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摘要:讲好道法故事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完成。从讲故事、听故事以及解故事这三个方面阐述如何讲好道法故事。所讲述的道法故事要贴合道德与法治教材但不限于教材,所讲述的方法亦不限于传统的讲故事方法,教师、学生均可成为讲故事的主体;讲者有心,听者更要有意,应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能力。故事解读则是讲好道法故事的灵魂之所在——真理、真知、真意。以下,笔者意在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讲好道法故事。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道法故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讲好道法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故事、听故事向来是中国人的爱好,也是中国人的长处,因为中国人有故事,还有很多好故事,但是讲好故事还得下一番功夫。讲故事需要考虑讲故事的主体、内容与方法;故事演绎需要师生合作共同合作,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演绎;故事解读既是对故事所蕴含真理、真情、真意的剖析,也是一种再创造。
一、讲故事
讲故事应当包括故事内容、讲述者以及讲述方法这三个主要部分。故事的内容以中国故事为主;讲故事的主体不仅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讲故事的方法则应与时俱进,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故事讲述注入新的活力。
(一)故事内容
故事的内容当以中国故事为主线,讲伟人故事,讲身边故事,讲新故事,讲老故事,但凡是有教育意义的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故事,都是可以进行讲述的内容。需注意,所讲述的故事最好与道德与法治教材相贴合,在避免脱离教材的同时也更好地发挥讲故事对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时,教师向学生讲述疫情期间的中国故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剃光及腰长发;农民徐伟为医疗队送来免费新鲜蔬菜;陈雪燕在尼泊尔购置大量口罩回国后免费送给中国同胞……这些是疫情期间普通人的故事。除了普通人的故事,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疫情期间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中国人民、为直接人民做出的贡献:十几亿中国人总动员,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短时间内建起一座医院的奇迹,被称为“基建狂魔”;向各大洲提供医疗帮助,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除了新故事,教师还可以讲述老故事,例如成语故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等,让学生在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二)讲述主体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故事的讲述者一般為教师。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重要工作,对此,应鼓励学生讲故事,以此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讲故事都有需要理解故事的前提。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时,教师便可为学生提供讲故事的机会,因为大部分人都有同伴,并且都有专属于彼此的小故事,这样一来,学生讲的故事不仅是真实的,也是富含真情实感的。教学“同学相伴”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小组间每位成员讲述一个自己与好朋友之间有趣的故事或者难忘的故事。教室里于是热闹起来,教师则在教室间走动,发现学生们讲述的故事都很有意思,有悲伤的,也有喜悦的,但大部分都是喜悦的。有一位学生讲到:“灿灿是我的闺蜜,我们经常绝交,也总是很快就和好了。但我知道,朋友间应该真诚相待,总是绝交是幼稚的表现。”待学生讲完故事后,教师为学生讲述高山流水的故事,启迪学生能有一个好朋友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应当珍惜这份可贵的同窗情谊。
(三)讲述方法
故事的讲述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线下与线上两种。线下的故事讲述方法主要为口头讲述、演讲、情景表演等,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线上的讲述方式则充满时代性与科技性,能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故事的内容也十分多元,但缺点是故事的质量良莠不齐。
以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为例,由于涉及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涉及到较为深刻的民族大义,学生或许难以理解,则教师可开一次以五年级学生为主体,以“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为主题的红色故事大会,以通俗易懂的故事让学生进入那段红色历史。与以往的故事大会有所区别,此次的故事大会不仅可以讲故事,还可以演故事、画故事、写故事、唱故事,线下与线上两种方式均可。一个小组对语文课文《金色的鱼钩》进行改编,编排一个红色情景剧,老班长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学生演绎出来,令人感动;一个小组演唱了歌曲《十送红军》,歌声悦耳动听,富有感情,该小组还挖掘出了这首歌背后的故事;一名学生的爷爷便是一名老解放军,该学生于是录制了一段爷爷讲述自己战争故事的视频,发布到了班级群中,令人印象深刻;还有一名学生画了一幅名为“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水彩画,画的背后写下“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图文并茂。
以上,讲正能量的故事,师生共讲故事,用多样的方法将故事讲好。讲这样的故事,这样讲故事,学生才能从故事中汲取营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亦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有所提高,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完成也就更进一步。
二、倾听故事
讲故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把故事讲好需要费一番功夫,能够仔细聆听故事也是一项本领。因此,教师在讲好故事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的习惯。怎样才叫做会听故事呢?认真听故事、能够听多种形式与多种内容的故事、并能对故事形成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才叫做会听故事。
为了能让学生安心听故事,教师需要维持良好的班级秩序,营造安静的听故事环境;为了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故事情节,教师借助电子白板为学生展示相对应的故事图片作为讲故事的背景;为了让学生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故事,教师在讲故事前便提出一些细节性的问题,防止学生走神。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养成认真听故事的习惯。为了能让学生学会倾听多种形式与多种内容的故事,教师在讲故事的时候便可尝试变换讲故事的风格——视频播放、图文结合、演讲式、说书式、表演式、推荐相关影视作品或书籍等等,让学生感受到多种讲故事形式的趣味与艺术魅力。关于如何让学生形成自己对故事的思考与见解,教师可提前就所要讲述的故事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故事。在故事讲述完毕以后,教师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将留白艺术运用在教学中。
由此可见,让听故事者学会倾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者如何在课堂上讲故事,在一次又一次的故事讲述中培养学生乐于倾听、认真倾听并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听故事者与讲故事者相互配合,才能最大化发挥故事的教育价值。此时教师与学生的故事讲述者、倾听者的身份可以互换。
三、解读故事
光会讲故事与听故事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故事进行解读,从故事中有所收获,因为精神内涵才是一个好故事的灵魂,让学生从故事中有所启迪才是讲故事的目标。只有经过解读与再创造的故事,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其教育价值。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的教学为例。教师为学生播放电视节目“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一个手艺人的自白。视频播放完毕以后,教师如是问道:“听完这位大国工匠的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思考片刻以后,有学生答道:“修文物是一件很需要耐心与毅力的事情,这位工匠值得我们尊敬。”但修复文物背后的精神与价值四年级的学生却难以理解。教师于是紧接着提问:“只不过是小小的文物而已,大中国多得是,为什么工匠们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來修复呢?”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于是明白了之所以要修复文物,是因为故宫的文物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修复好文物便是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行动,大国工匠们承担起了传承与发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接下来,教师再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讲述家乡的手艺人们为了传承传统文化而做出的努力,激发出学生心中的乡愁与文化自信,鼓励作为新一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学生们勇敢地承担起发展家乡优秀文化的责任。
由是,对故事进行解读以后,故事背后的价值被挖掘出来,学生才能对故事所要表达的核心内核有所体会,故事在课堂中的教育价值才能因此而得以发挥出来。
总而言之,“导”好课堂这场戏,讲好道法故事,可从讲述故事、倾听故事以及解读故事这三个层面入手。其中,讲述故事包括故事内容、讲述者以及讲述方法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倾听故事虽然看似是倾听者的任务,实则也需要讲述者的正确引导;解读故事出故事背后的精神与价值则是讲述故事最为主要的目的。把故事讲好,将好故事,让学生乐于听故事、善于听故事,其根本任务仍在于为国家培养出有才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怡.讲好中国故事 点亮道法课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32):33-35.
[2]吴迪,马超.故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百科知识,2021(15):79-80.
[3]黄雅芳.巧用绘本故事,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J].新教师,2021(0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