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碧麟
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带教模式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1年2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48名护理实习生开展回顾性研究,观察组24名护理实习生接受个性化带教模式,对照组24名护理实习生接受常规带教模式。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与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带教模式可有效提升急诊科护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个性化带教模式;急诊科;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1--01
个性化带教模式可以结合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开展更为丰富和针对性的教育,对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有十分大的裨益。本文将2021年2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48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个性化带教模式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现作如下的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8名研究对象均是2021年2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观察组24名护理实习生中男4名,女20名,年龄23-29岁,平均(26.3±2.0)岁,对照组24名护理实习生中男3名,女21名,年龄23-28岁,平均(26.3±2.1)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规范要求向护理实习生讲解急诊科的护理干预要点,采用传统方式讲解理论知识,定期统一组织护理实习生去病房参与各项实践操作培训,重点进行急救护理操作培训。定期统计分析护理实习生的实习情况,不断优化带教方案。
观察组:①由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承担带教工作,开展专题讲座和小讲课,由护理实习生对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作集体分析讨论,互相帮助和互相启发;②在急诊科护理的理论知识讲解中,可使用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努力让护理实习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③在护理实践操作演练中,可优先使用情景模拟演练法,为护理实习生创设分诊、抢救室、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的情景,由护理实习生在特定情景下完成操作。带教教师详细记录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集体讨论。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记录比较两组的理论考核成绩与操作考核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满意度:以调查问卷形式统计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满分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59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完成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x±s、(n,%)表示,差异性分别对应t检验、X2检验;检验依据: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考核成绩与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与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分别16、6、2,满意度为91.67%(22/24),对照组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分别10、6、8,满意度为66.67%(16/24)。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X2=4.547,P=0.003<0.05)。
3 讨论
急诊科所接诊患者的病情较为危急,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一直都是临床研究的重点[1]。冯江[2]在研究中指出,针对急诊科的护理工作特点,在开展临床带教时要注重方式方法,确保可以有效提升护理实习生对急诊科护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的两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表明个性化带教模式有助于提升急诊科护理实习生的学习能力,对提升急诊科护理带教质量有十分大的裨益。在个性化带教模式应用中,当护理实习生第一天来到急诊科后,护理部可以召开欢迎大会,向护理实习生系统介绍医院与科室的相关情况,最大限度消除他们对医院和科室的陌生感。护理带教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讲解危重病人的急救流程;二是熟悉常用的急救药品,掌握创伤病人的急救與护理,并参与到疑难病例的讨论中;三是掌握危重病人的评估、监测与护理方法;四是掌握呼吸机的使用方法,掌握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3]。在整个护理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可以使用专题讲座、小讲课、问题教学法、情景模拟演练法来帮助护理实习生更好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带教的趣味性和个性化。
综上所述,个性化带教模式可有效提升急诊科护理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桂莲,陈娇.急诊科护理带教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措施[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2):47-49.
[2]冯江.分析急诊科临床带教中分级培训法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2):117-118+121.
[3]兰婷,丛波.授权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综合能力,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