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敏,杨月娥,蔡娟,张玉花,庞然,王莉娜,毕纯龙(通信作者)
大庆油田总医院CT 室 (黑龙江大庆 163001)
世界卫生组织曾预测,到2020年左右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将迎来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流行顶峰[1]。CHD 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异常,而左心功能对病情评估、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等均具有重要作用[2]。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ECHO)检查是临床评估心脏功能的常用手段,但检查医师的经验水平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影响较大[3]。以往研究多采用CT 后控门技术进行左心室功能成像,但由于数据量大、采集时间长,增加了受检者的辐射剂量[4-5]。故此,本研究探讨基于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前门控技术的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与左心室功能“一站式”成像的临床价值。
将2020年1—4月大庆油田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73例疑诊CH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8例,女75例;年龄57~78岁,平均(67.09±6.14)岁;体质量指数19.17~25.28 kg/m2,平均(22.74±1.62)kg/m2;基础疾病,高血压62例,糖尿病47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无CCTA 禁忌证,且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加。
1.2.1 基于DSCT 前门控技术的CCTA 与左心室功能“一站式”成像
采用第二代DSCT(德国西门子公司,SOMATOM Definition Flash)行CCTA 与左心室功能成像,具体如下。(1)CCTA:检查前禁食4~6 h,可正常饮水;检查前于肘正中静脉留置套管针(20G),检查时取仰卧位、足先进,双手置于头顶;采用 Bolous tracking 自动触发技术,在升主动脉设置感兴趣区,触发阈值为100 HU;采用Medrad Stelant D 双筒高压注射器团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碘帕醇(上海博莱科信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3388,100 ml/瓶),370 mgI/ml,1.5 ml/kg,流速为5.0 ml/s,注射完毕后同速注射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扫描参数,采用前门控,管电压100 kV,管电流开启Care Dose 4D模式,图像采用SAFIRE 重建,strength:3,在R-R 间期的20%~100%阶段曝光;重建图像传输至syngo MultiModality Workplace 进行冠状动脉重建和左心功能分析[6-7]。(2)左心室功能成像:利用CCTA 分析软件,通过多种后处理,分析记录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将重组数据调入心功能分析软件,选定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修正软件自动勾画心内膜面,计算左心室功能参数,包括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 volume,ESV)、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和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
1.2.2 ECHO 检查
采用GE 公司生产的LOGIQ E8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3~3.5 MHz;患者平卧或左侧卧,平稳呼吸,选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连续采集5个心动周期的左前、后壁运动曲线,利用软件分析并记录EDV、ESV、SV、EF[2]。
(1)比较基于DSCT 前门控技术的CCTA 与左心室功能“一站式”成像与ECHO 检查的左心室功能参数。(2)比较CHD 组与非CHD 组的心功能参数。
基于DSCT 前门控技术的CCTA 与左心室功能“一站式”成像结果显示,173例疑似CHD 患者中,冠状动脉无狭窄55例(非CHD 组),冠状动脉有狭窄118例(CHD组),其中轻、中、重度狭窄分别为47、39、32例。
基于DSCT 前门控技术的CCTA 与左心室功能“一站式”成像与ECHO 检查的EDV、ESV、SV、EF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基于DSCT 前门控技术的CCTA 与左心室功能“一站式”成像与ECHO 检查的左心功能参数比较(±s,173例)
表1 基于DSCT 前门控技术的CCTA 与左心室功能“一站式”成像与ECHO 检查的左心功能参数比较(±s,173例)
注:EDV 为舒张末期容积,ESV 为收缩末期容积,SV 为每搏输出量,EF 为射血分数,DSCT 为双源CT,CCTA 为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ECHO 为超声心动图
方法EDV(ml) ESV(ml) SV(ml) EF(%)ECHO 检查99.69±27.41 30.79±13.04 69.04±23.47 63.01±6.87基于DSCT 前门控技术的CCTA 与左心室功能“一站式”成像99.31±26.82 30.18±12.52 68.36±22.86 64.17±6.24 t 0.1300.4440.273-1.644 P 0.8970.6570.7850.101
基于DSCT 前门控技术的CCTA 与左心室功能“一站式”成像结果显示,非CHD 组的EDV、SV、EF 均高于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CHD 组与CHD 组的ESV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CHD 组与轻度狭窄患者的EDV、SV、EF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CHD 组的EDV、SV、EF 均高于中、重度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非CHD 组与CHD 组的左心功能参数比较(±s)
表2 非CHD 组与CHD 组的左心功能参数比较(±s)
注:与非CHD 组比较,aP<0.05;EDV 为舒张末期容积,ESV 为收缩末期容积,SV 为每搏输出量,EF 为射血分数,CHD 为冠心病
组别例数 EDV(ml)ESV(ml)SV(ml)EF(%)非CHD 组 55 115.84±26.38 32.07±14.71 83.64±18.36 72.87±7.41 CHD 组轻度狭窄 47 98.36±27.61 29.84±14.28 71.57±19.38 70.64±9.26中的狭窄 39 90.42±28.73a 29.03±10.16 61.08±24.69a 65.83±12.14a重度狭窄 32 78.85±27.26a 32.85±11.83 49.82±22.97a 57.48±12.73a F 13.9410.74219.62617.196 P 0.0000.5280.0000.000
CHD 是因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直接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发心脏疾病,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损伤,影响心功能,严重时可引发不良心血管事件[8]。临床评价心功能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ECHO检查、MRI、CT、放射学核素成像等,其中ECHO 检查仍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其不仅操作简便、无创、无辐射,而且准确性较高,但影响ECHO 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较多,如检查医师的手法、经验,以及心肌梗死、心肌肥厚等导致左心室形态不规则的因素[6-7]。
随着多层螺旋CT 硬件与软件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心血管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得多层螺旋CT 成为评估心功能最有潜力和价值的检查方法。CCTA 已成为筛查和诊断CHD 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若能在CCTA 基础上准确评价左心室功能,可为临床提供更有意义的影像信息。王禄伟[6]应用DSCT 后门控技术评估左心室功能,并与ECHO 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两种方法的测量值高度相关,但DSCT 后门控技术需要小螺距、连续重叠式采集全心动周期数据,对心率控制要求较高,而且增加了医源性X 线辐射剂量。而前门控技术仅对感兴趣区实施“步进式”扫描,并将扫描感兴趣区设定在R-R 间期的20%~100%区间,同时采用心率补偿技术,医源性辐射剂量显著降低,而且前门控技术无需口服β 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减少了药物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同时可重复性较好[6-7]。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DSCT 前门控技术的CCTA 与左心室功能“一站式”成像与ECHO 检查的EDV、ESV、S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4,6-7]结果相似,证实基于DSCT 前门控技术的CCTA 与左心室功能“一站式”成像与ECHO 检查在评估左心室功能方面具有高度相关性;此外,基于DSCT 前门控技术的CCTA 与左心室功能“一站式”成像结果显示,非CHD 组的EDV、SV、EF 均高于CH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CHD组与CHD 组的ESV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CHD 组与轻度狭窄患者的EDV、SV、EF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CHD 组的EDV、SV、EF 均高于中、重度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左心室功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
综上所述,基于DSCT 前门控技术的CCTA 与左心室功能“一站式”成像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同时,通过软件完成左心室功能成像,且与ECHO 检查的左心室功能参数(EDV、ESV、SV、EF)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对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评价更加具有临床价值,有望成为CHD 患者最有临床价值的“一站式”检查方法。