生[1];多数患者发病后并不致命,甚至无显著的症状表现,出现症状者大多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不孕、腹部包块、白带异常增多以及盆腔疼痛等。子宫肌瘤剜除术是该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常用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具有显著的微创特征,可缩小手术切口、降低术中操作创伤、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2]。以往多应用电凝刀进行术中操作,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因具有无创、疗效好等优势,逐渐获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超声刀在腹腔镜手术中也开始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手术范围持续扩大,其安全性明显提升[3]。以下将分析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中应用超声刀进行操作的临床价值。
抽取2017年1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75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5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6~56岁,平均(38.5±1.2)岁;肌瘤个数1~7个,平均(2.8±0.3)个;肌瘤直径为2.2~8.6cm,平均(5.7±0.3)cm。对照组:40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4~57岁,平均(38.4±1.3)岁;肌瘤个数1~7个,平均(2.7±0.4)个;肌瘤直径为2.1~8.8cm,平均(5.6±0.3)cm。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临床、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属于子宫肌瘤;②患者对研究、手术方案等知晓且为自愿参与;③经诊断属于子宫肌壁间肌瘤或者属于浆膜下肌瘤;④患者的手术依从性良好,且临床资料完备。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②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③合并精神疾病者;④具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⑤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
2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手术,术中器械包括单极电凝钳、超声手术刀、肌瘤爪钳以及可吸收线缝针等。2组患者术中均为常规全麻,术中保持膀胱截石体位,并取头低脚高的仰卧体位,在患者脐孔处利用直接穿刺法创建手术二氧化碳气腹,之后分别于左右下腹选择无血管处予Trocar穿刺取1.0cm、0.5cm、0.5cm切口操作,置入器械。之后子宫肌瘤与宫体交界处给予垂体后叶素(6U)进行注入,观察组患者应用超声刀操作,对照组患者应用电凝刀进行操作。在其肌瘤最突出处以超声刀或电凝刀对其子宫与假包膜进行切开,抵达肌瘤处,使用肌瘤爪钳对肌瘤进行牵引,之后顺假包膜对于肌瘤实施剥离剜除,属于有蒂浆膜下肌瘤需要应用超声刀或电凝刀对其肌瘤蒂部进行直接切除;肌瘤剜除后创面予及时锁边封闭缝合,充分止血,术中使用缝线均为可吸收线。2组患者的瘤体均通过组织装袋后,将左下腹1.0cm切口经扩张棒扩至2.0cm,再在袋中将其切碎后经由扩大切口处完整取出。盆腔予生理盐水全面多次冲洗,排放二氧化碳气腹后缝合腹部切口。2组患者围术期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至48h。
①对比2组的常规围术期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②统计2组的术后并发症,如肠麻痹、发热、切口感染、盆腔黏连以及皮下气肿等。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P<0.05。
表1. 2组围术期指标对比(观察组:35例 / 对照组:40例,±s)
表1. 2组围术期指标对比(观察组:35例 / 对照组:40例,±s)
分组 手术时间(min) 术中失血量(mL)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n=35) 72.62±3.95 65.26±10.19 25.16±3.50 4.53±1.95对照组(n=40) 83.19±6.15 88.26±17.95 37.62±5.97 6.25±2.05 t 7.362 9.365 8.225 5.315 P 0.000 0.000 0.000 0.002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2.85%,对照组为12.50%,P<0.05。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率对比(观察组:35例 / 对照组:40例,n/%)
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手术的独特优势,例如术中创伤性小、术后并发症率低以及恢复进程快等,因此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受到广大疾病患者和手术医师的青睐。随着超声刀的问世和临床应用,近年来在临床中获得广泛应用。超声刀具备其特有优势,在工作原理方面较为独特,同时性能也较为优良,将其应用于腔镜手术中,有利于提升手术操作的安全性以及快捷性,同时也促进了腔镜手术种类以及范围的不断扩大,近年来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在广大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获得非常广泛的应用[4’5]。通过在该手术中应用超声刀进行操作,与传统的电凝刀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例如超声刀可以实现一系列多用途、省时和便捷的显著优势,并且超声刀将多项功能进行集中,例如凝固、分离以及切割等,所以手术操作中可实现一械多用以及一用到底,防止传统单极器械手术操作中频繁更换而造成的操作失误,也有利于降低手术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缩短手术操作时间[6’7]。特别是超声刀在应用中能够避免产生大量烟雾,确保良好的手术操作视野,所以可大大地缩短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同时也可防止烟雾对于患者和医务人员造成损伤。例如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应用超声刀进行手术操作,该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同期应用电凝刀的对照组。其次,超声刀操作中损伤性更小以及安全性明显提升。近年来报道指出,超声刀在应用中侧方热损伤抵达的范围不足1mm,这与传统电凝刀相比损伤范围明显缩小[8]。电凝刀在应用中电能产生的一定量电容耦合作用,可能导致远处脏器出现损伤引起术后并发症,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甚至生命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而应用超声刀则可有效避免电能意外造成的损伤情况,因此超声刀的应用中安全性较高。第三,超声刀的应用有利于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主要原因,在于超声刀应用中对组织进行切割是一种典型的冷切割,因此局部温度不足100°C。传统电能手术在操作时温度约为200°C,非常容易造成周围组织出现灼热损伤,进而引起局部组织水肿等一系列炎症性反应,所以超声刀的应用中更有利于降低术后的并发症率。例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第四,超声刀在应用中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原因在于超声刀的应用中具备良好的凝固和切割双重功能,所以在对组织实施凝固切割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出血量,因此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9'10]。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中通过应用超声刀可获得与电凝刀同等的手术效果,然而超声刀的应用中可更好地降低手术创伤性、加快术后康复进程,且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