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湿化联合排痰机排痰治疗对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1-11 10:41周慧玲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ICU福建福州35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23期
关键词:动脉血血气神经外科

周慧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ICU (福建 福州 350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持续湿化联合排痰机排痰治疗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以人工扣背、雾化吸入治疗进行排痰,观察组以持续湿化气道联合排痰机进行排痰。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血压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湿化联合排痰机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风险,使患者尽快脱离病危期。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为保障呼吸畅通需要行气管切开,但气管切开会显著增加肺感染、气道黏膜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在人工气道后需行相应的呼吸支持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既往常规干预措施主要是气道雾化加湿,但有报道称有将保湿溶液滴入气管引起咳嗽的风险,刺激性的呛咳会导致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大,因此临床需改善人工气道患者的干预方案。持续湿化联合排痰机治疗时近年来的新方案,本次研究以本院收治的重症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该方案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9~68岁,平均(45.28±8.96)岁;疾病类型:重型颅脑损伤27例,脑卒中13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8~69岁,平均(45.36±8.85)岁;疾病类型:重型颅脑损伤26例,脑卒中1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的指征;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7分;③患者家属知情且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内科疾病;②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③恶性肿瘤患者;④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抗感染、引流、扩张支气管、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治疗等。

1.2.1 对照组

常规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勃林格殷格翰公司Laboratoire Unither注册证号H20150158),剂量250μg/次,1次/d。同时护理人员开展人工扣背排痰,以手叩击患者背部肺底,促进痰液排除,必要时进行吸痰。

1.2.2 观察组

采用持续湿化联合排痰机排痰,持续对患者气道滴入生理盐水与蒸馏水的混合液,达到湿润气道的效果,同时使用排痰机进行排痰。患者取半卧、侧卧或俯卧位,护理人员单手握持排痰机手柄,另一只手轻触患者需要叩击的部分,然后将叩击头对患者右侧背部、左侧背部、脊柱、胸骨进行叩击。次数2~3次/d,频率15~20圈/sCPS,10~15min/d。在操作时叩击柄始终保持朝向气管,可在痰液浓稠部位叩击更长时间。同时予以患者异丙托溴铵吸入湿润气道,方法同对照组。

两组患者治疗7d后观察治疗疗效。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患者血气指标变化,包括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②统计患者肺部感染、血液异常发生情况。③统计患者的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录入数据至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气指标变化

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血气指标变化对比(n=40,±s,mmHg)

表1. 血气指标变化对比(n=40,±s,mmHg)

组别 动脉血氧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0.25±6.52 85.14±5.02 55.02±5.16 42.36±5.75对照组 60.78±6.68 79.58±5.56 54.47±5.42 47.58±5.42 t 0.359 4.694 0.465 4.178 P 0.721 0.000 0.643 0.000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肺部感染、血压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40,n/%)

2.3 拔管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组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拔管时间、住院时间(n=40,±s,d)

表3. 拔管时间、住院时间(n=40,±s,d)

组别 拔管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13.14±2.95 17.58±4.42对照组 15.85±3.48 21.47±4.49 t 3.757 3.905 P 0.000 0.000

3.讨论

临床在治疗危重患者且呼吸受限的患者中,可采用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改善呼吸状态,但在建立人工气道后失去了口腔对气体的过滤作用,使得气道黏膜变干,痰液增多且难以排除[1]。因此为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好气道干预保湿干预尤为重要。既往主要是采用间歇性气道加湿进行干预,但时常出现保湿溶液侵入气管引起刺激性呛咳的问题,呛咳会使气体直接进入肺部,增加肺部感染风险[2]。因此临床还需改善气道干预方式,以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气道护理作为切管切开患者的管理难点,目前已有新的应对方案。该方案通过持续加湿气道,使痰液在形成的过程中不断被稀释,有效促进痰液的排除。同时应用排痰机通过震颤、模拟叩击的方式定向促进痰液的排除,两种方式结合产生的气道干预效果更为理想[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气指标表现好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排痰机的干预方式,对患者的气道干预效果更为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有力支持其原发疾病的康复。本次研究还显示观察组并发症风险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排痰机的干预方式,对降低肺部感染、血压异常风险有显著作用。其次采用该气道干预方式还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排痰机能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有利于患者改善预后。

综上,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排痰机治疗神经外科中重症合并气管切开患者,具有理想的干预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使并发症风险降低,治疗时间缩短。

猜你喜欢
动脉血血气神经外科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勘误声明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超声测定胎儿脐动脉血流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