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艳
摘要:目的 研究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应用强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0例,均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本院,随机将所选患者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取强化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通过FMA量表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两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应用强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强化康复护理干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1--01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类型,以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为主要症状表现,一些患者还会出现精神性异常及步态异常等症状。脑梗死的患者常因突发的失语、偏瘫而就医。发生偏瘫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會受到严重影响。有研究表明,在脑梗死偏瘫的治疗中配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偏瘫症状,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1]。本次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主要分析强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
研究组中,男患:女患=25:20,年龄均在58-72岁之间;对照组中,男患:女患=26:19,年龄介于57-73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经对比,结果显示P>0.05,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研究可行。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积极为患者进行心理情绪调节、对患者进行日常的饮食指导、教给患者简单的康复训练方法等。
研究组除以上护理措施外,还采取强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由专业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训练,每2天训练1次,每次30min,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小关节开始活动,慢慢过渡到大关节[2];对患者的曲池穴、环跳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按摩,掌握好按摩的力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时间为每次30min,促进肢体肌肉组织的恢复;结合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适当增加坐起与站立训练,坐起的幅度从小到大,从60°慢慢过渡到90°,由双腿下垂训练开始进行站立训练,训练时间为每次30min;告知患者康复训练对于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性,在训练过程中也要适时的向患者强调,使患者形成正确的认知,并积极配合完成训练。
1.3观察指标
效果评价指标为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分别采用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及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软件选择SPSS18.0,研究所得为计量资料,以(x±s)表示,t值检验,P<0.05为统计学差异存在的标准。
2结果
2.1两组FMA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评分差别不大(P>0.05),护理后,研究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1。
2.2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评分差别不大(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更高(P<0.05)。见表2。
3讨论
脑梗死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尤以老年群体多发,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生活无法自理,给其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治疗后如何使患者肢体功能快速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成为临床研究重点。当前,临床普遍使用的常规护理方法对于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锻炼关注度不够,仅教给患者一些简单的训练方法,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患者康复进程缓慢。因此,本次研究将强化康复护理应用于本院脑梗死偏瘫患者中,通过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改善了患者肢体功能,提高了其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强化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有重要应用价值,临床可予以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伍小敏,马亚宁,鲁娜,等.强化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作用及护理满意度评价[J].健康大视野,2019(18):146.
[2]刘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2):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