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小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任何科学、巧妙的解题方法均来源于对题目的透彻审理,因为审题是解题基础和先导,它在解题的全过程中居于首要的位置。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多数学生审题不严谨。最常见表现是:题干中的信息审不全、隐含的信息审不出等;会做的题目不得分或得不全,70%以上的原因是审题造成的。我们知道审题越深入,题目中被开发、利用的信息越多,问题的情境越鲜明,选择的思维起点就越准确,确定的方法就越简捷。正因为如此,如何提高高三学生的审题能力就迫在眉睫。
经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我觉得提高高三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有技术性的、有章可循。在教学中我们可主要从三个方面做起:一用“读、划、联、挖”四字审题训练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二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三强化限时训练。
一、读——读懂题目条件信息
任何化学问题,都是在特定的化学条件和范围内根据化学现象的变化规律拟定的。化学题目中条件有的时候很多,有的时候很少,但对解题有关键作用的条件肯定在其中,一些我们可以直接判断,还有一些需要我们仔细加以整合。在一轮复习中应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舍得拿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读参考资料、还可以在试卷讲评时有意识的让学生读题目并问学生获得了什么有用信息)。
例1.(仁怀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改编)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最重要的硫代硫酸盐,俗称“海波”,又名“大蘇打”。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棉织物漂白、定量分析中有广泛应用。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通过实验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
(1)实验室中常用亚硫酸钠和硫磺制备Na2S2O3·5H2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液经脱色、过滤、浓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得产品。洗涤硫代硫酸钠晶体的方法是 ;
分析:通过阅读题目,确定反应物是Na2SO3、S ,生成物是Na2S2O3·5H2O,可快速书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Na2SO3 + S + 5H2O ══Na2S2O3·5H2O;至于第二问审题的关键是 “硫代硫酸钠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洗涤剂应选择乙醇而不用蒸馏水,因为乙醇既能除去杂质、又能减少损耗,操作方法是在过滤器中加乙醇浸没硫代硫酸钠晶体,等液体自然流出后,复操作2到3次。
二、联——联系所学有关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
例2. (仁怀市第五中学2019届月考题)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甲乙两池均为1 mol·L-1的AgNO3溶液,A、B均为Ag电极。实验开始先闭合K1,断开K2,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形成浓差电池,电流计指针偏转(Ag+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闭合K1,断开K2后,A极质 量增大
B.闭合K1,断开K2后,乙池溶液浓度增大
C.断开K1,闭合K2后,NO-3向B极移动
D.断开K1,闭合K2后,A极 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以及浓差电池,意在考查综合应用能力,对学生而言陌生度大。审题关键是“Ag+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暗示:当银离子浓度较大时,银离子作氧化剂,从溶液中析出银单质。A项,闭合K1,断开K2后,形成电解池,A为阴极,Ag+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银,A极质量增大,正确;B项,阳极金属银被氧化,c(Ag+)增大,NO-3向阳极移动,乙池溶液浓度增大,正确;C项,断开K1,闭合K2后,形成浓差电池,由上述分析可知B为正极,A为负极,NO-3向负极移动,错误;D项,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确。
三、挖——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隐含信息
例3. (仁怀市第五中学2019届月考题)标准状况下,往100mL 0.2mol/L 的FeBr2溶液中通人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体积是( )
A.0.224L B. 0.336l C. 0.448L D. 0.672L
分析:很多学生这样解答:由于2Br-+Cl2=Br2+2Cl-,根据题意,有50%的Br-被氧化,即有0.02mol被氧化,因此通入的氯气体积为 0.224L。选A。此过程忽略了一个重要条件:离子还原性Fe2+还原性比Br-强。因此Cl2先氧化Fe2+,再氧化Br-;所以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应该是:Fe2+先被完全氧化,然后Br-再被氧化50%。消耗的氯气的体积为0.448L。应该选C。
四、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教师在教学要中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与能力弱点,找准自己的努力方向。具体说,可从下面两方面做起:
1、反思失误原因: 失误属于知识上的缺陷和能力上的不足?还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自己是否很好地理解了题意?在解题时走过哪些弯路?如何改进?
2、全面总结反思:反思题中的陷阱所在、自己的推理是否严密、有无漏洞?解答过程是否优化?
五、强化限时训练
在高三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形成这样的习惯:理科综合卷中化学时间分配45分钟左右,化学选择题每题2分钟以内完成。通过不断强化训练,可以让多数学生逐渐形成快速审题、准确答题的能力,减少考试中不必要的失分,最终在6月高考战役中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